一种飞织透气袜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2618发布日期:2020-09-15 19:5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织透气袜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织透气袜鞋。



背景技术:

飞织鞋一般采用针织设备一体编织,具有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升透气性能,会在飞织鞋的鞋面上通过挑孔的方式形成孔洞,目前对于单层鞋子而言,孔洞的加工较为方便,然而单层鞋子,厚度相对较小,支撑性相对较差,在某些场合,难以满足要求。对于双层鞋子,如果需在鞋面上形成孔洞,通常是编织具有孔洞的内层鞋子和编织具有孔洞的外层鞋子,之后将内层鞋子和外层鞋底套在在一起,并使两者的孔洞对位,之后使得内层鞋子和外层鞋子粘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双层鞋子,虽然有透气和支撑性好的特点,然而,在加工过程中,要使得内层鞋子的孔洞与外层鞋底的孔洞对位,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劳动强度相对较大。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支撑性佳、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飞织透气袜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该飞织透气袜鞋的制作方法,其能够减少劳动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飞织透气袜鞋,包括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编机一体编织成型的鞋子本体,鞋子本体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由第一针床编织的内鞋面部和外鞋面部,所述鞋底包括由第二针床编织的内鞋底部和外鞋底部,外鞋面部覆盖在内鞋面部上,外鞋底部覆盖在内鞋底部上,还包括编织在内鞋面部上的第一通孔和编织在外鞋面部上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位设置并形成贯通孔,外鞋面部与外鞋底部通过编织方式连接在一起,内鞋面部与内鞋底部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鞋面部还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延伸至所述内鞋面部处并形成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包括对应人体脚后跟的后跟区、对应足弓的足弓区以及对应脚掌前部的前掌区,以鞋面对应人体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所述贯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贯通孔分成第一透气区、第二透气区以及第三透气区,第一透气区和第二透气区分设在足弓区的内侧和足弓区的外侧,第三透气区设置在所述前掌区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盲孔为多个,所述足弓区设置所述第一透气区和所述第二透气区之外的区域设置所述盲孔,所述前掌区设置所述第三透气区之外的区域设置所述盲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飞织透气袜鞋的制作方法,该飞织透气袜鞋,包括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编机一体编织成型的鞋子本体,鞋子本体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由第一针床编织的内鞋面部和外鞋面部,所述鞋底包括由第二针床编织的内鞋底部和外鞋底部,外鞋面部覆盖在内鞋面部上,外鞋底部覆盖在内鞋底部上,还包括编织在内鞋面部上的第一通孔和编织在外鞋面部上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位设置并形成贯通孔,外鞋面部与外鞋底部通过编织方式连接在一起,内鞋面部与内鞋底部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该飞织透气袜鞋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编织:

横编机的纱嘴携带纱线从左向右运动,在第一针床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外鞋面部的一个横列,第一针床上不编织的两针设为第一针位和第二针位;纱嘴从右向左运动,在第二针床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外鞋底部的一个横列,第二针床上不编织的两针设为第三针位和第四针位;

将第一针床上的部分织针上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上的第二针位上,再将第二针位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一针床的另一线圈上,从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

将第一针床的织针上挂置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第二针床的第三针位上;

纱嘴从左向右运动,在第二针位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内鞋面部的一个横列,将第二针位上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上的第三针位上,再将线圈从第三针位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位的另一线圈上,从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将第二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全部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一针床,纱嘴从右向左运动,在第四针位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型所述内鞋底部的一个横列;

将外鞋底部对应的横列的线圈从第一针床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的原位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横编机的第一针床编织出内鞋面部和外鞋面部,通过横编机的第二针床编织出内鞋底部和外鞋底部,编织完后外鞋面部覆盖在内鞋面部上,外鞋底部覆盖在内鞋底部上,从而形成双层鞋子,赋予鞋子一定的厚度和支撑性能,同时采用横编机的第一针床编织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更加准确地对位,提升加工效率和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原理示意图。

图中:

鞋子本体100鞋底10

内鞋底部11外鞋底部12

鞋面20内鞋面部21

外鞋面部22贯通孔30

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

第三通孔33鞋口40

前掌区101足弓区102

后跟区103第一透气区104

第二透气区105第三透气区106

内侧107外侧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飞织透气袜鞋,包括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针床(通常也称前针床)和第二针床(通常也称后针床)的横编机一体编织成型的鞋子本体100,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编机为现有的公知设备。鞋子本体100包括鞋面10和鞋底20,鞋底10与鞋面20围成用于容置足部的空腔,在鞋面20上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鞋口40。所述鞋面10包括由第一针床编织的内鞋面部21和外鞋面部22,外鞋面部22覆盖在内鞋面部21上形成双层鞋面。所述鞋底10包括由第二针床编织的内鞋底部11和外鞋底部12,外鞋底部12覆盖在内鞋底部11上形成双层鞋底。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编织在内鞋面部21上的第一通孔31和编织在外鞋面部22上的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对位设置并形成贯通孔30,外鞋面部22与外鞋底部12通过编织方式连接在一起,内鞋面部21与内鞋底部11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鞋面部22还设有第三通孔33,第三通孔33延伸至所述内鞋面部21处并形成盲孔。鞋面20设置贯通孔30的位置透气性最佳,设置盲孔的位置透气性次之,通过贯通孔30和盲孔的配合,在保证鞋面20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的同时,能够保证鞋面20的支撑性能,使得鞋面20不易坍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20包括对应人体脚后跟的后跟区103、对应足弓的足弓区102以及对应脚掌前部的前掌区101,以鞋面20对应人体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107,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108,所述贯通孔30为多个,多个所述贯通孔30分成第一透气区104、第二透气区105以及第三透气区106,第一透气区104和第二透气区105分设在足弓区102的内侧107和足弓区102的外侧108,形成沿鞋子内侧107至外侧108方向的透气通道,能够促使鞋子的空腔与外部进行气流交换,实现更好的透气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透气区106设置在所述前掌区101上,提升脚趾区域的透气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盲孔为多个,所述足弓区102设置所述第一透气区104和所述第二透气区105之外的区域设置所述盲孔,所述前掌区101设置所述第三透气区106之外的区域设置所述盲孔。

参照图3,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将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后针床上的针自左向右命名为a,b,c,d,e,f,g,a1,b1,c1,d1,e1,f1……,k代表纱嘴,k下方的箭头代表纱嘴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飞织透气袜鞋的制作方法,该飞织透气袜鞋,包括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编机一体编织成型的鞋子本体100,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可以相对横移。鞋子本体100包括鞋面20和鞋底10,所述鞋面20包括由第一针床编织的内鞋面部21和外鞋面部22,所述鞋底10包括由第二针床编织的内鞋底部11和外鞋底部12,外鞋面部22覆盖在内鞋面部21上,外鞋底部12覆盖在内鞋底部11上,还包括编织在内鞋面部21上的第一通孔31和编织在外鞋面部22上的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对位设置并形成贯通孔30,外鞋面部22与外鞋底部12通过编织方式连接在一起,内鞋面部21与内鞋底部11通过编织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该飞织透气袜鞋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编织:

横编机的纱嘴携带纱线从左向右运动,在第一针床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外鞋面部22的一个横列,第一针床上不编织的两针设为第一针位(图中b、e、a1、d1)和第二针位(图中c、f、b1、e1);纱嘴从右向左运动,在第二针床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外鞋底部12的一个横列,第二针床上不编织的两针设为第三针位(图中b、e、a1、d1)和第四针位(图中c、f、b1、e1);

将第一针床上的部分织针上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上的第二针位上,再将第二针位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一针床的另一线圈上,从而形成所述第二通孔32(此步骤的翻针动作在图3中未示出,通过翻针可以将a处的线圈转移至d处,从而在a处形成一个第二通孔32);

将第一针床的织针上挂置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第二针床的第三针位上(如d处的线圈转移至e,c1处的线圈转移至d1);

纱嘴从左向右运动,在第二针位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也即两个第二针位之间有两根织针不参与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形成所述内鞋面部21的一个横列,将第二针位上的线圈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上的第三针位上,再将线圈从第三针位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位的另一线圈上,从而形成所述第一通孔31(此步骤的翻针动作在图3中未示出,通过翻针可以将b处的线圈转移至e处,从而在b处形成一个第一通孔31);

将第二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包括a、d、e、g、c1、d1处线圈等)全部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一针床(即对应的c、f、g、b1、e1、f1处线圈),纱嘴从右向左运动,在第四针位上以一针编织两针不编织(也即两个第四针位之间有两根织针不参与编织)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型所述内鞋底部11的一个横列;

将外鞋底部12对应的横列的线圈(c、f和b1、e1处线圈)从第一针床以翻针的方式转移至第二针床的原位上(a、d、g、c1处)。重复上述的步骤,至完成整个鞋子的编织。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翻针是指通过针床和织针的运动,将织针上挂置的线圈转移至另一织针上,翻针动作本身为现有的公知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