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8814发布日期:2020-05-22 17:1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防止静电问题日益尖锐。在秋冬季节,一些比较干燥的地区,存在特别突出的静电问题。我们知道静电的危害较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不可避免的静电在人体积累可能影响到人体各个脏器,尤其是心脏,引发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等;另外,身体上的静电还可能诱发老、幼、病、孕人群的各种疾病。例如,静电可使孕妇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流产或早产;在儿童体内积累的静电可能影响中枢神经及机体的生理平衡。

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把健康视为人生的一大财富。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更是备受瞩目。人们开始崇尚自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原来单一和单调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要求。尤其是校服面料,作为青少年上学期间每日必需品,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要求特别高。

因此,为了提高校服面料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降低静电伤害,本发明提供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cn108914558a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纳米抗静电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以抗氧剂1010、硬脂酸锌、碳纳米管等为原料,并引入凹凸棒土-zif-67/tio2复合材料,通过超声处理、浸渍、物理复配等方法制备了一种复合型纳米抗静电纤维面料。

中国专利cn109208325a公开了一种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所述柔软防静电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原料为涤纶和棉纶混纺;所述纬纱原料为莫代尔棉纤维、大豆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所述经纱原料中涤纶的直径为20μm~22μm,所述棉纶纶的直径为32μm~36μm;所述纬纱原料中莫代尔纤维的直径为1.8μm~2.0μm,所述大豆纤维的直径为6μm~8μm,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6μm~18μm。

中国专利cn108754770a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抗静电舒适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所述经线由尼龙纤维,铜氨纤维和氨纶混纺而成,所述的纬线由铜氨纤维,尼龙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经线中尼龙纤维,铜氨纤维和氨纶混纺比例为1:2:1,所述的纬线中铜氨纤维,尼龙纤维的混纺比例为2: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抗静电溶液对经纱和纬纱浸泡,编织成具有抗静电功能的校服面料,解决目前用于校服制作的面料存在的抗静电性差、安全性低,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腈纶纤维与竹原纤维混纺可以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柔软性,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性,提高校服面料舒适度,纬纱中进一步添加氨纶纤维可以增强校服面料的手感和品质,减少静电产生,提高校服面料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3.5~4.5。

更进一步的,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3.0~4.0:0.3~0.5。

进一步的,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66%~75%。纤维素含量较高,纺纱后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制成的面料舒适度高,垂感好。

本发明的又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60分钟~90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05℃~110℃条件下汽蒸10分钟~15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0℃~75℃条件下干燥30分钟~60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5%~5.5%,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05℃~115℃条件下蒸煮15min~25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进一步的,a1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1.2份~2.3份、环糊精0.02份~0.08份、丙三醇2.5份~3.5份、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3份~0.6份、多巴胺0.05份~0.08份、去离子水40份~80份。

更进一步的,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45℃~65℃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剪切分散15分钟~20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0分钟~15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更进一步的,剪切分散速率为1500转/分钟~3500转/分钟。

进一步的,a2中,烧毛机车速为80m/min~110m/min。

进一步的,a3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8.0%~10.0%的氢氧化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经纱和纬纱选用结实耐磨的腈纶纤维和柔软、吸湿透气的竹原纤维混纺,纬纱中进一步添加氨纶纤维增强校服面料的整体质感,增强校服面料的舒适度,并且减少校服面料静电产生,提高校服面料的安全性,可以放心穿着;

(2)本发明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将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处理,进一步提高纱线的抗静电性能,制成的校服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

(3)本发明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采用自制的抗静电溶液,其中丙三醇与去离子水互溶增强各原料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纳米氧化锌和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表面活性,改变纱线表面能,提高纱线的抗静电能力,环糊精和多巴胺维持抗静电溶液体系稳定,促进性能改变,具有较好的协同和辅助作用;

(4)本发明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性强,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号,适合广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3.5;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3.0:0.3;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66%。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60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05℃条件下汽蒸10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0℃条件下干燥30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上述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1.2kg、环糊精0.02kg、丙三醇2.5kg、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3kg、多巴胺0.05kg、去离子水40kg;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45℃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以1500转/分钟的速率剪切分散15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0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3.5%,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上述中,烧毛机车速为80m/min。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05℃条件下蒸煮15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上述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8.0%的氢氧化镁。

实施例2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4.5;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4.0:0.5;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75%。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90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10℃条件下汽蒸15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60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上述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2.3kg、环糊精0.08kg、丙三醇3.5kg、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6kg、多巴胺0.08kg、去离子水80kg;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65℃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以3500转/分钟的速率剪切分散20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5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5.5%,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上述中,烧毛机车速为110m/min。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15℃条件下蒸煮25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上述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10.0%的氢氧化镁。

实施例3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3.7;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3.2:0.3;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66%。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70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06℃条件下汽蒸11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1℃条件下干燥40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上述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1.4kg、环糊精0.03kg、丙三醇2.7kg、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4kg、多巴胺0.06kg、去离子水50kg;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50℃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剪切分散16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1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4.0%,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上述中,烧毛机车速为90m/min。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07℃条件下蒸煮17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上述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8.8%的氢氧化镁。

实施例4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4.2;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3.8:0.5;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75%。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80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09℃条件下汽蒸14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4℃条件下干燥50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上述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2.1kg、环糊精0.06kg、丙三醇3.3kg、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5kg、多巴胺0.07kg、去离子水70kg;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60℃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以3000转/分钟的速率剪切分散19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4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5.0%,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上述中,烧毛机车速为100m/min。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12℃条件下蒸煮23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上述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9.6%的氢氧化镁。

实施例5

一种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其中,经纱由腈纶和竹原纤维混纺而成,纬纱由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而成;经纱中腈纶纤维和竹原纤维的质量比为1.0:4.0;纬纱中腈纶纤维、竹原纤维和氨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3.5:0.4;竹原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为66%。

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纱线处理:将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在抗静电溶液中浸渍75分钟,然后沥干,在蒸汽温度为108℃条件下汽蒸13分钟,之后在温度为73℃条件下干燥45分钟,得到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

上述中,抗静电溶液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为:纳米氧化锌2.0kg、环糊精0.05kg、丙三醇3.0kg、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0.4kg、多巴胺0.06kg、去离子水60kg;抗静电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所述重量份的丙三醇和去离子水互溶,然后在温度为55℃条件下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八烷基磺化琥珀酸酯和纳米氧化锌以2500转/分钟的速率剪切分散18分钟,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多巴胺、环糊精,继续剪切13分钟,得到所述抗静电溶液。

a2、坯布织造:将a1中抗静电处理后的经纱和纬纱分别烧毛后、上浆,然后清水洗涤,晾干至水分含量为4.5%,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编织形成坯布;

上述中,烧毛机车速为90m/min。

a3、坯布处理:a2中坯布清水洗涤后,在温度为110℃条件下蒸煮20min后,然后再次清水洗涤晾干,最后经过漂染、定型得到所述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

上述中,再次清水洗涤清水中含有质量分数9.0%的氢氧化镁。

实验例

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根据aatcc79-2000标准测试水滴吸收时间: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在空气中回潮12h)平整地固定在绷布圈上,用管口直径为1mm的滴定管,在离布面高度1cm处滴下一滴水,并开始计时,当水珠反光度逐渐减少到一个完全不反光的水印时,停止计时;

抗静电性能检测,其中,抗静电性能以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表面的比电阻rs(每平方单位试样对应边间的电阻)来表示,同时,在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被洗涤30次后再次测试面料的抗静电性能;

根据gb/t3921.1-1997标准测试耐洗性:在sw-12a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中进行。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浸渍在2g/l的皂液中,40℃振荡水洗10min,清水洗3min,即完成一次水洗。

根据上述吸水性、抗静电性和耐洗性测试方法,统计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测试结果

上述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舒适抗静电校服面料的抗静电性能良好,可以改善传统校服的穿着舒适度和安全性,而且耐水洗性良好,吸湿性好,多次水洗之后依旧保持较好的抗静电功能、柔软性和吸湿性,适合推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