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49708发布日期:2020-06-02 20: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包带,具体涉及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市面上流通的背包带一般为平直结构,如附图1,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为有一定厚度的直线边,截面3几乎为长方形。由于背包带要承受一定的重力,所以厚度较厚(2.5-3.0mm左右),硬挺,不变形。因此,在使用时,背包带紧贴人体皮肤或薄型衣着,当出现移动时,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会在人体皮肤上直接或间接强力擦刮,造成人体皮肤强烈不适,对皮肤过敏者更难以忍受,往往放弃使用此种背包方式。同时,由于背包带为平直结构,人体出汗时,背包带紧压在人体皮肤或薄型衣着上,造成散湿困难和粘贴效应,引起强烈的湿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旨在提供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为圆柱边,中部3为平直结构,左边1和右边2与中部3平直结构通过编织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圆柱直径是中部3平直结构厚度的0.5-2.0倍。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圆柱直径是中部3平直结构厚度的1.0-2.0倍。

可以选择的是,在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中,左边1和右边2圆柱直径是中部3平直结构厚度的1.5倍。

在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的制造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a.经纱排列方式为:左边1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2-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2-4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2-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中部3平直结构:300d×2根涤纶低弹丝14-18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右边2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2-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2-4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2-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

b.纬纱采用300-380d涤纶低弹丝;

c.编织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采用斜纹组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3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2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右边2圆柱边处设置1枚舌针,连续编织锁边纱线,从而使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形成上下分层空心夹绳结构织物;绳的直径和左边1圆柱边纱线的组数决定了左边1圆柱的直径,绳的直径和右边2圆柱边纱线的组数决定了右边2圆柱的直径,以绳能包在圆柱边中,形成圆柱状边为准;

d.编织中部3平直结构采用平纹组织,先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再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2、3层经纱上下交换位置,再下来1、3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2、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3、2层经纱上下再交换位置,返回初始状态,依次规律循环,从而使中部3平直结构形成双层厚实稳定平纹结构织物。

本发明的一种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织物中部3厚度2.5-2.8mm,宽度19-25mm,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直径4-5mm。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市面上流通的平直结构背包带结构图,背包带左边1和右边2为有一定厚度的直线边,截面3几乎为长方形。

附图2是本发明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结构图。

在图2中,左边1和右边2为圆柱边,中部3为平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发明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

实施例1:

1、经纱排列方式为:左边1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2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2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2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中部3平直结构:300d×2根涤纶低弹丝1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右边2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2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2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2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

2、纬纱采用300d涤纶低弹丝。

3、编织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采用斜纹组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3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2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右边2圆柱边处设置1枚舌针,连续编织锁边纱线。从而使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形成上下分层空心夹绳结构织物。编织中部3平直结构采用平纹组织,先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再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2、3层经纱上下交换位置,再下来1、3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2、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3、2层经纱上下再交换位置,返回初始状态,依次规律循环,从而使中部3平直结构形成双层厚实稳定平纹结构织物。

最终形成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织物,织物中部3厚度2.5mm,宽度19mm,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直径4mm。

实施例2:

1、经纱排列方式为:左边1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4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中部3平直结构:300d×2根涤纶低弹丝18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右边2圆柱边:300d×2根涤纶低弹丝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直径4mm绳,300d×2根涤纶低弹丝4组4层(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层);

2、纬纱采用380d涤纶低弹丝。

3、编织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采用斜纹组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3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时,绳与2层经纱处于同一位置。右边2圆柱边处设置1枚舌针,连续编织锁边纱线。从而使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形成上下分层空心夹绳结构织物。编织中部3平直结构采用平纹组织,先1、2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再3、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2、3层经纱上下交换位置,再下来1、3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2、4层经纱形成织口编织;接着3、2层经纱上下再交换位置,返回初始状态,依次规律循环,从而使中部3平直结构形成双层厚实稳定平纹结构织物。

最终形成接触舒适不擦刮皮肤的双圆柱边背包带织物,织物中部3厚度2.8mm,宽度25mm,左边1圆柱边与和右边2圆柱边直径5mm。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