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机移圈舌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2349发布日期:2020-12-29 09: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机移圈舌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为一种横机移圈舌针。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时线圈从一枚针转移到另一枚针,使织物变化各种样式,如收放针、绞花、吊目和挑孔等。图8所示的是通常用的移圈舌针,其包括针身1和铰接在针身1上的针舌2,在退圈过程中,纱线从针头移向针杆,针舌2压向针身1,纱线落到针杆上,纱线4再次推动针舌2翻转进行脱圈。上述结构的移圈舌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针舌与针身在压紧状态下,两者之间具有能容纳纱线的剪刀口k,所以舌针在压紧状态下,针舌的上端面与针身的下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h,使纱线容易从针舌上滑脱下来,从而形成跳纱,影响织物质量。同时纱线在翻转舌头时容易穿插到针舌上,使纱线被分离、轧毛,严重影响织物质量。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429520.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舌针,包括针柄、针钩和针舌,针钩位于针柄一端的顶部,针柄在靠近针钩的一端设有针舌缝,针舌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针舌缝内,另一从针肚伸出,针背与针肚方向相反,针舌缝的长度沿从针肚到针背的方向减小,在针背上远离针钩的方向开有一凹槽,与针舌缝相连,针舌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凹槽中,另一端为不固定端,搭在针舌缝靠近针钩一端的端面上。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舌针在使用的过程中,针舌是可以两边摆动的,一端摆动到关闭位置,针舌置于针钩上,此时舌针位于针舌缝内的部分会压倒针舌弹簧上,使针舌弹簧产生一个变形,对针舌产生回弹力。上述针舌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误差的敏感度降低了,使操作可靠,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针身上的针舌缝不仅用于连接针舌,还起到排纱的作用,由于上述发明专利申请的针舌弹簧为条状,针舌弹簧将针背上的针舌缝的缝口和凹槽的槽口堵住,排纱性能大受影响,同样也影响到织物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纱性能良好、保证织物质量的横机移圈舌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针身和针舌,针身的前侧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针舌槽,针舌具有杆部和头部,头部宽出于杆部,头部和杆部之间是斜面过渡部,针舌杆部的尾端插入针舌槽中且与针身铰接,针身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针舌槽后端贯通的盲槽,一根直条形弹性钢丝的后部嵌于盲槽中且固定,弹性钢丝的前部伸入针舌槽的后部,且其前端抵及杆部中部的底面。

所述针舌槽后侧的上部设有锥面扩口,针舌与针身在压紧状态下,其斜面过渡部能触及锥面扩口的壁。

所述针舌槽的前后侧均为圆弧形,针舌槽的上口大于下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条形弹性钢丝,弹性钢丝的后部处于针身上端面的盲槽中,前部伸入针舌槽的后部,直条形弹性钢丝在针舌槽中占的空间很小,针舌槽处于开放的状态,排纱毛效果良好。由于直条形弹性钢丝的作用,使针舌在自然状态下开启更大角度,不需要刻意预留剪刀口,而且针舌槽后侧的上部具有锥面扩口,斜面过渡部能触及针舌槽的锥面扩口壁,因此针舌与针身在压紧状态下,针舌的上端面与针身的下端面之间的高度能得到降低,纱线在退圈过程中阻力小,滑脱顺畅,减少了因为跳纱所引起的纱线起毛现象,也不存在纱线穿插到针舌上,纱线分离、轧毛现象,确保了针舌在编织过程中动作灵活,以上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证织物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针身的俯视图。

图5是针身的仰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针舌的俯视图。

图8是通常用的移圈舌针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7所示的横机移圈舌针,具有针身1和针舌2。针身1的前端设有针钩1-1,针身1的前侧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针舌槽1-a。针舌槽1-a的前后侧均为圆弧形,针舌槽1-a的上口大于下口。

针舌2具有杆部2-1和头部2-2,头部2-2宽出于杆部2-1,头部2-2与杆部2-1之间是斜面过渡部2-3,杆部2-1的尾端插入针舌槽1-a中且与针身1铰接,铰接采用铆的方式。针身1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针舌槽1-a后端贯通的盲槽1-b,针舌槽1-a后侧的上部设有锥面扩口1-c。

一根直条形弹性钢丝3的后部嵌于盲槽1-b中且采用焊接固定,弹性钢丝3的前部伸入针舌槽1-a的后部,且其前端抵及杆部2中部的底面。

在针舌2压紧针身1的状态下,针舌2的斜面过渡部2-3局部下压至锥面扩口1-c中触及锥面扩口1-c的壁,直条形弹性钢丝受压变形,锥面扩口1-c的设置就是使针舌2能向下压一些,降低头部2的上端面与针身1的下端面之间的高度h,与现有的移圈舌针相比,高度h至少能减少0.15mm,从而使纱线在退圈过程中滑脱顺畅。直条形弹性钢丝在针舌槽中占的位置空间很小,保证针舌槽的通畅,达到所要求的排纱毛效果。

在外力消失后,直条形弹性钢丝复位将针舌开启更大角度,纱线能无阻挡地进入剪刀口k。



技术特征:

1.一种横机移圈舌针,具有针身(1)和针舌(2),针身(1)的前侧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针舌槽(1-a),针舌(2)具有杆部(2-1)和头部(2-2),头部(2-2)宽出于杆部(2-1),头部(2-2)和杆部(2-1)之间是斜面过渡部(2-3),针舌杆部(2-1)的尾端插入针舌槽(1-a)中且与针身(1)铰接,其特征在于:针身(1)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针舌槽(1-a)后端贯通的盲槽(1-b),一根直条形弹性钢丝(3)的后部嵌于盲槽(1-b)中且固定,弹性钢丝(3)的前部伸入针舌槽(1-a)的后部,且其前端抵及杆部(2-1)中部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移圈舌针,其特征在于:针舌槽(1-a)后侧的上部设有锥面扩口(1-c),针舌(2)与针身(1)在压紧状态下,其斜面过渡部(2-3)能触及锥面扩口(1-c)的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移圈舌针,其特征在于:针舌槽(1-a)的前后侧均为圆弧形,针舌槽(1-a)的上口大于下口。


技术总结
一种横机移圈舌针,具有针身和针舌,针身的前侧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针舌槽,针舌具有杆部和头部,头部宽出于杆部,头部和杆部之间是斜面过渡部,针舌杆部的尾端插入针舌槽中且与针身铰接,针身的上端面上设有与针舌槽后端贯通的盲槽,一根直条形弹性钢丝的后部嵌于盲槽中且固定,弹性钢丝的前部伸入针舌槽的后部,且其前端抵及杆部中部的底面。针舌槽后侧的上部设有锥面扩口,针舌与针身在压紧状态下,其斜面过渡部能触及锥面扩口的壁。本实用新型的排纱毛效果良好,纱线在退圈过程中阻力小,滑脱顺畅,减少了因为跳纱所引起的纱线起毛现象,也不存在纱线穿插到针舌上,纱线分离、轧毛现象,确保了针舌在编织过程中动作灵活,有利于保证织物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明;孙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思成凯业精密制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