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以及立柱式双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7672发布日期:2021-02-23 22:0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以及立柱式双针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设备,具体涉及缝纫机的切带方案。


背景技术:

[0002]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
[0003]
普通缝纫机在平时的使用过程需要完成切带操作,之前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如此将大大影响整个缝纫效率。对此,人们在普通缝纫机上设置了自动切带装置,然而现有的自动切带装置在普通缝纫机上应用时存在装配繁琐、操作不便、缝料不易收集的问题,这影响了现有自动切带装置的实用性。
[0004]
由此可见,本领域亟需一种安装方便,以及操作便捷的可自动切带装置的缝纫机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的自动切带普通缝纫机存在装配繁琐,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便于安装且操作便捷的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采用该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主要包括安装板,切刀气缸,切刀安装座,切刀,压料杆组件,光电开关,定刀,加固带模具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定刀和加固带模具相对的安置在旋梭台上;所述安装板用于安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所述切刀气缸固设在安装板上,所述切刀安装座安置在切刀气缸的驱动端上,可在切刀气缸的驱动下面向旋梭台移动;所述所述切刀设置在切刀安装座上,并与定刀对应配合;所述压料杆组件安装在切刀安装座上,位于切刀后面与切刀同时动作;所述光电开关通过相应的安装架对应于缝纫机的针杆设置;所述控制组件控制连接缝纫机的主机和切刀气缸。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安装在切刀一侧。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杆组件由压料杆、压料杆套、压料杆弹簧、开口挡圈配合组成。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过数据线连接缝纫机与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连接切刀气缸。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还包卸料斗,所述卸料斗装在定刀一侧固定在旋梭台上。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包括双针缝纫机机体和工作台,其还包括上述的自动切带装置,所述双针缝纫机机体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自动切带装置设置在双针缝纫机机体和工作台之间。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切带装置方案整体安装方便,操作空间大,缝料易收集;基
于该自动切带装置所形成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整体机器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
图1为本实施例中自动切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施例中自动切带装置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施例中压料杆组件的构成示例图。
[0017]
图中标号说明:
[0018]
切刀气缸安装板1、切刀气缸2、切刀安装座3、防护板4、切刀5、压料杆组件6、定刀7、光电开关支架8、光电开关9、加固带模具10、模具支架11、旋梭台12、卸料斗13、立柱式双针缝纫机20、缝纫机机体21、工作台22、加固带a、缝料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
参照图1所示,其所示为本实例中给出的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的构成示例方案。
[0021]
由图可知,本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在组成结构上主要包括切刀气缸安装板1、切刀气缸2、切刀安装座3、防护板4、切刀5、压料杆组件6、定刀7、光电开关支架8、光电开关9、加固带模具10、模具支架11。
[0022]
其中,切刀气缸安装板1,切刀气缸2,切刀安装座3,切刀5以及压料杆组件6相互配合相应的切刀组件;而光电开关支架8与光电开关9配合形成相应的检测组件;定刀7,加固带模具10以及模具支架11相互配合构成相应的定刀组件。
[0023]
具体的,在缝纫机的旋梭台12上设置有定刀7,该定刀7用于与切刀5配合,完成切断操作。同时在旋梭台12上对应于定刀7,设置有模具支架11,该模具支架11上设置有加固带模具10,用于安置加固带。
[0024]
具体的,模具支架11根据加固带模具10与旋梭台12的结构进行设计,此处不加以限定。该模具支架11高低可以调整,加固带模具10与压脚的距离可以调整,便于缝纫;与之对应的,定刀7针对立柱式缝纫机旋梭台12设置方案,安装在旋梭台12的另一侧,与缝纫机中针板紧密配合,高低可调,保证了缝纫顺畅。
[0025]
针对上述方案设置的定刀7等部件,本实例进一步在缝纫机上设置有切刀气缸安装板1,用于承载切刀组件中的其它组成部件以及由光电开关支架8与光电开关9配合形成相应的检测组件。
[0026]
对于该切刀气缸安装板1的具体构成,此处不加以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0027]
进一步地,在切刀气缸安装板1上设置有切刀气缸2,同时在切刀气缸2的驱动端设置连接切刀安装座3,该切刀安装座3能够在切刀气缸2的驱动下相对缝纫机的旋梭台12移动。
[0028]
本实例中的切刀5设置在切刀安装座3上,可与旋梭台12上的定刀7配合。本切刀5能够在切刀安装座3的带动下与定刀7配合完成切断操作。
[0029]
进一步地,本实例还在切刀安装座3上设置有压料杆组件6,该压料杆组件6安装在切刀安装座3上,并位于切刀5后面与切刀同时动作,该压料杆组件先压住加固带然后切断可以保证切料顺畅。
[0030]
如图3所示,本实例中的压料杆组件6主要由压料杆6-1、压料杆套6-2、压料杆弹簧6-3、开口挡圈6-4相互配合组成。其中,压料杆6-1穿设在压料杆套6-2,压料杆弹簧6-3通过开口挡圈6-4设置在压料杆套6-2中,并与压料杆6-1配合。
[0031]
进一步地,本实例还在缝纫机面板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支架8和光电开关9,其中光电开关支架8设置在缝纫机面板上,而光电开关支架8上设置有光电开关9,可以感应缝料的位置。
[0032]
进一步地,本实例还设置有防护板4,该防护板4安装在切刀一侧,防止操作人员将手伸入切刀下方,造成意外伤害。
[0033]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还进一步增设由电磁阀与控制箱配合构成的控制组件。作为优选,该电磁阀与控制箱设置在缝纫机台板下方,控制箱通过数据线控制连接缝纫机和电磁阀,而电磁阀控制连接切刀气缸,由此该控制箱对缝纫机、电磁阀发出信号使其执行缝纫、切断动作。
[0034]
再者,本实例还在缝纫机的旋梭台上还设置有卸料斗13(如图2所示),该卸料斗13装在定刀一侧固定在旋梭台上,使缝制好的缝料不堆积,保证缝纫的连续,便于缝料收集。
[0035]
由此构成的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其整体结构安装方便,操作空间大,缝料易收集。
[0036]
如此结构的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采用立式结构,左右两侧均可过布,空间大,便于操作。基于相应的特殊的高灵敏传感器(即光电开关9)能实现自动控制切带,识别面料类型(具体控制实现过程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采用本领域的成熟稳定方案或其他可行方案)。在此基础上,本装置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配合相应的plc程序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切带长度、切带模式、针数及不同工序进行参数调整。对于相应的plc程序控制系统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采用本领域的成熟稳定方案或其他可行方案
[0037]
再者,本实例提供的自动切带装置可通过配置相应的高可靠性电器元件,使得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增效节能效果显著。在实际应用时,可适用于各种帽子的前片、后片、童装、运动装、针织衫等服饰进行贴条缝纫、自动切带。
[0038]
参见图2,其所示为本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在与立柱式双针缝纫机20配合使用示例图。
[0039]
由图可知,这里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20由相应的缝纫机机体21和工作台22配合构成。而本缝纫用自动切带装置中的切刀组件通过切刀气缸安装板1直接安装在缝纫机机体21,而定刀组件则对应的安置在旋梭台12上。
[0040]
由此形成的可自动切带的立柱式双针缝纫机20在应用时,根据实际需求可实现切两刀工作模式或切一刀工作模式。以下举例说明一下本实例中进行切两刀工作模式和切一刀工作模式的实现过程。
[0041]
实施例一:
[0042]
切两刀工作模式:参见图2所示,先将加固带a放入加固带模具中,再将缝料b放入,开始缝纫,通过光电开关感应缝料位置,根据预设的工作模式对加固带进行第一次切断,继
续缝纫感应到缝料结束,对加固带进行第二次切断;再将第二片缝料放入缝纫,切断工作循环进行。由此实现在两片缝料之间切两刀。在此工作模式下,缝制好的物料无加固带残留,无需人工二次修剪。
[0043]
实施例二:
[0044]
切一刀工作模式:参见图2所示,先将加固带a放入加固带模具中,再将缝料b放入,开始缝纫,通过光电开关感应缝料位置,根据预设的程序对加固带进行第一次切断,继续缝纫至缝料结束,感应到第二片缝料放入开始缝纫,切断加固带;由此实现在两片缝料之间切一刀。在此工作模式下,可有效提高缝纫速度。
[004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