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机翻针开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2326发布日期:2021-05-14 13: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机翻针开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机翻针开针机构。


背景技术:

2.双面圆机的编织机构主要包括上针盘、下针筒、上三角座、上三角、下三角座、下三角、上织针、下织针以及沉降片等部件。市面上的一些双面圆机具有翻针(也称移圈)功能,能够将上针盘的织针的线圈转移至下针筒的织针上,或者将下针筒的织针上的线圈转移至上针盘的织针上。由于目前圆机翻针时,是利用挂置在织针上的线圈和织针的移动将织针的针舌打开,只能将线圈转移至已挂有线圈的织针上,因而线圈转移方式受到的限制较大,影响了针织面料花型的设计。
3.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运行稳定、翻针方式更加多样的圆机翻针开针机构。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圆机翻针开针机构,包括对应圆机的上织针设置且用于吹开上织针的针舌的第一气嘴和对应圆机的下织针设置且用于吹开下织针的针舌的第二气嘴,第一气嘴通过第一气管连接至气源,第二气嘴通过第二气管连接至气源,第一气管上设有用于调整第一气管中气体流量的第一调节阀,第二气管上设有用于调整第二气管中的气流流量的第二调节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气嘴通过第一安装件与圆机的上三角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嘴通过第二安装件与圆机的上三角座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臂和设置在第一安装臂上的第一夹块,第一夹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调整槽,第一调整槽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第一夹块于第一调整槽的两侧形成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第一夹块上还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调整部与第二调整部之间间隙的第一调整螺钉,第一调整螺钉螺接在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臂和设置在第二安装臂上的第二夹块,第二夹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调整槽,第二调整槽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第二夹块于第二调整槽的两侧形成第三调整部和第四调整部,第二夹块上还设有用于调整第三调整部与第四调整部之间间隙的第二调整螺钉,第二调整螺钉螺接在第三调整部和第四调整部中。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气嘴包括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安装筒部和设置在第一安装筒部上的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气嘴包括穿设在第二安装孔中的第二安装筒部和设置在第二安装筒部上的第二出气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臂上,所述第二夹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臂上。
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需要将下织针上的线圈转移至没有挂置线圈的上织针时,通过第一气嘴吹开上织针的针舌,从而将上织针打开以辅助进行翻针,在需要将上织针上的线圈转移至没有挂置线圈的下织针时,通过第二气嘴吹开下织针上的线圈,从而将下织针打开以辅助翻针,如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将线圈转移至没有挂置线圈的织针上,从而丰富翻针方式,增加针织面料的设计款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易,实施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一根上织针和一根下织针)。
14.图2为气源、第一气嘴以及第二气嘴配合连接示意图。
15.图中:
16.第一气嘴10
ꢀꢀꢀꢀꢀꢀꢀꢀꢀꢀꢀꢀꢀꢀꢀꢀꢀ
第一安装筒部101
17.第一出气管102
ꢀꢀꢀꢀꢀꢀꢀꢀꢀꢀꢀꢀꢀꢀ
第一气管11
18.第一调节阀12
19.第二气嘴20
ꢀꢀꢀꢀꢀꢀꢀꢀꢀꢀꢀꢀꢀꢀꢀꢀꢀ
第二安装筒部201
20.第二出气管202
ꢀꢀꢀꢀꢀꢀꢀꢀꢀꢀꢀꢀꢀꢀ
第二气管21
21.第二调节阀22
22.气源30
23.第一安装臂40
ꢀꢀꢀꢀꢀꢀꢀꢀꢀꢀꢀꢀꢀꢀꢀ
第一螺栓41
24.第一夹块50
25.第二安装臂60
ꢀꢀꢀꢀꢀꢀꢀꢀꢀꢀꢀꢀꢀꢀꢀ
第二螺栓61
26.第二夹块70
ꢀꢀꢀꢀꢀꢀꢀꢀꢀꢀꢀꢀꢀꢀꢀꢀꢀ
第二安装孔71
27.第二调整槽72
ꢀꢀꢀꢀꢀꢀꢀꢀꢀꢀꢀꢀꢀꢀꢀ
第三调整部73
28.第四调整部74
ꢀꢀꢀꢀꢀꢀꢀꢀꢀꢀꢀꢀꢀꢀꢀ
第二调整螺钉75
29.针盘81
ꢀꢀꢀꢀꢀꢀꢀꢀꢀꢀꢀꢀꢀꢀꢀꢀꢀꢀꢀꢀꢀ
针筒82
30.上织针83
ꢀꢀꢀꢀꢀꢀꢀꢀꢀꢀꢀꢀꢀꢀꢀꢀꢀꢀꢀ
上织针的针钩831
31.上织针的针舌832
ꢀꢀꢀꢀꢀꢀꢀꢀꢀꢀꢀꢀ
下织针84
32.下织针的针钩841
ꢀꢀꢀꢀꢀꢀꢀꢀꢀꢀꢀꢀ
下织针的针舌842
33.上三角座85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35.参照图1至图2,一种圆机翻针开针机构,包括对应圆机的上织针83设置且用于吹开上织针的针舌832的第一气嘴10和对应圆机的下织针84设置且用于吹开下织针的针舌842的第二气嘴20,第一气嘴10通过第一气管11连接至气源30,第二气嘴20通过第二气管21连接至气源30,第一气管11上设有用于调整第一气管11中气体流量的第一调节阀12,第二气管21上设有用于调整第二气管21中的气流流量的第二调节阀22。本实用新型中,气源30
例如可以为空气压缩机,根据不同类型和大小织针,调节第一调节阀12和第二调节阀22,使得从第一气嘴10中出来的气流能够将上织针83的针舌打开,从第二气嘴20中出来的气流能够将下织针84的针舌打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气嘴10和第二气嘴20设置在合适的朝向,以使得气流能够更好地打开织针的针舌。本实用新型中上织针83具有上织针的针舌832和上织针的针钩831,下织针84具有下织针的针舌842和下织针的针钩841,上织针83设置在圆机的针盘81中,下针织84设置在圆机的针筒82中,这些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36.本实用新型中,在现有双面圆机的基础上通过增设第一气嘴10、第二气嘴20、气源30、第一调节阀12以及第二调节阀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气嘴10通过第一安装件与圆机的上三角座8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嘴20通过第二安装件与圆机的上三角座85固定连接。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臂40和设置在第一安装臂40上的第一夹块50,第一夹块5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块或者塑料块,第一夹块5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调整槽,第一调整槽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第一夹块50于第一调整槽的两侧形成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第一夹块50上还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调整部与第二调整部之间间隙的第一调整螺钉,第一调整螺钉螺接在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中,通过旋转第一调整螺钉,可以使得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的间隙发生轻微变大,从而调整第一安装孔的孔径的大小,从而使得穿设在第一安装孔的第一气嘴10可以进行轴向位移,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拧动第一调整螺钉,使得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的间隙发生轻微变小,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变小,实现第一气嘴10的定位。
38.第二安装件的结构和调整方式与第一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臂60和设置在第二安装臂60上的第二夹块70,第二夹块7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1和第二调整槽72,第二调整槽72从第二安装孔71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第二夹块70于第二调整槽72的两侧形成第三调整部73和第四调整部74,第二夹块70上还设有用于调整第三调整部73与第四调整部74之间间隙的第二调整螺钉75,第二调整螺钉75螺接在第三调整部73和第四调整部74中。通过旋转第二调整螺钉75,可以使得第三调整部73和第四调整部74的间隙发生轻微变大,从而调整第二安装孔71的孔径的大小,从而使得穿设在第二安装孔71的第二气嘴20可以进行轴向位移,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拧动第二调整螺钉75,使得第三调整部73和第四调整部74的间隙发生轻微变小,第二安装孔71的孔径变小,实现第二气嘴20的定位。
3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气嘴10包括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的第一安装筒部101和设置在第一安装筒部101上的第一出气管102,所述第二气嘴20包括穿设在第二安装孔71中的第二安装筒部201和设置在第二安装筒部201上的第二出气管202。
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块50通过第一螺栓4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臂40上,所述第二夹块70通过第二螺栓61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臂60上。第一安装臂40的一端和第二安装臂60的一端固定在上三角座85上,另一端均向远离上三角座85的方向延伸且该端分别与第一夹块50和第二夹块70连接,第一夹块50和第二夹块70大体呈t形。
41.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