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杆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3166发布日期:2021-12-08 10:3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针杆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杆驱动器。


背景技术:

2.在电脑绣花机中,针杆驱动器是其重要的部件,在绣花过程中起到重要驱动作用。现有的针杆机构针杆一般随针杆驱动器同步运动,当压脚在最高点时,如果锁头电机故障,会导致针杆落下,容易造成针杆撞击压脚以及损坏其他机械零件的情况。因此现有的针杆驱动器设计不够合理,易于发生故障。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电脑绣花机针杆驱动器[申请号:cn201320894997.0]。它解决了现有电脑绣花机针杆驱动器易磨损等问题。包括驱动器架体,所述的驱动器架体上设有呈筒状的驱动滑套,在驱动滑套上套设有传动块且所述的驱动滑套与传动块之间设有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滑套端部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的环形台阶上设有注油孔,所述的驱动滑套的内壁设有与注油孔相连通的储油槽,所述的环形台阶与传动块之间设有套设于驱动滑套上的扭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电脑绣花机针杆驱动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强,不易磨损,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实现锁头与跳针,重量轻,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0004]
但是该方案的针杆驱动器仍然独立于压脚工作,需要配置锁头电机,不能与压脚建立联系,在锁头压脚在最高点时,容易造成高速针杆撞击压脚以及损坏其他机械零件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杆驱动器。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针杆驱动器,包括升降滑座,在升降滑座上设有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和轴向贯通的升降滑道,所述的升降滑座上设有与其轴向定位且周向可转动连接的驱动离合件,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设有当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后能与针杆分离的针杆离合结构,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能使周向转动后的驱动离合件复位从而重新与针杆相连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设有沿着驱动离合件轴向延伸且能在压脚驱动器提供的外力作用下推动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的联动部。
[0008]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外力来自处于抬升状态的压脚驱动器,所述的联动部的长度不小于升降滑座的行程,且当压脚驱动器处于行程高点且升降滑座处于行程高点时联动部处于与压脚驱动器联动状态。
[0009]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联动部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的一侧,所述的联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
[0010]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升降滑座与驱动离合件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的限位方向与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
[0011]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座上的限位体和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所述的限位体和限位面在周向转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互抵靠,且当限位体和限位面相互抵靠时所述的针杆离合结构处于与针杆相连状态。
[0012]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驱动离合件上还设有锁头电机推动部,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的另一侧,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的端部。
[0013]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驱动离合件由塑料制成。
[0014]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升降滑座包括u型座和具有升降滑道的筒状体,在u型座两臂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的筒状体的两端分别与u型座两臂固连且升降滑道和两个定位孔的中轴线重合。
[0015]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包括扭簧,所述的筒状体一端与u型座的臂之间固定有扭簧座,所述的扭簧座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的扭簧套设于环形槽中,所述的扭簧一个脚与扭簧座上的缺口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离合件相连。
[0016]
在上述的针杆驱动器中,所述的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滑座上的摆臂轴;所述的针杆离合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离合件上的卡口,所述的卡口横向延伸且两端贯通。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滑座、驱动离合件和针杆离合结构,在升降滑座轴向运动时,针杆离合结构可与针杆连接并带动针杆进行升降,当需要针杆不下落时,通过来自压脚的动力转动驱动离合件,使得针杆与针杆离合结构脱离,针杆不再下针,避免高速针杆撞击压脚,损坏机械零件,实现针杆驱动器的锁定,锁定简单方便,针杆的脱离与连接切换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
[0019]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面和限位体,当针杆离合结构转动至针杆相连状态时,驱动离合件上的限位面与限位体相抵接配合,使得驱动离合件不能再向驱动离合件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过度转动,实现对驱动离合件的限位,并使得针杆离合结构与针杆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20]
3、本实用新型设有锁头电机推动部,锁头电机对驱动离合件实现电动离合控制,此外以压脚驱动器为动力对驱动离合件实现机械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稳定性和使用灵活性。
[0021]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扭簧,可在驱动离合件周向转动后,通过扭簧的扭力作用带动驱动离合件转动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动复位。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驱动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驱动离合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7]
图5是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升降滑座1、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升降滑道3、驱动离合件4、针杆5、针杆离合结构6、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压脚驱动器8、联动部9、转动限位结构10、限位体11、限位面 12、锁头电机推动部13、u型座14、筒状体15、定位孔16、扭簧座17、环形槽18、缺口19、摆臂轴20、卡口21、摆臂抵接件 22、传动轴23、针杆连接销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0]
如图1

5所示,一种针杆驱动器,包括升降滑座1,在升降滑座1上设有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和轴向贯通的升降滑道3,所述的升降滑座1上设有与其轴向定位且周向可转动连接的驱动离合件4,所述的驱动离合件4上设有当驱动离合件4周向转动后能与针杆5分离的针杆离合结构6,所述的升降滑座1与驱动离合件4之间设有能使周向转动后的驱动离合件4复位从而重新与针杆5相连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所述的驱动离合件4上设有沿着驱动离合件4轴向延伸且能在压脚驱动器8提供的外力作用下推动驱动离合件4周向转动的联动部9。
[0031]
本实施例中,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可带动升降滑座1运动,升降滑座1可带动驱动离合件4沿传动轴23轴向往复运动,在升降滑座1轴向运动时,针杆离合结构6与针杆5处于连接状态,驱动离合件4带动针杆5进行下落,当需要锁头不工作时,通过将压脚驱动器8上升,与摆臂抵接件22相抵接配合并带动摆臂抵接件22摆动,通过摆臂抵接件22与联动部9之间的抵接作用,带动联动部9和驱动离合件4进行周向转动,使得针杆5与针杆离合结构6脱离,升降滑座1和驱动离合件4仍然沿轴向方向往复直线运动,针杆5不再下针,避免高速针杆撞击压脚,损坏机械零件,实现针杆驱动器的锁定,锁定简单方便,当需要落针时,将针杆离合结构6转动至初始位置,使得针杆5与针杆离合结构6重新连接,可继续带动针杆下落,针杆的脱离与连接切换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
[0032]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外力来自处于抬升状态的压脚驱动器8,所述的联动部9的长度不小于升降滑座1的行程,且当压脚驱动器8处于行程高点且升降滑座1处于行程高点时联动部 9处于与压脚驱动器8联动状态。
[0033]
本实施例中,联动部9的长度不小于升降滑座1的行程,确保在升降滑座1轴向往复运动时,联动部9始终处于可被压脚驱动器8驱动并带动联动部9和驱动离合件4转动,且当压脚驱动器8处于行程高点且升降滑座1处于行程高点时联动部9处于与压脚驱动器8联动状态,此时可对针杆脱离或是连接进行状态切换。
[0034]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联动部9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4的一侧,所述的联动部9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4的端部。
[0035]
本实施例中,联动部9呈柱状,便于与摆臂抵接件22进行抵接配合,联动部9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4的端部,确保摆臂抵接件22在摆动时与联动部9保持联动状态。
[0036]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升降滑座1与驱动离合件4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10,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10的限位方向与驱动离合件4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
[0037]
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结构10可对驱动离合件4的周向转动进行限位,避免驱动离合件4向驱动离合件4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过度转动,确保针杆离合结构6与针
杆5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38]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转动限位结构10包括固定在升降滑座1上的限位体11和设置在驱动离合件4上的限位面12,所述的限位体11和限位面12在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相互抵靠,且当限位体11和限位面12相互抵靠时所述的针杆离合结构6处于与针杆5相连状态。
[0039]
本实施例中,当针杆离合结构6转动至针杆5相连状态时,驱动离合件4上的限位面12与限位体11相抵接配合,使得驱动离合件4不能再向驱动离合件4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实现对驱动离合件4的限位,并使得针杆离合结构6与针杆5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40]
如图1

4所示,所述的驱动离合件4上还设有锁头电机推动部13,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13呈柱状且设置在驱动离合件4 的另一侧,所述的锁头电机推动部13的两端分别超出驱动离合件4的端部,所述的驱动离合件4由塑料制成。
[0041]
本实施例中,锁头电机可通过推动锁头电机推动部13带动驱动离合件4沿周向转动,驱动离合件4由塑料制成,降低推动抵接时产生的撞击声,减少噪音和维修成本。通过锁头电机推动部 13,锁头电机对驱动离合件实现电动离合控制,此外以压脚驱动器为动力对驱动离合件实现机械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稳定性和使用灵活性。
[0042]
如图4所示,所述的升降滑座1包括u型座14和具有升降滑道3的筒状体15,在u型座14两臂分别设有定位孔16,所述的筒状体15的两端分别与u型座14两臂固连且升降滑道3和两个定位孔16的中轴线重合。
[0043]
本实施例中,传动轴23贯穿通过筒状体15的升降滑道3和定位孔16,使得升降滑座1可沿传动轴23进行轴向往复运动,筒状体15的两端分别与u型座14两臂固连且升降滑道3和两个定位孔16的中轴线重合,轴向运动轨迹保持重合。
[0044]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包括扭簧,所述的筒状体15一端与u型座14的臂之间固定有扭簧座17,所述的扭簧座17上设有环形槽18,所述的扭簧套设于环形槽18中,所述的扭簧一个脚与扭簧座17上的缺口19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离合件4相连。
[0045]
本实施例中,扭簧座17用以固定安装扭簧,环形槽18便于放置套设扭簧,扭簧可在驱动离合件4转动后,通过扭簧的扭力作用带动驱动离合件4转动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动复位。
[0046]
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的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 包括设置在升降滑座1上的摆臂轴20;所述的针杆离合结构6包括设置在驱动离合件4上的卡口21,所述的卡口21横向延伸且两端贯通。
[0047]
本实施例中,摆臂轴20可带动升降滑座1沿传动轴23轴向方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卡口21用以插设针杆5,可方便与针杆 5上的针杆连接销24相扣或是相脱离。
[004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9]
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可带动升降滑座1运动,升降滑座 1可带动驱动离合件4沿传动轴23轴向往复运动,在升降滑座1 轴向运动时,针杆离合结构6上的卡口21与针杆5的针杆连接销 24处于连接状态,驱动离合件4带动针杆5进行下落,当需要锁头不工作时,通过将压脚驱动器8上升,与摆臂抵接件22相抵接配合并带动摆臂抵接件22摆动,通过摆臂抵接件22与联动部9 之间的抵接作用,带动联动部9和驱动离合件4进行周向转动,使得针
杆5与针杆离合结构6脱离,升降滑座1和驱动离合件4 仍然沿轴向方向往复直线运动,针杆5不再下针,避免高速针杆撞击压脚,损坏机械零件,实现针杆驱动器的锁定,锁定简单方便,当需要落针时,将针杆离合结构6转动至初始位置,使得针杆5与针杆离合结构6重新连接,可继续带动针杆下落,针杆的脱离与连接切换简单方便,实用性较强。
[0050]
当针杆离合结构6转动至针杆5相连状态时,驱动离合件4 上的限位面12与限位体11相抵接配合,使得驱动离合件4不能再向驱动离合件4的周向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实现对驱动离合件4的限位,并使得针杆离合结构6与针杆5在相连状态下实现紧密连接。
[0051]
扭簧座17用以固定安装扭簧,环形槽18便于放置套设扭簧,扭簧可在驱动离合件4转动后,通过扭簧的扭力作用带动驱动离合件4转动至初始位置,完成自动复位。
[005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53]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升降滑座1、针杆升降动力连接结构2、升降滑道3、驱动离合件4、针杆5、针杆离合结构6、周向转动复位弹簧7、压脚驱动器8、联动部9、转动限位结构10、限位体11、限位面12、锁头电机推动部13、u型座14、筒状体15、定位孔16、扭簧座17、环形槽18、缺口19、摆臂轴20、卡口21、摆臂抵接件22、传动轴23、针杆连接销2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