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6929发布日期:2021-07-13 15:3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性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提花夹克面料较硬,采用全涤成分的面料做出来也比较硬,同时,对于多层结构的面料而言,由于提花层与底部组织层之间完全脱离,也很容易产生组织滑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以提高提花面料的手感柔软性与整体性,解决其易滑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由纬纱与经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的经纱分为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其中,所述的第一纬纱与第一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外侧的提花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纬纱与第二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内侧的底料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经纱还与第一纬纱交织,使得提花组织层与底料组织层联接起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经纱按照每过一根第一纬纱,再压四根第一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之间按照每过一根第二纬纱,再压一根第二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同时,第二经纱与第一纬纱之间按照每压一根第一纬纱,再过四根第一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进一步的,第二经纱和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与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正好相同。

进一步的,沿第二纬纱方向,以任意依次相邻的三根第二经纱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其中两根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与另外一根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的编织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纬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纬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纱。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经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纱。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经纱采用30d的锦纶纱。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采用高f数加捻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第二经纱同时与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交织,使得提花组织层与底料组织层相互联接起来,提高了面料的整体性,避免内外层之间的滑移,省去了胶粘剂等的使用,面料手感更加柔软。

(2)第二经纱与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与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相同,这样,同向的第二经纱与第一经纱一方面可以在第一纬纱处作为一个节点,加固纬纱与经纱之间的连接,提高内外层的连接紧密度,另一方面,相邻两个节点之间还可以起到向中间鼓起的效果,从而提高提花组织层向外的凸起效果,丰富立体感。

(3)第二纬纱与第二经纱之间采用交织方向单元变化的编织方式,使得底料组织层具有机理变化,层次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料组织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第一经纱,2-第一纬纱,3-第二经纱,4-第二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原料或处理技术,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市售原料或常规处理技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编织结构参见图1所示,由纬纱与经纱交织而成,纬纱分为第一纬纱2和第二纬纱4,经纱分为第一经纱1和第二经纱3,其中,第一纬纱2与第一经纱1交织形成位于外侧的提花组织层,第二纬纱4与第二经纱3交织形成位于内侧的底料组织层,第二经纱3还与第一纬纱2交织,使得提花组织层与底料组织层联接起来。

请再参见图1所示,第一经纱1按照每过一根第一纬纱2,再压四根第一纬纱2的方式循环交织。

请再参见图1所示,第二经纱3与第二纬纱4之间按照每过一根第二纬纱4,再压一根第二纬纱4的方式循环交织,

请再参见图1所示,第二经纱3与第一纬纱2之间按照每压一根第一纬纱2,再过四根第一纬纱2的方式循环交织。

请再参见图1所示,第二经纱3和第一纬纱2的交织方向与第一经纱1和第一纬纱2的交织方向正好相相同。

请再参见图2所示,沿第二纬纱4方向,以任意依次相邻的三根第二经纱3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其中两根第二经纱3与第二纬纱4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与另外一根第二经纱3与第二纬纱4的编织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第一纬纱2采用高f数加捻的50d/72f的涤纶纤维,第二纬纱4采用高f数加捻的50d/72f的涤纶纱。第一经纱1采用50d/72f的涤纶纱,第二经纱3采用30d的锦纶纱。

根据本实施例所编织得到的面料,手感柔软,各面料层之间不会发生滑移问题,耐拉扯性好。同时,根据检测标准fz/t20019-2006,得出经向的接缝裂开距离为0.4cm,纬向的接缝裂开距离为0.25cm,均小于标准值0.6cm。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由经纱与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分为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的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所述的第一纬纱与第一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外侧的提花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纬纱与第二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内侧的底料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经纱还与第一纬纱交织,使得提花组织层与底料组织层联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纱按照每过一根第一纬纱,再压四根第一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之间按照每过一根第二纬纱,再压一根第二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同时,第二经纱与第一纬纱之间按照每压一根第一纬纱,再过四根第一纬纱的方式循环交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二经纱和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与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的交织方向正好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沿第二纬纱方向,以任意依次相邻的三根第二经纱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其中两根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的编织方向相同,并与另外一根第二经纱与第二纬纱的编织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纬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纬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纱采用50d/72f的涤纶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纱采用30d的锦纶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采用高f数加捻纱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感柔软的提花面料,所述的经纱分为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的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所述的第一纬纱与第一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外侧的提花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纬纱与第二经纱交织形成位于内侧的底料组织层,所述的第二经纱还与第一纬纱交织,使得提花组织层与底料组织层联接起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花面料手感柔软,面料整体性好,不会产生滑移问题等。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