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以及落地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7823发布日期:2021-07-13 15:3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晾衣架以及落地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晾衣架以及落地晾晒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晾衣架虽然样式繁多,无论是从晾晒空间、展开和折叠难度方面考虑,均具有较多的款式。然而,随着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行,而晾衣架也逐渐成为旅行必备用具,以解决旅店衣架不足或者用户个人需求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旅行用的晾衣架仍然存在晾晒空间十分有限,且收纳时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晾衣架,其收纳后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展开时能够具有较大的晾晒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落地晾晒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晾衣架,包括长条状的支撑杆、若干晾衣撑,所述晾衣撑包括用于撑开衣物的左翼和右翼,所述晾衣架还包括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转动座,各转动座均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转动座能够相对于支撑杆沿高度方向摆动;属于同一晾衣撑上的左翼和右翼通过铰接方式与同一个转动座进行连接,以使所述左翼和所述右翼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动座沿水平方向摆动;

当所述晾衣撑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翼和右翼能够撑开衣物;

当所述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左翼和所述右翼均分别贴靠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让位槽,各所述让位槽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转动座,当所述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转动座容置在所述让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在各所述让位槽内均设有第一卡位部,所述转动座设有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与所述第二卡位部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位部为凸起,所述第二卡位部为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翼与所述转动座的连接处具有第一支撑头,所述右翼与所述转动座的连接处具有第二支撑头,所述第一支撑头与所述第二支撑头适于相互抵接,以使所述晾衣撑保持展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左翼的第一支撑头设有第三卡位部,所述转动座设有第四卡位部;所述右翼的第二支撑头设有第五卡位部,所述转动座设有第六卡位部;当所述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三卡位部与所述第四卡位部卡接,以阻止所述左翼相对于所述转动座摆动,且所述第五卡位部与所述第六卡位部卡接,以阻止所述右翼相对于所述转动座摆动。

进一步地,当所述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左翼和右翼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左翼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以及使所述右翼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

进一步地,各转动座均枢转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同一晾衣撑的左翼和右翼与同一个转动座枢转连接;所述左翼和右翼均由多节杆件顺次连接而成,相互连接的两根杆件之间相互活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吸盘,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吸盘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容置所述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落地晾晒架,包括可伸缩的中心杆、铰接在所述中心杆底部的若干支撑脚和铰接在所述中心杆顶部的若干所述的晾衣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长条状的支撑杆上设置若干晾衣撑,可以使得支撑杆直接晾晒衣物,且多个晾衣撑可以有效地提高晾衣效率。

2、通过将各转动座均铰接在支撑杆上,以使转动座能够相对于支撑杆沿高度方向摆动;且通过属于同一晾衣撑上的左翼和右翼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同一个转动座进行连接,以使左翼和右翼均能够相对于转动座沿水平方向摆动,从而能够实现晾衣撑的展开和收纳,且使得晾衣撑的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都相对稳定。

3、当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时,整个晾衣架为条状结构,因而十分便于携带,所占据的空间也较小,非常适用于旅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晾衣架(晾衣撑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其中一个晾衣撑处于分解状态;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左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晾衣撑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其中一个晾衣撑处于分解状态;

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落地晾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11、让位槽;12、第一卡位部;13、本体杆;14、延长杆;15、夹子;2、晾衣撑;21、左翼;211、第一支撑头;212、第三卡位部;22、右翼;221、第二支撑头;3、转动座;31、第二卡位部;32、第四卡位部;4、吸盘;5、缺口;6、中心杆;7、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代表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晾衣架,晾衣架包括长条状的支撑杆1、若干晾衣撑2。晾衣撑2包括用于撑开衣物的左翼21和右翼22,晾衣架还包括沿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转动座3,各转动座3均铰接在支撑杆1上,以使转动座3能够相对于支撑杆1沿高度方向摆动。属于同一晾衣撑2上的左翼21和右翼22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同一个转动座3进行连接,以使左翼21和右翼22均能够相对于转动座3沿水平方向摆动。

当晾衣撑2处于展开状态时,参见图1,左翼21和右翼22能够撑开衣物。

当晾衣撑2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转动座3相对于支撑杆1沿高度方向摆动,然后左翼21和右翼22再相对于转动座3沿水平方向摆动。

当晾衣撑2处于收纳状态时,参见图5,左翼21和右翼22均分别贴靠在支撑杆1的两侧。

具体地,支撑杆1的一端铰接有吸盘4,支撑杆1靠近吸盘4的一端开设有缺口5,缺口5用于容置吸盘4。通过设置吸盘4以便于将晾衣架固定在墙面或柜面上,通过缺口5对吸盘4进行收容可以利于提高晾衣架的紧凑性。或者,作为替换方式,可以在支撑杆1的端部设置挂钩,通过挂钩挂靠在外界的固定物上即可。

显然,通过在长条状的支撑杆1上设置若干晾衣撑2,可以使得支撑杆1直接晾晒衣物,且多个晾衣撑2可以有效地提高晾衣效率。通过将各转动座3均铰接在支撑杆1上,以使转动座3能够相对于支撑杆1沿高度方向摆动;且通过属于同一晾衣撑2上的左翼21和右翼22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同一个转动座3进行连接,以使左翼21和右翼22均能够相对于转动座3沿水平方向摆动,从而能够实现晾衣撑2的展开和收纳,且使得晾衣撑2的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都相对稳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晾衣撑2处于收纳状态时,整个晾衣架为条状结构,因而十分便于携带,所占据的空间也较小,非常适用于旅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杆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让位槽11,各让位槽11分别对应一个转动座3,当晾衣撑2处于收纳状态时,转动座3容置在让位槽11内,从而使得晾衣架结构更加紧凑。更优地,为了使得晾衣撑2收纳状态较为稳定,支撑杆1在各让位槽11内均设有第一卡位部12,转动座3设有第二卡位部31,第一卡位部12与第二卡位部31适配,即通过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具体而言,优选地,第一卡位部12为凸起,第二卡位部31为卡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左翼21与转动座3的连接处具有第一支撑头211,右翼22与转动座3的连接处具有第二支撑头221,第一支撑头211与第二支撑头221适于相互抵接,以使晾衣撑2保持展开状态,该设置方式不仅利于产品的制造,而且受力方式可靠。可以理解,作为替换方式,第一支撑头211和第二支撑头221都可以由转动座3进行支承。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左翼21的第一支撑头211设有第三卡位部212,转动座3设有第四卡位部32;右翼22的第二支撑头221设有第五卡位部,转动座3设有第六卡位部。当晾衣撑2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三卡位部212与第四卡位部32卡接,以阻止左翼21相对于转动座3摆动,且第五卡位部与第六卡位部卡接,以阻止右翼22相对于转动座3摆动。可以理解,卡接方式即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一者设有槽位,另一者设有凸块即可。显然,通过在第一支撑头211上设置第三卡位部212,以通过第三卡位部212与转动座3的第四卡位部32进行卡接,使得左翼21的固定方式较为便捷和可靠。同理,第五卡位部与第六卡位部不再进行赘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晾衣撑2处于收纳状态时,左翼21和右翼22分别与支撑杆1倾斜设置,以使左翼2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以及使右翼2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如此可以使得若干晾衣撑2紧凑收纳,从而能够在同样长度的支撑杆1上设置更多的晾衣撑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各转动座3均枢转连接在支撑杆1上;同一晾衣撑2的左翼21和右翼22与同一个转动座3枢转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左翼21和右翼22均由多节杆件顺次连接而成,相互连接的两根杆件之间相互活动套接。活动套接的方式在晾衣撑2处于展开状态时,相互连接的两根杆件之间可利用重力保持伸长姿态。作为伸缩结构的替换方式,还可以通过枢转连接方式进行折叠,从而将一根展开状态下的左翼21或右翼22折叠成较短的结构,以便于收纳和携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杆1包括本体杆13和延长杆14,延长杆14与本体杆13伸缩连接并位于本体杆13的上方,本体杆13的顶部开设有容置槽,延长杆14连接有若干夹子15,容置槽用于容置夹子15。如此,不仅扩大了晾衣架的晾晒空间,而且可以使得延长杆14收纳后不影响晾衣架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参见图7,落地晾晒架,包括可伸缩的中心杆6、铰接在中心杆6底部的若干支撑脚7和铰接在中心杆6顶部的若干所述的晾衣架。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