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250发布日期:2021-07-27 13:5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和圆形针织机),通常多是织双面片状织物如衣领,下摆等,或织单面筒状织物如成形羊行衫等大多织纹路较细的织物;

而圆形针织机底部设置的钣金机架,提供支撑和保护内部电机和巩固带等驱动部件,而电机和巩固带是较为容易损坏的部件,导致维修得频繁;

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机架需要进行电机或巩固带进行维修和更换时,需要整体进行拆装且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以解决该机架需要进行电机或巩固带进行维修和更换时,需要整体进行拆装且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采用局部分隔拆装的方式以便于单一进行维修的有益效果;并且采用翻转拆装的方式以减少固定位置而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包括l型架体、底座板、散热口、控制器、第一拆装装置和第二拆装装置,所述l型架体底端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架体前端设置有散热口,所述l型架体顶端由前至后依次固接有第一拆装装置、控制器和第二拆装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拆装装置包括第一嵌槽、第一转动件、转动盖、通孔、把手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嵌槽内壁后部与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前端与转动盖固定连接,并且转动盖通过第一转动件与第一嵌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槽内壁与转动盖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盖右端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盖前端中下部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盖前端通过第一固定件贯穿,并且第一嵌槽内壁与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嵌槽设置于l型架体顶端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拆装装置包括第二嵌槽、第二转动件、转动板、开口、提手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嵌槽内壁后部与第二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前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并且转动板通过第二转动件与第二嵌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嵌槽内壁与转动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板顶底两端中部通过开口贯穿,所述转动板顶端前中部与提手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顶底两端前部通过第二固定件贯穿,并且第二嵌槽内壁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嵌槽设置于l型架体顶端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槽内壁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嵌槽内壁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外表面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外表面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该机架需要进行电机或巩固带进行维修和更换时,需要整体进行拆装而麻烦的问题,通过在l型架体顶端前后两部分别设置第一拆装装置和第二拆装装置,以提供独立的位置装卸,达到了通过采用局部分隔拆装的方式以便于单一进行维修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进行拆装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由第一拆装装置通过第一转动件对转动盖进行固定在第一嵌槽内壁当中,通过手部抓附把手即可操作转动盖在第一嵌槽内壁开闭,且减少转动盖进行固定的操作位置,第二拆装装置的拆装与第一拆装装置同理操作,达到了采用翻转拆装的方式以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型架体-1、底座板-2、散热口-3、控制器-4、第一拆装装置-5、第二拆装装置-6、第一嵌槽-51、第一转动件-52、转动盖-53、通孔-54、把手-55、第一固定件-56、第二嵌槽-61、第二转动件-62、转动板-63、开口-64、提手-65、第二固定件-6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包括l型架体1、底座板2、散热口3、控制器4、第一拆装装置5和第二拆装装置6,l型架体1底端与底座板2固定连接,l型架体1前端设置有散热口3,l型架体1顶端由前至后依次固接有第一拆装装置5、控制器4和第二拆装装置6。

其中,所述第一拆装装置5包括第一嵌槽51、第一转动件52、转动盖53、通孔54、把手55和第一固定件56,所述第一嵌槽51内壁后部与第一转动件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52前端与转动盖53固定连接,并且转动盖53通过第一转动件52与第一嵌槽5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槽51内壁与转动盖5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盖53右端上部设置有通孔54,所述转动盖53前端中下部与把手5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盖53前端通过第一固定件56贯穿,并且第一嵌槽51内壁与第一固定件5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嵌槽51设置于l型架体1顶端前部,根据上述采用单独的位置拆装,以便于电机维修更换。

其中,所述第二拆装装置6包括第二嵌槽61、第二转动件62、转动板63、开口64、提手65和第二固定件66,所述第二嵌槽61内壁后部与第二转动件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62前端与转动板63固定连接,并且转动板63通过第二转动件62与第二嵌槽6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嵌槽61内壁与转动板6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板63顶底两端中部通过开口64贯穿,所述转动板63顶端前中部与提手6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63顶底两端前部通过第二固定件66贯穿,并且第二嵌槽61内壁与第二固定件6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嵌槽61设置于l型架体1顶端后部,根据上述采用单独的位置拆装,以便于巩固带维修更换。

其中,所述第一嵌槽51内壁设置有橡胶层,根据上述加设柔性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效果。

其中,所述第二嵌槽61内壁设置有橡胶层,根据上述加设柔性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效果。

其中,所述把手55外表面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根据上述增大了摩擦力,便于手部操作。

其中,所述提手65外表面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根据上述增大了摩擦力,便于手部操作。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便于拆装的圆形针织机用钣金机架进行合适的圆形针织机稳固组装;

然后,经过底座板2对l型架体1进行支撑散热口3提供l型架体1前端的散热效果

接着,当需要对电机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即通过扭开第一拆装装置5处的第一固定件56,再由手部抓附把手55并施加提起力,而第一转动件52提供转动效果,即可将转动盖53在第一嵌槽51内壁进行翻转打开,通孔54提供散热效果;

之后,当需要对巩固带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即即通过扭开第二拆装装置6处的第二固定件66,再由手部抓附提手65并施加提起力,而第二转动件62提供转动效果,即可将转动板63在第二嵌槽61内壁进行翻转打开;

最后,通过在l型架体1顶端前后两部分别设置的第一拆装装置5和第二拆装装置6,以提供独立的位置装卸,达到了通过采用局部分隔拆装的方式以便于单一进行维修的有益效果;根据上述,并且采用翻转拆装的方式以减少固定位置而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