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8863发布日期:2021-10-24 16:2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保暖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既轻薄又保暖的面料成为人们日常着装的不二选择。然而传统的保暖棉料大多靠增加面料的层数、厚度来提高面料的保暖性,面料厚度的增加必将影响面料的柔软性和穿着的舒适性,现有的面料技术已经越来越满足人们对面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包括混纺纱线,混纺纱线沿纬线方向形成双罗纹组织结构的面料本体,混纺纱线由腈纶、羊绒蛋白粘胶和棉纤维混纺而成,面料本体内层形成抓剪绒结构。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纺纱线中的腈纶收缩、以及羊绒蛋白粘胶蓬松,形成皮芯结构。
6.由此,在面料染色后,腈纶收缩起来,羊绒蛋白粘胶蓬起来形成皮芯结构,从而含有静止空气保暖,外层的羊绒蛋白纤维接触皮肤,达到亲肤柔软效果,面料内层具有抓剪绒,纤维间大量空气把热量锁住,使得面料手感柔软,亲肤,保暖更高。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的抓剪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包括混纺纱线1,混纺纱线1沿纬线方向形成双罗纹组织结构的面料本体2,混纺纱线1由腈纶、羊绒蛋白粘胶和棉纤维混纺而成,面料本体2内层形成抓剪绒3结构。混纺纱线1中的腈纶收缩、以及羊绒蛋白粘胶蓬松,形成皮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面料染色时,腈纶、羊绒蛋白粘胶和棉纤维的收缩率不一样,该皮芯结构为羊绒蛋白粘胶形成皮层,腈纶形成芯层,棉纤维位于皮层和芯层之间,作为支撑层。此外还可以通过异形的喷丝口来使混纺纱线表面环向形成多道沟槽,沟槽沿混纺纱线轴线布置,能够使得面料本体中的混纺纱线之间存储更多的静止空气,提高保暖效果。
11.综上,在面料染色后,腈纶收缩起来,羊绒蛋白粘胶蓬起来形成皮芯结构,从而含
有静止空气保暖,外层的羊绒蛋白纤维接触皮肤,达到亲肤柔软效果,面料内层具有抓剪绒,纤维间大量空气把热量锁住,使得面料手感柔软,亲肤,保暖更高。
1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纺纱线(1),所述混纺纱线(1)沿纬线方向形成双罗纹组织结构的面料本体(2),所述混纺纱线(1)由腈纶、羊绒蛋白粘胶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面料本体(2)内层形成抓剪绒(4)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1)中的腈纶收缩、以及羊绒蛋白粘胶蓬松,形成皮芯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羊绒蛋白纤维的针织面料,包括混纺纱线,混纺纱线沿纬线方向形成双罗纹组织结构的面料本体,混纺纱线由腈纶、羊绒蛋白粘胶和棉纤维混纺而成,面料本体内层形成抓剪绒结构。由此,在面料染色后,腈纶收缩起来,羊绒蛋白粘胶蓬起来形成皮芯结构,从而含有静止空气保暖,外层的羊绒蛋白纤维接触皮肤,达到亲肤柔软效果,面料内层具有抓剪绒,纤维间大量空气把热量锁住,使得面料手感柔软,亲肤,保暖更高。保暖更高。保暖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尚美 戴婕 李亚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七色纺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