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1306071发布日期:2022-08-30 21:2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及其应用

1.本发明涉及两亲性粘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含水/含油环境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


背景技术:

2.两亲性粘附材料能够在含水和含油的湿态环境下实现或保持高界面粘附强度,因此可以应用在医疗、工业、极地科考以及建筑等领域,满足在人体皮肤、管道修补、极限冰雪天气下等特定的粘合需求。
3.现有文献1:“a wet-tolerant adhesive patch inspired by protuberances in suction cups of octopi”(nature2017,546,396.)公开了一种仿章鱼的吸盘结构胶带,可同时实现干态、潮湿环境、水下和油下粘附,但是该技术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无法进行大规模制备,且制备过程繁琐。
4.现有文献2:jp2014047445a公开了在不包含不溶性成分(凝胶)的情况下,通过加热使其均匀熔融,使无机短切纤维层压体粘合,从而得到具有均一机械强度的无机纤维无纺布,并提供具有适当的苯乙烯溶解性的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含有芳香族二羧酸和/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的酸成分和含有(聚)亚烷基二醇作为结构单元的醇成分的聚酯树脂。但其主体为无机纤维,使得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多限制。
5.现有技术3:cn108950864a公开了一种亲水亲油的医用皮芯型纤维无纺布,但是其主要用于吸水吸油,并无法提供粘附作用。
6.目前较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为发明人申请的janus纤维类亲水亲油粘附剂(申请号为:202011235387.0),其公开了利用janus纤维类粘附剂实现含水和含油环境中的湿态粘附,但是该技术中的janus纤维产率较低、同时对两相聚合物的相容性、溶剂等均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使用范围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7.综上所述,现有文献虽有少量关于同时实现含水和含油环境中的粘附性能的报道,但是制备复杂,可选的聚合物种类受限,因此如何利用简便的方法快速制备可同时实现含水和含有环境的粘附,是本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发明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开创性地制备了一种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这种粘附无纺布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可适用于多种亲水-亲油聚合物的配伍组合,可同时实现含水/含油环境中的湿态粘附,可用于化学试剂样品标记、疫苗或食品保存温度检测器、无菌医疗器械标记以及伤口敷料领域。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0.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所述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包括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的纤维和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的纤维。
11.其中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的纤维和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的纤维的质量比为
1:9-9:1。
12.所述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的纤维与所述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的纤维呈现互穿网络的形式或层叠形式,如果以层叠形式呈现,则所述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的纤维与所述至少一种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的纤维分别进行纺丝或混纺形成单层后进行层叠,层数为两层或两层以上。
13.所述互穿网络结构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厚度为10μm-5,000μm;所述层层堆叠形式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每层厚度为1μm-5,000μm。
14.其中所述的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纤维基体组分为亲水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亚烷基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壳聚糖、海藻酸钠、亲水聚氨酯、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酰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葡聚糖、淀粉、透明质酸、明胶、玉米蛋白,糊精、黄原胶、聚乙烯基醚、聚乙烯胺、聚烷基二胺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15.其中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纤维基体组分为亲油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疏水聚氨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聚硅氧烷、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己酯、含卤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氰基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苯并咪唑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16.本发明提供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在含水或含油基底表面或者在潮湿环境中的基底表面的粘附强度为0.28n/cm2以上。
17.本发明提供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其中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纤维和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纤维直径在0.01-5000μm,优选的直径在0.5-10μm。
18.本发明提供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通过多喷头静电纺丝、多层静电纺丝、多喷头微流控纺丝,多喷头熔融电纺、多层熔融电纺、多喷头熔融挤出、多层熔融挤出一种或多种纺丝形式的组合进行制备;
19.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是通过多喷头静电纺丝进行制备;
20.另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对于层层堆叠的形式,采用多喷头静电纺丝、多层静电纺丝、多喷头微流控纺丝,多喷头熔融电纺、多层熔融电纺、多喷头熔融挤出、多层熔融挤出中至少两种不同纺丝形式进行分层制备后堆叠。
21.其中优选通过多喷头静电纺丝进行制备,按下列步骤实现:
22.a)将遇水或遇油溶解或溶胀可粘的不同聚合物组分分别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静电纺丝液,
23.b)将a)步骤得到的静电纺丝液分别置入注射器中,通过控制每个喷头的灌注速度、电压以及电纺距离,进行同步或异步电纺,形成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
24.其中喷头的灌注速度控制为0.2-2ml/h,电压为15-30kv,接收距离为10-25cm。
25.所述的同步电纺是指所有喷头同时进行电纺,并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26.所述的异步电纺是指一部分喷头电纺完毕后,再进行另一部分喷头的电纺,从而形成层层堆叠结构。
27.本发明还提供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在含水或含油环境下的粘附方法:将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覆盖在含水或含油基底表面,以一定的预压力静置数分钟,形成粘附相,实现粘附,或在潮湿环境中,将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以一定的预压力粘附在基底表面,静置数
分钟,形成粘附相,实现粘附。
28.其中含水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纯净水、海水、河水、不同ph值的水溶液、体液环境等;含油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煤油、食用油、硅油、石油、甲苯、三氯甲烷、氯苯、二氯甲烷、环己酮、丙酮、-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乙二醇等有机溶剂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覆盖的基底或在潮湿环境中的基底。
29.本发明所得到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可以应用在含水或含油潮湿基底表面进行粘附,其中具体可以在化学试剂样品标记、疫苗或食品保存温度检测器、无菌医疗器械标记和伤口敷料等领域。
30.本发明所得到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可以在含水或含油潮湿基底表面或在潮湿环境中的基底表面实现粘附,即:在含水的潮湿环境或含水的基底表面,粘附无纺布的亲水聚合物发生溶胀和溶解,形成粘附相,实现界面粘附,而未溶解的亲油聚合物作为支撑相,提高粘附剂本体强度,实现含水环境的粘附;类似的,在含油(包含有机溶剂)的潮湿环境或含油(包含有机溶剂)的基底表面时,粘附无纺布的亲油聚合物或亲水聚合物发生溶胀和溶解,形成粘附相,实现含油环境的粘附。而在同时存在水油的潮湿环境下,本发明所得到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亦可作为粘附胶水,即亲水纤维和亲油纤维同时溶解,形成粘附相,实现粘附。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本发明将溶解或溶胀于水相可粘纤维和溶解或溶胀于油相可粘纤维混纺成粘附无纺布,有效解决了同时实现含水环境和含油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33.进一步地,可以对遇水溶解可粘或溶胀可粘组分和遇油溶解可粘或溶胀可粘组分进行灵活搭配,使其在对应不同的液态环境均有良好的粘合效果,同时不溶相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支撑,进一步增强粘附强度;
34.进一步地,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粘附无纺布在进行含油潮湿基底或含水潮湿基底粘附时,比组分中单独亲油组分在含油潮湿基底,或组分中单独亲水组分在含水潮湿基底的湿态粘附强度更好。
35.并且本发明混纺过程对溶剂的要求不高,因此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溶剂搭配,无需选择能同时溶解多种可粘组分的溶剂,可以对于不同可粘组分分别进行溶剂选择,因此拓展了选择范围。
36.该方法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在化学试剂等样品标记、疫苗或食品保存温度检测器、无菌医疗器械标记、伤口敷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37.图1: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混纺示意图
38.图2:本发明实施例1-16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丙酮、二氯甲烷、醇类等及其混合溶剂,其对于本发明所列举的油溶性可粘聚合物均有良好的溶解效果,有利于进行静电纺丝,还可通过添加少量易挥发性溶剂,促进亲水或亲油组分固化。
5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来阐明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并充分评价实施效果。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57.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的制备:
58.实施例1(pvp+pvdf)
59.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分别以40wt%和18.7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丙酮混合溶剂(w
dmf
:w
acetone
=7:3)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60.2)将pvp和pvdf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20kv左右,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0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p+pvdf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100μm,待测试。
61.实施例2(paa+pvdf)
62.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酸(pa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分别以6wt%和18.7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dmf与丙酮混合溶剂(w
dmf
:w
acetone
=7:3)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63.2)将paa和pvdf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20kv左右,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8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a+pvdf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50μm,待测试。
64.实施例3(pam+pvdf)
65.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分别以17wt%和18.7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dmf与丙酮混合溶剂(w
dmf
:w
acetone
=7:3)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66.2)将pam和pvdf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8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m+pvdf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300μm,待测试。
67.实施例4(pva+pvdf)
68.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分别以33wt%和18.7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dmf与丙酮混合溶剂(w
dmf
:w
acetone
=7:3)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69.2)将pva和pvdf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20kv左右,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7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a+pvdf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200μm,待测试。
70.实施例5(pvp+pvac)
71.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pvac)分别以40wt%和10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72.2)将pvp和pvac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20kv左右,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9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p+pvac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1000μm,待测试。
73.实施例6(paa+pvac)
74.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酸(pa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pvac)分别以6wt%和10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75.2)将paa和pvac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20kv左右,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0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a+pvac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5000μm,待测试。
76.实施例7(pam+pvac)
77.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pvac)分别以17wt%和10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78.2)将pam和pvac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8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m+pvac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4000μm,待测试。
79.实施例8(pva+pvac)
80.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pvac)分别以33wt%和10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81.2)将pva和pvac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5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a+pvac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3500μm,待测试。
82.实施例9(pvp+pvb)
83.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分别以40wt%和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异丙醇/乙醇的混合溶液中(v
isopropanol
:v
etoh
=4:1)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84.2)将pvp和pvb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
85.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5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p+pvb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870μm,待测试。
86.实施例10(paa+pvb)
87.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酸(pa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分别以6wt%和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异丙醇/乙醇的混合溶液中(v
isopropanol
:v
etoh
=4:1)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88.2)将paa和pvb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2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a+pvb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650μm,待测试。
89.实施例11(pam+pvb)
90.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分别以17wt%和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异丙醇/乙醇的混合溶液中(v
isopropanol
:v
etoh
=4:1)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91.2)将pam和pvb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8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m+pvb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200μm,待测试。
92.实施例12(pva+pvb)
93.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分别以33wt%和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异丙醇/乙醇的混合溶液中(visopropanol:vetoh=4:1)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94.2)将pva和pvb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0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a+pvb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530μm,待测试。
95.实施例13(pvp+pu)
96.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分别以40wt%和12.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97.2)将pvp和pu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1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p+pu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600μm,待测试。
98.实施例14(paa+pu)
99.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酸(pa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分别以6wt%和12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00.2)将paa和pu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6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a+pu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800μm,待测试。
101.实施例15(pam+pu)
102.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分别以17wt%和12.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03.2)将pam和pu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8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am+pu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280μm,待测试。
104.实施例16(pva+pu同步)
105.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分别以33wt%和12.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06.2)将pva和pu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16cm。两者进行同步互穿网络结构的混纺,得到pva+pu亲水-亲油无纺布粘附材料,厚度为600μm,待测试。
107.实施例17(pva+pu异步)
108.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和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分别以33wt%和12.5wt%的浓度溶解于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09.2)将pva和pu静电纺丝液分别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调控二者电压在15-20kv之间,流速在1-1.5ml/h之间,以得到稳定的泰勒锥,接收距离为20cm。对pva和pu分别进行纺丝。得到pva+pu亲水-亲油无纺布层叠的粘附材料,其中pva层厚度为300μm,pu层为120μm,待测试。
110.对比例1:
111.pva纤维粘附材料的制备
112.1)将遇水溶解的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以33wt%的浓度溶解于水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13.2)利用单针头静电纺丝法制备pva纤维粘附材料。将pvp静电纺丝液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微量进样泵设置流体流速为1ml/h,接收距离为17cm,电压为15kv左右,纺丝时长约为3小时,得到pva纤维粘附材料,厚度为200μm,待测试。
114.对比例2:
115.pu纤维粘附材料的制备
116.1)将遇油溶解的聚合物聚氨酯(pu)以12.5wt%的浓度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常温搅拌过夜,得到透明均一的静电纺丝液。
117.2)利用单针头静电纺丝法制备pu纤维粘附材料。将pu静电纺丝液灌注于5ml的注射器中。微量进样泵设置流体流速为1ml/h,接收距离为17cm,电压为13kv左右,纺丝时长约为3小时,得到pu纤维粘附材料,厚度为190μm,待测试。
118.测试方法:
119.将不同基底切割成1cm
×
3cm,而后分别以丙酮、乙醇超声清洗30min,高纯氮气吹干,空气等离子体处理20min,分别在两片处理后的基底各自滴加5μl的油相试剂或蒸馏水,将实施例1-17和对比例1和2的粘附剂无纺布剪裁成1cm
×
1cm大小,垂直放置在含油或含水的基底中间,预压力为5n,静置5min后测试法向粘附力,每组样品均独立测量至少3次,其中油相试剂选择n’n-二甲基甲酰胺(dmf),基底分别选择玻璃、不锈钢、铝、高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基底。
120.测试结果:
121.表1为实施例1-17和对比例1-2在玻璃基底的粘附力(n/cm2):
[0122] 物质组成水相油相(dmf)实施例1pvp+pvdf2.642.64实施例2paa+pvdf5.095.09实施例3pam+pvdf4.534.53实施例4pva+pvdf0.370.37
实施例5pvp+pvac4.682.13实施例6paa+pvac0.885.53实施例7pam+pvac1.214.70实施例8pva+pvac0.285.07实施例9pvp+pvb5.706.08实施例10paa+pvb3.853.51实施例11pam+pvb2.341.41实施例12pva+pvb0.900.28实施例13pvp+pu3.513.31实施例14paa+pu2.671.37实施例15pam+pu2.612.28实施例16pva+pu同步0.983.87实施例17pva+pu异步0.520.74对比例1pva0.650.05对比例2pu0.012.00
[0123]
表2为实施例16在玻璃、不锈钢、铝、高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基底的粘附力(n/cm2):
[0124][0125][0126]
可以看到在实施例1-17所选用的亲水-亲油粘附无纺布,无论是在水相环境下,还是油相环境下都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而相比于单独的亲水聚合物纤维或亲油聚合物纤维而言,具有更好的更多环境下的粘附效果。由表2也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粘附无纺布可以适用于不同基底的表面,无论是对水相体系还是油相体系均具有较好的粘附效果。
[0127]
本发明虽已藉由上述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但以上所述仅为使熟悉本技术者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并非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