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8371发布日期:2021-10-19 20: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洗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洗衣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全自动洗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目前洗衣机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
3.波轮洗衣机是通过在波轮的旋转带动下,使桶内水流形成了不同转向的涡流,使衣物随着水流的翻滚的同时也会产生相互的摩擦力,从而获得洗涤衣物的效果。
4.滚筒洗衣机则是利用电机的机械做功,而使滚筒旋转,衣物在滚筒中不断的被提升到高处后再摔落,如此做重复运动,实现对衣物的洗涤。
5.然而波轮洗衣机洗涤衣物后容易出现衣物缠绕的现象,而滚筒洗衣机洗涤衣物则相对洁净度不是很理想。
6.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涤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波轮洗衣机洗涤衣物后容易出现衣物缠绕的现象,而滚筒洗衣机洗涤衣物则相对洁净度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装置,包括洗涤部,所述洗涤部内设有多个挤压轴,多个所述挤压轴与所述洗涤部连接并能够实现自转,所述洗涤部的外部设有驱动部,至少一个所述挤压轴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挤压轴自转。
8.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部内固定设有导向板。
9.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轴设有四个,并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洗涤部内,并且/或者,所述洗涤部的横截面为圆形。
10.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轴设有两个或三个,并且/或者,所述洗涤部的横截面为腰圆形。
11.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轴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凸起,并且/或者,所述挤压轴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拨水结构。
12.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轴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为可拆卸连接。
13.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挤压轴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与各个所述挤压轴的底端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各个所述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14.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轮和/或所述从动轮为齿轮或摩擦轮。
15.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挤压轴的底部还固定设有转轮。
16.在上述洗涤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部中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
未连接的挤压轴。
17.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类型的洗涤装置,洗涤装置包括洗涤部,洗涤部内设有多个挤压轴,多个挤压轴与洗涤部连接并能够实现自转,洗涤部的外部设有驱动部,至少一个挤压轴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部驱动挤压轴自转。
18.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本发明的洗涤装置通过挤压轴对洗涤负载进行挤压,不会出现洗涤负载互相缠绕的情况,并且由于挤压次数多,水流顺畅,能够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
19.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现有技术当中的波轮洗衣机是依靠波轮来搅动水运动,进而带动衣物等洗涤负载与内壁摩擦,滚筒洗衣机是依靠摔打和与内壁的摩擦共同作用对洗涤负载进行洗涤。而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洗衣机的洗涤方案,即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立柱状的挤压轴,搅动水流沿设定方向运动,此时衣物等洗涤负载将随着水流的方向运动,并且在两个挤压轴之间受到挤压(而非挤压轴与内壁之间的挤压,因为洗涤桶的内壁一般无法设置为弹性,而单靠挤压轴的弹性是不足以实现衣物的顺畅通过的),在运动过程中也能与内壁摩擦,这本身与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的原理完全不同,属于一种全新的洗涤方式。
附图说明
20.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洗涤装置。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的仰视视角的驱动部的一种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的驱动部按照图3所示方向转动时的挤压轴转动方向及水流与洗涤负载的转动方向的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的仰视结构的驱动部的一种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驱动部按照图6所示转动方向转动时的挤压轴转动方向及水流与洗涤负载的转动方向的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挤压轴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1‑
洗涤部,2

挤压轴,31

电机,32

主动轮,33

从动轮,34

中间轮,4

导向板,5

凸起,6

转轮,7

拨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洗涤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腰圆形举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显然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手段,比如洗涤部的横截面为矩形等,只要该洗涤部能够与各个挤压轴配合完成对洗涤负载
的挤压即可。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5]
下面参照图1

4对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为解决现有的波轮洗衣机洗涤衣物后容易出现衣物缠绕的现象,而滚筒洗衣机洗涤衣物则相对洁净度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装置,包括洗涤部1,洗涤部1的横截面为圆形,洗涤部1内设有四个挤压轴2,并且四个挤压轴2均匀的分布于洗涤部1内,四个挤压轴2与洗涤部1连接并能够实现自转,洗涤部1的外部设有驱动部,四个挤压轴2均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部驱动挤压轴2自转。还在挤压轴2的外侧表面固定设有凸起5,凸起5可以是球体,以提升挤压轴2对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挤压效果。凸起5可以采用橡胶制成以避免因凸起5过于坚硬而对洗涤负载造成损伤。
[0036]
在每个挤压轴2的外侧表面均固定设有拨水结构7,拨水结构7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凹槽结构或者其他类型的叶片结构(图中未示出),这样在拨水结构7随着挤压轴2转动的同时能够对洗涤部1内的水进行拨动,使衣物等洗涤负载随着水流转动。拨水结构7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挤压。
[0037]
每个挤压轴2的底部还固定设有转轮6,转轮6为圆环状并固定套设在挤压轴2的外侧。在转轮6随着挤压轴2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使挤压轴2的附近的水流的转动效果,使得衣物等洗涤负载随着水流转动。还可以在转轮6设置凸块,进一步提升转轮6对水流的驱动效果。
[0038]
为了避免在挤压过程中出现部分体积较小的衣物等洗涤负载移动到了靠近洗涤部1的侧壁的位置而无法被挤压轴2有效挤压的问题,本实施例还在洗涤部1的内侧固定设置导向板4,使得衣物等洗涤负载从相邻的共同参与挤压的两个挤压轴2之间移出后,在导向板4的导向下,能够向导向板4的一侧移动。
[0039]
挤压轴2与驱动部的输出端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不但便于在挤压轴2出现故障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及过于肮脏时进行清洗,还可以根据衣物等洗涤负载的体积或数量等实际情况替换选择体积更大或更小的挤压轴2,提升对各种洗涤负载的洗涤效果。比如当衣物较多时,可以设置体积小的挤压轴2,便于洗涤负载通过;而当衣物较少时,则可以设置体积大的挤压轴2,以增加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力度。
[0040]
驱动部包括电机31、与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轮32、与挤压轴2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与各个挤压轴2的底端固定连接的从动轮33,主动轮32与各个从动轮33之间传动连接。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均为齿轮。以图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驱动部作详细说明。当在仰视洗涤
部1的视角下,电机31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主动轮32作逆时针转动,主动轮32与右上方和左下方的两个从动轮33之间分别设有两个互相啮合的同样是齿轮的中间轮34。这样在主动轮32作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分布于主动轮32的右上方和左下方的两个从动轮33均作顺时针转动。主动轮32右上方的从动轮33与主动轮32右下方的从动轮33之间设有另外两个中间轮34,使得主动轮32右下方的从动轮33作逆时针转动。主动轮32左上方的从动轮33与主动轮32左下方的从动轮33之间设有另外的两个中间轮34,使得主动轮32左上方的从动轮作逆时针转动,最终转动方向如图3箭头所示。
[0041]
以图4为例对本实施例的四个挤压轴2的转动作详细说明。当在仰视洗涤部1的视角下电机31逆时针转动时,在俯视洗涤部1的视角下,处于洗涤部1的内部右上方的挤压轴2和左下方的挤压轴2作顺时针转动,处于洗涤部1的内部左上方和右下方的挤压轴2作逆时针转动。这样衣物等洗涤负载的运动方向将如图4的箭头所示,从水平方向在四个挤压轴2的转动作用下进入到洗涤部1的中心,之后从竖直方向在四个挤压轴2的转动作用下离开洗涤部1的中心。进入到洗涤部1的中心的洗涤负载在洗涤部1内有四种可能的运动路径,即分别围绕四个挤压轴2进行转动。本实施例在洗涤衣物等洗涤负载时,可以将衣物投入到各个挤压轴2之间或挤压轴2与洗涤部1之间。
[0042]
相应的,当在仰视洗涤部1的视角下电机31作顺时针转动时,主动轮32、从动轮33及挤压轴2作出与电机31逆时针转动时各自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向。
[0043]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挤压轴2对放入到洗涤部1内的衣物等洗涤负载进行挤压式洗涤,随着挤压轴2的转动,在水流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衣物等洗涤负载在各个挤压轴2与洗涤部1内壁之间循环移动,在挤压轴2的多次挤压下,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污渍逐渐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洗净污渍的效果。本实施例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设计为体积较小的结构以便于携带,并且本发明通过挤压轴对洗涤负载进行挤压,在能够洗涤常规大小的洗涤负载的基础上,也可以洗涤数量较少且体积相对较小的洗涤负载。本实施例不会出现洗涤负载互相缠绕的情况,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
[0044]
接下来结合图5

7对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5]
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洗涤部1的横截面为腰圆形,当然如正常的圆形也可以设置,只是会浪费多余的空间,依照挤压轴数量进行合理设置洗涤部1的形状为最佳。挤压轴2设有两个,相应的从动轮33也设有两个,主动轮32与一个从动轮33直接传动连接,并与另一个从动轮33通过中间轮34传动连接。
[0046]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将挤压轴2设置为两个,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四个挤压轴2相比,不但减少了挤压轴2的数量,相应的也减少了洗涤部1的体积,使得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便于携带。而且由于本实施例的结构特点,在洗涤时主要由两个挤压轴2参与对洗涤负载的洗涤,因而本实施例的结构在对衣物等洗涤负载进行洗涤时仍能保持挤压力度从而维持一定的洗涤效果。
[0047]
接下来结合图8对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8]
本实施例与第二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挤压轴2设有三个,且三个挤压轴2排列成一条直线,相应的从动轮33也设有三个(图中未示出)。
[0049]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与第二个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增加了挤压轴2的数量,从而在强化了洗涤效果的基础上使本实施例的结构仍然更加便于携带。
[005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0051]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洗涤部只要能够与各个挤压轴配合完成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即可,因此可以将当前说明书中记载的洗涤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腰圆形,替换为洗涤部的横截面为矩形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2]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转轮6也可以是圆板形状,并固定设置在挤压轴2的底端,使得挤压轴2通过转轮6与洗涤部1连接。
[0053]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也可以由齿轮替换为摩擦轮或带轮等,利用摩擦力使得互相接触的摩擦轮转动,也能够达到驱动挤压轴2转动的效果。
[0054]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动轮32的右上方的从动轮33只分别与主动轮32和主动轮32的右下方的从动轮33直接传动连接(图中未示出),主动轮32的左下方的从动轮33只分别与主动轮32和主动轮32的左上方的从动轮33直接传动连接(图中未示出),能够使驱动部达到同样的驱动效果。
[0055]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可以是在其中设置有未连接驱动部的自由设置的挤压轴2。洗涤部1内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挤压轴2在转动时,通过与放置于洗涤部1内的洗涤负载的摩擦力,使得其他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未连接的挤压轴2也能够转动起来并参与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同样能够达到洗涤衣物的效果,并且省去了传动部件的配置及安装。
[0056]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挤压轴2的数量也可以由四个替换为六个,相应的从动轮33的数量也改变为六个,洗涤部1的形状改变为腰圆形(图中未示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提升了挤压轴2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挤压洗涤效果。相应的,还可以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挤压轴2的数量进行其他组合方式的扩充,例如设置九个挤压轴2等(图中未示出)。
[0057]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电机31,通过设置与主动轮32传动连接的驱动轮(图中未示出)以及与驱动轮固定连接的把手,操作人员可以在没电的场景下(例如停电或出差等)通过人工转动把手的方式实现对衣物的洗涤,从而在衣物较脏或冬天水冷时不需要用手去搓洗衣物,提升了洗涤衣物等洗涤负载的体验,这种尤其适用于洗涤小件衣物,简单代替人手浸水揉搓的情况。
[0058]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可以是任意一个挤压轴2与驱动部的输出端未连接。洗涤部1内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挤压轴2在转动时,通过与放置于洗涤部1内的洗涤负载的摩擦力,使得其他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未连接的挤压轴2也能够转动起来并参与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同样能够达到洗涤衣物的效果,并且省去了传动部件的配置及安装。
[0059]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可以是任意一个或任意两个挤压轴2与驱动部的输出端未连接。洗涤部1内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的挤压轴2在转动时,通过与放置于洗涤部1内的洗涤负载的摩擦力,使得其他的与驱动部的输出端未
连接的挤压轴2也能够转动起来并参与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同样能够达到洗涤衣物的效果,并且省去了传动部件的配置及安装。
[0060]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洗涤装置中设置多个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各个挤压轴2与各自对应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可以设置自由的挤压轴2或者不设置。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驱动电机的转速和转向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升挤压轴2对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挤压式洗涤效果。以图5中的挤压轴2和洗涤部1为例进行说明,洗涤负载事先投放到洗涤部1的内部后,左侧的挤压轴2以较高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右侧的挤压轴2以较慢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初始放置于洗涤部1内部左侧的洗涤负载中在左侧的挤压轴2的带动下经过两个挤压轴2的挤压后,由于左侧的挤压轴2的转速更高,因而大部分洗涤负载会继续主要在洗涤部1内部左侧转动。而由于右侧的挤压轴2也在以较慢的速度转动,会使一部分初始位置在洗涤部1内部左侧的洗涤负载移动到洗涤部1内部右侧。初始放置以及新加入到洗涤部1内部右侧的洗涤负载在经过两个挤压轴2的挤压后,会进入到洗涤部1内部左侧。同样的,也可以使两个挤压轴2都顺时针转动。本实施方式通过对两个挤压轴2设置不同的转速及相同的转向,使得洗涤负载在被两个挤压轴2挤压时受到两个方向的挤压作用力,从而可以提升对洗涤负载的挤压效果。并且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等构件通过一个电机31达到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传动效果(图中未示出)。
[0061]
相应的,在类似于上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比如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四个挤压轴2转速和转向进行同样的调整。以图2为例,比如洗涤部1内的左上方和左下方的挤压轴2均做逆时针转动,右上方和右下方的挤压轴2均做顺时针转动,而且上方的两个挤压轴2转速相同且均大于下方的两个转速相同的两个挤压轴2。相应的,驱动部也可以采用多个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四个挤压轴2或者在一个电机31的驱动下通过不同传动比的传动轮实现驱动(图中未示出)。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提升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式洗涤的效果。
[0062]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洗涤部1设置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椭圆形,两个挤压轴2分别设置于洗涤部1的两端内,其中设置于洗涤部1的小端内的挤压轴2相应的也设置为较小的体积且与洗涤部1的小端侧壁贴近使得洗涤负载无法投入到洗涤部1的小端内,并调节导向板4的尺寸使得洗涤负载无法从洗涤部1的大端进入到洗涤部1的小端内(图中未示出),使得洗涤负载只能在洗涤部1的大端的挤压轴2的附近转动。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缩小了洗涤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体积,使其更加便携,而且不会影响对洗涤负载的挤压式洗涤力度。
[0063]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挤压轴2对放入到洗涤部1内的衣物等洗涤负载进行挤压式洗涤,随着挤压轴2的转动,在水流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衣物等洗涤负载在各个挤压轴2之间以及挤压轴2与洗涤部1的内壁之间循环移动。在挤压轴2的多次挤压下,衣物等洗涤负载的污渍逐渐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洗净污渍的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设计为体积较小的结构以便于携带,并且本发明通过挤压轴对洗涤负载进行挤压,在能够洗涤常规大小的洗涤负载的基础上,也可以洗涤数量较少且体积相对较小的洗涤负载。本发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减少挤压轴2的数量使整体结构更加便携,或者通过调整挤压轴2的转向和转速等方式强化洗涤效果。本发明不会出现洗涤负载互相缠绕的情况,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洗涤方式。
[0064]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