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38262发布日期:2021-09-07 20:38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制得的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近似丝绸,常用于作为高档面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铜氨纤维因其原料的紧张和生产工艺的限制,纱线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大大限制了其在服装上的应用。
3.近年来随着纺织染整领域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得到一种手感效果接近铜氨面料且降低成本的面料,行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将粘胶面料、天丝面料或莫代尔面料进行开纤处理,主要是利用强酸或强碱等助剂作为开纤剂,在一定温度下对面料进行原纤化处理,同时利用滑石粉或酵素等进行砂洗,得到最终的仿铜氨面料效果。
4.cn109056308a《一种仿铜氨纤维面料的处理工艺》公开了利用浓硫酸作为开纤剂,对莫代尔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的面料进行开纤处理,并结合砂洗得到仿铜氨纤维面料,由于浓硫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生产设备、生产条件及操作员工都有很高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生产所用的酸等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5.cn1026444202a《天丝面料的原纤化处理方法及磨毛天丝面料的制作方法》公开了利用氢氧化钠作为开纤剂,并结合磨毛处理对天丝面料进行开纤处理。此工艺所用碱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涤纶、铜氨丝等纤维都不耐强热碱,工艺应用得到限制,生产工艺的开纤浴比为1:10

1:40,浴比大,不节能环保,同时磨毛处理后的布面绒毛较长,不利于得到仿铜氨面料的效果。
6.为得到仿铜氨面料,上述现有技术工艺不但成本高,且对生产条件具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得到的仿铜氨针织面料。
8.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00:将纱线织成胚布;
11.s10:对胚布进行开幅、烧毛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后布样;
12.s20:对染色后布样进行拉幅烘干,得到烘干后布样;
13.s30:将烘干后布样进行正面刷毛,在刷毛机旋转的毛刷作用下,在布面形成一层0.1

0.3mm的短纤绒毛,得到刷毛后布样;
14.s40:对刷毛后布样进行过软定型处理,得到仿铜氨针织面料;
15.在s00步骤中,胚布采用平纹添纱组织或1*1、2*2罗纹组织,纱线成分包括再生纤
维素纤维与化学纤维,所述胚布的克重为160

220g/m2,以保证刷毛面的平整度,利于得到更加均匀的刷毛效果;
16.在s10步骤中,染色处理包括缸内过软处理;
17.在s20步骤中,拉幅烘干包括过软干布处理。
18.本发明研究发现,为了得到更好的刷毛效果,需要控制面料手感柔软蓬松,同时面料不能太顺滑。为此,本发明通过缸内过软(s10步骤的缸内过软处理)及干布过软(s20步骤的过软干布处理和s40步骤的过软定型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使布面获得更加充分的蓬松柔软处理,织物更加柔软和蓬松,使面料和毛刷贴合更紧密,摩擦阻力增大,经刷毛机的毛刷作用,织物表面可获得短、匀、密的绒毛效果,绒感更加接近铜氨面料的效果,产品手感滑爽丰满。
19.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00步骤中,使用圆纬机进行织造,圆纬机的针数为20

40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纱线的纱支为30s/1

50s/1。
20.更优选地,圆纬机的针数为28

32针,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纱线的纱支为32

40s/1,克重为160

180g/m2。
21.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30步骤中,刷毛机选用单层或双层刷毛机,刷毛机大锡林上的刷毛辊数为6辊或8辊,刷毛辊的毛刷类型为碳素纤维或陶瓷纤维,刷毛张力为25

50kg,刷毛速度为10

30m/min。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s30步骤中,刷毛工艺为选用双层刷毛机刷毛一次,上层毛刷选择陶瓷纤维,下层毛刷选择碳素纤维,刷毛张力30

45kg,刷毛速度为18

25m/min,刷毛机大锡林上的刷毛辊数为6辊。
23.更加优选地,刷毛机设备为广东娜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nf

988 型刷毛机,但不限于此。
24.本发明研究发现,刷毛工序是本发明最重要的工序,将干布制软后的面料在旋转的毛刷作用下,布面正面的纤维素纤维被“刻蚀”,在布面形成一层紧密覆盖且呈超短级的短纤绒毛,且绒毛长度整齐划一,具有一定光泽度,从而形成了类似铜氨面料所具有的柔软、绒感及悬垂感。与现有技术中提到到磨毛工艺相比,面料的绒毛更加短密、均匀,更加接近铜氨面料的手感效果。
25.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00步骤中,胚布正面为再生纤维素纤维,反面为化学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比例高于化学纤维,且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比例在55

85%。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人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纤维的其中一种,化学纤维为涤纶或尼龙长丝。
27.研究发现,不同的面料成分和布种,其刷毛效果差异较大,本发明采用的胚布包括两种纱线,成分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或尼龙长丝,且正面为再生纤维素纤维,手感更加柔软,其断裂强度比棉小,更利于通过刷毛处理得到原纤化的效果,反面为涤纶或尼龙长丝,以改善布面的强力,承受更大的刷毛张力,保证布面更好的绒感。
28.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10步骤中,烧毛处理为正面烧毛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布面较长的毛羽,达到布面毛羽长度一致,利于后续刷毛时得到整齐的绒毛,所采用工艺为行业常规工艺。
29.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10步骤中,染色工艺中的缸内过软处理是将皂洗
后的布在染色机中进行柔软处理,其柔软工作液包括2

10g/l 柔软剂,调节工作液ph值为5

7,在50

70℃条件下处理20

50min。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柔软剂浓度为4

6g/l,调节工作液的ph 值为5

6,处理条件为60℃处理30min.
31.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20步骤中,拉幅烘干是将染色后布样进行开幅轧水,然后浸轧柔软整理液,浸轧后于130

170℃烘干,同时对染色后布样进行浆边处理,柔软整理液包括30

100g/l起毛剂和3

10g/l 柔软剂。
32.更优选地,柔软整理液的原料组成包括50

70g/l起毛剂、4

6g/l柔软剂。
33.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在s40步骤中,过软定型处理使用的柔软定型整理液原料组成包括10

100g/l蓬松软滑硅油、10

100g/l改性硅油、 1

5g/l柔软剂、1

5g/l渗透剂。
34.更优选地,以柔软定型整理液的体积计,其原料组成包括50

80g/l蓬松软滑硅油、50

80g/l改性硅油、1

3g/l渗透剂、3

5g/l柔软剂。
35.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柔软剂的种类为脂肪酰胺类化合物。
36.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蓬松软滑硅油包括东莞博科生产的gs

6475b,但不限于此。
37.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改性硅油包括深圳迪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3300f,但不限于此,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硅油为含有高反应性基团的有机硅复配乳液。
38.铜氨面料手感柔软,顺滑,近似真丝感,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柔软定型整理液将蓬松软滑硅油、改性硅油复配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单一软油或硅油带来的不足,进一步提升面料本身的绒感效果,同时改性硅油赋予面料滑爽和挺括度,也使面料更富有弹性,从而得到了具有柔软、绒感、光泽及悬垂感的类似铜氨针织面料。
39.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渗透剂为聚氧乙烯醚类。
40.在实际生产中,行业常规工艺刷毛处理、染色处理、干布过软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属于行业的常规操作,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步骤中的部分工序流程达到本发明相同的面料效果,如采用胚布先刷毛后,再进行后续的染色和制软,以达到本发明提到的仿铜氨面料,因此有如下衍生技术方案:
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s00:将纱线织成胚布;
43.s10:对胚布进行开幅、烧毛,得到烧毛后布样;
44.s20:对烧毛后布样进行正面刷毛,在刷毛机旋转的毛刷作用下,在布面形成一层0.1

0.3mm的短纤绒毛,得到刷毛后布样;
45.s30:对刷毛后布样进行染色处理、拉幅烘干,得到烘干后布样;
46.s40:对烘干后布样进行过软定型处理,得到仿铜氨针织面料;
47.在s00步骤中,胚布采用平纹添纱组织或1*1、2*2罗纹组织,纱线成分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化学纤维,胚布的克重为160

220g/m2;
48.在s20步骤中,染色处理包括缸内过软处理;
49.在s20步骤中,拉幅烘干包括过软干布处理。
5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2.1)本发明研究发现合适的面料成分、组织结构和针织工艺对成品面料刷毛后的绒毛触感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对胚布组织结构和面料成分的限定,及对纱支、针数、纱长等针织工艺进行设计,织成的胚布布面平整、紧密,更加利于后续刷毛工序,得到更加均匀的刷毛效果,为得到仿铜氨面料奠定基础。
53.2)本发明通过对刷毛工艺参数的优化,利用刷毛机的高速旋转的毛刷作用,布面正面的纤维素纤维被轻微“刻蚀”,起到类似“开纤”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类似铜氨面料所具有的柔软、绒感,与现有工艺相比,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等开纤剂处理和砂洗处理,简化生产流程,节能环保;与现有发明专利中提到到磨毛工艺相比,面料的绒毛更加短密、均匀,更加接近铜氨面料的手感效果。
54.3)本发明进一步对干布过软和刷毛后的柔软定型整理液的原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组合,采用该柔软定型整理液进行柔软定型整理后,不仅提升了刷毛效果,而且使成品面料更为柔软顺滑、悬垂性好,从而得到了具有柔软、绒感、光泽及悬垂感的类似铜氨针织面料。
55.4)此外,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处理的仿铜氨针织面料成本更低,生产成本,除织坯和染色基本相同外,其它生产成本计算后,本发明的大约5元/公斤布,现有化学方法的成本大约为25元/公斤布,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减少额外的废水排放。
附图说明
5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7.图1为本发明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实施例1的仿铜氨针织面料;
58.图2为本发明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实施例1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放大图;
59.图3为本发明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实施例5的仿铜氨针织面料;
60.图4为本发明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实施例5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62.实施例1
6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
64.该面料为40s/1人棉纤维+50d/72f涤纶低弹丝平纹,其中人棉与涤纶的比例为73%/27%,克重为160g/m2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5.1)烧毛:正面烧毛,车速90m/min,烧毛机为新元机械有限公司。
66.2)煮练:2g/l的精炼剂,2g/l的烧碱,3g/l的h2o2溶液。煮练的温度为95℃,处理时
间为50min。
67.3)染色:分散黑:1.2%,分散深红:0.04%,分散黄棕:1.0%,活性黑:1.2%owf,活性黄:0.4%owf,活性红:0.34%owf,浴比1:5,元明粉用量为1.5g/l,纯碱用量为1.5g/l。
68.皂洗:碱剂用量为2.5g/l,保险粉用量为3g/l,还原清洗2次。
69.煮炼、染色和皂洗都为行业常规工艺,下同。
70.4)缸内过软:柔软剂6g/l,工作液的ph值为5.5,处理条件为60℃处理30min。
71.5)过软干布: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柔软整理液如表1所示。
72.表1
73.组分名称/型号用量生产商柔软剂dm

32556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起毛剂dm

371970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74.6)刷毛:将干布后的半成品布进行刷毛处理,刷毛工艺为选用双辊刷毛机刷毛一次,上面毛刷选择陶瓷纤维,下面毛刷选择碳素纤维,刷毛张力为4kgg,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辊数为6。
75.7)过软定型:将刷毛后布样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同时调整成品的门幅和克重规格。柔软整理液如表2所示。
76.表2
77.组分名称/型号用量生产商蓬松软滑硅油gs

6475b70g/l东莞博科化工有限公司改性硅油3300f60g/l深圳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柔软剂dm

32553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渗透剂jfc1g/l东莞市嘉宏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78.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本实施例的仿铜氨针织面料,布面绒毛细腻、手感柔软顺滑、光泽柔软,近似铜氨面料,同时简化生产流程,各种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表求。
79.实施例2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
81.该面料为40s/1天丝纤维+100d/144f涤纶低弹丝平纹,其中天丝与涤纶的比例为58%/42%,克重为200g/m2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2.1)烧毛:正面烧毛,车速90m/min,烧毛机为新元机械有限公司。
83.2)煮练:2g/l的精炼剂,2g/l的烧碱,3g/l的h2o2溶液。煮练的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50min。
84.3)染色:分散黑:0.2%,分散深红:1.04%,分散黄棕:1.0%,活性黑:0.02%owf,活性黄:1.4%owf,活性红:0.24%owf,浴比1:5,元明粉用量为1.5g/l,纯碱用量为1.5g/l。
85.皂洗:碱剂用量为2.5g/l,保险粉用量为3g/l,还原清洗2次。
86.4)缸内过软:柔软剂6g/l,工作液的ph值为5.5,处理条件为60℃处理30min。
87.5)过软干布: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柔软整理液如表3所示。
88.表3
89.组分名称/型号用量生产商柔软剂dm

32555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起毛剂dm

371965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90.6)刷毛:将干布后的半成品布进行刷毛处理,刷毛工艺为选用双辊刷毛机刷毛一次,上面毛刷选择陶瓷纤维,下面毛刷选择碳素纤维,刷毛张力为4kgg,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辊数为6。
91.7)过软定型:将刷毛后布样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同时调整成品的门幅和克重规格。柔软整理液如表4所示。
92.表4
[0093][0094][0095]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本实施例的仿铜氨针织面料,布面绒毛细腻、手感柔软顺滑、光泽柔软,近似铜氨面料,同时简化生产流程,各种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表求。
[0096]
实施例3
[009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仿铜氨针织面料。
[0098]
该面料为40s/1人棉纤维+50d/72f涤纶低弹丝1*1罗纹,克重为 180g/m2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9]
1)烧毛:正面烧毛,车速90m/min,烧毛机为新元机械有限公司。
[0100]
2)煮练:2g/l的精炼剂,2g/l的烧碱,3g/l的h2o2溶液。煮练的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50min。
[0101]
3)染色:分散黑:0.2%,分散深红:0.04%,分散黄棕:2.04%,活性黑:0.2%owf,活性黄:1.4%owf,活性红:0.34%owf,浴比1:5,元明粉用量为1.5g/l,纯碱用量为1.5g/l。
[0102]
皂洗:碱剂用量为2.5g/l,保险粉用量为3g/l,还原清洗2次。
[0103]
4)缸内过软:柔软剂6g/l,工作液的ph值为5.5,处理条件为60℃处理30min。
[0104]
5)过软干布: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柔软整理液如表1所示。
[0105]
6)刷毛:将干布后的半成品布进行刷毛处理,刷毛工艺为选用双辊刷毛机刷毛一次,上面毛刷选择陶瓷纤维,下面毛刷选择碳素纤维,刷毛张力为4kgg,刷毛速度为20m/min,刷毛辊数为6。
[0106]
7)过软定型:将刷毛后布样浸轧柔软整理液并烘干,温度为155℃,时间为1.2min,同时调整成品的门幅和克重规格。柔软整理液如表5所示。
[0107]
表5
[0108]
组分名称/型号用量生产商蓬松软滑硅油gs

6475b70g/l东莞博科化工有限公司改性硅油3300f75g/l深圳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柔软剂dm

32555g/l德美化工有限公司渗透剂jfc1g/l东莞市嘉宏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0109]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本实施例的仿铜氨针织面料,布面绒毛细腻、手感柔软顺滑、光泽柔软,近似铜氨面料,同时简化生产流程,各种物理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0110]
对比例1
[0111]
参照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1的生产流程,本对比例只对柔软定型整理工艺中的柔软定型整理液进行了调整,具体如表6所示,其余生产流程皆与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的生产流程相同,最终得到对比面料1。
[0112]
表6柔软定型整理液的原料祖组成
[0113][0114]
对实施例1提供的成品面料1和对比例1提供的对比面料1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后的对比结果如表7所示。
[0115]
表7对比结果
[0116][0117][0118]
注:1、硬挺(stiffness)、滑爽(smoothness)、柔软(softness)值由 nu cybertek,inc公司生产的产品系统(中文译为“法宝仪”或“法宝系统”)测得的,这三个参数的绝对值越大,分别表示越硬挺、越滑爽、越柔软;
[0119]
从表7可以看出:成品面料1的硬挺(stiffness)的绝对值较小,滑爽(smoothness)绝对值较大,柔软(softness)的绝对值较大,并且布面的绒毛更细腻,光泽更柔和;说明与对比例1中单一柔软剂制得的面料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柔软定型整理液处理后的面料布面绒毛更加细腻、手感更加柔软顺滑、光泽柔软,更近似铜氨面料。
[0120]
对比例2
[0121]
参照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1的生产流程,本对比例只对刷毛整理进行了调整,改为采用磨毛处理,具体工艺为行业常规工艺,其余生产流程皆与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的生产流程相同,最终得到对比面料2。
[0122]
对实施例1提供的成品面料1和对比例2提供的对比面料2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后的对比结果如表8所示。
[0123]
表8对比结果
[0124][0125]
从表8可以看出:成品面料1的硬挺(stiffness)的绝对值较小,滑爽(smoothness)绝对值较大,柔软(softness)的绝对值较大,虽然与实施例1的差距并不大,但对比例2的布面绒毛较长,且并不整齐,严重影响了面料的手感和光泽,远不像铜氨面料。故与实施例1的面料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面料布面绒毛更加细腻、手感更加柔软顺滑、光泽柔软,更近似铜氨面料。
[0126]
对比例3
[0127]
参照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1的生产流程,本对比例只对刷毛整理进行了调整,刷毛工艺为选用单辊刷毛机刷毛一次,毛刷选择碳素纤维,刷毛张力为25kg,刷毛速度为25m/min,刷毛辊数为8辊,其余生产流程皆与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的生产流程相同,最终得到对比面料3。
[0128]
对实施例1提供的成品面料1和对比例3提供的对比面料3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后的对比结果如表9所示。
[0129]
表9对比结果
[0130][0131]
从表9可以看出:成品面料1的硬挺(stiffness)的绝对值较小,滑爽(smoothness)绝对值较大,柔软(softness)的绝对值较大,同时对比例3的布面绒毛较稀疏,严重影响了面料的手感和光泽,远不像铜氨面料。故与实施例1的面料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面料布面绒毛更加细腻、手感更加柔软顺滑、光泽柔软,更近似铜氨面料。
[0132]
对比例4
[0133]
参照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1的生产流程,本对比例只对实施例1的成分进行了调整,改为40s/1纯棉纤维+50d/72f涤纶低弹丝平纹,其中纯棉纤维与涤纶的比例为73%/27%,克重为160g/m2,,其余生产流程皆与实施例1中成品面料的生产流程相同,最终得到对比面料4。
[0134]
对实施例1提供的成品面料1和对比例4提供的对比面料4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后的
对比结果如表10所示。
[0135]
表10对比结果
[0136][0137]
从表10可以看出:成品面料1的硬挺(stiffness)的绝对值较小,滑爽(smoothness)绝对值较大,柔软(softness)的绝对值较大,并且布面的绒毛长而乱,光泽暗淡;说明正面采用棉纤维验证影响了布面的手感和刷毛效果,与实施例1的面料相比,用本发明提供的面料布面绒毛更加细腻、手感更加柔软顺滑、光泽柔软,更近似铜氨面料。
[0138]
对比例5
[0139]
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成分的胚布,本对比例5的生产流程跟专利 cn109056308a《一种仿铜氨纤维面料的处理工艺》提到的利用浓硫酸作为开纤剂,对面料进行开纤处理,并结合砂洗得到本对比面料5。
[0140]
对实施例1提供的成品面料1和对比例5提供的对比面料5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后的对比结果如表11所示。
[0141]
表11对比结果
[0142][0143]
从表11可以看出:成品面料与实施例1的面料相比,面料手感风格基本一致,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得到的面料可以达到现有工艺生产的铜氨面料。
[0144]
实施例1的面料颜色是杏色,对比例5的面料颜色是灰色,从图1、图 3和图2、图4的比较可以得知,远观上,采用传统的化学方式处理得到的仿铜氨针织面料和本发明得到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外观相近,肉眼看上去不明显的,且手感等风格效果基本一致;而放大观察,则发现本发明得到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较化学方式处理得到的仿铜氨针织面料的毛羽相对多一点。
[0145]
总结如下:
[0146]
(1)本发明研究发现合适的面料成分、组织结构和针织工艺对成品面料刷毛后的绒毛触感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对胚布组织结构和面料成分的限定,及对纱支、针数、纱长等针织工艺进行设计,织成的胚布布面平整、紧密、挺括,更加利于后续刷毛工序,得到更加均匀的刷毛效果,为得到仿铜氨面料奠定基础。
[0147]
(2)本发明通过对刷毛工艺参数的优化,利用刷毛机的高速旋转的毛刷作用,布面
正面的纤维素纤维被轻微“刻蚀”,起到类似“开纤”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类似铜氨面料所具有的柔软、绒感,与现有工艺相比,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等开纤剂处理和砂洗处理,简化生产流程,节能环保;与现有发明专利中提到到磨毛工艺相比,面料的绒毛更加短密、均匀,更加接近铜氨面料的手感效果。
[0148]
(3)本发明进一步对干布过软和刷毛后的柔软定型整理液的原料组成进行了优化组合,采用该柔软定型整理液进行柔软定型整理后,不仅提升了刷毛效果,而且使成品面料更为顺滑、悬垂性好,从而得到了具有柔软、绒感、光泽及悬垂感的类似铜氨针织面料。
[0149]
(4)此外,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处理的仿铜氨针织面料成本更低,生产成本,除织坯和染色基本相同外,其它生产成本计算后,本发明的大约5元/公斤布,现有化学方法的成本大约为25元/公斤布,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减少额外的废水排放。
[0150]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