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65540发布日期:2021-08-13 19:1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7月19日、申请号为201810797831.4、发明名称为“衣物处理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衣物处理装置是涵盖了用于洗涤衣物(洗涤对象物、烘干对象物)的装置、用于烘干衣物的装置、将衣物的洗涤和烘干都能够执行的装置的概念。

能够进行衣物的洗涤的现有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桶,用于储存水;滚筒,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桶的内部,用于储存衣物;以及,洗涤剂供给部,用于向所述外桶供给洗涤剂。

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一般提供为,一个外桶和一个滚筒设置于一个机壳的内部的形态。即,一个衣物处理装置一般具有设置有外桶和滚筒的一个衣物处理部。

但是,最近,随着对于分离洗衣和同时洗衣的需要,提供有一个衣物处理装置具有两个衣物处理部的产品。

作为洗衣机的一例,可以在主洗衣机的上部安装辅助洗衣机,或者相反地,在主洗衣机的下部安装辅助洗衣机。即,在一个机壳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两个洗衣机,从而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洗衣机进行分离洗衣及同时洗衣。可以将这样的装置称为双桶(twin)洗衣机或双桶衣物处理装置。

鉴于这样的原因,辅助洗衣机的大小不得不相较于现有的一般洗衣机变小。因此,由于辅助洗衣机所具有的空间相对较小而不易进行制作。这是因为,小型的辅助洗衣机中同样需要大型洗衣机中设置的各种结构。在将多种结构设置于有限的空间并进行组装时存在较多的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制造容易且使用方便的小型衣物处理装置或双桶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且使用方便的衣物处理装置。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将以容置外桶和滚筒的方式具有前后左右侧壁的壳体一体地形成,从而容易地进行制造且简化结构。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在壳体的外部连接壳体的内部的结构并进行制造。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通过改进用于覆盖外桶和滚筒的上部的顶盖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在顶盖覆盖外桶和滚筒的上部之前,能够先在顶盖安装洗涤剂盒、及用于向洗涤剂盒供给洗涤水的洗涤剂供水管,从而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制造。

为了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外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物;顶盖,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开口部;第一洗涤剂供给部,被配置为向所述外桶供给第一洗涤剂;第二洗涤剂供给部,被配置为向所述外桶供给第二洗涤剂;供水管,与外部供水源连接;分配器,通过所述供水管流入水;第一洗涤剂供水管,从所述分配器向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延伸;以及第二洗涤剂供水管,从所述分配器向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延伸,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和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彼此隔开。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水管及所述第二洗涤剂供水管可以配置在所述顶盖的下部。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可以包括:第一洗涤剂盒,提供储存第一洗涤剂的第一空间;第一盖,位于所述第一洗涤剂盒的上部,并提供与所述第一空间划分的储存空间;以及连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盖,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盖的储存空间连通。

所述第一盖的底面可以从所述第一洗涤剂盒的底面向上侧隔开。

所述第一盖的底面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洗涤剂盒的上端更下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可以包括:主体底面;主体侧面,从所述主体底面的边缘向上侧延伸;以及洗涤剂盒供水口,形成在所述主体侧面,并连接在所述第一洗涤剂供水管。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可以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和所述外桶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包括从所述主体底面向下侧凸出并与所述连接管结合的排出管。

所述第一盖可以包括:盖底面;盖侧面,从所述盖底面的边缘向上侧延伸,并从所述主体侧面隔开;以及盖供水口,形成在所述盖侧面的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面对的位置。

所述连通孔可以形成在所述盖底面,并与所述盖供水口隔开。

所述连通孔可以位于比所述盖供水口更下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可以包括:第一洗涤剂盒,提供储存第一洗涤剂的第一空间;以及连接管,将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和所述外桶连接,所述外桶包括:圆筒形状的外桶主体;外桶盖,形成所述外桶的上部面;以及洗涤剂流入管,形成在所述外桶主体的比所述外桶盖更下侧的位置,并连接在所述连接管。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洗涤剂流入管的防逆流部。

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形成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扩展部,从所述前侧壁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顶盖隔开,从而形成在所述前侧壁的前方向上侧呈开口并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进出空间,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和所述连接管连接的部分向所述进出空间露出。

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可以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前方左侧和前方右侧中的一方的下部。

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第一洗涤剂盒的连接部可以位于所述扩展部的后方。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或所述第一洗涤剂盒中的一方;以及卡挂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或所述第一洗涤剂盒中的另一方,供所述卡止部卡止。

所述连接管可以包括柔性波纹管。

所述顶盖可以包括切开部,所述切开部位于所述扩展部的上侧并在上下方向上呈开口,从而与所述扩展部一同形成所述进出空间。

所述切开部可以将安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上部的所述顶盖的前方部分中的一部分切开而形成。

在所述切开部的两侧可以形成有向所述顶盖的前方延伸的安置筋,所述安置筋安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

为了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置有前方面;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外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以缸筒形状延伸;洗涤剂流入管,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侧面;洗涤剂盒,在内部提供储存洗涤剂的空间,安装在所述顶盖,并配置在所述外桶的外侧;以及连接管,将所述洗涤剂流入管和所述洗涤剂盒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开口部,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前方面;以及扩展部,在所述壳体的前方面向前方隔开,并设置有与所述开口部面对的第一面。

为了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外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物,以及,顶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覆盖所述外桶和所述滚筒的上部;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形成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扩展部,以与所述顶盖具有前后隔开间隔和上下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前侧壁的上部,从而在所述前侧壁的前方上部形成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进出的进出空间。

所述扩展部可以设置为,使制造者的手能够从壳体的外部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插入,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执行结线或流路连接。

本发明可以包括洗涤剂盒,所述洗涤剂盒安装于所述顶盖的前方左侧和前方右侧中的至少一方的下部。所述洗涤剂盒在安装于顶盖后,随着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壳体而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由此,能够省去用于将所述洗涤剂盒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结构或制造工序。

优选地,在所述外桶和所述洗涤剂盒之间设置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洗涤剂盒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扩展部的后方。由此,通过所述扩展部能够从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连接管靠近。由此,制造者能够通过扩展部将壳体的内部的连接管容易地连接于洗涤剂盒。

尤其是,在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进行安装之前,所述滚筒和外桶先安装于所述壳体。此外,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先结合于所述外桶。随后,将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壳体。因此,可能会不易实现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洗涤剂盒的连接。鉴于这样的原因,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所述扩展部,将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洗涤剂盒相连接。

所述连接管可以由柔性材质形成,来伸展规定距离。即,可以以拉伸的状态将洗涤剂盒和外桶相连接。这表示连接管在洗涤剂盒和外桶之间形成直线形态的管。由此,洗涤剂和洗涤水能够从洗涤剂盒顺畅地供给到外桶。

当然,可以在将顶盖安装于壳体之前,预先使连接管连接洗涤剂盒和外桶。在此情况下,连接管可以是被拉伸的状态。因此,在将顶盖安装于壳体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在壳体的内部只能处于被折叠的状态。因此,由于处于被折叠的状态的连接管,洗涤剂和洗涤水不易顺畅地供给至外桶。并且,需要提供具有所需长度以上的长度的连接管,从而导致增加制造费用。因此,为了实现所述洗涤剂盒和连接管的连接,非常优选地能够通过所述扩展部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

在所述连接管或所述洗涤剂盒中的一方设置有卡止部,在所述连接管或所述洗涤剂盒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卡止部卡止的卡挂部。通过这样的卡止部和卡挂部,连接管能够牢固地固定于洗涤剂盒而不被分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由柔性波纹管构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彼此一体地注塑成型,来彼此形成为一体。

所述顶盖包括切开部,所述切开部与所述扩展部一同形成: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壳体的内部且从上部向下部的进出空间。

所述切开部将安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上部的所述顶盖的前方部分中的一部分切开而成。

在所述切开部的两侧,形成有向所述顶盖的前方延伸的安置筋,所述安置筋安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

在所述安置筋,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洗涤剂盒相结合的紧固孔。

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上部,形成有从下方支撑所述安置筋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以具有左右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安置筋的紧固孔位于所述支撑筋和支撑筋之间,与所述紧固孔对应的洗涤剂盒的紧固凸柱插入于所述支撑筋和支撑筋之间。

还包括抽屉面板,所述抽屉面板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前方与所述壳体相结合;所述抽屉面板直接安装于所述壳体。即,可以省去设置于抽屉面板和壳体的前侧壁之间的结构。

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体的间隔保持筋,所述间隔保持筋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向前方延伸,来保持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与所述抽屉面板的后部面之间的间隔。由此,形成金属板形态的抽屉面板和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之间的空间,并且间隔保持筋将位于这样的空间,从而能够形成抽屉面板的丰满感。

优选地,包括下方筋,所述下方筋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下部向前方延伸,遮挡所述抽屉面板的后部面和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之间的空间。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上部与所述顶盖相结合,从而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的上部遮挡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所述抽屉面板之间的空间。

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壳体的机壳,所述机壳以能够使所述壳体滑动的方式,容置所述壳体;在所述机壳的前方,形成有供所述壳体进出的引出口。在此情况下,所述壳体可以称为抽屉主体,所述外桶和滚筒可以位于抽屉主体的内部。当所述抽屉主体通过所述引出口引出时,所述外桶和滚筒也将与所述抽屉主体一同引出。

所述机壳形成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形,设置于所述抽屉主体的前方的抽屉面板尤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部面的外形。因此,所述抽屉面板可以称为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部面的外形的前面板。

所述壳体或抽屉主体被机壳和前面板包围。即,可以说容置于由机壳和前面板所形成的空间的内部。优选地,在机壳和前面板未设置能够从外部向所述壳体或抽屉主体的内部靠近的开口部。由此,能够提供具有非常美丽的外观的衣物处理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机壳的引出口附近形成有凸起,在所述壳体形成有供所述凸起选择性地插入的凸起容置部。

所述凸起容置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形成为一体,所述凸起从后方向前方进入所述凸起容置部而进行插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外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容置洗涤物,以及,顶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覆盖所述外桶和所述滚筒的上部;所述壳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形成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以及,扩展部,以与所述顶盖具有前后隔开间隔和上下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前侧壁的上部,从而在所述前侧壁的前方上部形成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进出的进出空间;在所述顶盖形成有切开部,所述切开部与所述扩展部一同形成所述进出空间。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使容置外桶和滚筒的壳体的前后左右侧壁形成为一体,并在所述壳体直接安装抽屉面板,从而能够简化结构且容易地进行制造。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抽屉面板、控制面板以及壳体之间的结合结构及形状,能够实现两者间牢固的结合、容易地进行组装,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流入到壳体的内部。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省去设置于抽屉面板和壳体之间的结构,能够简化结构,且通过壳体实现抽屉面板的丰满感。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改进用于覆盖外桶和滚筒的上部的顶盖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在顶盖覆盖外桶和滚筒的上部之前,能够先在顶盖安装洗涤剂盒、及用于向洗涤剂盒供给洗涤水的洗涤剂供水管,从而非常容易地进行制造。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可能会在顶盖的上部流动的水或洗涤剂向电气部件流入。

通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地制作双桶衣物处理装置中容量相对小的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第一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3和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设置的供水部及分配器的一例。

图5至图8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洗涤剂供给部的一例。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顶盖的俯视图。

图10示出在图9所示的顶盖的分配器安装部安装有分配器的情形。

图11是图10所示的顶盖的下部立体图。

图12示出在图9所示的顶盖的洗涤剂盒安装部安装有洗涤剂盒的情形。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结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示出顶盖和壳体相结合的情形。

图15是从顶盖和壳体的结合部分中将扩展部部分进行放大的放大图。

图16是将机壳和壳体之间的凸起和凸起容置部进行放大的放大图。

图17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以下要描述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在整个说明书的范围内,相同地使用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由对衣物进行洗涤的第一处理装置a、及安置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的上部面并对衣物进行洗涤或烘干的第二处理装置b构成,或者,如图17所示,可以由对衣物进行洗涤的第一处理装置a、及被设置为支撑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的下部面的第二处理装置b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处理装置a包括:机壳1(cabinet);抽屉2,可以从所述机壳引出;外桶4(tub),设置于所述抽屉的内部,用于储存水;滚筒6(drum),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储存衣物。

所述机壳1可以由形成第一处理装置a的外观的单元构成,也可以单纯地由用于容置所述抽屉2的空间(墙面上形成的空间等)构成。并且,机壳1除了构成第一处理装置a的外观以外,还可以由形成第二处理装置b的外观的单元构成。由此,机壳1可以形成整个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

在机壳1的前方面,优选地设置有可以供所述抽屉2插入的引出口11。

所述机壳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长度可以长于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长度(抽屉的宽度方向长度可以长于高度方向长度)。

所述抽屉2可以包括:抽屉主体21,通过所述引出口11插入到机壳1的内部;抽屉面板23,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的前方面,用于开放或封闭所述引出口11;顶盖25,用于形成所述抽屉主体21的上部面。

当所述抽屉主体21插入到机壳1的内部时,所述抽屉面板23将封闭所述引出口11,当从机壳1引出所述抽屉主体21时,所述抽屉面板23将开放所述引出口11。

在所述抽屉面板23可以设置有控制面板231(参照图1),该控制面板231用于输入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运行相关的控制指令,以及向用户显示与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行相关的消息。

所述抽屉主体21只要可以通过所述引出口11插入到机壳1、并能够提供用于容置所述外桶4的空间即可,可以由任意形状构成,图2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内部空的六面体形状的抽屉主体21。

在所述顶盖25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抽屉主体21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开口部251。由于执行洗涤的滚筒设置于抽屉主体21的内部,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开口部251来使洗涤物在抽屉主体21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进出。并且,由于储存洗涤水的外桶设置于抽屉主体21,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开口部253来使洗涤水从抽屉主体21的外部向内部供给。可以将这样的开口部分别称为盖第一开口部251和盖第二开口部253。

所述外桶4包括:外桶主体41,位于所述抽屉主体21的内部,并用于储存水;以及,外桶盖43,用于形成所述外桶主体41的上部面。所述外桶主体41可以由内部空的圆筒形状构成。在所述外桶盖43可以设置有外桶投放口431和供水管连接部433,所述外桶投放口431用于将所述外桶主体41的内部与所述外桶主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供水管连接部433用于使水流入到所述外桶主体41的内部。

所述外桶投放口431可以设置于顶盖上设置的盖第一开口部251的下部,所述供水管连接部433可以设置于盖第二开口部253的下部。

所述外桶投放口431是用于向所述外桶主体41的内部投放衣物、或者将所述外桶主体41的内部的衣物向外桶主体的外部引出的单元,所述外桶投放口431可以利用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外桶盖43的门45进行开闭。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外桶4可以通过外桶支撑部47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所述外桶支撑部47也可以由用于衰减所述外桶主体41中产生的振动的单元构成。

设置于所述外桶4的内部的滚筒6可以由在其上部面设置有滚筒投放口63的圆筒形状的滚筒主体61构成。所述滚筒投放口63位于所述外桶投放口431的下部,因此,通过所述外桶投放口431从外桶的外部供给的衣物可以通过滚筒投放口63向滚筒主体61供给。

在所述滚筒主体61的底面和圆周面等可以设置有多个滚筒贯通孔65,所述滚筒贯通孔65用于将所述滚筒主体61的内部与外桶主体41相连通。

所述滚筒主体61利用驱动部67在外桶主体41的内部进行旋转,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定子671,固定于外桶主体的底面,并位于外桶主体41的外部;转子673,利用所述定子提供的旋转磁场(rotatingfield)进行旋转;以及,转轴675,以贯通所述外桶主体41的底面的方式设置,用于将所述滚筒主体的底面和转子相连接。

在此情况下,所述转轴675可以相对于所述外桶主体41的底面形成直角,所述滚筒投放口63可以以与地面平行的方式设置。所述转轴675相对于外桶主体41的底面形成直角是指,转轴和外桶主体的底面之间的角度在误差范围(设计或组装时所要求的公差)内形成90度。

具有上述的结构的第一处理装置a通过排水部将所述外桶4中储存的水排出到机壳1的外部。所述排水部可以包括:排水泵493,固定于抽屉主体21;外桶第一排水管491,用于将所述外桶主体41的内部的水向排水泵493引导;以及,外桶第二排水管495,用于将从所述排水泵493排出的水向机壳1的外部引导。在此情况下,所述外桶第二排水管495可以由波纹管(由可沿着长度方向伸缩的材质构成的管、或可沿着长度方向伸缩的结构的管)构成。

在所述第一处理装置a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外桶主体41供给洗涤剂的单元,向第一处理装置供给洗涤剂的洗涤剂供给单元可以仅由洗涤剂供给部7构成,也可以由所述洗涤剂供给部7(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和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构成。图3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所述洗涤剂供给单元由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和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构成的情况。可以将前者称为主洗涤剂供给部,将后者称为辅助洗涤剂供给部。

在洗涤剂供给单元由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和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构成的情况下,第一处理装置a上设置的供水部3可以包括:第一供水管31,与供水源相连接;第二供水管33,用于向所述外桶主体41引导水;洗涤剂供水管35(第一洗涤剂供水管),用于向所述洗涤剂供给部7(第一洗涤剂供给部)引导水;以及,第二洗涤剂供水管37,用于向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引导水。但是,与附图不同地,在洗涤剂供给单元仅由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构成的情况下,所述供水部3可以由所述第一供水管31、第二供水管33以及洗涤剂供水管35构成。并且,所述第一供水管可以称为主供水管,由于第二供水管33是用于向外桶直接供给洗涤水的结构,因此可以将第二供水管33称为外桶供水管。

所述第一供水管31、外桶供水管33、第一洗涤剂供水管35以及第二洗涤剂供水管37可以通过分配器5相连接。所述分配器可以将通过第一供水管31流入到分配器的内部的水分配给外桶供水管33、第一洗涤剂供水管35以及第二洗涤剂供水管37。即,通过第一供水管流入到分配器的内部的洗涤水可以直接供给至外桶,或者通过洗涤剂盒供给至外桶。

所述第一供水管31可以构成为波纹管形态。此外,所述第一供水管31被设置为,利用由控制部的控制来运行的第一阀311(参照图2)进行开放或封闭。因此,当所述第一阀311开放第一供水管31时,从供水源供给的水可以向分配器5的内部流入。

流入到分配器5的内部的水将通过所述第二供水管33供给至外桶主体41。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水管3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分配器5,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此外,第二洗涤剂供水管3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分配器5,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可以是用于将洗涤时使用的洗涤剂供给至外桶的内部的结构。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可以被设置为供给粉末洗涤剂或液体洗涤剂,在进行洗涤时,将洗涤剂与洗涤水一同供给至外桶的内部。

因此,在向外桶的内部供给洗涤水的情况下,不仅向外桶供水管33供给洗涤水,还可以同时向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供给洗涤水。

另一方面,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可以被设置为,仅在特定时刻向外桶的内部供给特定的添加剂。作为一例,可以被设置为将柔顺剂或漂白剂供给至外桶的内部。柔顺剂可以仅在漂洗时使用,漂白剂也可以在第一次漂洗时或洗涤行程末期时投放。

因此,通过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将洗涤水供给至外桶的内部的时刻,可能会与通过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或第二供水管33将洗涤水供给至外桶的内部的时刻不同。

由于通过一个分配器5来连接多个流路,因此需要设置用于选择性地开放多个流路的阀。为此,可以设置有第二阀517。

利用由控制部的控制来运行的第二阀517改变供给洗涤水的路径。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洗涤剂供给部)可以通过以贯通顶盖25的方式设置的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第一洗涤剂盒安装部)来设置于顶盖25。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可以包括安装部开口部255a。可以在所述安装部开口部255a插入后述的洗涤剂盒盖。即,可以通过安装部开口部255a插入并安装洗涤剂盒盖74,相反地,可以通过安装部开口部255a取出洗涤剂盒盖74。

即,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可以包括:洗涤剂盒71(第一洗涤剂盒、主洗涤剂盒),安装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下部来固定于顶盖25;盖74(第一盖),支撑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以位于所述洗涤剂盒71的上部,或者插入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以固定于所述洗涤剂盒71;以及,连接管77(第一连接管),用于将所述洗涤剂盒71和所述外桶主体41相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洗涤剂盒71可以在所述顶盖25的下部结合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

所述洗涤剂盒71可以由提供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的储存主体711(第一储存主体)构成,所述储存主体711只要能够提供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即可,可以由任意形状构成。洗涤剂盒71可以包括:主体上部面712(第一主体上部面),所述储存主体711构成为开放面;主体底面713(第一主体底面),位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下部;以及,主体侧面714(第一主体侧面),沿着所述主体底面的边缘设置,与所述主体底面713一同形成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

所述主体上部面712可以包围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边缘,所述主体上部面712只要能够通过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将所述储存主体711的内部与顶盖的外部相连通即可,可以由任意形状构成。

如图5所示,所述洗涤剂盒71可以还设置有分隔壁715(第一分隔壁),所述分隔壁715将所述储存主体71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第一空间s1(第一主体第一空间);以及,形成与所述第一空间相分离的流路的第二空间s2(第一主体第二空间)。所述分隔壁715可以由从所述主体底面713朝向所述盖74延伸的板(board)构成。

所述第一空间s1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贯通所述主体底面713的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第一主体第一贯通孔)与所述外桶主体41相连通,所述第二空间s2被设置为,通过贯通所述主体底面713的主体第二贯通孔713b(第一主体第二贯通孔)与外桶主体41相连通。

在所述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连接第一排出管717(第一主体第一排出管),在所述主体第二贯通孔713b连接第二排出管716(第一主体第二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717是从所述主体底面713朝向所述主体上部面凸出的管,所述第一空间s1的内部的液体将通过所述第一排出管717向所述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移动。

在所述第二排出管716可以固定所述连接管77的一端,在此情况下,所述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可以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一空间s1与所述第二排出管716相连通。虽未图示,所述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也可以被设置为,使从所述第一空间s1排出的液体(洗涤剂和水的混合液)不经由所述第二排出管716而直接供给至所述连接管77。

所述第一空间s1接收通过以贯通主体侧面714的方式设置的洗涤剂盒供水口718(第一洗涤剂盒供水口)来供给的水,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通过第一洗涤剂供水管35连接于供水源。

如图4所示,所述盖74(第一盖)可以由插入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盖主体741(第一盖主体)构成。所述盖主体741包括:盖底面743(第一盖底面),位于所述储存主体711的上部;盖侧面744(第一盖侧面),固定于所述盖底面,与所述盖底面一同形成储存空间;以及,洗涤剂投放口742(第一洗涤剂投放口),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上部面,用于使洗涤剂向所述储存空间743、744流入。

为了使所述盖主体741容易地结合于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在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可以还设置有引导件257(第一引导件)。所述引导件257可以从安装部开口部255a周围向下方凹陷形成。具体而言,所述引导件257可以由从所述安装部开口部255a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空间s1的内部延伸的板(board)构成,在此情况下,所述盖侧面744可以构成为能够安置于所述引导件257的上部的形状。即,所述盖侧面744通过支撑于所述引导件257,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

所述引导件257可以包括:安置筋257a,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边缘朝向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中心凸出;以及,投放口筋257b,从所述安置筋257a越朝向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的中心越向下倾斜。

所述安置筋257a与盖71的下部面相接,以使盖71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洗涤剂盒安装部255。此外,投放口筋257b以包围盖71的侧面的方式设置,以防止盖7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由所述盖底面743和盖侧面744形成的储存空间通过连通孔745(第一连通孔)与第一空间s1相连通。由此,就通过所述洗涤剂投放口742流入到所述盖主体741的储存空间743、744的洗涤剂而言,将通过所述连通孔745向第一空间s1移动。为了使供给到储存空间743、744的洗涤剂容易地向第一空间s1流入,所述盖底面743可以以朝向所述连通孔745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

所述洗涤剂投放口742可以由形成于所述盖主体741的上部面的开放面构成,也可以由以贯通所述盖主体741的上部面的方式设置的孔构成。

在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还设置有虹吸形成管746(第一虹吸形成管),所述虹吸形成管746与设置于储存主体711的第一排出管717一同形成虹吸诱导部。所述虹吸形成管746是如下单元,即,以包围所述第一排出管717的方式设置,当所述第一空间s1的内部的水位高于第一排出管717的高度时,使第一空间s1的内部的液体(洗涤剂和水的混合液)向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移动。图7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所述虹吸形成管746由从所述盖底面743朝向所述主体底面713凸出的管(pipe)构成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所述盖底面743可以包括:第一底面743a;第二底面743b,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底面更高的位置,提供用于固定所述虹吸形成管746的空间;以及,连接面743c,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形成有所述连通孔745。优选地所述第一底面743a以朝向连通孔745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底面743b以朝向所述连接面743c的上端向下倾斜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储存主体711设置有间隔件719,所述间隔件719是用于保持所述虹吸形成管746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一排出管71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虹吸形成管746的下端和所述主体底面713之间的间隔的单元。

另外,仅设置有上述的结构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在虹吸诱导部被损坏的情况(主体第一贯通孔被堵住的情况、虹吸形成管被损坏的情况等)下,将可能发生无法将所述第一空间s1中储存的洗涤剂供给至外桶4的问题。即,在向第一空间s1供给水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所述第一空间s1中储存的洗涤剂与水一同经过连通孔745及洗涤剂投放口742向机壳1的内部泄漏的危险。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包括空间连通部(第一空间连通部),所述空间连通部设置于所述分隔壁715,用于将第一空间s1与第二空间s2相连通。

如图5所示,所述空间连通部可以由空间s3构成,所述空间s3是由所述分隔壁715的自由端设置于比所述第一排出管717的自由端高、且比所述洗涤剂投放口742低的位置而形成的空间。

假设所述分隔壁715由以其上端接触所述盖74的方式从所述主体底面713朝向所述盖74延伸的板(board)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空间连通部也可以由以贯通所述分隔壁715的方式设置的分隔壁贯通孔构成。在此情况下,所述分隔壁贯通孔需要设置于比所述第一排出管717的自由端高、且比所述洗涤剂投放口742低的位置。

当上述的空间连通部s3设置于分隔壁715时,在第一空间s1的内部的液体无法通过所述主体第一贯通孔713a向第一空间s1的外部排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空间s1的内部的液体将向第二空间s2移动,移动到第二空间s2的液体通过主体第二贯通孔713b及第二排出管716供给至外桶主体41。由此,本发明中设置的洗涤剂供给部具有即使虹吸诱导部损坏也能够将洗涤剂供给至外桶主体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采用使洗涤剂沿着盖底面743向连通孔745供给来储存于第一空间s1的结构,因此,洗涤剂可能残留于所述盖底面743。当洗涤剂残留于所述盖底面743时,将引起卫生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可以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洗涤剂残留于所述盖底面743的盖供水口748(第一盖供水口)。

如图6所示,所述盖供水口748是如下单元,即,以贯通所述盖侧面744的方式设置,使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的水中的至少一部分向由所述盖底面743和盖侧面744形成的储存空间流入。由此,通过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到第一空间s1的水中的一部分将通过所述盖供水口748向盖主体741的内部流入,流入到所述盖主体741的内部的水在洗涤所述盖底面743后,将通过所述连通孔745向第一空间s1供给,因此,本发明能够使洗涤剂残留于盖的问题实现最小化。

另外,根据设置衣物处理装置的地区,从供水源供给的水的水压将可能彼此不同。在设置衣物处理装置的地区的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向所述第一空间s1供给的水的压力高,因此,就通过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到第一空间s1的水而言,可能引起使所述盖74从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分离,或者将所述第一空间s1中储存的洗涤剂向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的外部排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所述引导件257的自由端被设置为位于所述盖侧面744和分隔壁715之间,来使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的水的流速进行减速。即,如图8所示,所述引导件257可以以使引导件在投影于所述盖侧面744时、封闭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的一部分区域的方式,从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朝向所述第一空间s1延伸。

如前所述,具有上述的结构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通过所述连接管77向所述外桶主体41供给洗涤剂,本发明中设置的滚筒主体61及外桶主体41分别设定为底面的直径长于高度,因此,在滚筒主体61进行旋转时,存在外桶主体的内部的水通过连接管77向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逆流的危险。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还包括第一防逆流部78及第二防逆流部79。

所述连接管77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排出管716,另一端固定于以贯通所述外桶主体41的圆周面的方式设置的洗涤剂流入管411(第一洗涤剂流入管)。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一防逆流部78固定于所述第二排出管716,所述第二防逆流部79固定于所述洗涤剂流入管411。这将带来容易实现防逆流部78、79的组装的效果。

即,当所述防逆流部78、79分别设置于第二排出管716和洗涤剂流入管411时,与所述防逆流部78、7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连接管77的内部的情况相比,具有非常容易地进行组装的效果。

在仅设置有上述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中,在第二阀517被损坏的状态(密封件的磨损等)下所述第一阀311开放第一供水管31时,可能发生少量的水向洗涤剂供水管35流入的漏水。当向所述洗涤剂供水管35发生漏水时,可能引起无法在所需的时间将所述第一洗涤剂盒71中储存的洗涤剂供给至外桶4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如图6所示,设置于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的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优选地被设置为,贯通储存主体711的特定的一面,所述储存主体711的特定的一面与所述分隔壁715一同形成:所述储存主体711所提供的空间中的所述第二空间s2。并且,为了使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的水越过分隔壁715的自由端向第一空间s1供给,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优选地位于比所述分隔壁715的自由端高、且比所述洗涤剂投放口742低的位置。

使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供给的水越过分隔壁715的自由端向第一空间s1供给的理由是,在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排出的水的压力低的情况下,使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排出的水向所述第二空间s2流入。

由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中,即使因第二阀517中发生轻微损伤而导致少量的水向洗涤剂供水管35漏水,也能够防止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中储存的洗涤剂在未预期的时间向外桶供给的情形。

进一步,所述分隔壁715的自由端可以被设置为,从所述洗涤剂盒供水口718所处的方向越朝向所述主体第二贯通孔713b所处的方向越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水残留于第二空间s2。

图8示出了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的一例,本发明中设置的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与上述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相同的结构。即,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也可以包括:第二盖84,可装卸地结合于以贯通顶盖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参照图1);第二洗涤剂盒81,固定于所述顶盖25,来位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的下部;以及,第二连接管87,用于将所述第二洗涤剂盒中储存的洗涤剂向所述外桶主体41引导。

所述第二洗涤剂盒81可以由提供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的第二储存主体811构成,所述第二储存主体811可以包括:第二主体上部面,由开放面构成;第二主体底面813,位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的下部;以及,第二主体侧面814,沿着所述第二主体底面的边缘设置,与所述第二主体底面813一同形成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

所述第二洗涤剂盒81可以还设置有第二分隔壁815,所述第二分隔壁815将所述第二储存主体81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以及,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相分离而形成流路的第二洗涤剂盒第二空间s5。在所述第二分隔壁815设置有第二空间连通部s6,所述第二空间连通部s6的功能与空间连通部s3(第一空间连通部)相同,因此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可以通过以贯通所述第二主体底面813的方式设置的第二主体第一贯通孔813a,来与所述外桶主体41相连通,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二空间s5通过以贯通所述第二主体底面813的方式设置的第二主体第二贯通孔813b,来与外桶主体41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主体第一贯通孔813a连接第二主体第一排出管817,在所述第二主体第二贯通孔813b连接第二主体第二排出管816。在所述第二主体第二排出管816可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管87的一端,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主体第一贯通孔813a可以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与所述第二主体第二排出管816相连通。

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接收通过以贯通第二主体侧面814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洗涤剂盒供水口818供给的水,所述第二洗涤剂盒供水口818通过第二洗涤剂供水管37连接于供水源。为了使所述第二洗涤剂盒供水口818能够实现与上述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的洗涤剂盒供水口718相同的效果,所述第二洗涤剂盒供水口818优选地被设置为贯通第二储存主体811的特定的一面,所述第二储存主体811的特定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分隔壁815一同形成:所述第二储存主体811所提供的空间中的、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二空间s5。由此,所述第二洗涤剂盒供水口818优选地位于比所述第二分隔壁815的自由端高、且比所述第二洗涤剂投放口842低的位置。

所述第二盖84可以由插入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的第二盖主体841构成。所述第二盖主体841包括:第二盖底面843,位于所述第二储存主体811的上部;第二盖侧面844,固定于所述第二盖底面,与所述第二盖底面一同形成第二储存空间;以及,第二洗涤剂投放口842,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主体的上部面,用于使洗涤剂向所述第二储存空间843、844流入。

为了使所述第二盖主体841容易地结合于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在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可以还设置有第二引导件258。所述第二引导件258可以由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的内部延伸的板(board)构成,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盖侧面844可以通过支撑于所述第二引导件258,来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所述第二引导件258的形状及功能与上述的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的第一引导件257相同,因此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所述第二储存空间843、844通过设置于第二连接面843c的第二连通孔845来与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相连通。由此,通过所述第二洗涤剂投放口842流入到所述第二盖主体841的储存空间的洗涤剂,将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845向第二洗涤剂盒第一空间s4移动。所述第二盖底面843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盖底面743的结构相同,因此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在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设置有第二虹吸形成管846,所述第二虹吸形成管846与设置于第二储存主体811的第二主体第一排出管817相结合,来诱导虹吸现象。所述第二虹吸形成管846的功能和形状与第一虹吸形成管746的功能和形状相同,因此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设置有用于防止洗涤剂残留于所述第二盖底面843的第二盖供水口848,所述第二盖供水口848被设置为实现与第一洗涤剂供给部的盖供水口748相同的效果。

所述第二连接管87可以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二主体第二排出管816和设置于外桶主体的第二洗涤剂流入管412相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第二排出管816设置有第二洗涤剂盒第一防逆流部88,在所述第二洗涤剂流入管412设置有第二洗涤剂盒第二防逆流部89。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一防逆流部88和所述第二洗涤剂盒第二防逆流部89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与上述的第一防逆流部78和第二防逆流部79相同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9至图11,对顶盖25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上述的实施例中,对于抽屉主体21、设置于抽屉主体21的内部的外桶4、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滚筒6以及覆盖所述抽屉主体21的上部的顶盖25进行了说明。

由于所述抽屉主体21采用容置外桶4和滚筒6的结构,可以将所述抽屉主体21称为壳体(housing)。图2中示出这样的壳体相对于机壳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的衣物处理装置。但是,所述壳体自身可以由机壳来代替,在此情况下,与一般的顶置式洗衣机相同地,可以提供为外桶4和滚筒6始终位于机壳的内部的洗衣机。并且,如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一个机壳1中的上部的机壳可以由所述抽屉主体21来代替。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相对为小型,因此,机壳和外桶之间的内部空间乃至抽屉主体21(壳体)和外桶之间的内部空间可能会非常窄。因此,在安装位于这样的内部空间的各种电线或配管时,将非常不易。尤其是,如上述的实施例,在顶盖25安装能够供给洗涤剂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设置用于向洗涤剂盒供给洗涤水的供水管,因此结构复杂且不易进行组装。并且,需要设置用于将洗涤剂盒和外桶相连通的管,但是由于不具有充裕的作业空间,将不易进行组装。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首先将多种结构安装于外桶盖25后,再将外桶盖25安装于抽屉主体。尤其是,能够首先在抽屉主体21的内部安装外桶4和滚筒6之后,将外桶盖25安装于抽屉主体21,从而提供具有非常优异的组装性的衣物处理装置。

如图9所示,外桶盖25可以是利用注塑方式形成为一体的单体结构。

外桶盖25作为覆盖壳体乃至抽屉主体21的结构,需要使洗涤物从抽屉主体21的外部向抽屉主体21的内部的滚筒6进出。为此,在外桶盖25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乃至贯通孔251。

外桶盖25可以形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这是因为,一般而言,衣物处理装置具有矩形平面,而所述外桶盖25以与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面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外桶盖25的前方一侧或两侧边角部分,可以形成有洗涤剂盒安装部255、256。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255、256也可以仅形成于一侧。此外,所述洗涤剂盒安装部可以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贯通外桶盖25的开口部形态。这是为了使用户从洗涤剂盒安装部的上部向下部投放洗涤剂。

所述外桶盖25的上部面可以说是在用户投放或取出洗涤物或者投放洗涤剂时向用户暴露的部分。但是,通过外桶盖向外桶的内部供给洗涤水的结构并不是供用户进行操作的结构。因此,这样的结构优选地不暴露给用户。外桶盖25的上部面中的一部分优选地不暴露给用户。

为此,在所述外桶盖25的后方优选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与供水相关的各种构件的结构。

具体而言,在所述外桶盖25的后方优选地设置有分配器安装部50。即,在用于所述洗涤物进出的贯通孔251的后方优选地设置有分配器安装部50。所述分配器安装部50可以用于在外桶盖25的上部安装上述的分配器5。

在分配器安装部50的周边可以形成有供电线和供水管通过的通过部254a、254b、254c。所述通过部可以以沿着上下方向贯通外桶盖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分配器安装部50上安装分配器5。此外,分配器5可以以安装有第二阀517的状态,一同安装于分配器安装部50。因此,可以认为是分配器5包括第二阀517。

在分配器5可以连接有用于向洗涤剂盒供给洗涤水的洗涤剂供水管35、37。如前所述,洗涤剂供水管与位于外桶盖25的下部的洗涤剂盒71相连接。因此,洗涤剂供水管需要从外桶盖25的上部向下部延伸。此外,这样的洗涤剂供水管35、37优选地设置为在用户的视野中被遮挡。

因此,在所述分配器安装部50优选地形成有洗涤剂供水管通过部254a、254b。洗涤剂供水管可以通过所述洗涤剂供水管通过部从顶盖的上部向下部贯通并延伸。

在分配器5的前方连接有外桶供水管33。所述外桶供水管33是用于向位于外桶盖25的下部的外桶4供给洗涤水的结构。因此,所述外桶供水管33需要从安装于外桶盖25的上部的分配器5向外桶盖25的下部延伸。为此,在分配器安装部50的前方可以形成有作为第二开口部253的外桶供水管通过部。

在所述分配器安装部50可以形成有供第二阀517插入的阀通过部254c。所述第二阀517可以是电磁阀,第二阀517的高度可高于分配器的高度。由此,在第二阀517的一部分贯通阀通过部254c的状态下,第二阀517可以固定于分配器安装部50。

图10示出了外桶盖25上安装有分配器5和洗涤剂供水管35、37的情形。如图所示,仅有洗涤剂供水管35、37的一部分暴露于外桶盖25的上部。此外,外桶盖25的后方的大部分在用户的视野中被遮挡,因此,这样的分配器5和洗涤剂供水管35、37不被用户看到。图1所示的情况是抽屉主体21被引出最大程度的状态。如图所示,分配器5和洗涤剂供水管35、37不会暴露于外部。

外桶盖25的前方向外部暴露。尤其是,开口部251的周边也向外部暴露。因此,水可能流入到外桶盖25的上部面中的开口部251的周边。湿的洗涤物中产生的水或进行洗衣机的外部清扫时产生的水可能会流入到外桶盖25的上部。这样的水可能向外桶盖25的后方流动。尤其是,可能流入到第二阀517而引起阀的故障或误动作。因此,在所述外桶盖25的后方,优选地形成有向上部凸出的后方筋25a。即,所述后方筋25a可以形成于外桶盖的后方的上部面。

所述后方筋25a可以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阻断水从前方向后方流入。尤其是,可以形成将分配器安装部50进行前后划分的后方筋25a。

所述后方筋25a可以从分配器安装部的左右向上部延伸形成。

水可以通过所述后方筋25a向外桶盖25的两侧方流动并排出。并且,水可以沿着后方筋25a向外桶供水管通过部253流入。

如图11所示,向外桶盖25的下部延伸的洗涤剂供水管35、37优选地固定于外桶盖25的下部面。为此,在所述外桶盖25的下部面可以形成有洗涤剂供水管安装部35a、37a。所述洗涤剂供水管安装部可以构成为多个软管挂件35a、37b的形态。所述洗涤剂供水管35、37以固定于所述软管挂件的状态延伸至洗涤剂盒71。

所述分配器5和洗涤剂盒71之间的长度相对较长。因此,根据洗涤剂供水管自身的重量及是否供水的情况,洗涤剂供水管可能下垂或移动。因此,优选地,在洗涤剂供水管延伸的方向上设置多个软管挂件,从而在多个固定点上固定洗涤剂供水管。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将洗涤剂供水管安装于外桶盖25,并与外桶盖25当作一个组件。

如图12所示,在外桶盖25的下部安装洗涤剂盒71、81。即,在形成于外桶盖25的洗涤剂盒安装部255、256安装洗涤剂盒。虽未图示,洗涤剂盒71可以安装于外桶盖25,洗涤剂供水管35、37在外桶盖25的下部与洗涤剂盒71、81相连接。

由此,外桶盖25可以被当作为安装有分配器5、洗涤剂盒71、81、洗涤剂供水管35、37的一个组件形态。即,可以在外桶盖25安装分配器5和洗涤剂盒71、81之后,利用洗涤剂供水管35、37连接分配器5和洗涤剂盒71、81之间,并将洗涤剂供水管固定于外桶盖25。可以将这样的一个组件结合或分离于壳体乃至抽屉主体21,因此,非常容易实现组装性及事后管理。

另外,水或洗涤剂(尤其是液态洗涤剂)也可能在外桶盖25的上部面中的开口部251的周边或洗涤剂盒安装部255、256的周边流动。虽然将进行后述,在外桶盖25的前方乃至前方上部可以安装有控制面板231。在所述控制面板231的内部设置有电气部件,因此,更需要阻断所述水或洗涤剂向外桶盖25的前方流动。

为此,在所述外桶盖25的上部面,优选地形成有向上部凸出的前方筋25b。所述前方筋25b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防止水或洗涤剂从后方向前方流动。尤其是,所述前方筋25b设置于洗涤剂盒安装部255、256的前方,在用户错误投放液态洗涤剂、液态漂白剂或液态柔顺剂等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这些向前方流入。

所述外桶盖25可以包括向所述前方筋25b的前方水平地延伸的安置筋25c。所述安置筋25c可以形成于顶盖25的前方,并构成顶盖的前方上部面。但是,所述安置筋25c可以通过与控制面板进行结合,来不暴露于外部。即,所述安置筋25c可以在控制面板231的下部与所述控制面板231相结合,从而支撑所述控制面板231。

所述安置筋25c可以被设置为,在抽屉主体21的上部安置于所述抽屉主体21。即,当顶盖25与所述抽屉主体21相结合时,所述安置筋25c可以与所述抽屉主体21相接。由此,顶盖25可以利用安置筋25c支撑于抽屉主体21。

在所述顶盖25的前方,可以根据安置筋25c的数目来形成支撑于所述顶盖25的支撑点。安置筋25c可以形成于顶盖25的左右以及中央。由此,顶盖25可以利用安置筋25c稳定地得到支撑。

在安置筋25c和安置筋25c之间可以形成有切开部25d。即,在与切开部25d对应的部分,可以排除从前方筋25b向前方延伸的诸如安置筋25c的结构。切开部25d可以分别形成于在顶盖25的中央形成的安置筋25c的左右位置。

所述切开部25d可以形成:当顶盖25覆盖抽屉主体21时,使抽屉主体21向外部暴露的空间。

设置于所述顶盖25的左侧的安置筋25c可以与洗涤剂盒81相结合,为此,在安置筋25c可以形成有结合孔25e。同样地,设置于顶盖25的右侧的安置筋25c可以与洗涤剂盒71相结合,为此,在安置筋25c可以形成有结合孔25e。

所述洗涤剂盒71、81在与安置筋分别结合的状态下,可以沿着顶盖25的左右中心方向更加延伸设置。因此,可以通过所述切开部25d向位于顶盖25的下部且位于所述抽屉主体21的内部空间的洗涤剂盒靠近。即,可以在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的外部向洗涤剂盒插入作业者乃至组装者的手。如后所述,这表示在组装抽屉主体21和顶盖25之后,能够事后实现洗涤剂盒和外桶之间的管连接。

并且,所述安置筋25c可以说是供控制面板231从上部向下部结合的结构。因此,在所述安置筋可以形成有供所述控制面板231结合的垂直结合部。

此外,在前方筋25b可以形成有用于将所述控制面板231结合于前方的水平结合部21g。

以下,参照图13,对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形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结合关系进行详细的说明。

抽屉主体21或壳体包括前后左右侧壁,并在内部形成空间。此外,抽屉主体21的上部面开放。所述抽屉主体21可以利用注塑成型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前后左右侧壁。即,可以形成为单一主体。

在所述抽屉主体21的内部空间安装滚筒6和外桶4。此外,在所述抽屉主体21的前方结合抽屉面板23。在所述抽屉主体21以可滑动的方式在机壳1移动的情况下,抽屉主体21的一部分和顶盖25的一部分可以选择性地暴露于机壳1的外部。但是,所述抽屉面板23可以说是在机壳1的前方始终暴露的部分。

在所述抽屉面板23的上部、抽屉主体21的前方上部以及顶盖25的前方可以安装控制面板231。并且,在所述顶盖25的左右可以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结合筋25f。所述结合筋25f可以形成为在顶盖25的上部面两端向下方弯折的形态。所述结合筋25f可以构成为覆盖抽屉主体21的左右侧壁的一部分的形态,从而使顶盖25通过所述结合筋25f与抽屉主体21的两侧壁相结合。

但是,在抽屉主体21的内部安装滚筒6和外桶4之后,在抽屉主体21安装顶盖25和控制面板231的情况下,不易将连接管77、87连接于外桶4和洗涤剂盒71、81之间。这是因为,洗涤剂盒71、81在安装于顶盖25之后,随着顶盖25安装于抽屉主体21而将位于抽屉主体21的内部。

为了容易地连接这样的连接管77、87,在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之间优选地形成有进出空间21e。

如图14所示,可以在顶盖25形成切开部25d,来使切开部25d形成这样的进出空间21e。但是,随着切开部25d的前后宽度变大,进出空间21e将变大,但是另一方面将可能引起顶盖25的前后宽度变得更大的问题。

因此,在所述抽屉主体21乃至壳体的前侧壁21a的上部可以形成扩展部21f。所述扩展部21f可以形成为袋(pocket)形状。即,扩展部21f可以形成为向前侧壁21a的前方扩展、且上部呈开口的形状。由此,扩展部21f可以形成为,与顶盖25具有前后隔开间隔且具有上下隔开间隔。即,可以在抽屉主体21的前方上部形成向所述壳体的内部进出的进出空间21e。其中,所述切开部25d可以执行将进出空间更加扩展的功能。

洗涤剂盒71、8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进出空间21e向外部暴露。所述进出空间21e可以具有能够插入作业者的手或几个手指的程度的大小。首先,由于连接管77、87的一端处于结合于外桶4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所述进出空间21e使连接管77、87的另一端连接于洗涤剂盒71、81。

为此,在连接管77、87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诸如环形件77a、87a的卡止部,在洗涤剂盒71、81可以形成卡挂部71a、81a。作业者可以将连接管77、87的另一端与洗涤剂盒71、81相连接后,通过将所述卡止部固定于卡挂部来完成连接管的连接。由于所述卡止部和卡挂部结合,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防止所述连接管从洗涤剂盒分离。

所述连接管可以构成为波纹管形态,因此,所述连接管和洗涤剂盒相连接的连接部优选地位于所述扩展部21f的后方。

由于所述扩展部21f,可能无法使所述顶盖25支撑于抽屉主体21。这是因为,所述扩展部21f形成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之间的前后以及上下进出空间21e。

但是,所述扩展部21f可以沿着顶盖25或抽屉主体21的左右长度方向仅形成于一部分。即,所述扩展部21f可以在左右中心的两侧仅形成于一部分。即,可以仅形成能够将连接管77、87进行连接的空间。

因此,所述顶盖25优选地在抽屉主体21的前方的中央部分及两侧部分支撑于所述抽屉主体21。

形成于顶盖25的中央部分的安置筋25c以及分别形成于顶盖25的左右的安置筋25c可以支撑于所述抽屉主体21。可以在中央安置筋25c和右侧安置筋25c之间形成扩展部21f。同样地,可以在中央安置筋25c和左侧安置筋25c之间形成扩展部21f。

为了实现这样的顶盖25的支撑,在所述抽屉主体21可以形成向上部延伸的支撑筋21g。这样的支撑筋可以是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抽屉主体21的筋,可以向上部延伸来在顶盖25的安置筋25c的下部面支撑顶盖25。所述支撑筋21g可以以与各个安置筋25c对应的方式形成。

由此,利用所述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的结构,能够使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稳定地进行结合,在这样的结合之后,可以通过扩展部21f结合外桶和洗涤剂盒之间的连接管。

随后,可以在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结合抽屉面板23和控制面板231。由此,能够完成对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基本外观结构的组装。

所述支撑筋21g可以形成有多个。即,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可以具有左右隔开间隔。

在所述支撑筋和支撑筋形成的左右隔开空间,可以插入洗涤剂盒的紧固凸柱。此外,顶盖的紧固孔可以位于与所述紧固凸柱对应的部分的上部。由此,可以说是,所述多个支撑筋支撑所述顶盖,另一方面形成能够使洗涤剂盒结合于顶盖的空间。由于所述洗涤剂盒的紧固凸柱插入并固定于支撑筋和支撑筋之间,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洗涤剂盒。

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采用抽屉式结构,因此可以安装于机壳内部。

在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进行驱动的情况下,除了滚筒及外桶以外,壳体21自身也可能进行振动。这样的壳体的振动可以包括前后振动、上下振动以及左右振动。

其中,在壳体21和机壳1之间可以形成用于减小所述壳体的前后振动以及左右振动的结构。

具体而言,抽屉主体21的前方部分,尤其是安装抽屉面板23的前侧壁21a不插入到机壳的内部。即,即使抽屉主体21以最大程度引入到机壳1的内部,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的一部分也被机壳1的引出口11堵住而不再引入。

因此,所述抽屉主体21以最大程度引入到引出口的内部的状态将是衣物处理装置运行的时刻。此时,所述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将与引出口部分的机壳1相接。因此,在相接的状态下,需要衰减抽屉主体21进行上下左右移动的情形。

为此,可以在引出口11部分的机壳1形成凸起1a,并且与所述凸起1a对应地,在前侧壁21a形成凸起容置部26。所述凸起可以是向前方凸出的形态,所述凸起容置部26可以形成为如下形态,即,侧壁的一部分开放,并且随着凸起的插入长度变大而其内径扩张。所述凸起容置部26可以形成为,随着凸起1a的插入长度变大,所述凸起容置部26的基本内径变大。

由此,当所述凸起1a从凸起容置部26的后方向前方插入时,所述凸起1a在插入的状态下,上下移动及左右移动因凸起容置部26而受到限制。其中,就在所述凸起容置部26的内部的所述凸起1a的上下左右移动而言,可被允许至进行弹性复原的程度。因此,能够实现衰减抽屉主体21的上下左右振动的效果。

其中,所述凸起容置部26可以与抽屉主体21形成为一体。即,可以通过注塑方式作为抽屉主体21的一部分结构形成为单一主体。

所述凸起1a和凸起容置部26可以分别形成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左右。尤其是,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分别形成于左右。当然,也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分别形成于左右。

所述凸起容置部26可以以与所述抽屉主体21一体的方式形成,因此,无需额外地安装凸起容置部26,从而可以简化制造及结构。

如图15所示,可以在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的前部面,以与抽屉主体21一体的方式形成间隔保持筋27。所述间隔保持筋27可以形成为水平的形态或垂直的形态,以便能够与抽屉主体21一体地注塑形成。所述间隔保持筋27也可以形成为水平及垂直复合呈现的格子形态。

所述间隔保持筋27可以形成为,用于保持抽屉面板23的后部面和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的前部面之间的隔开间隔。如图13所示,所述抽屉面板23形成为板形态,优选地形成抽屉面板23的丰满感。这是因为,由于抽屉面板23是向机壳的外部暴露的部分,用户可把持抽屉面板23来引出或引入衣物处理装置。

因此,可以利用所述间隔保持筋27来形成抽屉面板23的丰满感。

所述抽屉面板23的下部被形成于所述前侧壁21a的下部的下方筋28遮挡。此外,抽屉面板23的上部被控制面板231遮挡。换言之,在抽屉面板23和抽屉主体21之间形成空间以形成抽屉面板23的丰满感,这样的空间由间隔保持筋27来保持。此外,形成于抽屉面板23和抽屉主体21之间的空间的上部被控制面板231遮挡,空间的下部被抽屉主体21的下方筋28遮挡。

由此,通过将所述抽屉主体21的间隔保持筋27和下方筋28与抽屉主体21形成为一体,能够更加容易地形成抽屉面板23的丰满感。这表示防止因需要形成这样的丰满感而设置额外的结构,从而容易地进行制造及简化结构。此外,表示抽屉面板23能够直接结合于抽屉主体21。

另外,如图13所示,控制面板231可以与抽屉面板23及顶盖25相结合。所述控制面板231可以在扩展部21f的上部与顶盖25及抽屉面板23相结合。由此,所述控制面板231将遮挡抽屉主体21和抽屉面板23之间的隔开空间。此外,所述控制面板23将遮挡顶盖25和抽屉主体21之间的隔开空间。

尤其是,所述扩展部21f形成为,从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向前方凸出的袋形态。所述扩展部21f的凸出长度可以与上述的间隔保持筋27的凸出长度相同或类似。即,扩展部21f可以被设置为,与所述间隔保持筋27一同保持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和抽屉面板23之间的间隔。

在所述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可以形成有紧固部29。并且,可以形成有凸柱形态的紧固部29。可以在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的前方紧固连接抽屉面板23,通过所述紧固部29将所述抽屉面板23与抽屉主体21的前侧壁21a相结合。作为一例,螺钉可以贯通凸柱形态的紧固部29。所述螺钉可以从抽屉主体21内侧贯通。因此,抽屉面板23可以先于控制面板231结合于抽屉主体21。随后,顶盖25可以结合于抽屉主体21。但是,作为相反的情况,可以使顶盖25先结合于抽屉主体21,然后将抽屉面板23结合于抽屉主体21。无论是哪种情况,均为控制面板231结合于顶盖25或抽屉面板23之前,因此,可以实现基于扩展部的连接管的连接。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衣物处理装置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处理装置a位于第二处理装置b的上部。

图1所示的第二处理装置和图17所示的第二处理装置b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同的结构,图17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所述第二处理装置b由用于衣物的洗涤的装置构成的情况。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第二机壳91,能够支撑第一处理装置a的机壳1;第二外桶92,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壳的内部,用于储存水;以及,第二滚筒94,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桶的内部。当然,也可以在一个机壳设置两个处理装置。即,第一处理装置a可以位于一个机壳的上部空间,第二处理装置b位于一个机壳的下部空间。

在所述第二机壳91的前方面,设置有利用第二门913进行开闭的第二机壳投放口911。所述第二外桶92可以构成为内部空的圆筒形状,在所述第二外桶92的前方面设置有第二外桶投放口921。为了防止发生漏水,所述第二机壳投放口911和第二外桶投放口921可以通过密封垫925相连接。

所述第二外桶92可以通过第二外桶支撑部923固定于第二机壳91的内部。所述第二外桶92接收通过第二供水部926供给的水,在所述第二外桶92的内部储存的水通过第二排水部927向第二机壳91的外部排出。所述第二外桶供水管926利用由第二处理装置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的第二外桶供水管阀929来进行开闭。

所述第二滚筒94可以由内部空的圆筒形状构成,在所述第二滚筒94的前方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机壳投放口911及第二外桶投放口921相连通的第二滚筒投放口941。

所述第二滚筒94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二滚筒贯通孔943与第二外桶9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滚筒94利用第二驱动部进行旋转,所述第二驱动部可以包括:第二定子945;第二转子946;以及,第二转轴947,贯通所述第二外桶的背面,并将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二转子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47可以以与所述第二机壳91的底面平行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处理装置a被设置为支撑第二处理装置b的底面的情况下(图1),所述第一处理装置a可以如图1至图16所述的方式设置。

但是,如图17所示,在所述第一处理装置a被设置为安置于第二处理装置b的上部面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所述机壳1;外桶2,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用于储存水;滚筒6,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用于储存衣物;以及,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及第二洗涤剂供给部8,用于向所述外桶供给洗涤剂。即,在如图17所示那样构成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第一处理装置a中可以省略抽屉2。

但是,在图17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所述机壳1的上部面需要设置有位于门45的上部的机壳投放口13、用于开闭所述机壳投放口的机壳门15。进一步,安装所述各洗涤剂供给部7、8的第一洗涤剂盒安装部255以及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也需要被设置为贯通所述机壳1的上部面。所述第一洗涤剂盒安装部255及第二洗涤剂盒安装部256可以被设置为,利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机壳1的上部面的第一投放孔门(未图示)及第二投放孔门19进行开闭。

另外,在所述第一供水管31的截面积大于洗涤剂供水管35的截面积,或者所述第一阀311的运行所需的能量大于所述第二阀517的运行所需的能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311和第二阀517优选地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向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供水的情况下,控制部优选地首先控制所述第二阀517来开放所述洗涤剂供水管35,然后控制第一阀311来开放所述第一供水管31。这是因为,在所述第一供水管31的截面积大于洗涤剂供水管35的截面积,或者第一阀的运行所需的能量大于第二阀的运行所需的能量的情况下,如果首先开放所述第一供水管31,则即使向第二阀517供给电力,也可能发生所述第二阀517因水压的作用下无法开放洗涤剂供水管35的问题。

与此相反地,在需要切断向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部7的供水的情况下,控制部优选地首先通过所述第一阀311封闭所述第一供水管31,然后通过第二阀517封闭洗涤剂供水管3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a可以不是抽屉式。即,可以被设置为,无法从机壳的内部引出外桶或滚筒。由此,机壳自身将执行容置外桶和滚筒的壳体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用于容置外桶和滚筒且能够相对于机壳引出的壳体。

本发明可以变形为多种形态来实施,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如果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结构要素,其应当被认为是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