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9344发布日期:2022-06-08 05:1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的线圈的转移器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


背景技术:

2.在织袜机将袜子织到最后一圈袜子织完后,需要将袜子转移到缝合装置来缝住袜头。此时,需要将袜线从织袜机转移出来,要求转移装置在转移过程中对袜线进行可靠的转移,不会出现脱线、挂线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包括:挂齿主体;转移部,转移部从挂齿主体的头部延伸,转移部成弯钩状,转移部上具有挂齿凹槽,挂齿凹槽末端的外壁上具有圆角。
4.可选地,所述转移部从与挂齿主体的结合处开始逐渐变细。
5.可选地,挂齿主体的尾部具有挂齿凸起,所述挂齿凸起用于卡合外部装置。
6.可选地,所述挂齿凹槽的末端具有缺口以引导外部器件插入。
7.可选地,所述转移部为弧形。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挂齿能够将织物的线圈顺畅地从织袜机转到转移装置上。
附图说明
9.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不应认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10.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11.图2显示了护齿片的立体图。
12.图3-图1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
14.织袜针1、脱针盘2、托袜片201、生克片201、翻袜管3;挂齿4d、护齿片 4c、挂齿主体41、挂齿凸起411、转移部42、挂齿凹槽43、护齿片主体45、护齿片夹持部46、护齿片斜切部47、护齿片凸起451、护齿片凹槽452;缝合针7b、织物8。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6.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4d的立体图,挂齿4d具有挂齿主体41,在挂齿主体41
的头部(接触织物线圈的一端)具有转移部42。挂齿主体41为细长薄片状,转移部42偏离挂齿主体41的轴线向下弯曲,优选地,转移部42为弧形,从挂齿主体41端部逐渐变细,末端呈尖状。挂齿主体41的尾部(远离织物线圈的一端)具有挂齿凸起411,该挂齿凸起411卡合到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上,推动和拉动该挂齿凸起411,能够将挂齿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往移动,而且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进行织物线圈的转移。
17.挂齿主体41具有一定厚度,从而在挂齿主体41的头部即转移部42上能够开一个凹槽,即转移部42上外侧(图中左侧)具有挂齿凹槽43,该挂齿凹槽43 用于容纳织物缝合装置的缝口齿,缝口齿的作用和一般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此不再描述。
18.在挂齿凹槽43的末端,凹槽壁的外侧上设置有倒角44,便于线圈从下往上顺滑交接至转移部42处位置,使其不挂丝不卡线(见图3)。挂齿主体41的尾部 (远离织物线圈的一端)具有挂齿凸起411,该挂齿凸起411卡合到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上,推动和拉动该挂齿凸起411,能够将挂齿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往移动,而且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进行织物线圈的转移。
19.图2显示了护齿片4c的结构。护齿片4c用于与挂齿4d配合使用。护齿片 4c具有护齿片主体45,护齿片主体45前端(接触织物的线圈的一端)向下延伸有护齿片夹持部46,护齿片主体45的后端(远离织物的线圈的一端)的下侧具有护齿片凸起451。该护齿片凸起451卡合到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上,推动和拉动护齿片凸起451能够将挂齿在径向上向内和向往移动,而且还能够上下移动,以进行织物线圈的转移。护齿片主体45和护齿片夹持部46之间的结合处形成有护齿片斜切部47。护齿片主体45下侧具有多个护齿片凹槽452,以与织物转移装置的转移盘相结合。使用时,缝合针4a插入挂齿4d的挂齿凹槽43内。
20.下面参照图3-图1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挂齿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以袜子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织物。
21.如图3所示,在织袜机织到最后一圈,织物8在织袜机的翻袜管3内,织物 8的线圈在织袜针1的针舌下。
22.如图4所示,移走图3中的生克片201,将转移装置移动到织袜针1上方,使得织袜针1位于两个护齿片4c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下方。
23.如图5所示,将护齿片4c向下移动,令织袜针1穿过两个护齿片4c之间形成的间隙。护齿片4c持续向下,直至将织物8压在脱针盘2上。这是为了确保织物8在织袜针1的针舌之下,为成功转移线圈做准备。
24.在图6中,将护齿片4c径向朝外移动,脱离织袜针1。
25.在图7中,将挂齿4d径向朝内移动,直到织袜针1的针头位于挂齿4d形成的挂齿凹槽43内,挂齿凹槽43位于织袜针1的主体和针舌之间。
26.在图8中,将护齿片4c径向朝内移动,令织袜针1在两个护齿片4c之间形成的间隙之间。此阶段,护齿片4c的位置相对于织袜针1的位置比图8所示的阶段在径向上更在外,以避免接下来的阶段中挡住织物8的向上运动。
27.在图9中,将脱针盘2向上运动,推动织物8向上运动,那么织物8会相应地沿着织袜针1向上运动。
28.在图10中,织物8已经向上带动织袜针1的针舌,使得针舌合上,从而织袜针1的开口合上。
29.图11中,织袜针1的针舌搭在挂齿4d的外侧(以翻袜管3的轴为中心的径向外侧),从而织物8能够从织袜针1上顺滑地转移到挂齿4d的转移部42上。
30.在图12中,将转移装置向上移动,此时织物8已经转移到织袜针1上,而且织物8的下方有护齿片4c拖住,因此袜子能够向上运动。
31.在图13中,将脱针盘2向下运动。
32.在图14中,生克片201径向上向内运动,与脱针盘2和织袜针1相配合,准备织下一个织物。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其特征在于,挂齿主体(41);转移部(42),转移部(42)从具有厚度的挂齿主体(41)的头部延伸,转移部(42)成弯钩状,转移部(42)上具有挂齿凹槽(43),挂齿凹槽(43)末端的凹槽壁的外侧上设置有倒角(44),所述转移部(42)从与挂齿主体(41)的结合处开始逐渐变细,末端呈尖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其特征在于,挂齿主体(41)的尾部具有挂齿凸起(411),所述挂齿凸起(411)用于卡合外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齿凹槽(43)的末端具有缺口以引导外部器件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部(42)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线圈的挂齿,包括:挂齿主体(41);转移部(42),转移部(42)从挂齿主体(41)的头部延伸,转移部(42)成弯钩状,转移部(42)上具有挂齿凹槽(43),挂齿凹槽(43)末端的外壁上具有圆角,所述转移部(42)从与挂齿主体(41)的结合处开始逐渐变细。本实用新型的挂齿能够将织物的线圈顺畅地转移到其他转移部件上。移到其他转移部件上。移到其他转移部件上。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丰 姚先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