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7779发布日期:2022-01-01 00:3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光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光机。


背景技术:

2.压光机是用于提高纺织布料光泽度的设备,布料在染色后,需要经过压光机进行压光,以提高布料的光泽度和柔软度,将压辊做成纺锤形来可以抵消压光机工作工程中压辊的形变从而能够保持布料的光泽度以及柔软度。
3.公告号为cn2088841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布料压光机,包括支架,转动连接在支架两内壁之间的两组压紧辊、转动连接在支架侧壁上的调节辊,在所述支架上设置用于调节调节辊和压紧辊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两侧侧壁上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在调节辊两端上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在所述调节块上设有用于定位调节块的锁紧件。通过滑动调节块,调节调节辊、压紧辊之间的间距。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滑动调节块时,需要先移动一个调节块,然后,再移动另一个调节块,使得两个调节块移动的距离相同,从而导致调节辊、压紧辊间距调节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调整调节辊、压紧辊的间距,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光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光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压光机,包括支架、调节辊和两组压紧辊,所述压紧辊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调节辊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设置为两个,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导向杆和滑动块,所述固定杆与滑动块滑动连接且与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滑动块、支架连接,所述调节辊与滑动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设置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两个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移动件用于同时使两个滑动块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件带动两个滑动块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固定杆移动,从而调整调节辊、压紧辊之间的间距,导向杆的设置使得两个滑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减少偏离情况的出现,进而便于调整调节辊、压紧辊的间距。
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包括内杆和外管,所述内杆穿设在外管内且与外管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与滑动块连接,所述内杆、外管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锁紧内杆、外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在固定杆上移动,内杆随着滑动块在外管内滑动,从而使得两个滑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减少出现偏离的情况,同时,锁紧组件将内杆与外管锁紧,进而使得滑动块固定在固定杆上,从而限制调节辊的位置。
11.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套和锁紧片,所述锁紧套与外管连接,所述锁紧片
设置为多个且与外管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套挤压锁紧片,从而将内杆锁紧在外管内。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固定杆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件的设置以防滑动块从固定杆上滑出,从而影响对调节辊位置的调节。
1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调整调节辊的高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的设置用于当无法在水平方向上调整调节辊的位置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整调节辊的位置,进而调整调节辊、压紧辊的间距,使其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
17.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升降件,所述升降件成对设置,所述升降件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滑动部升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两个滑动部移动,从而带动调节辊在竖直方向移动,两个升降件的设置使得调节辊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便于调整调节辊的位置。
19.优选的,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滑动部能够在转动部上滑动,所述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两个转动部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转动部转动,从而使得滑动部在转动部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便于依据布料的厚度调整调节辊的位置。
21.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与转动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和链条,所述链条与链轮连接且与链轮转动配合,所述驱动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的转动部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驱动其中一个转动部转动,转动部带动链轮转动,链轮与链条啮合,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部同时转动,进而驱动两个滑动部沿着支架高度方向同时移动,从而调整调节辊的位置。
23.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整压紧辊的高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的设置当无法调整调节辊的位置时,能够调节压紧辊的位置,进而调整压紧辊、调节辊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压紧辊;3、调节辊;4、驱动组件;41、支撑件;42、动力件;43、连接杆;44、锁紧件;5、调节机构;6、升降组件;61、驱动件;611、驱动部;612、链条;613、链轮;62、升降件;621、滑动部;622、转动部;7、水平调节组件;71、固定杆;72、导向杆;721、内杆;722、外管;73、锁紧组件;731、锁紧套;732、锁紧片;74、滑动块;75、移动件;76、阻挡件;8、移动组件;81、滑块;82、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压光机。
32.参照图1,一种压光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两组压紧辊2,两组压紧辊2呈上下间隔设置,支架1两侧侧壁上连接有一调节辊3,调节辊3位于两组压紧辊2之间,调节辊3的轴线位于压紧辊2的一侧,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压紧辊2位置的驱动组件4和用于调整调节辊3位置的调节机构5。
33.参照图1和图2,其中一组压紧辊2上设置有移动组件8,移动组件8成对设置且分布在压紧辊2的两端,移动组件8包括滑块81和移动杆82,压紧辊2穿设在滑块81内且与滑块81转动连接,滑块81相对于支架1滑动连接,滑块81的横截面为t形,支架1上开设有与滑块81相互配合的滑槽,滑槽沿支架1高度方向排布,移动杆82一端与滑块81焊接,另一端延伸出支架1且与支架1滑动连接。
34.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4包括支撑件41和连接杆43,连接杆43位于压紧辊2的正上方且与压紧辊2相互平行,连接杆43的两端与两个移动杆82焊接,支撑件41为开口朝向压紧辊2的u形板,支撑件41与支架1焊接,支撑件41与连接杆43之间设置有动力件42,本实施例动力件42为气缸,气缸的缸筒部分与支撑件41焊接,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43焊接,气缸能够驱动连接杆43移动,进而驱动滑块81带动压紧辊2在支架1上移动,从而能够调整两组压紧辊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调节辊3、压紧辊2之间的距离,支撑件41上设置有锁紧件44,锁紧件44设置为两个且与移动杆82一一对应,锁紧件44用于固定支撑件41、移动杆82,锁紧件44穿过支撑件41且与移动杆82抵接,锁紧件44与支撑件41转动连接,从而以防压紧辊2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
35.参照图1和图3,调节机构5包括升降组件6和水平调节组件7,升降组件6用于使得调节辊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升降组件6包括驱动件61和升降件62,升降件62设置为两个且与支架1的两侧相对应,升降件62包括滑动部621,滑动部621与调节辊3连接,支架1上开设有与滑动部621相互配合的滑动槽,滑动槽沿支架1高度方向分布,滑动部621上设置有转动部622,转动部622沿支架1高度方向穿设在滑动部621上,转动部622为螺纹杆,滑动部621能够在转动部622的转动下在转动部622上滑动,转动部622远离滑动部621一端设置有链轮613,链轮613设置为两个且与转动部622一一对应,链轮613套设在转动部622上且与转动部622固定连接,驱动件61包括驱动部611和链条612,链条612套设在两个链轮613上且与两个链轮613啮合,驱动件61与其中一个转动部622固定连接。
36.参照图3,水平调节组件7设置为两个且与转动部622一一对应,水平调节组件7包括固定杆71、导向杆72和滑动块74,固定杆71、导向杆72沿水平方向设置,固定杆71和导向杆72并排设置,滑动块74套设在固定杆71上且与固定杆71滑动连接,滑动块74与导向杆72连接,压紧辊2穿设在滑动块74上且与滑动块74转动连接。
37.参照图3和图4,导向杆72包括内杆721和外管722,内杆721穿设在外管722内且与外管722滑动连接,外管722一端与滑动部621焊接,内杆721远离滑动部621一端与滑动块74焊接。内杆721和外管722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73,锁紧组件73用于锁紧内杆721和外管722,锁紧组件73包括锁紧套731和锁紧片732,锁紧套731套设在内杆721上且与外管722螺纹连接,锁紧片732设置为多个且分布在外管722的周侧,当锁紧套731与外管722螺纹连接时,锁
紧片732受到挤压,从而使得内杆721、外管722锁紧。
38.参照图3,为了便于同时移动两个滑动块74,调节辊3的正上方设置有移动件75,移动件75为开口朝向调节辊3的u形架且与两个滑动块74固定连接。
39.参照图3,为了以防滑动块74移动出固定杆71外,固定杆71远离滑动部621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76,阻挡件76套设在固定杆71的一端且与固定杆71固定连接。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压光机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调节调节辊3和压紧辊2之间的间距时,通过拉动移动件75,从而使得两个滑动块74同时在固定杆71上移动,同时在导向杆72的作用下,从而使得调节辊3在移动过程中不偏离,当移动完调节辊3后,通过锁紧组件73锁紧内杆721、外管722,从而使得滑动块74在固定杆71上固定。
41.当需要调节调节辊3的高度时,驱动件61驱动转动部622转动,转动部622带动链轮613转动,链轮613与链条612啮合,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部622同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滑动部621同时在支架1上滑动,进而调整两个滑动部621的高度,进而调整调节辊3的高度。
42.当需要调节压紧辊2的高度时,气缸驱动连接杆43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压紧辊2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压紧辊2、调节辊3的高度。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