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1973发布日期:2022-02-16 15:2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


背景技术:

2.在整个纺织印染工序过程中,纺织在染色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水洗,而目前市面上采用的水洗方案为,通过喷淋头进行喷洗,而喷洗滴落的轻度污水则会与其他印染污水混合输送到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而这样对轻度污水进行的处理使得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去处理,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负担,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可以对水进行循环使用的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该水洗箱1内部通过防水隔板分设有喷洗室2、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以及清水沉淀室4;所述水洗箱1中间水平设置有水平隔板101,该所述水平隔板101上方的腔室即为喷洗室2,所述喷洗室2两侧分别设置有布料7的进料口5以及出料口6,所述喷洗室2内设置有多组对布料7进行限位的限位轮,布料从进料口5依次通过各个限位轮在出料口6输出,所述喷洗室2内的布料7运行路径的上下侧均设置有喷淋头8;所述水洗箱1下方竖直设置有竖直隔板102,所述竖直隔板分隔102的水洗箱1的腔室分别为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以及清水沉淀室4;所述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内插设有多组附着有微生物的生物膜滤芯9,所述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上方与喷洗室底板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开口301;所述竖直隔板顶端设置有溢流口10,污水通过溢流口10从生物膜污水处理室流入清水沉淀室,所述清水沉淀室上方一侧设置有加药口11;所述清水沉淀室一侧上方通过管道12与清水箱13连通,所述清水箱13通过管道与喷淋头8连通,所述清水箱与喷淋头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清水箱上方还连接有补充流失水分的补水管14。
5.所述加药口11加注的药剂为聚铝和亚铁。
6.所述物膜污水处理室上方阵列设置有多个与喷洗室连通的开口301,每个所述开口301处均插设有生物膜滤芯9。
7.所述喷洗室2内的限位轮包括第一限位轮15、第二限位轮16、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17、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以及一对挤压轮19;所述喷洗室靠近进料口处与之高度相同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一侧设置有与之错位的第二限位轮;所述喷洗室靠近出料口出呈上下排布设置有一对挤压轮,所述物料通过两挤压轮之间将清洗吸入的水挤掉;所述挤压轮与第二限位轮之间的喷洗室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均可上下调节高度的设置在喷洗室内,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之间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第
二布料位置调节轮与挤压轮之间设置有喷淋头8。
8.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17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20,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17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两侧的转轴上固定有调节块21,所述调节块21设置在连根支撑杆20之间,所述调节块中间竖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匹配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22,该螺杆上方穿过喷洗室顶部与其顶部的旋转盘23连接,通过旋转旋转盘调节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的高度。
9.两所述支撑杆截面呈“[”且开口均朝向相向侧,所述调节块外壁与之截面凹槽相匹配。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本装置可以对进入喷洗室的布料喷淋交底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清洗强度;清洗后的污水流入到生物膜污水处理室内进行污水处理,在通过清水沉淀室进行沉淀,由于清洗的污水属于轻度污水,使得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在次通过喷淋头喷淋使得只需要补充少了清水的情况下得到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示意图;
[0015]
图3是内部部分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参见图1-3。
[001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染加工用水洗箱,该水洗箱1内部通过防水隔板分设有喷洗室2、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以及清水沉淀室4;所述水洗箱1中间水平设置有水平隔板101,该所述水平隔板101上方的腔室即为喷洗室2,所述喷洗室2两侧分别设置有布料7的进料口5以及出料口6,所述喷洗室2内设置有多组对布料7进行限位的限位轮,布料从进料口5依次通过各个限位轮在出料口6输出,所述喷洗室2内的布料7运行路径的上下侧均设置有喷淋头8;所述水洗箱1下方竖直设置有竖直隔板102,所述竖直隔板分隔102的水洗箱1的腔室分别为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以及清水沉淀室4;所述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内插设有多组附着有微生物的生物膜滤芯9,所述生物膜污水处理室3上方与喷洗室底板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开口301;所述竖直隔板顶端设置有溢流口10,污水通过溢流口10从生物膜污水处理室流入清水沉淀室,所述清水沉淀室上方一侧设置有加药口11;所述清水沉淀室一侧上方通过管道12与清水箱13连通,所述清水箱13通过管道与喷淋头8连通,所述清水箱与喷淋头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清水箱上方还连接有补充流失水分的补水管14。
[0019]
所述加药口11加注的药剂为聚铝和亚铁。
[0020]
所述物膜污水处理室上方阵列设置有多个与喷洗室连通的开口301,每个所述开口301处均插设有生物膜滤芯9。
[0021]
所述喷洗室2内的限位轮包括第一限位轮15、第二限位轮16、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
17、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以及一对挤压轮19;所述喷洗室靠近进料口处与之高度相同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一侧设置有与之错位的第二限位轮;所述喷洗室靠近出料口出呈上下排布设置有一对挤压轮,所述物料通过两挤压轮之间将清洗吸入的水挤掉;所述挤压轮与第二限位轮之间的喷洗室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均可上下调节高度的设置在喷洗室内,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之间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与挤压轮之间设置有喷淋头8。
[0022]
所述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17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20,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17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18两侧的转轴上固定有调节块21,所述调节块21设置在连根支撑杆20之间,所述调节块中间竖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匹配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22,该螺杆上方穿过喷洗室顶部与其顶部的旋转盘23连接,通过旋转旋转盘调节第一布料位置调节轮和第二布料位置调节轮的高度。
[0023]
两所述支撑杆截面呈“[”且开口均朝向相向侧,所述调节块外壁与之截面凹槽相匹配。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