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横机山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9587发布日期:2022-02-16 14:5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横机山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横机山板。


背景技术:

2.山板是电脑横机的重要组件,通常包括电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中山导块与第一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翻针导块与第二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即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之间的上下运动是由凸轮旋转进行控制,凸轮与中山导块以及凸轮与翻针导块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间隙。但是,实际加工中往往很难控制精度,会导致零配件的误差和装配的误差会远远大于理论要求,在翻针状态下,凸轮与翻转导块之间的间隙太大,长针容易在轨迹槽内撞断,存在撞针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能减小或消除翻针状态下凸轮与翻针导块之间间隙的电脑横机山板。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脑横机山板,包括电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中山导块与所述第一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所述翻针导块与所述第二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作用于中山导块的弹性件,所述中山导块与翻针导块之间通过跷跷板相连接,在翻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作用在中山导块上,并进而使翻针导块在跷跷板的带动下具有压紧第二凸轮的趋势。
5.为了使弹性件能带动翻针导块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中山导块位于第一凸轮的下方,所述翻针导块位于第二凸轮的下方,翻针导块位于中山导块的前侧,所述跷跷板的前端连接在翻针导块的头部,跷跷板的后端连接在中山导块的头部,在翻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作用在中山导块上而使中山导块具有向下运动趋势。
6.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有支撑架,所述跷跷板安装在支撑架上,在所述支撑架上开有供所述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的头部穿过的第一通孔。
7.弹性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簧片,所述簧片的后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在翻针状态下,簧片的前端向下压住所述中山导块。这样,翻针状态下,簧片能对中山导块产生下压作用,进而通过跷跷板的带动,使翻针导块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8.为了对簧片对中山导块产生更为均匀的下压力,所述的簧片有两片,并分别作用在所述中山导块的左右两侧。
9.为了使山板结构更为合理,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具有向上延伸的凸耳,在所述凸耳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前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设于前侧两侧的凸耳之间。
10.为了对电机的安装进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安装
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11.跷跷板与中山导块、翻针导块之间可以有多种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所述中山导块的头部和翻针导块的头部开有供所述跷跷板卡入的卡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脑横机山板在翻针状态下,弹性件能作用在中山导块上,由于中山导块与翻针导块之间通过跷跷板相连接,因此,中山导块受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翻针导块在跷跷板的带动下具有压紧第二凸轮的趋势,从而减小或消除翻针导块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撞针隐患。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脑横机山板包括电机1、第一凸轮2、第二凸轮3、中山导块4、翻针导块5、跷跷板6、簧片7、支撑架8和电机支架9等组件。
18.其中,电机1安装在电机支架9上,以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前,电机1的输出轴11向前伸出于电机支架9。支撑架8设于电机支架9的前侧,在支撑架8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开有供中山导块4和翻针导块5的头部穿过的第一通孔81,中山导块4位于翻针导块5的后侧。支撑架8的前后两侧均具有向上延伸的凸耳82,在凸耳82上开有第二通孔83,电机1的输出轴11向前穿过第二通孔83,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安装在电机1的输出轴11上,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设于两个凸耳82之间,且第一凸轮2位于第二凸轮3的后侧,即安装完毕后,第一凸轮2位于中山导块4的上方,第一凸轮2能带动中山导块4向下移动,第二凸轮3位于翻针导块5的上方,第二凸轮3能带动翻针导块5向下移动。
19.中山导块4与翻针导块5之间通过跷跷板6相连接。具体地,跷跷板6转动设置在支撑架8上,在中山导块4的头部开有第一卡槽41,翻针导块5的头部开有第二卡槽51,跷跷板6的后端卡入第一卡槽41内,跷跷板6的前端卡入第二卡槽51内。这样,在跷跷板6的带动下,可以使中山导块4和翻针导块5发生联动,使其中一个导块向上运动,另一个导块向下运动。
20.在支撑架8上安装有能作用于中山导块4的弹性件,本实施例的弹性件为簧片7。簧片7有两片并分别位于中山导块4的左右两侧。簧片7的后端安装在支撑架8上,在翻针状态下,中山导块4与第一凸轮2相抵,翻针导块5与第二凸轮3相抵,簧片7的前端向下压住中山导块4,使中山导块4具有向下运动趋势。由于中山导块4与翻针导块5通过跷跷板6相连接,因此,可以使翻针导块5具有向上运动并压紧第二凸轮3的趋势,进而减小或消除翻针导块5与第二凸轮3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撞针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脑横机山板,包括电机(1)、第一凸轮(2)、第二凸轮(3)、中山导块(4)和翻针导块(5),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安装在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1)上,所述中山导块(4)与所述第一凸轮(2)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所述翻针导块(5)与所述第二凸轮(3)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作用于中山导块(4)的弹性件,所述中山导块(4)与翻针导块(5)之间通过跷跷板(6)相连接,在翻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作用在中山导块(4)上,并进而使翻针导块(5)在跷跷板(6)的带动下具有压紧第二凸轮(3)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山导块(4)位于第一凸轮(2)的下方,所述翻针导块(5)位于第二凸轮(3)的下方,翻针导块(5)位于中山导块(4)的前侧,所述跷跷板(6)的前端连接在翻针导块(5)的头部,跷跷板(6)的后端连接在中山导块(4)的头部,在翻针状态下,所述弹性件作用在中山导块(4)上而使中山导块(4)具有向下运动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架(8),所述跷跷板(6)安装在支撑架(8)上,在所述支撑架(8)上开有供所述中山导块(4)和翻针导块(5)的头部穿过的第一通孔(8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簧片(7),所述簧片(7)的后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上,在翻针状态下,簧片(7)的前端向下压住所述中山导块(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簧片(7)有两片,并分别作用在所述中山导块(4)的左右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的前后两侧均具有向上延伸的凸耳(82),在所述凸耳(82)上开有第二通孔(83),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11)向前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3),所述第一凸轮(2)和第二凸轮(3)设于前侧两侧的凸耳(8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横机山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8)的后侧设有电机支架(9),所述电机(1)安装在所述电机支架(9)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电脑横机山板,包括电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中山导块与第一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翻针导块与第二凸轮相配合并能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作用于中山导块的弹性件,中山导块与翻针导块之间通过跷跷板相连接,在翻针状态下,弹性件作用在中山导块上,并进而使翻针导块在跷跷板的带动下具有压紧第二凸轮的趋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脑横机山板的中山导块与翻针导块之间通过跷跷板相连接,翻针状态下,中山导块受弹性件弹力作用,使翻针导块在跷跷板的带动下具有压紧第二凸轮的趋势,从而减小或消除翻针导块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撞针隐患。患。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梦之星针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