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线机刀头及剪线机系统、缝纫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7344发布日期:2022-03-12 14:2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线机刀头及剪线机系统、缝纫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剪线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剪线机刀头及剪线机系统、缝纫机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制衣行业逐渐使用一种剪线设备,即剪线机,现有的剪线机刀头结构,包括外壳和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安装在外壳顶部,外壳里面设置负压吸风通道,负压吸风通道连通到刀片组件的下面,在负压吸风通道的旁边、外壳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与刀片组件的动刀片连接,在外壳顶部还安装有一风量调整片,风量调整片遮挡负压吸风通道部分的吸气口,且风量调整片与刀片组件之间形成间隙,以便线头能够吸入,这种剪线机存在缺点:风量调整片安装在外壳顶部,可调节性差,使得风量调整片与刀片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大小不能调节,从而导致线径大的线头不能被吸进负压吸风通道里,从而导致线头剪切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线机刀头及剪线机系统、缝纫机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量调整片的可调节性差,使线径大的线头不能被吸进负压吸风通道里,导致线头剪切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剪线机刀头,包括外壳、刀片组件和调节挡片,刀片组件安装在外壳的端部,外壳里面设置负压吸风通道,调节挡片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外壳的端部,调节挡片位于负压吸风通道的进风口处,进风口位于刀片组件的一侧,调节挡片与刀片组件之间留有前后间隙,通过调节机构实现调节挡片沿外壳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调节前后间隙,通过调节机构实现调节挡片沿外壳的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挡片与刀片组件的高度差。
6.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挡片上的第二调节孔,所述连接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里,所述调节挡片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调节孔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挡片的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调节孔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挡片的上下移动。
7.优选地,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对应,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对应;采用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使所述连接座通过安装在所述外壳里;采用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使所述调节挡片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
8.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为u型孔;所述调节挡片的截面形状呈l型。
9.优选地,所述调节挡片包括安装板和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所述第二调节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板上,在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风槽。
10.优选地,在所述外壳里面还设置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位于负压吸风通道一侧,在容置腔里设置有刀片驱动组件,所述刀片驱动组件与所述刀片组件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握手部和安装部,所述刀片组件、所述调节挡片、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刀片驱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部中,所述握手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130
°
至170
°
之间。
12.优选地,所述外壳通过注塑成型制得。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剪线机系统,包括刀头、负压吸风机、光电传感器、控制器和自动泵油润滑系统,刀头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剪线机刀头,刀头的负压吸风通道的出风口与负压吸风机连接,刀头的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负压吸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刀头的电机、负压吸风机的启停;
14.光电传感器位于刀头的一侧,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15.自动泵油润滑系统与控制器电连接,自动泵油润滑系统用于为刀头的刀片组件提供润滑油。
16.优选地,所述自动泵油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缸、油泵、油管和阀门,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油缸,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刀头的外壳顶部,油管的出油口位于刀片组件旁边,油管的中部安装有油泵和阀门。
17.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设备,包括工作台、缝纫机主体和剪线机系统,所述剪线机系统为上述所述的一种剪线机系统,缝纫机主体安装在工作台上,剪线机系统的刀头设置在缝纫机主体的一侧,剪线机系统的刀头用于剪切经缝纫机主体完成缝纫加工的工件的线头。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9.1、本方案通过调节机构实现调节挡片沿外壳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调节前后间隙,通过调整前后间隙的大小可以调节负压吸风通道的进风量的大小,从而调整剪线机刀头的吸力大小,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实现调节挡片沿外壳的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挡片与刀片组件的高度差,以使剪线机刀头能够让不同线径的线头进入,使得本方案中剪线机刀头能够实现多种线径的线头的剪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使线径过大的线头也能被吸进负压吸风通道里,保证线头能够彻底剪切。
20.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在说明书实施例部分做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刀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刀头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提供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刀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刀头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刀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6提供的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挡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剪线机系统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剪线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缝纫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刀头安装在缝纫机主体上);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缝纫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刀头安装在工作台上)。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一:
3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线机刀头,包括外壳1、刀片组件2和调节挡片3,刀片组件2安装在外壳1的端部,外壳1里面设置负压吸风通道11,调节挡片3通过调节机构4安装在外壳1的端部,调节挡片3位于负压吸风通道11的进风口110处,进风口110位于刀片组件2的一侧,调节挡片3与刀片组件2之间留有前后间隙8,通过调节机构4实现调节挡片3沿外壳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调节前后间隙8,通过调节机构4实现调节挡片3沿外壳1的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挡片3与刀片组件2的高度差;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连接座41、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的第一调节孔42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挡片3上的第二调节孔43,所述连接座41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1里,所述调节挡片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41上,所述第一调节孔42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挡片3的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调节孔43用于实现所述调节挡片3的上下移动。
36.本方案通过调节机构4实现调节挡片3沿外壳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调节前后间隙8,通过调整前后间隙8的大小可以调节负压吸风通道11的进风量的大小,从而调整剪线机刀头的吸力大小,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机构4 实现调节挡片3沿外壳1的上下移动进而调整调节挡片3与刀片组件2的高度差,以使剪线机刀头能够让不同线径的线头进入,使得本方案中剪线机刀头能够实现多种线径的线头的剪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使线径过大的线头也能被吸进负压吸风通道11里,保证线头能够彻底剪切。
37.如图5和图7所示,在所述外壳1里面还设置有一容置腔12,所述容置腔12位于负压吸风通道11一侧,在容置腔12里设置有刀片驱动组件7,所述刀片驱动组件7与所述刀片组件2连接;具体地,所述刀片驱动组件 7包括电机71和套设在电机71的转轴外的连接套筒72,所述刀片组件2 包括静刀片21和动刀片22,静刀片21、动刀片22一侧分别设置一排刀齿,静刀片21和动刀片22叠合设置,在动刀片22上安装有传动座23,传动座23上设置有滑槽231,在连接套筒72的一端凸出设置有一偏心轴,在偏心轴上安装有滚轮8,滚轮8嵌入到传动座23的滑槽231里,电机 71通电工作,使连接套筒72的偏心轴通过滚轮8带动传动座23左右来回移动,由于传动座23与动刀片22固定连接,因此,可带动动刀片22快速来回移动,从而在静刀片21和动刀片22之间产生剪切的效果,负压吸风通道11将线头吸入到刀头里面由
动刀片22剪断后并排走。
38.如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连接座41上设置有第一螺孔411和第二螺孔412,所述第一螺孔411与所述第一调节孔42对应,所述第二螺孔 412与所述第二调节孔43对应;采用第一螺钉5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42 与所述第一螺孔411螺纹连接,使所述连接座41通过安装在所述外壳1 里;采用第二螺钉6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43与所述第二螺孔412螺纹连接,使所述调节挡片3安装在所述连接座41上;通过螺钉实现连接座41、调节挡片3和外壳1的相互安装,使得拆装方便,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螺钉即可,使用方便。
39.所述第一调节孔42和所述第二调节孔43为u型孔,加工简单,方便调节。
40.如图8所示,所述调节挡片3的截面形状呈l型,具体他,所述调节挡片3包括安装板31和挡风板32,所述挡风板32位于所述安装板31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孔43开设在所述安装板31上,在所述挡风板32上设置有风槽33,结构加单,制造方便,风槽33的设计更方便线头的吸入。
41.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握手部13和安装部14,所述刀片组件2、所述调节挡片3、所述调节机构4和所述刀片驱动组件7均位于所述安装部14中,所述握手部13与所述安装部14之间形成夹角α;具体地,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130
°
至170
°
之间;优选地,夹角α为150
ꢀ°
,方便使用者手持剪切,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42.所述外壳1通过注塑成型制得;具体地,所述外壳1是由两个半体组装而成的,方便组装。
43.实施例二:
44.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线机系统,包括刀头200、负压吸风机9、光电传感器20、控制器30和自动泵油润滑系统,刀头200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剪线机刀头,刀头200的负压吸风通道11的出风口与负压吸风机9连接,刀头200的电机71与控制器30电连接,负压吸风机9 与控制器30电连接,控制器30连接市电,控制器30用于控制刀头200 的电机71、负压吸风机9的启停;光电传感器20位于刀头200的一侧,光电传感器20与控制器30电连接,光电传感器20用于检测刀头200前面是否有布,并将检测信号输送至控制器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20用于检测刀头200前面是否有布在作业,当没有布时,控制器30 马上自动切断剪线机刀头200的电源,使之停止工作,减少磨损,延长其工作寿命,同时节约电能;自动泵油润滑系统与控制器30电连接,自动泵油润滑系统用于为刀头200的刀片组件2提供润滑油;具体地,所述自动泵油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缸40、油泵50、油管60和阀门70,油管60的一端连接所述储油缸40,油管60的另一端伸入到刀头200的外壳1顶部,油管60的出油口位于刀片组件2旁边,油管60的中部安装有油泵50和阀门70;控制器与分别油泵50和阀门70电连接,用于控制油泵50和阀门70的启停;在控制器30里可设置有定时开关模块,定时开关模块分别油泵50和阀门70电连接,使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泵油润滑系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喷出润滑油到刀片组件2及传动机构,无需人手操作,可以有效延长刀片组件2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在油管60的中部安装有阀门 70,在油泵50停止工作时阀门70是关闭的,即使油管60出油的一端是处于负压状态,也不能吸走润滑油,从而节省成本和更好实现定时自动泵油润滑的功能;当油泵50开始工作,阀门70也同时得电打开,使油泵50 能够正常吸油并将油输送至刀头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70为电磁阀,控制简单方便,结构简单。
45.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200通过一支架10安装到一工作台80上,刀
头200的刀片组件2朝向所述工作台的前方,通过上述方案,将刀头200固定好,工作人员坐在工作台前方,对缝纫好的工件的线头进行剪切加工,由于刀头200的刀片组件2朝向所述工作台的前方,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对工件的线头进行剪切加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0也安装在工作台80 上。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20安装在刀头200上,具体地,所述光电传感器20靠近刀头200的刀片组件2,这样的设计,无论刀头200 的安装角度如何,都能可确保所述光电传感器20能实时监测刀头200前是否有布匹,使得光电传感器20的检测更加准确,设计合理。
47.所述控制器30包括微处理器、变压整流稳压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变压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变压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光电传感器20和开关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控制刀头200的电机71、负压吸风机9、油泵50和阀门70的通断电,光电传感器20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析检测信号后控制开关电源电路闭合或者断开,从而实现刀头200的电机71、负压吸风机9、油泵50和阀门70的启停控制,设计合理;前述的定时开关模块可以连接于微处理器与开关电源电路之间,当然,该定时开关模块还可以是写入于微处理器里的一段定时控制的程序;另外,在所述控制器30上还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控制器30与市电通断电连接的开关按钮。
48.实施例三:
49.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设备,包括工作台 80、缝纫机主体90和剪线机系统100,所述剪线机系统100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剪线机系统,缝纫机主体90安装在工作台80上,剪线机系统100 的刀头200设置在缝纫机主体90的一侧,剪线机系统100的刀头200用于剪切经缝纫机主体90完成缝纫加工的工件的线头,剪线机系统100的刀头200可通过一安装座安装在缝纫机主体90的侧面上又或者通过一支架10安装在工作台80上,通过在缝纫机主体90的一侧设置剪线机系统 100,当工作人员缝纫完工件后,可直接实现线头的剪切,无需单独进行线头的剪切加工,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手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另外,在同一台设备上集合两种功能,可减少设备的投入,降低设备成本。
5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前”、“后”、“左”、“右”)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另外,在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3.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