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1613发布日期:2022-08-09 23:4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2.非织造布材料在工业、生活、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都极其广泛。擦拭布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清洁材料,它是非织造布第二大消费市场,规模较大且发展迅速。如今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擦拭布已经成为整个擦拭布市场发展中的“黑马”,个人护理用品、家庭清洁用品、工业清洁产品等市场的急速扩张,全面推动非织造布擦拭布的快速增长。
3.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水刺擦拭布凭借优越的性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整个擦布市场上占据很大比例。对于高性能非织造擦拭布的研究与开发,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已普及应用。但是,目前市售的产品由于其主要成分是涤纶或粘胶等短纤维构成,存在使用强力差、变形大、掉毛的缺陷,因此,本领域亟需综合性能好的产品研发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的布面手感柔软,可在干湿两种状态下使用,具有吸水、吸油、吸灰、使用强力好等特点。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由梳理纤网层a、纺粘纤网层、木浆纤网层、梳理纤网层b构成,顶层为梳理纤网层a,底层为梳理纤网层b;纺粘纤网层和木浆纤网层相互缠结连接组成两层结构的中间层;该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是由梳理纤网层a、中间层、梳理纤网层b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铺设形成的四层结构的非织造布;
6.进一步的,所述的梳理纤网层a,原料为棉纤维、粘胶、涤纶、低熔点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开松、梳理工艺而成,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其克重为12-30gsm。
7.进一步的,所述的纺粘纤网层,由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中的任意一种经熔体纺丝而成,其克重为10-12gsm。
8.进一步的,所述的木浆纤网层,纤维长度为1-3mm,其克重为28-45gsm。
9.进一步的,所述的梳理纤网层b,原料为棉纤维、粘胶、涤纶、低熔点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开松、梳理工艺而成,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其克重为12-30gsm。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纺粘纤网层及木浆纤网层通过湿法高压水刺工艺相互缠结复合而成,梳理纤网层a和梳理纤网层b可使非织造布具有较为柔
软的手感,纺粘纤网层为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强力,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其使用强力的要求,木浆纤网层赋予了产品较好的吸水、吸油特性。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结构简单,纺粘纤网层与木浆纤网层两层纤网通过湿法高压水刺工艺互相缠结复合而成,其中所使用的纺粘纤网层,有效地赋予了产品较好的使用强力及不易变形的特点,所使用的木浆纤网层,具有较强的吸水、吸油性能,因此,使得复合后的产品,不管是干态条件下还是湿态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普通水刺无纺布无法满足在特殊擦拭领域需求的弊端。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梳理纤网层a,2.纺粘纤网层,3.木浆纤网层,4.梳理纤网层b。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实施例1
18.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如图1所示,由梳理纤网层a 1、纺粘纤网层2、木浆纤网层3、梳理纤网层b 4构成,顶层为梳理纤网层a 1,底层为梳理纤网层b 4;纺粘纤网层2和木浆纤网层3相互缠结连接组成两层结构的中间层;该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是由梳理纤网层a 1、中间层、梳理纤网层b 4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铺设形成的四层结构的非织造布;
19.进一步的,所述的梳理纤网层a 1,原料为棉纤维、粘胶、涤纶、低熔点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开松、梳理工艺而成,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其克重为12-30gsm。
20.进一步的,所述的纺粘纤网层2,由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中的任意一种经熔体纺丝而成,其克重为10-12gsm。
21.进一步的,所述的木浆纤网层3,纤维长度为1-3mm,其克重为28-45gsm。
22.进一步的,所述的梳理纤网层b 4,原料为棉纤维、粘胶、涤纶、低熔点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开松、梳理工艺而成,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其克重为12-30gsm。
23.上述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具体制作:以100g产品为例;
24.(1)短纤维原料经过开包机开松后,送入混棉大仓,经风机输送至梳理机,通过针齿间的作用将纤维原料梳理成上下两层较为均匀的纤网层(即梳理纤网层a 1、梳理纤网层b 4),每层纤网克重在25gsm;
25.(2)木浆原料经破碎通过备浆系统进入湿法布浆器,然后到湿法成网设备,纺粘纤维层通过退卷设备输送至湿法成网前,并与湿法木浆通过水刺工艺进行一次复合,得到木浆纺粘复合布,复合后其克重在50gsm;
26.(3)复合后的木浆纺粘复合布再通过退卷设备放送至两层梳理纤网层(即梳理纤网层a 1、梳理纤网层b 4)的中间,通过干法水刺成网技术,最终将四层纤维复合在一起,产品克重为100gsm;
27.(4)复合后的产品经脱水烘干;
28.(5)卷绕、分切。
2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是,由梳理纤网层a(1)、纺粘纤网层(2)、木浆纤网层(3)、梳理纤网层b(4)构成,顶层为梳理纤网层a(1),底层为梳理纤网层b(4);纺粘纤网层(2)和木浆纤网层(3)相互缠结连接组成两层结构的中间层;该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是由梳理纤网层a(1)、中间层、梳理纤网层b(4)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铺设形成的四层结构的非织造布;所述的纺粘纤网层(2)克重为10-12gsm;所述的木浆纤网层(3)纤维长度为1-3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是,所述的梳理纤网层a(1)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是,所述的梳理纤网层b(4)纤维长度为30-50mm,纤度为1.5-1.7dtex。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是,所述的梳理纤网层a(1)的克重为12-30gs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其特征是,所述的梳理纤网层b(4)的克重为12-30gs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由梳理纤网层A、纺粘纤网层、木浆纤网层、梳理纤网层B构成,顶层为梳理纤网层A,底层为梳理纤网层B;纺粘纤网层和木浆纤网层相互缠结连接组成两层结构的中间层;该柔软吸水复合非织造布是由梳理纤网层A、中间层、梳理纤网层B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铺设形成的四层结构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的布面手感柔软,可在干湿两种状态下使用,具有吸水、吸油、吸灰、使用强力好等特点。使用强力好等特点。使用强力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谷源明 谷冬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瑞源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