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7963发布日期:2022-04-14 22:4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具有烘干功能,例如,洗烘一体机、烘干机等,衣物处理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衣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温度高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温度,即衣物处理装置的壳体两侧存在温差,从而衣物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湿热气体会在壳体的侧板形成水珠,水珠聚集后流到地面,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如何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隔热性能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其中,所述壳体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隔热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限位结构,以限定所述隔热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内壁面上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隔热件的表面上的凹槽;或,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内壁面上的凹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隔热件的表面上的凸起。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直线方向延伸;或,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环形方向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直线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所述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
9.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环形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所述环形方向呈跑道形,所述跑道形的直边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隔热件与所述侧板贴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覆盖于所述侧板的面积与所述侧板的内壁面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90%。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与所述侧板可拆卸的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相对两边缘均向内卷曲,形成相对的两个翻边;所述隔热件的相对两边缘分别对应插入所述两个翻边,以使所述隔热件与所述侧板贴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所述两边缘开设通孔,用于连接件插入所述通孔固定所述隔热件和所述侧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为发泡板,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均间隔设置多个。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隔热件,隔热件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壳体设置第一限位结构,隔热件设置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隔热件至少部分贴合于壳体的内壁面,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结构与设置在隔热件的第二限位结构将隔热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面上,使得隔热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固定稳定,从而提升隔热件能隔热的稳定性,减少衣物处理装置的壳体外表面形成水珠并流到地面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隔热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壳体;101、空腔;102、开口;103、内壁面;11、第一限位结构;12、底板;13、顶板;14、侧板;141、翻边;142、通孔;20、隔热件;21、第二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29.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
……”
仅仅是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3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干衣机或者洗烘一体机等装置。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隔热件20。
33.首先,对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过程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如图1所示,为衣物处理
装置的正视图。壳体10具有一端开口102的容纳腔101,该容纳腔101用于容纳桶体以及烘干组件。其中,桶体是设置开口102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衣物,而烘干组件是用于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加热烘干。例如,壳体10以及内部的桶体可以卧式放置,烘干组件设置在桶体的下方和/或后方;那么,可以理解,在工作状态下,壳体10可以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即容纳腔101的开口102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开口102的位置可以设置门体,以开闭容纳腔101,从而便于用户取放衣物。在桶体的底部和壳体10之间可以形成底部风道以容纳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可以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桶体内的潮湿空气进入到底部风道,经过蒸发器被冷却并析出水分,成为干燥的冷空气,然后进入冷凝器被加热成干燥的热空气,然后干燥的热空气可以通过在壳体10内部设置的风机等驱动部件,从底部风道从容纳腔101的后部吹入桶体内,对桶体内的潮湿衣物进行加热干燥,对应的干燥热空气又转化成温湿空气,温湿空气再次进入底部风道进行下一次的循环。通过上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壳体10内的空气循环,不断对桶体内的衣物进行加热干燥,实现衣物烘干的效果。
34.如图1所示,隔热件20设置在空腔101内并与壳体10的内壁面103至少部分贴合。其中,壳体10的内壁面103是与空腔101接触的表面,可以认为,内壁面103围成空腔101;与内壁面103相背的是壳体10的外壁面,用于与外界环境接触。隔热件20设置在空腔101内并与内壁面103贴合,可用于隔离空腔101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在烘干过程中,空腔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由于隔板件20与壳体10的内壁面103贴合,从而循环气体在空腔101的流动过程中与隔热件20接触,而不会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壳体10,从而能够减少壳体10的内外壁面的温度差,那么壳体10内侧的气体不可避免的流出少许到外界环境时,由于壳体10的内外壁面的温度差较小,那么气体的温度变化较小,从而不会将气体中的水汽冷凝形成水珠聚集在壳体10的外壁面。
35.隔热件20的至少一部分与内壁面103贴合,可以是隔热件20的一部分与内壁面103贴合而另一部分与内壁面103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也可以是隔热件20的全部与内壁面103贴合。
36.其中,如图2所示,壳体10设置第一限位结构11,隔热件20设置第二限位结构21。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是相适配的,可以理解,适配说明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之间具有配合关系,二者之间通过配合关系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定位。第一限位结构11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面103上,隔热件20面向内壁面103的一面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1。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连接,以限定隔热件20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隔热件20与壳体10相对的两个表面均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这两个表面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的连接来决定。例如,在距离壳体10的上边缘为1/3壳体长度的位置设置第一限位结构11,在距离隔热件20的上边缘1/5隔热件长度的位置设置第二限位结构21,那么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和第二限位结构21连接,则限定了隔热件20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且隔热件20不能相对壳体10移动,提高了隔热件20与壳体10贴合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隔热性能。其中,第一限位结构11和第二限位结构21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在第一限位结构11或第二限位结构21处涂上固定胶,以使第一限位结构11和第二限位结构21可以粘接固定。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1和第二限位结构21可以是相互吸引的磁铁,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的磁铁与第二限位结构21的磁铁相互吸合,从而将隔热件20固定在壳体
10上的相应位置,以完成隔热件20的限位安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1可以是插销孔,第二限位结构21可以是插销,插销可以设置多个,通过多个插销插入到插销孔中,实现隔热件20相对壳体10的限位安装。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隔热件,隔热件至少部分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壳体设置第一限位结构,隔热件设置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适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隔热件至少部分贴合于壳体的内壁面,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结构与设置在隔热件的第二限位结构将隔热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面上,使得隔热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能够固定稳定,从而提升隔热件能隔热的稳定性,减少衣物处理装置的壳体外表面形成水珠并流到地面的风险。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结构11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内壁面103上的凸起,即第一限位结构11相对于内壁面103的其他部分向空腔101内突出。凸起与内壁面103的其他部分可以是一体成型;凸起可以是实心结构,也即内壁面103上设有凸起的部分的厚度要大于内壁面103没有设置凸起的部分的厚度。第二限位结构21可以为设置在隔热件20的表面上的凹槽,即,凹槽设置在隔热件20靠近内壁面103的一侧表面。凹槽可以是隔热件20部分凹陷形成的,也即凹槽只在隔热件20上凹陷,但不突出隔热件20;凹槽还可以是从隔热件20的一面凹陷,并突出另一面,以使隔热件20的一面上形成凹槽,另一面上因形成凹槽而向外突出。
40.如图3所示和图4所示,凸起的结构可以是长条状,相应的凹槽也为相应的长条状,凹槽与凸起相配合,即,凸起和凹槽的延伸方向都可以是沿直线方向,从而限制隔热件20各个方向的移动,固定隔热件20。其中,直线方向可以是平行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可以理解,壳体10与隔热件20均为薄壁件,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0与隔热件20贴合的部分以及隔热件20均可看成平面的长方形,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与隔热件20的宽度方向一致,即长方形的宽度方向。
41.如图3和如图4所示,凸起的结构还可以是环形状,其与相应的凹槽配合以限位固定隔热件20,同时环状的凸起突出壳体10外壁面,增加了壳体10的美观性。其中,环形状具体可以是类似于跑道形的形状,跑道形的长边方向平行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
42.其中,凸起和凹槽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凸起可以均设置成同样的形状,也可以是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以共同对隔热件20进行限位固定。
4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结构11为设置在内壁面103上的凹槽。内壁面103可以形成凹槽,凹槽可以穿过壳体的部分,也即类似在壳体上形成盲孔;凹槽还可以是从内壁面103一侧向外壁面形成的凹陷并使外壁面突出。第二限位结构21为设置在隔热件20的表面上的凸起。隔热件20靠近壳体内壁面103的一面上可以形成向内壁面103突出的凸起,凸起的形成可以增加隔热件20的厚度,也即隔热件20在形成凸起的部位厚度增加;凸起的形成也可以不改变隔热件20的厚度,也即隔热件20相背的两个面共同向同一方向突出,通过一面突出一面凹陷形成面向内壁面103的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适配,通过凸起插入到凹槽中将隔热件20固定在内壁面103上,凸起的尺寸可以稍大于凹槽的尺寸,以使凸起与凹槽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增强固定的稳定性。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结构设置成凸起,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凹槽,或者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凹槽,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凸起,凸起插入到凹槽中以稳定的将隔热
件固定在内壁面上,从而减少隔热件相对壳体移动的可能性,提升隔热件的隔热性能。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0包括间隔设置的底板12和顶板13,以及连接底板12和顶板13的侧板14。底板12与顶板13相对设置,间隔一定距离,侧板14分别连接底板12和顶板13,侧板14可以是多个,多个侧板14拼接与底板12和顶板13共同围绕形成空腔101,侧板14也可以是一整块平板,侧板14环绕连接底板12和顶板13,共同围绕形成空腔101。隔热件20与侧板14贴合。侧板14可以为钣金件,导热较快。隔热件20设置在侧板14内侧并与侧板14贴合,从而提高了空腔101中的保温和隔热效果,从而能够节约加热所使用的能源;并且,由于隔热件20的存在,侧板14的内外两侧的温度差较小,从而从侧板14内侧流到侧板14外侧的气体的温差变化较小,不容易在侧板14外侧因为遇冷而聚集成水珠。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侧板14被隔热件20覆盖的面积与侧板14的内壁面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90%。隔热件20可以部分与侧板14贴合,例如,隔热件20可以位于侧板14的中部,以使侧板14的边缘不被隔热件20覆盖,以方便侧板14与壳体10的其他部分连接,隔热件20覆盖侧板14的面积至少不小于90%,从而不影响整体的隔热件20的保温隔热效果并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隔热性能。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侧板14上可以设置与隔热件2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以实现隔热件20与侧板14可拆卸的连接。通过使隔热件20可以从侧板14上拆卸,从而隔热件20损坏后方便更换,例如,隔热件20的边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侧板14上,需要拆卸隔热件20时可以拆卸螺钉。隔热件20的边缘固定也可以防止隔热件20的边缘翘曲,以使隔热件20平整的与侧板14贴合。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侧板14的相对两边缘均向内卷曲,形成相对的两个翻边141。侧板14面向空腔101的一面分别且与顶板13、底板12的衔接处卷曲,可以是整条边缘卷曲,也可以是部分边缘卷曲,例如,侧板14的一个边缘上间隔设置几个卷曲,侧板14通过卷曲与底板12或顶板13连接。卷曲上形成与翻边141连通的开口,也即侧板14形成的卷曲并非全封闭的,而是侧板14的边缘卷曲后留有一定的缝隙形成开口。隔热件20的相对两边缘分别对应插入两个翻边141,以使隔热件20与侧板14贴合。隔热件20的边缘的可以通过卷曲上的开口插入到翻边141中,从而与侧板14固定且隔热件20与侧板14相对的一面紧贴侧板14。隔热件20的边缘的厚度可以小于隔热件20靠近中心的厚度,从而隔热件20的边缘能方便插入到翻边141中,同时隔热件20也能与侧板14紧密贴合,不占用空腔过多的空间。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侧板14的两边缘开设通孔142,用于连接件1421插入通孔142固定隔热件20和侧板14。通孔142可以开设在侧板14的边缘,例如通孔142可以靠近卷曲设置,当隔热件20的边缘插入到翻边141中后,连接件插入到通孔142中,将隔热件20与侧板14紧密贴合,以使隔热件20与侧板14之间没有缝隙;通孔142还可以开设在卷曲处,隔热件20插入到翻边141中后,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将隔热件20的边缘固定在翻边141中,从而隔热件20的边缘在受热后不会翘曲,也即隔热件20的边缘不会因为边缘翘曲卡在翻边141中而影响隔热件20的拆卸。连接件可以是螺杆、插销等部件,连接件和通孔142可以设置多个,分别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在隔热件20和侧板14的边缘,从而能均匀的固定隔热件20与侧板14的边缘。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侧板14的相对两边缘沿侧板14的长度方向延伸。长度方向为侧板14与顶板13或底板12连接处延伸的方向,也即图中l所示的方向。侧
板14与顶板13衔接的边缘整体卷曲,形成翻边141,侧板14与底板12的边缘整体卷曲,也形成翻边141,从而隔热件20靠近顶板13的整个边缘以及靠近底板12的整个边缘都能分别卡合进翻边141中,从而增强侧板14卡紧隔热件20的卡紧力,以使隔热件20与侧板14稳定的固定。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7所示,隔热件20和侧板14可以均为薄壁件,也就是说,隔热件20和侧板14的厚度相对于它们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忽略不计。隔热件设置较薄从而便于隔热件与侧板的安装,侧板设置较薄可以进一步减少侧板两侧的温度差。当然,在隔热件安装在壳体10的其他部位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壳体的其他部分为薄壁件,或者,整个壳体为一体成型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
52.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件为发泡板,发泡板可以是利用聚酯氨制作的塑胶,其材料轻型,方便安装,具有极高的隔热性、隔音性、防火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从而不会过多的增加衣物处理装置的重量,并方便隔热件安装。发泡板可以是提前预制好的板材,直接安装在壳体上,也可以是通过模具安装到指定位置,通过喷灌装置将发泡材料喷灌到磨具中,等喷灌进模具的发泡材料定型后拆掉模具,从而可以得到与壳体密切贴合的隔热件。
53.如图8所示,凸起和凹槽均间隔设置多个。凸起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相对应,均可以设置多个,通过多个凸起分别插入到多个对应的凹槽中,可以为隔热件20提供更多的支撑,从而稳定的固定隔热件20,例如,多个凸起可以呈一直线排列,相邻的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多个凸起也可以以某一点为中心,并以该中心环绕排布,即能实现多方向限位同时也能增加美观性。
54.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为干衣机。干衣机在烘干衣物时,干衣机内部空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侧板为了支撑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空腔中的热量容易通过侧板传出,从而增加衣物处理装置的耗能,也容易烫伤用户。隔热件设置在侧板上,可以减少空腔中的热量散失,起到隔热保温效果。并且隔热件的设置减小了侧板内外两侧的温差,从侧板内侧流出到侧板外侧的气体中的水分由于温差变化较小,从而不容易冷凝成水珠聚集于侧板外侧,降低了衣物处理装置外侧水珠滴落地面的风险,提升了用户体验。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