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3524发布日期:2022-06-10 21:4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纺织技术领域的地板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


背景技术:

2.地板和壁板当前成为室内装修的常用材料。常见的地板和壁板一般为木质为复合地板及壁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利用纺织技术织造出地板(或壁板,下同)织物,然后将地板织物在模具内进行浸润树脂加以固化处理制作地板的技术应运而生,该种织物地板具有轻便、强度高、价格相对较低等优势,因而颇受市场欢迎。现有常见的地板织物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通常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强涤纶等高性能纤维为原料,在织机上将织物织成较厚的多层结构而成,其结构多为整齐的长方形结构。将现有结构的地板织物在模具内进行浸润树脂加以固化处理制成的地板,其在使用安装时,相邻两块(或两排)地板之间难免存在有明显的直通地面的直缝,直缝透风、透光、透尘且拼装完成后整体不够美观。因此,如何改进地板织物的结构,使得由其制作的地板能够克服现有此类地板存在的不足,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利用该地板织物制得的地板,安装时不透风、不透光、不透尘且拼装完成后整体相对美观。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一体连接的上织物层、下织物层和中间连接织物层;上述上织物层由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对接部一体组成;下织物层由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对接部一体组成;中间连接织物层与上织物层和下织物层一体连接且位于上织物层的第一主体部和下织物层的第二主体部之间;上述上织物层的第一对接部相对于下织物层的第二主体部的左端向左伸出;下织物层的第二对接部相对于上织物层的第一主体部的右端向右伸出;上织物层的第一对接部与下织物层的第二对接部的长度相同。
5.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上织物层的第一对接部相对于下织物层的第二主体部的左端向左伸出的长度为3~10毫米;下织物层的第二对接部相对于上织物层的第一主体部的右端向右伸出的长度为3~10毫米。
6.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上织物层为由上层经纱、上层纬纱和上层连接纱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下织物层为由下层经纱、下层纬纱和下层连接纱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下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中间连接织物层为由第一连接纱和第二连接纱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和下剑杆按双梭口半起绒丝绒组织结构织造并将上织物层和下织物层连成一体的织物。
7.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上层经纱包括上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上层纬纱包括上层第
一至第六纬纱;上述上织物层为由上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至第六纬纱和上层连接纱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8.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下层经纱包括下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下层纬纱包括下层第一至第六纬纱;上述下织物层为由下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下层第一至第六纬纱和下层连接纱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下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9.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构成上织物层、下织物层和中间连接织物层的各经纱、纬纱和连接纱的材质为玻璃纤维纱或碳纤维纱或高强涤纶纱。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相对于现有技术同类地板织物整体结构的改进设计,使得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经现有技术制得的地板在使用安装时,相邻两块地板之间形成两条错开的搭接式接缝,两条接缝中位于下方的接缝处于第二块地板对接部的下方,安装完毕后不可见;而位于上方的接缝的下侧则是第一块地板的对接部不直通地面;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制得的地板在拼装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地板织物制得的地板在拼装时存在的相邻两块(或两排)地板之间明显存在的直缝带来的既透风、透光、透尘且拼装完成后整体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现有技术的地板织物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两件本实用新型相互搭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1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织造时的结构示意图。
16.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7.上织物层1,第一主体部11,第一对接部12,上层经纱13,上层第一经纱13-1,上层第二经纱13-2,上层第三经纱13-3,上层第四经纱13-4,上层纬纱14,上层第一纬纱14-1,上层第二纬纱14-2,上层第三纬纱14-3,上层第四纬纱14-4,上层第五纬纱14-5,上层第六纬纱14-6,上层连接纱15;
18.下织物层2,第二主体部21,第二对接部22,下层经纱23,下层第一经纱23-1,下层第二经纱23-2,下层第三经纱23-3,下层第四经纱23-4,下层纬纱24,下层第一纬纱24-1,下层第二纬纱24-2,下层第三纬纱24-3,下层第四纬纱24-4,下层第五纬纱24-5,下层第六纬纱24-6,下层连接纱25;
19.中间连接织物层3,第一连接纱31,第二连接纱3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实施例1)
22.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在织机上织造而成,其主要由上织物层1、下织物层2和中间连接织物层3一体组成。
23.参见图2,上织物层1由第一主体部11和第一对接部12一体组成;下织物层2由第二主体部21和第二对接部22一体组成;中间连接织物层3与上织物层1和下织物层2一体连接
且位于上织物层1的第一主体部11和下织物层2的第二主体部21之间。上织物层1的第一对接部12与下织物层2的第二对接部22的长度相同。
24.上织物层1的第一对接部12相对于下织物层2的第二主体部21的左端向左伸出;伸出的长度也即第一对接部12的长度优选3~10毫米。
25.下织物层2的第二对接部22相对于上织物层1的第一主体部11的右端向右伸出;伸出的长度也即第二对接部22的长度优选3~10毫米。
26.参见图3,由本实施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经在模具内进行浸润树脂加以固化处理等与现有技术相同工艺制成的地板,其在使用安装时,将第一块由本实施例的地板织物固化制得的地板的下织物层2的第二对接部22所在处与第二块由本实施例的地板织物固化制得的地板的上织物层1的第一对接部12对接,2块地板之间形成2条错开的搭接式接缝,2条接缝中位于下方的接缝处于第二块地板的上织物层1的第一对接部12所在处的下方,使得安装完毕后位于下方的接缝从上方观察不可见;而位于上方的接缝的下侧则是第一块地板的下织物层2的第二对接部22所在处,不直通地面。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制得的地板在拼装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地板存在的相邻两块(或两排)地板之间明显存在的直缝带来的既透风、透光、透尘且拼装完成后整体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
27.显然,本实施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也可用于制作壁板,其名称相应可称为具有搭接接头的壁板织物。
28.参见图3和图4,作为本实施例的具有搭接接头的地板织物的一种具体结构:
29.上织物层1为由上层经纱13、上层纬纱14和上层连接纱15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30.具体地,上层经纱13包括上层第一经纱13-1、上层第二经纱13-2、上层第三经纱13-3和上层第四经纱13-4;上层纬纱14包括上层第一纬纱14-1、上层第二纬纱14-2、上层第三纬纱14-3、上层第四纬纱14-4、上层第五纬纱14-5和上层第六纬纱14-6;相应地,上织物层1为由上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上层第一至第六纬纱和上层连接纱15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31.下织物层2为由下层经纱23、下层纬纱24和下层连接纱25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下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32.具体地,下层经纱23包括下层第一经纱23-1、下层第二经纱23-2、下层第三经纱23-3和下层第四经纱23-4;下层纬纱24包括下层第一纬纱24-1、下层第二纬纱24-2、下层第三纬纱24-3、下层第四纬纱24-4、下层第五纬纱24-5和下层第六纬纱24-6;相应地,下织物层2为由下层第一至第四经纱、下层第一至第六纬纱和下层连接纱25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下剑杆按单梭口全起绒丝绒组织结构交织而成的织物。
33.中间连接织物层3为由第一连接纱31和第二连接纱32在双梭口织机上用上剑杆和下剑杆按双梭口半起绒丝绒组织结构织造并将上织物层1和下织物层2连成一体的织物。
34.构成上织物层1、下织物层2和中间连接织物层3的各经纱、纬纱、连接纱可采用玻璃纤维纱、碳纤维纱、高强涤纶纱,优选高强涤纶纱。
35.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
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