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3695发布日期:2022-06-29 14:0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的排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贯穿衣物处理装置外壳的侧壁并与外部连通。
3.然而,由于排水管在衣物处理装置内的部分较长,导致在使用时,排水管的部分管段容易下沉,导致在排水时产生虹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水泵、排水管和第一功能件,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排水口连通,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排水管的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功能件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支撑件对所述排水管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口所在的高度。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在外壳内设置支撑件,利用支撑件将排水管有效地支撑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排水管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由于支撑件对排水管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所在的高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另外,由于支撑件是通过第一功能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外壳上的,即,直接使用第一功能件与外壳的连接件实现支撑件的安装,如此无需在外壳上专门设置用于装配支撑件的安装结构,节省工艺和成本,生产效率高。
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本体部和设置在本体部上的支撑部,所述本体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排水管。
8.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具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具有可供所述排水管进入的第一开口。
9.通过这样设置,支撑部不仅对排水管具有支撑作用,同时,支撑部将排水管夹持在夹持腔内,实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可防止排水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位移等现象,有助于提高支撑件的可靠性。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排水管进入至所述夹持腔。
11.通过这样设置,装配时,排水管可以在导向部的引导作用下快速到达第一开口处并卡设在夹持腔内,因此,导向部对排水管和支撑件之间的装配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导向部的存在,相当于增加了夹持腔的深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排水管从夹持腔内脱出,可靠性高。
12.可选的,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所述第一开口处朝向远离所述夹持腔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
13.将导向部设计成导向斜面,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14.可选的,所述夹持腔的几何中心偏离所述本体部的中轴线设置。
15.通过这样设置,支撑部可朝向远离支撑件一侧的第二功能件的方向偏离设置,使支撑部以及承载在支撑部上的排水管与第二功能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管与第二功能件碰撞或者干涉的情况出现,空间利用率高,布局灵活。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装配孔中;
17.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以使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功能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18.通过这样设置,装配时,将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齐,连接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即可将支撑件、第一功能件同时固定在外壳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连接可靠性高。
19.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功能件的外壁上;所述支撑件对应所述第一功能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20.通过这样设置,将支撑件套设在第一功能件的外壁上对支撑件的装配具有预定位作用,也就是说,将支撑件套设在第一功能件的外壁上,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即可直接对齐,方便装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支撑件和第一功能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增强支撑件的可靠性;此外,这样设置还节省了安装空间。通过设置散热孔,使得第一功能件在工作时发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出,对第一功能件进行了保护。
21.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上具有引线限位结构,所述引线限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水泵的引线进行限位。
22.在支撑件上设置引线限位结构,可对水泵的引线进行限位固定,使引线在外壳内规整布置,避免与其它零部件产生缠绕干涉,空间利用率高。
23.可选的,所述引线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限位臂与所述支撑件共同围合形成卡设所述引线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之间共同形成可供所述引线进入的第二开口。
24.引线从第二开口处进入并卡设在限位腔内,限位腔对引线起到了很好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25.可选的,至少在所述限位臂的外壁与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26.通过这样设置,提高了限位臂和支撑件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增强限位臂的承载性能。
27.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侧板上具有供所述排水管穿出的避让口,所述避让口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件对所述排水管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
28.通过这样设置,支撑件对排水管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所在的高度,但低于避让口所在的高度,从而通过支撑件可将泵壳和避让口之间的排水管有效地支撑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排水管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
2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位于所述泵壳一侧的第二功能件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另一端连接,在沿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管段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管段。
30.通过这样设置,排水管既可以远离第二功能件与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水管与第二功能件产生碰撞,安全性好。另外,排水管位于泵壳外的部分可通过支撑件支撑起来,避免其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用户体验好。
31.可选的,所述支撑件支撑在所述第二管段的中部;和/或,所述水泵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管段进行限位的水管限位结构,所述第一管段在所述水管限位结构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管段在所述支撑件处的高度。
32.通过这样设置,支撑件对排水管的支撑均匀,承载力好。同时,通过在水泵的外壁上设置水管限位结构,利用该水管限位结构对第一管段进行限位,有助于排水管与第二功能件保持安全距离,即使排水管避开第二功能件,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水管与第二功能件产生碰撞,安全性好。又由于第一管段在水管限位结构处的高度低于第二管段在支撑件处的高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
3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排水管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34.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排水管磨损,有助于提高排水管的使用寿命。
35.可选的,所述缓冲件为套设在所述排水管外壁上的柔性护套。
36.通过这样设置,在保护排水管不被磨损的基础上,还可减少排水管的震动噪声,用户体验好。
3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排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8.通过这样设置,提高了排水管的支撑点,即增加了排水管与支撑件的接触面积,多个支撑件可将排水管更加稳定地支撑起来,进而更加有效地阻止了虹吸现象的发生。
39.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板上;所述外壳的侧板上具有供所述排水管穿出的避让口,相邻的两个支撑件对所述排水管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逐渐增高。
40.通过这样设置,支撑件通过第一功能件固定在底板上,此时,支撑部上的夹持腔的第一开口向上,装配时排水管自上向下卡入夹持腔内,便于利用排水管的重力来实现排水管与支撑件的装配,装配效率高,同时,在排水管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可防止排水管从第一开口脱出,可靠性高。同时,沿水泵至避让口的方向,多个支撑件的顶部的高度逐渐增高,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防止虹吸现象的出现。
41.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件包括电抗器。
附图说明
4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局部轴测图;
45.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4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件的侧视图;
47.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48.其中,1、水泵;11、排水口;2、排水管;21、第一管段;22、第二管段;31、第一功能件;311、第一安装孔;32、第二功能件;4、支撑件;41、本体部;411、第二安装孔;412、散热孔;42、支撑部;421、夹持腔;422、第一开口;43、导向部;5、缓冲件;6、引线限位结构;61、限位臂;62、限位腔;63、第二开口;71、避让口;72、前加强板;73、下加强板;74、后侧板;8、滚筒;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1.相关技术中,衣物处理装置,比如滚筒洗衣机的排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贯穿衣物处理装置外壳的侧壁并与外部连通。然而,由于排水管在衣物处理装置内的部分较长,导致在使用时,排水管的部分管段容易下沉,导致在排水时产生虹吸现象,影响衣物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
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通过对排水管进行有效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水时虹吸现象的出现,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5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局部轴测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支撑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参考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比如可以是滚筒洗衣机。
54.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水泵1、排水管2和第一功能件31。
55.其中,排水管2的进水口与水泵1的排水口11连通。示例性的,水泵1上具有中空连接管段,排水口11位于该中空连接管段上,排水管2套设在该中空连接管段上,以使排水管2与中空连接管段连通。示例性的,中空连接管段的外壁上具有外螺纹,排水管2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排水管2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套设在该中空连接管段上。其中,外壳的侧板上开设有供排水管2的另一端穿过的避让口71,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
56.此外,该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排水管2的支撑件4,支撑件4位于排水口11与避让口71之间,且支撑件4通过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
57.具体实现时,衣物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滚筒8,水泵1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循环口,其
中,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滚筒8连通,以使滚筒8中的洗涤水排放到水泵1内,即,第一管路是洗涤水的排水通道,循环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滚筒8连通,以使水泵1内的水再回流至滚筒8结构内,即第二管路是洗涤水的循环通道。
58.水泵1包括电机,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可改变的,即通过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使滚筒8通过第一管路与泵壳连通,开启排水功能;通过电机的反转或正转,实现滚筒8通过第二管路与泵壳连通,开启循环功能,即本实施例中的水泵1可同时执行排水功能和循环功能。
59.当衣物处理装置开启排水功能时,进水口和排水口11打开,从而使滚筒8中的洗涤水通过第一管路进入到水泵1内腔,再从排水管2排放至外部。
60.当衣物处理装置开启循环功能时,循环口打开,从而使水泵1内腔的水从第二管路再回流至滚筒8中进行重新利用。
61.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2的进水口即进水端与水泵1的排水口11连通。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撑排水管2的支撑件4,且支撑件4通过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支撑件4对排水管2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所在的高度。
62.由于排水管2通常较长,为了避免排水管2在其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在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件4,该支撑件4用于支撑排水管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4对排水管2具有支撑高度即托浮高度,由于支撑件4对排水管2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所在的高度,即排水管2在支撑件4处的高度要高于排水管2的进水端的高度,因此,支撑件4的支撑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从而利用支撑件4可将排水管2有效地支撑起来,有效避免了排水管2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而出现u形管段的现象发生,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顺畅。
63.为了方便装配,支撑件4通过位于水泵1和避让口71之间的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在外壳上,如此,无需在外壳上专门设置一个装配支撑件4的连接结构,利用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已有的连接件即可同时将第一连接件和支撑件4固定在外壳上,节省安装成本和装配工序,生产效率高。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件31比如可以为电抗器,电抗器通常设置在水泵1和避让口71之间,支撑件4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故而将支撑件4直接设置在电抗器上,无需在外壳上再专门设置装配支撑件4的连接结构,从而通过电抗器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将支撑件4也装配在外壳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装配效率高。当然,第一功能件31也可以为其他器件。
65.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2比如可以为塑料软管,如此,根据外壳的内部结构可以更加合理的布局排水管2的走向,优化管路布局,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
66.其中,排水管2的另一端即排水管2的远离水泵1的一端穿过避让口71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方便排水,具体实现时,排水管2的外壁与避让口71之间可以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67.具体实现时,排水管2的另一端可与地漏连通,排水时洗涤水可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干净卫生,用户体验好。
68.具体实现时,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底板(未图示)和侧板(未图示),侧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74、左侧板和右侧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74、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水泵1、滚筒8、减震器等零部件的安装腔。其中,避让孔通常开设在外壳的后侧板74上。
69.具体实现时,为了方便装配,并增加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强度,在前侧板的靠近安装腔的一面上设置有前加强板72,在底板的靠近安装腔的一面上设置有下加强板73,水泵1的泵壳的一部分安装在前加强板72上,水泵1的另一部分安装在下加强板73上,减震器的一端固定在滚筒8的外壁上,减震器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加强板73上。
7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在排水口11和避让口71之间设置支撑件4,支撑件4可将泵壳和避让口71之间的排水管2有效地支撑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排水管2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另外,由于支撑件4是通过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外壳上的,即直接使用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的连接件就可以实现支撑件4的安装,如此无需在外壳上专门设置用于装配支撑件4的安装结构,节省工艺和成本,生产效率高。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4中所示,支撑件4包括本体部41和设置在本体部41上的支撑部42,本体部4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外壳上,支撑部42位于本体部41的靠近排水管2的一侧,支撑部42用于支撑排水管2。
72.具体实现时,通过合理设置本体部41的高度,即可使支撑部42的高度满足要求,从而使支撑在支撑部42上的排水管2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1的高度,但不高于避让口71的高度,如此,不仅支撑部42对排水管2具有支撑作用,本体部41也可对排水管2提供支撑力,降低了对支撑部42的强度要求,结构简单灵活,容易实现。
73.具体实现时,本体部41可以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上,当然,也可以固定在外壳的侧板上,根据具体的布局情况可以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74.这样可以通过灵活设计本体部41的高度,以使支撑件4的装配更加方便。其中,本体部41和支撑部42可以一体成型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整个支撑件的结构强度。比如,支撑件4具体可以为塑料件,支撑部42和本体部41具体可以一体注塑成型。
75.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本体部41和支撑部42比如也可以通过结构胶粘接在一起。
76.示例性地,参考图3中所示,支撑部42具有夹持腔421,夹持腔421具有可供排水管2进入的第一开口422。
77.装配时,排水管2从第一开口422处进入并卡设在夹持腔421内,具体地,可使该夹持腔421的形状和排水管2的外轮廓相匹配。当排水管2夹设在夹持腔421内时,排水管2的外壁抵顶在夹持腔421的腔壁上,因此,支撑部42不仅对排水管2具有支撑作用,同时,支撑部42将排水管2夹持在夹持腔421内,实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可防止排水管2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位移等现象,有助于提高支撑件4的可靠性。
78.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42还可以是支撑板等其他形式,比如,支撑板的顶面为平面,该平面支撑在排水管2的底部。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开口42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导向部43,导向部43用于引导排水管2进入至夹持腔421,如此设计,装配时,排水管2可以在导向部43的引导作用下快速到达第一开口422处并卡设在夹持腔421内,因此,导向部43对排水管2和支撑件4之间的装配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导向部43的存在,相当于增加了夹持腔421的深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排水管2从夹持腔421内
脱出,可靠性高。
8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422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上述的导向部43,即,可以仅在第一开口422的一个侧壁上设置导向部43,也可以在第一开口422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导向部43,此时,两个导向部43对称设置在第一开口422的两侧,这样既可以使支撑部42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也有利于支撑件4与排水管2之间受力均衡。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43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自第一开口422处朝向远离夹持腔421的方向向外倾斜。
82.具体实现时,两个导向斜面的远离第一开口42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导向斜面的靠近第一开口42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即从远离第一开口422的一侧到靠近第一开口422的一侧,两个导向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形成为缩口状,导向效果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中所示,夹持腔421的几何中心偏离本体部41的中轴线(图3中的o-o线)设置,即支撑部42设置在本体部41顶端的一侧。
84.参考图1中所示,其中,支撑件4的一侧可以设置第二功能件32,第二功能件32比如可以是减震器。为了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水管2和减震器产生碰撞,所以,排水管2与减震器需要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故将支撑部42朝向远离减震器的一侧偏离设置在本体部41上,即,夹持腔421的几何中心偏离本体的竖向中轴线设置,从而使支撑部42以及承载在支撑部42上的排水管2与减震器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排水管2与减震器等发生碰撞或者干涉,空间利用率高,布局灵活。
85.当然,第二功能件32也可以是其他器件。
8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件3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11,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孔311配合的装配孔,连接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311和装配孔中,支撑件4对应第一安装孔311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411,以使连接件将支撑件4和第一功能件31安装在外壳上,也就是说,支撑件4和第一功能件31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411、装配孔内的连接件例如螺栓固定在外壳上。
87.装配时,将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411、装配孔对齐,螺栓穿设在第一安装孔311、第二安装孔411和装配孔中即可将支撑件4、第一功能件31同时固定在外壳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连接可靠性高。
8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对应第一功能件31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凸,第一功能件31上设置有与卡凸匹配的第一卡槽,支撑件4对应第一卡槽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卡槽,卡凸可伸入至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合连接,如此可将第一功能件31和支撑件4同时卡接在外壳上,装配方式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支撑件4套设在第一功能件31的外壁上。具体地,支撑件4的靠近第一功能件31的一侧具有空腔,空腔的内腔形状和第一功能件31的形状相匹配,装配时,至少部分第一功能件31套设在空腔内。这样设置,将支撑件4套设在第一功能件31的外壁上对支撑件4的装配具有预定位作用,也就是说,将支撑件4套设在第一功能件31的外壁上,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411即可直接对齐,方便装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支撑件4和第一功能件3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增强支撑件4的
可靠性。
90.进一步地,支撑件4对应第一功能件31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412。通过设置散热孔412,使得第一功能件31在工作时发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出,对第一功能件31进行了保护。散热孔4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散热孔41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作特别限定。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支撑件4上具有引线限位结构6。其中,引线限位结构6用于对水泵1的引线进行限位。该引线具体为水泵上的电机的引线。具体使用时,将引线夹持固定在引线限位结构6上,此时,引线限位结构6可对水泵1的引线进行限位固定,使引线在外壳内规整布置,避免与其它零部件产生缠绕干涉,空间利用率高。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中所示,引线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臂61,限位臂61的一端与支撑件4连接,限位臂61与支撑件4共同围合形成卡设引线的限位腔62,限位臂61的另一端与支撑件4的外壁之间共同形成可供引线进入的第二开口63。
93.具体使用时,引线从第二开口63进入并卡设在限位腔62内,结构简单,方便收集规整线束。
94.具体实现时,参考图3中所示,限位臂61设置在支撑件4的侧壁上,并靠近支撑部42设置,如此设计,限位臂61、支撑件4的外壁以及水泵1的外壁共同围合形成限位腔62,限位臂61的另一端和支撑件4的外壁之间共同形成第二开口63,空间利用率高。
95.其中,限位臂61与支撑件4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限位臂61也可以通过结构胶与支撑件4粘接在一起。
9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至少在限位臂61的外壁与支撑件4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9,提高了限位臂61和支撑件4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增强限位臂61的承载性能。加强筋9、限位臂61以及支撑件4可以一体成型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
9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所示,外壳的侧板上具有供排水管2穿出的避让口71,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高于支撑件4对排水管2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
98.具体实现时,支撑件4对排水管2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但低于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从而通过支撑件4可将水泵1和避让口71之间的排水管2有效地支撑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排水管2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
99.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2的进水口即进水端与水泵1的排水口11连通,排水管2的另一端即出水端穿设在避让口71处,由于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即排水管2在避让口71处的高度高于排水管2在水泵1的排水口11处的高度,也就是说,排水管2的出水端的高度高于排水管2的进水端的高度。
100.由于排水管2通常较长,为了避免水泵1和避让口71之间的排水管2在其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在排水口11和避让口7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该支撑件4用于支撑排水管2,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4对排水管2具有支撑高度即托浮高度,由于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即排水管2的排水端的高度要高于排水管2的进水端的高度,因此,支撑件4的支撑高度高于排水口11所在的高度,但不高于避让口71所在的高度,从而支撑件4可将泵壳和避让口71之间的排水管2有效地支撑起来,有效避免了
排水管2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而出现u形管段的现象发生,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顺畅。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中所示,外壳内还设置有靠近水泵1的第二功能件32。其中,第二功能件32比如可以为减震器。当然,第二功能件32也可以为其他器件。
10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定义:衣物处理装置的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衣物处理装置的背离用户的一侧为后侧,衣物处理装置的位于用户左手的一侧为左侧,衣物处理装置的位于用户右手的一侧为右侧。水泵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与衣物处理装置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一一对应。
103.具体使用时,衣物处理装置前侧至后侧的方向为衣物处理装置的长度方向,衣物处理装置左侧至右侧的方向为衣物处理装置的宽度方向。水泵的长度方向和衣物处理装置的长度方向对应,水泵的宽度方向和衣物处理装置的宽度方向对应。
104.其中,排水管2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其中,第一管段21的一端与排水口11连接,第一管段21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二功能件32的方向弯折,第二管段22的一端与第一管段21的另一端连接,在沿衣物处理装置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上,第二管段2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一管段的方向向后延伸并通过避让口71穿出。其中,支撑件4用于支撑第二管段22。
105.通过这样设置,排水管2既可以远离第二功能件32与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水管2与减震器等第二功能件32产生碰撞,安全性好。另外,排水管2位于泵壳外的部分可通过支撑件4支撑起来,避免其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用户体验好。
106.进一度地,支撑件4支撑在第二管段22的中部,支撑均匀,承载力好。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泵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段21进行限位的水管限位结构(未图示),第一管段21在水管限位结构处的高度低于第二管段22在支撑件处的高度。
108.通过在水泵1的外壁上设置水管限位结构,利用该水管限位结构对第一管段21进行限位,有助于排水管2与第二功能件32保持安全距离,即使排水管2避开第二功能件32,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排水管2与第二功能件32产生碰撞,安全性好。又由于第一管段21在水管限位结构处的高度低于第二管段22在支撑件处的高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支撑件4和排水管2之间设置有缓冲件5。具体的是,支撑部42和排水管2之间设置有缓冲件5,可以防止排水管2磨损,有助于提高排水管2的使用寿命。
110.缓冲件5既可以设置在支撑部42的靠近夹持腔421的一面上,当然,缓冲件5还可以设置在排水管2的外壁上,根据具体的工况可以任意选用,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111.优选地,缓冲件5为套设在排水管2外壁上的柔性护套,柔性护套可以是泡沫护套、海绵护套、无纺布护套等。
112.通过这样设置,在保护排水管2不被磨损的基础上,柔性护套还可减少排水管2的震动噪声,用户体验好。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4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件4沿排水管2的延伸方向间
隔设置。通过在水泵1和避让口71之间设置多个支撑件4,提高了排水管2的支撑点,即增加了排水管2与支撑件4的接触面积,多个支撑件4可将排水管2更加稳定地支撑起来,进而更加有效地阻止了虹吸现象的发生。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件31设置在外壳的底板上。其中,在沿水泵1至避让口71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支撑件4对排水管2的支撑点所在的高度逐渐增高,也就是说,在沿衣物处理装置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上,排水管2在相邻的两个支撑件4上的高度逐渐增高。
115.通过这样设置,支撑件4通过第一功能件31固定在底板上,此时,支撑部42上夹持腔421的第一开口422向上,装配时排水管2自上向下卡入夹持腔421内,便于利用排水管2的重力来实现排水管2与支撑件4的装配,装配效率高,同时,在排水管2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可防止排水管2从第一开口422脱出,可靠性高。同时,沿水泵1至避让口71的方向,多个支撑件4的顶部的高度逐渐增高,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避免虹吸现象出现。
116.本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在排水口11和避让口71之间设置支撑件4,支撑件4可将泵壳和避让口71之间的排水管2有效地支撑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排水管2在自身重力以及管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虹吸现象的发生,排水畅通。另外,由于支撑件4是通过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外壳上的,即直接使用第一功能件31与外壳的连接件就可以实现支撑件4的安装,如此无需在外壳上专门设置用于装配支撑件4的安装结构,节省工艺和成本,生产效率高。同时,在支撑件4上设置引线限位结构6,通过引线限位结构6对水泵1的电机引线进行限位,使得电机引线规律排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引线与其他零部件缠绕干涉,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以及空间利用率。
1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