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97515发布日期:2022-09-03 03:4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缺水会导致皮肤屏障薄弱,容易感染,还会阻碍角质层正常更新,导致各种皮肤疾病。尤其是皮肤敏感人群,换季时、皮肤容易干痒起皮,出现皮屑,还有换季泛红,干燥粗糙,皮肤暗沉等问题。
3.因此,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服能够对皮肤产生保湿润肤等美容效果。而市场上常规的面料润肤保湿效果差,且面料的后处理工艺中添加有硅油作为柔软剂,阻碍面料发挥润肤保湿的作用,多次洗涤后面料容易发硬变涩,影响穿着体验,不符合人们对服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面料具有润肤保湿、触感轻柔、轻薄蓄热、高弹不易变形的效果。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6.天然纤维10份、莫代尔纤维20~60份、腈纶纤维30~50份、棉纤维0~20份、氨纶纤维9~11份;
7.所述天然纤维包括真丝和/或羊绒。
8.进一步地,所述真丝的细度为1.5d;
9.所述羊绒的细度为15~16μm,所述羊绒的长度为30~32mm。
10.进一步地,所述腈纶纤维的细度为0.54d。
11.进一步地,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72d或0.9d。
12.进一步地,所述氨纶纤维为20d莱卡氨纶。
13.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结构为纬编平纹结构,所述面料克重为150~160g/m2,厚度为0.7~0.8mm。
1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s1,制备毛坯布:将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纤维、真丝为原料纺制为四组分纱线,再将四组分纱线与氨纶纤维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
16.所述毛坯布的编织过程为:下针筒排满针,第一路纱线与所有下针筒成圈;所述第一路纱线为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纤维、真丝为原料纺制的四组分纱线,将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并且以每一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
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17.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18.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并将染色后的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确保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
19.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s1,制备毛坯布:将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制为三组分纱线,再将三组分纱线与氨纶纤维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
21.所述毛坯布的编织过程为: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和一根下针筒高针交替排布的方式,第一路纱线与下针筒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浮线,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织而成的三组分纱线;将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
22.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浮线,所述第二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织而成的三组分纱线;将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二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
23.以每两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24.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25.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并将染色后的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确保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
26.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氨纶纤维的线长为0.8~1.0mm,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的线长为2.5~3mm,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采用紧密纺工艺纺织而成,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的纱支为60s。
27.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柔软剂为山茶花油。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9.1)面料中采用真丝或羊绒使得面料具有优良的吸湿性,确保面料达到润肤保湿的效果,对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滋润肌肤有良好的作用;采用腈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可使得面料触感轻柔、轻薄蓄热;采用氨纶纤维,可使得面料具有高弹高回复性的特点,提高面料的适用范围。
30.2)面料后处理中采用山茶花油作为柔软剂,使得面料润肤保湿,触感轻柔,轻薄蓄热、高弹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3中所述面料的编织结构图。
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4中所述面料的编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35.天然纤维10份、莫代尔纤维20~60份,例如可以为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等、腈纶纤维30~50份,例如可以为30份、33份、36份、40份、43份、47份、50份等、棉纤维0~20份。例如可以0份、3份、5份、8份、10份、12份、15份、17份、20份等、氨纶纤维9~11份,例如可以为9份、9.5份、10份、10.5份、11份等;
36.所述天然纤维包括真丝和/或羊绒。
37.采用真丝或羊绒使得面料具有优良的吸湿性,该比例下的真丝或羊绒,能够确保面料达到润肤保湿的效果,对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滋润肌肤有良好的作用。采用腈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可使得面料触感轻柔、轻薄蓄热。采用该比例下的氨纶纤维,可使得面料具有高弹高回复性的特点,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进而提高面料的适用范围。
38.进一步地,所述真丝的细度为1.5d;
39.所述羊绒的细度为15~16μm,例如可以为15μm、15.2μm、15.4μm、15.6μm、15.8μm、16μm等,所述羊绒的长度为30~32mm,例如可以为30mm、30.3mm、30.6mm、30.9mm、31mm、31.3mm、31.6mm、32mm等。
40.更进一步地,所述真丝为桑蚕丝,所述羊绒为白绒。
41.我国早在1957年就开始研制真丝人造血管,并试用于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真丝中含有对人体极具营养价值的18种氨基酸,对人体有着很好的营养作用,由于真丝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同为蛋白质,结构十分相近,因此,真丝具有极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过敏或致癌作用,且真丝的吸湿性是纯棉的1.5倍,是羊毛的1.8倍,能够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对皮肤干燥敏感的人有很好的滋润效果。
42.羊绒是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气,并形成空气层,可以防御外来冷空气的侵袭,保留体温不会减低,且羊绒由于外层鳞片细密、光滑,可使得面料具有重量轻、柔软、韧性好等特点。山羊绒有白、青、紫三种颜色,其中以白绒为最珍贵,含粗率和含杂率最为优质,可以增加面料的润肤和发热效果。
43.进一步地,所述腈纶纤维的细度为0.54d。
44.进一步地,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72d或0.9d。
45.可以理解的,纤维越细,触感越柔软,腈纶纤维采用细度为0.54d的超细腈纶,莫代尔纤维采用0.72d或0.9d超细兰精莫代尔,可以确保面料触感轻柔、舒适。
46.进一步地,所述氨纶纤维为20d莱卡氨纶。
47.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结构为纬编平纹结构,所述面料克重为150~160g/m2,例如可以为150g/m2、152g/m2、154g/m2、156g/m2、158g/m2、160g/m2等,厚度为0.7~0.8mm,例如可以为0.7mm、0.72mm、0.74mm、0.76mm、0.78mm、0.8mm等。
48.采用纬编平纹结构,使得面料高弹不易变形。该克重和厚度范围下的面料属于薄款面料,通过采用超细腈纶纤维可确保该薄款面料的吸湿发热性能,以增进面料的蓄热效果。
4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50.步骤s1,制备毛坯布:将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纤维、真丝为原料纺制为四组分纱线,再将四组分纱线与氨纶纤维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
51.所述毛坯布的编织过程为:下针筒排满针,第一路纱线与所有下针筒成圈;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纤维、真丝为原料纺制为四组分纱线,将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并且以每一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52.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53.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并将染色后的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确保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
54.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润肤保湿效果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步骤s1,制备毛坯布:将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制为三组分纱线,再将三组分纱线与氨纶纤维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
56.所述毛坯布的编织过程为: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和一根下针筒高针交替排布的方式,第一路纱线与下针筒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浮线,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织而成的三组分纱线;将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
57.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浮线,所述第二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为原料纺织而成的三组分纱线;将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二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
58.以每两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59.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60.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并将染色后的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确保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
61.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氨纶纤维的线长为0.8~1.0mm,例如可以为0.8mm、0.85mm、0.9mm、0.95mm、1.0mm等,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的线长为2.5~3mm,例如可以为2.5mm、2.6mm、2.7mm、2.8mm、2.9mm、3.0mm等,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采用紧密纺工艺纺织而成,三组分纱线和四组分纱线的纱支为60s。
62.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柔软剂为山茶花油。
63.面料定型时采用山茶花油作为柔软剂,既能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也可以赋予面料柔滑的手感,即使多次洗涤也不会发硬变涩,确保面料具有润肤保湿、触感轻柔、轻薄蓄热、高弹不易变形的效果。
64.在以下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操作未注明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下进行。所有原材料未注明生产厂商及规格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65.对比例1
66.步骤s1,制备毛坯布:以质量份数计,采用白坯棉纱89份和氨纶纤维11份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其中,白坯棉纱的细度为40s,氨纶纤维的细度为25d,织造结构为纬编平纹结构;
67.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68.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硅油,并将染色后的所述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保证坯布均匀吃透硅油柔软剂,得到成品布。
69.实施例1
70.步骤s1,制备毛坯布:以质量份数计,将腈纶纤维50份、莫代尔纤维20份、长绒棉纤维20份、桑蚕丝10份为原料纺制成纱支为60s的四组分纱线,再将四组分纱线与20d莱卡氨纶纤维9份,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其中,所述腈纶纤维为0.54d超细腈纶,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72d,所述长绒棉纤维为新疆长绒棉,所述桑蚕丝细度为1.5d,形态为绢丝条纯条吐1号球,所述四组分纱线的线长为2.7mm,所述氨纶纤维的线长为0.9mm,所述四组分纱线的纺纱工艺为紧密纺;
71.所述毛坯布的织造工艺图如图1所示,下针筒排满针,将四组分纱线与所有下针筒成圈;将所述氨纶纤维随四组分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并且以每一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72.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73.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山茶花油,并将染色后的所述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保证毛坯布均匀吃透山茶花油柔软剂,得到成品布。
74.实施例2
75.步骤s1,制备毛坯布:以质量份数计,将腈纶纤维30份、莫代尔纤维60份、羊绒10份为原料纺制成纱支为60s的三组分纱线,再将三组分纱线与20d莱卡氨纶纤维11份,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其中,所述腈纶纤维为0.54d超细腈纶,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9d,所述羊绒细度为15.8μm,长度为31mm,所述三组分纱线的线长为2.7mm,所述氨纶线长为0.9mm,所述三组分纱线的纺纱工艺为紧密纺;
76.所述毛坯布的织造工艺图如图2所示,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和一根下针筒高针交替排布的方式,第一路纱线与下针筒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浮线,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纤维为原料纺织而成的60s三组分纱线,将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浮线,所述第二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纤维为原料纺织而成的60s三组分纱线;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二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以每两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77.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78.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山茶花油,并将染色后的所述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所述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保证毛坯布均匀吃透山茶花油柔软剂,得到成品布。
79.实施例3
80.步骤s1,制备毛坯布:以质量份数计,将腈纶纤维40份、莫代尔纤维40份、长绒棉纤维10份、桑蚕丝10份为原料纺制成纱支为60s的四组分纱线,再将四组分纱线与20d莱卡氨纶纤维10份,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其中,所述腈纶纤维为0.54d超细腈纶,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72d,所述长绒棉纤维为新疆长绒棉,所述桑蚕丝细度为1.5d,形态为绢丝条纯条吐1号球,所述四组分纱线的线长为3mm,所述氨纶纤维的线长为1.0mm,所述四组分纱线的纺纱工艺为紧密纺;
81.所述毛坯布的织造工艺图如图1所示,下针筒排满针,所述四组分纱线与所有下针筒成圈;将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四组分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并且以每一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82.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83.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山茶花油,并将染色后的所述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保证毛坯布均匀吃透山茶花油柔软剂,得到成品布。
84.实施例4
85.步骤s1,制备毛坯布:以质量份数计,将腈纶纤维30份、莫代尔纤维60份、羊绒10份为原料纺制成纱支为60s的三组分纱线,再将三组分纱线与20d莱卡氨纶纤维11份,在32针34寸的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织造,得到毛坯布;其中,所述腈纶纤维为0.54d超细腈纶,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细度为0.9d,所述羊绒细度为16μm,长度为32mm,所述三组分纱线的线长为2.5mm,所述氨纶线长为0.8mm,所述三组分纱线的纺纱工艺为紧密纺;
86.所述毛坯布的织造工艺图如图2所示,下针筒的织针采用一根下针筒低针和一根下针筒高针交替排布的方式,第一路纱线与下针筒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低针浮线,所述第一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纤维为原料纺织而成的60s三组分纱线,将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一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低针成圈,与下针筒高针浮线,所述第二路纱线采用腈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羊绒纤维为原料纺织而成的60s三组分纱线;所述氨纶纤维随所述第二路纱线一同喂入编织成圈,以每两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编织得到针织面料毛坯布。
87.步骤s2,染色:将所述毛坯布放至染色缸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毛坯布;
88.步骤s3,定型:在定型机中加入柔软剂山茶花油,并将染色后的所述毛坯布穿好引布,向定型机喂布,设置轧液率75%,烘箱温度170℃,车速17m/min,所述毛坯布均匀吃透柔软剂并匀速通过各节烘箱,保证毛坯布均匀吃透山茶花油柔软剂,得到成品布。
89.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提供的成品布的发热性能、弹性和回复性进行评价。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提供的成品布作为试样,根据《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提供的方法对对3个试样的发热性能进行测试,根据《qb/t 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标准提供的方法对3个试样的润肤功能进行测试,根据《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标准提供的方法对3个试样的弹性和回复性进行测试。实施例1-2和对比例1所制得的成品布的具体测试参数详见下表1。
90.表1实施例1-2和对比例1中成品布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
[0091][0092]
《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中要求30min内最高升温值≥4℃,而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和2均远高于该标准、并优于对比例1,且本发明实施例1和2均具有明显的润肤保湿效果,特别适用于由夏季向秋冬季换季时穿着,轻薄保暖的同时具有润肤保湿效果,此外,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弹性和回复性均优于对比例1、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0093]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