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4122发布日期:2023-01-24 18:3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家纺面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市场家纺产品的风格、品质都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提花产品所用面料在视觉及触觉上普遍比较平实,只能通过款式加工等后加工方式增加产品的肌理感和空间感,改善成品外观,提升产品品质。生产方式耗时耗力,产品成本增加。在国外家纺市场上,面料有质感、肌理性强、设计感丰富的提花产品也正逐渐取代部分绣花产品和印花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3.目前,具有微浮雕效果的面料大多通过面料复合绗缝的方式制造,不仅需要提供初加工面料,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加工整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成品生产,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面料的立体效果微弱且应用局限性大(一般仅限薄毯、靠枕或婴儿抱被等)。另一种方式便是通过在织机上装造双经轴,分别控制两个经轴的送经速度和经纱张力,以此实现双层面料的织造,并进行下一步的匹染及成品生产。此种织造过程要进行两个经轴纱线的整经、浆纱、穿综操作及双倍时间和精力的经轴护理,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4.公开号为cn106676734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611263736.3)公开了一种立体浮雕纬编面料的织造工艺,采用纬编双面提花机织造,采用电脑提花,分为两个区域:花纹区域与非花纹区域,花纹区域中第一路和第二路并成一路,采用粗纱在织物表面进行高密度织造,第三路和第四路并成一路,采用细纱并混入一根氨纶包覆纱在织物的背面进行低密度织造;非花纹区域为普通平纹机构。该发明的织造工艺所织造的浮雕效果面料,制造工艺复杂,影响生产效率,且不具有良好的肌肤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织造方式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肌肤感。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7.本发明提供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其中,包括起花组织部分、地组织部分,所述面料的经密设定范围为80根/英寸~180根/英寸,所述面料的纬密设定范围为80根/英寸~120根/英寸;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自经面缎纹、平纹和纬面缎纹的至少一种,所述地组织部分采用单组经纬纱交织方式的方式。
8.其中,采用缎纹、斜纹、平纹、纬向长浮长、双组经纬纱并用与单组经纬纱穿插应用形成凹凸有致的触觉效果,主题突出,功能显现。纬向应用功能性纤维,采用长浮长的工艺结合点,或中层用粗纱辅助,起到突出鼓感及稳定产品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亲肤、透气、抑菌、改善人体微循环的保健功效。表面主体主要采用,表经和白色竹纤维纬纱结合,起花部分(采用含有海藻纤维的色纱)为经纱与纬纱斜纹组织交织结合,底部采用部分膨体粗纱
(原色再生纤维素纤维)与表经斜纹交织,中层粗纱结合以长浮长为结合点,使面料表面主题突出,色彩丰富,具有浮雕感,应用中可产生微量摩擦感。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其中,所述起花组织部分还包括有加强缎纹或斜纹。
11.所述起花组织部分还包括平纹。
12.进一步的,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3:1,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2:3:2。
13.其中,所述面料的1~2组纬纱选用21s~40s纯棉色织。
14.其中,所述面料的1组纬纱选用功能性纤维,所谓功能性纤维包括发热功能纤维、抑菌功能纤维、透气功能纤维、排湿功能纤维、保温功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5.其中,多种纤维合理搭配运用,根据产品的应用不同,选择不同纤维设置合理的应用比例,尤其是依附于人体的部分,纤维的采用比例和组织结构的合理应用参数。
16.其中,所述面料的纬纱10s~21s范围间的oe纱或普梳纱或股线,所述面料的经纱选用20s~60s范围间的精梳棉原纱单纱或股线。
17.进一步的,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
18.进一步的,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3:1。
19.进一步的,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为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
20.进一步的,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为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
2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有益效果是:将面料分为选用不同经纬材料的起花组织部分和地组织部分,其中,起花组织部分选自经面缎纹、平纹和纬面缎纹的至少一种,地组织部分采用单组经纬纱交织方式的方式进行织造,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3:1,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2:3:2。采用缎纹、斜纹、平纹、纬向长浮长、双组经纬纱并用与单组经纬纱穿插应用形成凹凸有致的触觉效果,主题突出,功能显现;纬向应用功能性纤维,采用长浮长的工艺结合点,或中层用粗纱辅助,起到突出鼓感及稳定产品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亲肤、透气、抑菌、改善人体微循环的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3d浮雕效果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起花组织部分、地组织部分,面料的经密设定范围为80根/英寸~180根/英寸,面料的纬密设定范围为80根/英寸~120根/英寸;起花组织部分选自经面缎纹、平纹和纬面缎纹的至少一种,地组织部分采用单组经纬纱交织方式的方式。
29.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起花组织部分还包括有加强缎纹或斜纹。
30.下面的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多色浮雕效果的家纺面料的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以及表中里层纬纱比例提供了例证,在下列实施例中,通过选用不同的表里层经纱比例以及表中里层纬纱比例织造的面料,通过使用者对其肌肤感进行打分。
31.实施例1:
32.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
33.实施例2:
34.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2: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
35.实施例3:
36.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3: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
37.实施例4:
38.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
39.实施例5:
40.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2: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
41.实施例6:
42.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3: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
43.实施例7:
44.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4: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
45.实施例8:
46.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4: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
47.另外的,实施例中的面料需要符合以下主要技术指标:
48.(1)耐水牢度(级):≥4;
49.(2)色移(级):4-5;
50.(3)缝接强度(n/cm):经向≥50,纬向≥50;
51.(4)耐磨性能(转):马丁代尔法,背面,干式≥25000,碱性≥12000;
52.(5)撕裂强度(n):经向≥30,纬向≥30;
53.(6)拉伸断裂强度(n/cm):经向≥100,纬向≥90;
54.(7)花型:花纹效果,3种或以上。
55.下面是打分情况统计表:
56.实施例透气感排湿感保温感实施例1866实施例2979实施例3678实施例4877实施例5986实施例6988实施例7665实施例8656
57.通过打分情况表可以看出,当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2: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或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2: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3:2时,所述面料的肌肤感最佳;当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4:1以上时,所述面料的肌肤感明显低于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3:1。
58.由上述实施例分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3: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2:3:2。
59.优选的,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2:1,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或2:3:2。
60.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面料的1~2组纬纱选用21s~40s纯棉色织。
61.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面料的1组纬纱选用功能性纤维,所谓功能性纤维包括发热功能纤维、抑菌功能纤维、透气功能纤维、排湿功能纤维、保温功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62.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面料的纬纱10s~21s范围间的oe纱或普梳纱或股线,面料的经纱选用20s~60s范围间的精梳棉原纱单纱或股线。
63.具体的织造场景和效果:
64.场景1:在面料织造过程中,采用单经轴原纱上机以及喷气提花织机,运用staubill(史陶比尔)和bonas(博纳斯)电子提花机龙头。织造时的车速根据不同品质进行适用性调整,基本控制在130~350r/min,上机张力为200~220kg。织造完成后进行面料退
浆、溢流绳状松式预缩、柔软、微拉副成型,布面成型经纬向控制在5%~10%的回缩,成品面料无需二次加工(绣花等),直接进行家纺成品生产的环节,提高生产率;设计创意与工艺技术融为一体,创意与工艺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设计精髓,改变传统产品生产的一贯性,将视觉美和独特触感及调节人体微循环的保健性相结合,使产品形成与众不同的,应用性和功能保健性统一的独有特色。采用单经轴上机做多层,改变了常规双经轴实现多层提花织造的传统工艺。运用原纱经轴与设计创意结合行成产品的独有风格,使单经轴上机便能体现出产品多层立体视觉及触觉效果,并达到调节人体微循环的功能保健效果,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缩短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高效节能。为降低成本环保,原纱单轴与色纱交替运用,形成立体效果,配以适宜的组织结构体现产品的多色效果。运用创意与工艺的有效结合解决了原纱易存杂质影响布面效果的弊端,是本专利的核心技术之一,改善了产品视觉效果,减少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后整,根据选用的纤维种类,强化纤维改性的落脚点,优选多种工艺参数,采用成本低、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工艺路线,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保健,环保増效,使产品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65.场景2:另外的,还可以通过单经轴大提花织机,针对面料花纹选用的画稿要求线条流畅、花型构图简洁明快、构图部分和留白部分比例适合。加之不同支数、颜色纱线(包括部分功能性纱线)的运用,结合特殊的组织工艺,将广义上比较平实的面料赋予凹凸感明显的多色3d立体效果,该类型面料应用于家纺产品生产时能增强产品的肌理感和空间感,为创造时尚家纺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家居一体化系列锦上添花。(1)纬纱组织交织分配根据纹样效果采用浮长多变的工艺技术,与底经的合理结合呈现出凹凸的松紧效果,同时又融入不同功能的新型纤维,凸显良好的亲肤效果及实现功能性附加;(2)纬纱交织成倍数比例分配,运用单经轴的织造工艺,体现双经轴的效果,平衡同一经轴上不同组织层面的纱线张力,使面料织造顺利进行。从而充分体现纹样的过渡效果,独特的组织结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66.具体的,本发明的原理是:将面料分为选用不同经纬材料的起花组织部分和地组织部分,其中,起花组织部分选自经面缎纹、平纹和纬面缎纹的至少一种,地组织部分采用单组经纬纱交织方式的方式进行织造,由于起花组织部分和地组织部分的层次结构不同,多层结构与双层结构相比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会产生3d浮雕效果,其中,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里层经纱比例分别为1:1~3:1,所述起花组织部分选用的表中里层纬纱比例为2:2:2~2:3:2,能够提高面料的3d效果;另一方面所述面料的1组纬纱选用功能性纤维,所谓功能性纤维包括发热功能纤维、抑菌功能纤维、透气功能纤维、排湿功能纤维、保温功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能够提高肌肤接触的触感,并达到肌肤保健功能。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