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1956发布日期:2022-12-06 22:1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为一种可以对室内和衣物进行采暖加热的晾衣装置,属于小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北方等地的冬季,室内需要加热,在南方冬季天气湿冷,室内也需要一些热量,并且衣物不好晾干,还有刚生小孩子的家庭,需要对小孩子的衣物快速晾干,这就需要既能加热室内空气又能晾干衣物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还要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使用还要方便等等,人们对这样的产品有这些要求,在市场上当前没有类似的产品,一些有取暖功能的产品不能满足以上需要,因此,人们急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好产品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3.我们研发的“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解决了目前产品存在的上述问题。
4.这种“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主体为晾衣架结构,其上部与普通的立式晾衣架相同,两个晾衣立支架下部和晾衣架底板都是有加热功能的,晾衣立支架为不锈钢圆管结构,有立管和横管,立支架下部有加热板,晾衣架底部也有加热板,加热板以铝镁合金为主要材料,两块立支架加热板结构相同,有边框、前加热主板、后加热主板、发热体等部件,底部加热板有边框、上加热主板、发热体、衬板、压条、背板等部件,发热体有双重绝缘,有防水绝缘膜,底部加热板内还有两个过温保护装置,在底部加热板侧面还有控制盒,控制盒内有电源开关、立支架加热板开关、底部加热板开关,有电源线和电电源线绕线装置,底部加热板底下有移动轮,立支架热板与底部加热板之间用直角连接件进行紧固。
5.本发明装置主体由铝镁合金材料制成,铝镁合金材料材料传热速度快,以红外辐射散热方式为主,功率较低,其功率在200-1000w之间,内部没有油、水等液体,强度大,,表面温度一般在30℃-80℃之间,防水设计,一般水淋仍能正常工作,工作时由两个专用温控器进行控制使用,确保安全,红外辐射散热,对人身体有理疗作用。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其上部与普通的立式晾衣架相同,有高横杆1、高立杆2、低横杆3、低立杆4,连接杆5将高立杆2与低立杆4相连接,低立杆4下部有前加热板6,高立杆2下部有后加热板7,晾衣架下部有底加热板8,在底加热板8的正侧面有控制盒9,控制盒9内有电源线10、电源开关11、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绕线装置14,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与底加热板8之间用直角连接件15进行紧固,底加热板8下面有背板16、移动轮17,前加热板6、后加热板7结构相同,有立加热板边条18、立加热板前主板19、立加热板发热体20、立加热板后主板21部件,底加热板8有底加热板边条22、底加热板上主板23、底加热板发热体24、底加热板衬板25、底加热板压条26部件,底加热板衬板25上有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通过锁紧螺丝29将底加热板8的各部件锁紧,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下部立加热板边条18上有立加热板引出线30,立加热板引出线30引至底加热板8内,立加热板发热体20、底加热板发热体24结构相同,依次有发热体前部绝缘防水膜31、发热体前部绝缘云母板32、发热片
33、发热体后部绝缘云母板34、发热体后部绝缘防水膜35,发热片33有云母材质的发热基板36,在发热基板36上有基板三角口37,发热带38沿基板三角口37缠绕,发热带左端39、发热带右端40引出到发热片基板36下方,发热带左端39与耐高温线相接形成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带右端40与耐高温线相接形成发热体右出线42,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体右出线42形成立加热板引出线30引出到底加热板衬板25下方,与底加热板的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体右出线42一起接线,立加热板引出线30中的一根与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连接后引出立加热板装置火线43,底加热板的发热体左出线41与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相接后引出底加热板装置火线44,控制盒9为塑料装置,控制盒9分为控制盒上部45、控制盒下部48两部分,控制盒上部45有控制盒上部固定孔46、绕线装置上部47,控制盒下部48有控制盒下部固定孔49、绕线部署下部50,控制盒9上还有电源线出线孔51,在控制盒9的控制盒背部52上有控制盒背部开口53,控制盒下部48上有控制盒下部开关开口54、控制盒下部开关内空间55、左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56、压线装置下部57、右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58,控制盒上部45上有控制盒上部开关开口59、控制盒上部开关内空间60、左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61、压线装置上下部62、右侧控制盒上部固定孔63,控制盒下侧面64上有左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65、右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66,控制盒9固定在底加热板8侧面,立加热板装置火线43接到立加热板开关12上,底加热板装置火线44接到底加热板开关13上,接上电源线10,将控制盒下部48扣装在控制盒上部45上,并与底加热板8相固紧,再安装上背板16、移动轮17,高立杆2、低立杆4分别与前加热板6、后加热板7固紧,在高立杆2、低立杆4上分别安装高横杆1、低横杆3,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8.图2为本发明的底加热板8背面示意图。
9.图3为本发明图1的a-a、b-b剖面图。
10.图4为本发明图1的c-c剖面图。
11.图5为本发明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底面示意图。
12.图6为本发明的部件发热体24的剖面示意图。
13.图7为本发明的部件发热片33的示意图。
14.图8为本发明的部件发热体24的层剖示意图。
15.图9为本发明的部件的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的接线示意图。
16.图10为本发明的部件电源开关11、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的在图4的局部内的接线示意图。
17.图11为本发明的部件控制盒9的正面示意图。
18.图12为本发明的部件控制盒背部52示意图
19.图13为本发明的部件控制盒上部45示意图。
20.图14为本发明的部件控制盒下部48示意图。
21.图15为本发明的部件控制盒9的下侧面64示意图。
22.其中
23.1、高横杆
ꢀꢀ
2、高立杆
ꢀꢀ
3、低横杆
ꢀꢀ
4、低立杆
24.5、连接杆
ꢀꢀ
6、前立加热板
ꢀꢀ
7、后立加热板
ꢀꢀ
8、底加热板
25.9、控制盒
ꢀꢀ
10、电源线
ꢀꢀ
11、电源开关
ꢀꢀ
12、立加热板开关
26.13、底加热板开关
ꢀꢀ
14、绕线装置
ꢀꢀ
15、直角连接件
27.16、背板
ꢀꢀ
17、移动轮
ꢀꢀ
18、立加热板边条
ꢀꢀ
19、立加热板前主板
28.20、立加热板发热体
ꢀꢀ
21、立加热板后主板
ꢀꢀ
22、底加热板边条
29.23、底加热板上主板
ꢀꢀ
24、底加热板发热体
ꢀꢀ
25、底加热板衬板
30.26、底加热板压条
ꢀꢀ
27、第一个过温保护器
ꢀꢀ
28、第二个过温保护器
31.29、锁紧螺丝
ꢀꢀ
30、立加热板引出线
ꢀꢀ
31、发热体前部绝缘防水膜
32.32、发热体前部绝缘云母板
ꢀꢀ
33、发热片
ꢀꢀ
34、发热体后部绝缘云母板
33.35、发热体后部绝缘防水膜
ꢀꢀ
36、发热片基板
ꢀꢀ
37、基板三角口
34.38、发热带
ꢀꢀ
39、发热带左端
ꢀꢀ
40、发热带右端
35.41、发热体左出线
ꢀꢀ
42、发热体右出线
ꢀꢀ
43、装置火线
36.44、电源火线
ꢀꢀ
45、控制盒上部
ꢀꢀ
46、控制盒上部固定孔
37.47、绕线装置上部
ꢀꢀ
48、控制盒下部
ꢀꢀ
49、控制盒下部固定孔
38.50、绕线装置下部
ꢀꢀ
51、电源线出线孔
ꢀꢀ
52、控制盒背部
39.53、控制盒背部开口
ꢀꢀ
54、控制盒下部开关开口
ꢀꢀ
55、控制盒下部开关内空间
ꢀꢀ
56、左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
ꢀꢀ
57、压线装置下部
40.58、右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
ꢀꢀ
59、控制盒上部开关开口
41.60、控制盒上部开关内空间
ꢀꢀ
61、左侧控制盒上部固定孔
42.62、压线装置上部
ꢀꢀ
63、右侧控制盒上部固定孔
ꢀꢀ
64、控制盒下侧面
43.65、左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
ꢀꢀ
66、右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44.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立式电热晾衣架其上部与普通的立式晾衣架相同,有高横杆1、高立杆2、低横杆3、低立杆4,连接杆5将高立杆2与低立杆4相连接,低立杆4下部有前加热板6,高立杆2下部有后加热板7,晾衣架下部有底加热板8,在底加热板8的正侧面有控制盒9,控制盒9内有电源线10、电源开关11、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绕线装置14,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与底加热板8之间用直角连接件15进行紧固,底加热板8下面有背板16、移动轮17,前加热板6、后加热板7结构相同,有立加热板边条18、立加热板前主板19、立加热板发热体20、立加热板后主板21部件,底加热板8有底加热板边条22、底加热板上主板23、底加热板发热体24、底加热板衬板25、底加热板压条26部件,底加热板衬板25上有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通过锁紧螺丝29将底加热板边条22、底加热板上主板23、底加热板发热体24、底加热板衬板25、底加热板压条26、背板16等部件锁紧,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下部立加热板边条18上有立加热板引出线30,立加热板引出线30引至底加热板8内,立加热板发热体20、底加热板发热体24结构相同,依次有发热体前部绝缘防水膜31、发热体前部绝缘云母板32、发热片33、发热体后部绝缘云母板34、发热体后部绝缘防水膜35,发热片33有云母材质的发热基板36,在发热基板36上有基板三角口37,发热带38沿基板三角口37缠绕,发热带左端39、发热带右端40引出到发热片基板36下方,发热带左端39与耐高温线相接形成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带右端40与耐高温线相
接形成发热体右出线42,发热体前部绝缘防水膜31、发热体后部绝缘防水膜35相接处热熔封固,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体右出线42形成立加热板引出线30引出到底加热板衬板25下方,与底加热板8的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体右出线42一起接线,立加热板引出线30中的一根与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连接后引出立加热板装置火线43,底加热板8的发热体左出线41与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相接后引出底加热板装置火线44,控制盒9为塑料装置,控制盒9分为控制盒上部45、控制盒下部48两部分,控制盒上部45有控制盒上部固定孔46、绕线装置上部47,控制盒下部48有控制盒下部固定孔49、绕线部署下部50,控制盒9上还有电源线出线孔51,在控制盒9的控制盒背部52上有控制盒背部开口53,控制盒下部48上有控制盒下部开关开口54、控制盒下部开关内空间55、左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56、压线装置下部57、右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58,控制盒上部45上有控制盒上部开关开口59、控制盒上部开关内空间60、左侧控制盒下部固定孔61、压线装置上下部62、右侧控制盒上部固定孔63,控制盒下侧面64上有左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65、右侧控制盒下侧面固定孔66,控制盒9固定在底加热板8侧面,立加热板装置火线43接到立加热板开关12上,底加热板装置火线44接到底加热板开关13上,电源线10的火线接到电源开关11上,电源开关11引出线与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相接,电源线10的零线与立加热板引出线30中的另一根线、底加热板8的发热体右出线42相接,将控制盒下部48扣装在控制盒上部45上,并与底加热板8相固紧,再安装上背板16、移动轮17,高立杆2、低立杆4分别与前加热板6、后加热板7固紧,在高立杆2、低立杆4上分别安装高横杆1、低横杆3,通电后就可以使用了。
45.具体实施过程,需经过以下步骤进行:
46.1、准备控制盒9、电源线10、电源开关11、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移动轮17、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第二个过温保护器28、锁紧螺丝29、发热带38等各种配件;
47.2、根据型号不同加工高横杆1、高立杆2、低横杆3、低立杆4、直角连接件15、立加热板边条18、立加热板前主板19、立加热板后主板21、底加热板边条22、底加热板上主板23、底加热板衬板25、底加热板压条26、绝缘防水膜、云母板等材料,加工工艺以锯切、剪切、冲压为主;
48.3、根据型号不同加工立加热板发热体20、底加热板发热体24,两种加热体加工方法一样,发热带38沿基板三角口37缠绕,发热带左端39、发热带右端40引出到发热片基板36下方,发热带左端39与耐高温线相接形成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带右端40与耐高温线相接形成发热体右出线42,发热体前部绝缘防水膜31、发热体后部绝缘防水膜35相接处热熔封固;
49.4、组装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两种立加热板组装方法一样,将加工好的立加热板前主板19、立加热板发热体20、立加热板后主板21依次叠加放好,在其四周围上立加热板边条18即可;
50.5、组装底加热板8,将底加热板上主板23、底加热板发热体24、底加热板衬板25、底加热板压条26依次叠加放好,用底加热板边条22围住四周,再用锁紧螺丝29在底加热板边条22附近的底加热板压条26上将其简易固紧;
51.7、将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底加热板8、直角连接件15进行表面喷涂处理;
52.8、将喷涂处理后的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与底加热板8通过直角连接件15进行连接,连接前把前立加热板6、后立加热板7的发热体左出线41、发热体右出线42形成立加
热板引出线30引出到底加热板衬板25下方;
53.9、底加热板8背面向上摆放,连接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7、第一个过温保护器28;
54.10、将控制盒9的控制盒上部固定在底加热板8侧面,连接电源线10、电源开关11、立加热板开关12、底加热板开关13;
55.11、将控制盒下部48扣装在控制盒上部45上,并与底加热板8相固紧;
56.10、在底加热板8后盖上背板16,再用锁紧螺丝29在底加热板边条22附近的背板16上将其固紧,并安装上移动轮17,将高立杆2、低立杆4分别与前加热板6、后加热板7固紧,在高立杆2、低立杆4上加分别安装高横杆1、低横杆3;
57.11、通电测试后即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