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和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9686发布日期:2023-02-04 07: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以及提花机。


背景技术:

2.在提花机的钩刀组合中,切刀在两侧钩针之间上下滑行,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4541031a”所公开的方案,在两侧钩针顶部的两个弯钩之间的空间中有时会堵塞有纱毛,使得切刀在两侧弯钩之间的空间中滑行时被纱线阻挡无法继续上行,通过气枪也无法完全去除弯钩之间的纱线,从而使切刀无法有效切断弯钩上勾取的纱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解决了避免两片钩针之间堵塞纱毛导致切刀无法有效切断纱线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它包括圆环形的筒体,筒体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密布有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其中,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相间隔地分布,且第二针筒插片和相邻两侧的第一针筒插片之间形成为供钩针上下移动的钩针插槽,且第二针筒插片的高度低于第一针筒插片的高度,第二针筒插片上方形成切刀插槽,切刀插槽位于两侧的钩针插槽之间,切刀插槽用于配置切刀。
5.优选地,钩针插槽内配置有钩针,切刀插槽内配置有切刀。
6.进一步地,切刀与两侧的钩针之间是间隙配合。
7.优选地,第二针筒插片顶端具有限制切刀下端下移的平面。
8.还提供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机,它采用前述任一种的提花针筒。
9.优选地,单个切刀两侧的两个钩针配置为以同步方式上下移动。
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改变了针筒的结构,具体是配置了间隔设置的两种插片即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在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之间的空间中配置钩针,在较低的第二针筒插片上方空间配置切刀,使切刀在两侧的钩针之间滑行。单个切刀两侧的两个钩针之间相互独立。单个切刀两侧的钩针用于勾取纱线,该切刀负责上行切断纱线,由于两侧的钩针是相互独立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是相连接成为一体的,因此两侧的钩针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会存在微小的相对移动,又由于钩针顶部弯钩之间会存在微小张开,这均使得两个钩针的弯钩之间不易堵塞纱毛,切刀顺畅地在两侧的钩针之间滑行,保证切纱顺利。
附图说明
1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
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筒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图2中钩针插槽和切刀插槽内分别配置钩针和切刀后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筒体;2、第一针筒插片;3、第二针筒插片;4、钩针插槽;5、切刀插槽;6、钩针;7、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15.如图1所示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包括圆环形的筒体1和配置在筒体1的径向外侧的第一针筒插片2和第二针筒插片3。如图2所示图1中的a处放大图,第一针筒插片2和第二针筒插片3沿着筒体1的外周周向密布,且第一针筒插片2和第二针筒插片3相间隔地分布。其中,第二针筒插片3的高度低于第一针筒插片2。第二针筒插片3与相邻两侧的第一针筒插片2之间形成为钩针插槽4,钩针插槽4用于装配钩针6,参考图3。第二针筒插片3上方形成为切刀插槽5。切刀插槽5位于两侧的钩针插槽4之间。切刀插槽5用于配置切刀7,参考图3。第二针筒插片3顶端具有限制切刀7下端下移的平面。
16.如图3,将单个切刀7与两侧的钩针6看成为一个组合。两侧钩针6用于勾取纱线,切刀7在两侧的钩针6之间滑行,当向上滑行时可以切断两侧钩针6勾取的纱线。切刀7与两侧的钩针6之间是间隙配合的。
17.由于单个切刀7两侧的钩针6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这两个钩针6之间在上下行过程中会存在微小的相对移动,或者说两个钩针6之间在上下方向存在微动,使得两个钩针6顶部的弯钩之间不易夹持纱毛从而被堵塞,保证切刀7在两个钩针6顶部的弯钩之间顺畅地滑行,保证有效地切断纱线。又由于两个钩针6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两个钩针6顶部弯钩之间还可以微微向两侧张开,从而进一步使得两个钩针6顶部的两个弯钩之间不易堵塞纱毛。
18.本例的提花针筒用于梳面绒提花机。本例的提花针筒结构也可以用于其它形式的纬编机。本例中,单个切刀7两侧的两个钩针6配置为以同步方式上下移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单个切刀7两侧的两个钩针6是不同步地上下移动的。
19.综上所述,本例的针筒结构以及钩刀分离的方式,使得与切刀7配合的两侧钩针6是相互独立的,相互独立的两个钩针6顶部弯钩之间能够微微向两侧张开,且两个钩针6之间存在上下方向微小的相对移动,因此,这两个钩针6顶部的弯钩之间不容易堵塞纱毛,从而保证切刀7有效地切纱。
2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它包括圆环形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密布有第一针筒插片(2)和第二针筒插片(3),其中,第一针筒插片(2)和第二针筒插片(3)相间隔地分布,且第二针筒插片(3)和相邻两侧的第一针筒插片(2)之间形成为供钩针(6)上下移动的钩针插槽(4),且第二针筒插片(3)的高度低于第一针筒插片(2)的高度,第二针筒插片(3)上方形成切刀插槽(5),切刀插槽(5)位于两侧的钩针插槽(4)之间,切刀插槽(5)用于配置切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其特征在于:钩针插槽(4)内配置有钩针(6),切刀插槽(5)内配置有切刀(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其特征在于:切刀(7)与两侧的钩针(6)之间是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其特征在于:第二针筒插片(3)顶端具有限制切刀(7)下端下移的平面。5.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的提花针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单个切刀(7)两侧的两个钩针(6)配置为以同步方式上下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针筒,它包括圆环形的筒体,筒体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密布有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相间隔地分布,且第二针筒插片和相邻两侧的第一针筒插片之间形成为供钩针上下移动的钩针插槽,且第二针筒插片的高度低于第一针筒插片高度,第二针筒插片上方形成切刀插槽,切刀插槽位于两侧的钩针插槽之间,切刀插槽用于配置切刀。还提供采用前述提花针筒的钩刀分离梳面绒提花机。两侧的钩针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会存在微小的错位,该微小的错位有利于使这两个钩针之间不易堵塞纱毛,又由于相互独立的钩针顶部弯钩之间会存在微小张开,这均使得切刀顺畅地在两侧的钩针之间滑行,保证切纱顺利。保证切纱顺利。保证切纱顺利。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山 李金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