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冷凝蒸汽预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0569发布日期:2022-11-15 18:4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防冷凝蒸汽预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冷凝蒸汽预缩机。


背景技术:

2.预缩机又称防缩机。织物机械预缩整理的设备。是指织物在适宜的湿、热条件下,利用弹性毯的扩张、收缩变形而使纬密和径向织缩增加到一定程度,从而具有松弛的结构,纤维润混溶胀时,不再引起径向长度缩短,达到明显降低成品缩水率的效果。
3.现有技术的预缩机在经过高温蒸汽工序后,一直到烘干工序前都没有保温恒温装置,使得高温蒸汽在面料表面冷凝成水珠,导致面料表面的温度下降,从而影响面料的预缩,同时面料表面的染料在清洗过程中会使得清洗的水表面产生油沫,因为油沫无法继续处理,导致预缩机的清理用水只能用一次,形成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冷凝蒸汽预缩机,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处理废水实现水循环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冷凝蒸汽预缩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一侧的蒸汽产生装置和设置在机体两端的驱动辊,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喷气件,所述蒸汽产生装置内转动连接有若干压力辊,所述机体内部通过有高温管道,所述高温管道贯穿所述机体,所述蒸汽产生装置与所述高温管道连通,所述蒸汽产生装置持续输出高温水蒸气通过所述高温管道,所述机体底部连通有废水排出管,所述废水排出管上设置有过滤废水表面的油沫的过滤装置,所述废水排出管另一端与蒸汽产生装置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的一侧设置蒸汽产生装置,并在机体的两端设置驱动辊,驱动辊驱动面料通过蒸汽产生装置并通过机体,在蒸汽产生装置内设置喷气件,蒸汽产生装置将高温水蒸气通过喷气件喷射至面料上,在机体的内侧设置若干压力辊,面料通过压力辊会收到两个压力辊的挤压从而压出面料吸收的水分,在蒸汽产生装置上连通有高温管道,高温管道贯穿机体内部,部分高温水蒸气持续通过高温管道使得机体内部由于热传导的作用始终保持高温烘干作用,在机体的底部设置废水排出管,压力辊压出的面料表面的水分会流入废水排出管,废水排出管上设置过滤油沫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废水,废水排出管又与蒸汽产生装置连通,废水会通过废水排出管回流至蒸汽产生装置内,达到了实现水循环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底部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四周开设有朝向底部中心的导向面,所述蓄水槽底部中心开设有与废水排出管连通的通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的底部开设蓄水槽,蓄水槽的四周开设朝向底部中心的导向面,使得上方压力辊压出的废水会顺着导向面流入蓄水槽的底部,不会流入机
体的其他位置,在蓄水槽底部中心开设于废水排出管连通的通孔,方便废水进入废水排出管,达到了清理机体中的废水的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中转箱和设置在中转箱内部的漂浮块,所述漂浮块活动连接在所述中转箱内侧壁上,所述漂浮块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中转箱相对的内侧壁,所述中转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漂浮块的两侧,所述漂浮快底部设有吸油层,所述吸油层与废水表面贴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包括中转箱和设置在中转箱内部的漂浮块,漂浮块的两端分别抵触中转箱相对的内侧壁,使得漂浮块能够使中转箱内的水分隔开,漂浮块底部设有吸油层,吸油层与废水表面贴合,而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漂浮块的两侧,使得废水进入中转箱后一定会经过漂浮块过滤才会流出,达到了在中转箱内过滤废水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水排出管上连通有两个水泵,所述两个水泵分别位于所述中转箱的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转箱的两侧废水排出管上设置了两个水泵,水泵用于驱动废水排出管中的水流流动,达到了驱动废水在废水排出管中流通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箱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漂浮块固定连接的支撑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转箱的内侧壁开设向竖直方向两端延伸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支撑件,支撑件与漂浮块固定连接,使得漂浮块可在滑槽的限制下收到水流的作用力时只沿竖直方向运动,达到了限制漂浮块移动空间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温管道与所述中转箱顶部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管道与中转箱顶部相连通,使得高温水蒸气能够通过高温管道进入中转箱中。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温管道靠近所述中转箱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水冷装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高温管道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流,更方便流入中转箱,达到了回收水蒸气进入中转箱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辊活动连接在机体内部,所述压力辊置于所述高温管道下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内部设置两个压力辊,使得面料能够在出料前重复进行两侧压制,最大程度定型,压力辊置于高温管道下方放置压力辊压出的废水落到高温管道上,降低高温管道的温度,使得机体内部的温度降低,达到了烘干面料的效果。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机体的一侧设置蒸汽产生装置,并在机体的两端设置驱动辊,驱动辊驱动面料通过蒸汽产生装置并通过机体,在蒸汽产生装置内设置喷气件,蒸汽产生装置将高温水蒸气通过喷气件喷射至面料上,在机体的内侧设置若干压力辊,面料通过压力辊会被压出面料吸收的水分,在蒸汽产生装置上连通有高温管道,高温管道贯穿机体内部,部分高温水蒸气持续通过高温管道使得机体内部由于热传导的作用始终保持高温烘干作用,在机体的底部设置废水排出管,压力辊压出的面料表面的水分会流入废水排出管,废水排出管上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废水,废水排出管
又与蒸汽产生装置连通,废水会通过废水排出管回流至蒸汽产生装置内,达到了实现水循环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截面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箱的截面图;
26.图中:1、机体;2、蒸汽产生装置;3、喷气件;4、驱动辊;5、高温管道;6、水泵;7、中转箱;8、水冷装置;9、蓄水槽;10、压力辊;11、漂浮块;12、支撑件;13、滑槽;14、废水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8.一种防冷凝蒸汽预缩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和在机体1的一侧设置蒸汽产生装置2,在机体1内转动连接两组压力辊10,机体1底部开设有盛装废水的蓄水槽9,蓄水槽9与废水排出管14相连通,在废水排出管14 上设置有中转箱7,在中转箱7的两侧设置有水泵6,废水排出管14通过中转箱7与蒸汽产生装置2相连通,蒸汽产生装置2上设置有贯穿机体1的高温管道5,高温管道5与蒸汽产生装置和中转箱7连通。
29.当布料通过压力辊10时,在蒸汽产生装置2吸收的水分会被压力辊10 压出向机体1底部流出,并流入蓄水槽9中,蓄水槽9的四周开设有朝向底部中心的导向面,水流落下会沿着导向面流入蓄水槽9的底部,在蓄水槽9 的底部开设有与废水排出管14连通的通孔,蓄水槽9中的废水会通过通孔流入废水排出管14中,途中经过中转箱7,中转箱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截面呈“t”字型,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的截面呈“l”型,支撑件12朝向中转箱7底部的一端焊接有漂浮块11,当水流通过废水排出管14进入中转箱7时,会冲刷漂浮块11,使得漂浮块11在滑槽13内沿竖直方向移动,漂浮块11的两端与中转箱7相对的两内侧壁抵触,使得废水流能够充分的与漂浮块11接触,漂浮块11的表面附有与废水表面贴合的吸油层,经过漂浮块11的废水表面的油沫会被漂浮块11吸收,之后经过过滤的洁净水会从中转箱7的出水口再次进入废水排出管14并流入蒸汽产生装置2自带的水箱中,水箱具有加热其中水至沸腾的功能,沸腾的水蒸气再从喷气件3中喷出。
30.高温管道5连通在蒸汽产生装置2上,并贯穿机体1,高温管道5穿过机体1后与中转箱7连通,水蒸气在蒸汽产生装置2喷出后,部分被面料吸收,部分通过高温管道5穿过机体1,使得机体1内由于热传导的作用产生持续的高温,达到了对机体1内部面料的烘干作用,在高温管道5与中转箱 7连接处附近,在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冷装置8,水冷装置8会使得高温管道5内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流,并流入中转箱7中,与废水排出管14进入的废水汇合,再经过漂浮块11后一起流出废水排出管14。
31.在使用时,布料先经过蒸汽产生装置2,蒸汽产生装置2会持续烧水至沸腾并通过喷气件3将高温水蒸气喷射至面料表面,面料进入机体1中,多余的高温水蒸气会通过高温管道5进入机体1,实现热量的回收利用,面料在机体1内经过两个压力辊10的作用,吸附的水分被压出,面料表面的油脂与压出的水分合成废水流入蓄水槽9中,由于高温水蒸气持续通过高温管道 5,使得机体1内的温度始终保持与高温水蒸气接近的温度并对面料产生了
烘干效果,再通过机体1另一侧的驱动辊4传送出机体1。废水通过废水管道排入中转箱7中,同时高温水蒸气经过水冷装置8汇聚成水流进入中转箱7,废水经过中转箱7内的漂浮块11吸去表面的油脂,与中转箱7上方流下的水流汇合再次流入废水排出管14并进入蒸汽产生装置2,在蒸汽产生装置2内收到持续的高温加热,再次沸腾成水蒸气由喷气件3喷出,形成的水循环。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