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545发布日期:2022-12-24 01:4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纺织行业已经不单单是传统的手工纺布与织布,还包括了无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不助燃等等优点,以无纺布为生产原料的产品,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会根据生产需求对无纺布进行染色,传统的无纺布印染装置采用的是浸泡印染,但是印染的布匹表面容易沾染灰尘与绒毛等,如果印染前的布匹直接进行印染的话,布匹表面附着的灰尘与绒毛容易影响到印染的质量,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刮板对无纺布上下两端的灰尘绒毛等等杂质进行刮除,保证了无纺布在印染时表面不会附着杂质,提高了无纺布印染的质量,并且可以对挂落的灰尘绒毛等进行吸附收集,防止灰尘绒毛乱飞,污染工作环境。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包括印染箱,所述印染箱下端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印染箱右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端开设有贯通安装台上下两端的滑槽,所述安装台右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印染箱右端开设有与通槽位置相匹配的工作口,所述滑槽内部上下对称滑动装配有梯形框,两个所述梯形框相互靠近一端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安装台后侧内壁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转动装配有双向螺纹杆;
6.两个所述梯形框后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上侧所述安装块一端伸入安装槽并与双向螺纹杆的正向螺纹段螺纹连接,下侧所述安装块一端伸入安装槽并与双向螺纹杆的反向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上端伸出安装台安装有拧手,所述印染箱前端安装有吸气机构,两个所述梯形框相互远离一端均安装有吸气管,两个所述吸气管均与吸气机构相连接,所述印染箱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左侧所述安装架内部转动装配有收卷辊,左侧所述安装架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左侧安装架与收卷辊的转轴传动连接,右侧所述安装架内部转动装配有放卷辊,所述印染箱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
7.所述吸气机构包括有吸气箱,所述吸气箱固定安装于印染箱前端右侧,所述吸气箱左端中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装配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板,所述安装框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安装框与吸气箱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吸气箱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圆台,所述圆台圆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负压叶片,所述吸气箱后端开设有开口。
8.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两个锁块,两个所述锁块阻尼转动安装于安装框左端上下两侧,所述吸气箱左端安装有分别与两个锁块位置相匹配的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上端均
开设有与锁块相匹配的卡槽。
9.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印染箱上端,所述安装板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印染箱内部上下滑动装配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下端转动装配有压辊,所述螺纹杆下端伸入印染箱与装配块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伸出安装板固定安装有转盘。
10.左侧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l形安装板,两个所述l形安装板对称安装于印染箱左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前侧l形安装板前端,所述收卷辊转动安装于两个l形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l形安装板与收卷辊的转轴传动连接,右侧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装配板,两个所述装配板前后对称安装于印染箱右端,所述放卷辊转动安装于两个装配板之间。
11.所述印染箱下端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安装有阀门。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刮板对无纺布上下两端的灰尘绒毛等等杂质进行刮除,保证了无纺布在印染时表面不会附着杂质,提高了无纺布印染的质量,并且可以对挂落的灰尘绒毛等进行吸附收集,防止灰尘绒毛乱飞,污染工作环境,并可以可以对两个刮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无纺布,并且调节起来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17.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6为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一的吸气机构与两个梯形框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9为图8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二。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5.实施例一:印染箱1、安装台101、滑槽11、通槽12、梯形框13、刮板14、安装槽15、双向螺纹杆16、安装块17、拧手18、吸气管19、收卷辊20、第一电机21、放卷辊201、吸气箱211、滑动槽22、安装框24、滤板25、把手26、第二电机27、圆台28、负压叶片29、开口30;
26.实施例二:锁块31、卡块32、卡槽33、安装板34、螺纹杆35、装配块36、压辊37、转盘38、l形安装板39、装配板40、排料管41、阀门42。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纺布印染装置,包括印染箱1,印染箱1下端安装有支撑组件,印染箱1右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台101,安装台101上端开设有贯通安装台101 上下两端的滑槽11,安装台101右端开设有通槽12,印染箱1右端开设有与通槽12位置相匹配的工作口,滑槽11内部上下对称滑动装配有梯形框13,两个梯形框13相互靠近一端左侧均固定安装有刮板14,安装台101后侧内壁开设有与滑槽11连通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 内部转动装配有双向螺纹杆16;
30.两个梯形框13后端均安装有安装块17,上侧安装块17一端伸入安装槽15并与双向螺纹杆16的正向螺纹段螺纹连接,下侧安装块17一端伸入安装槽15并与双向螺纹杆16的反向螺纹段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16上端伸出安装台101安装有拧手18,印染箱1前端安装有吸气机构,两个梯形框13相互远离一端均安装有吸气管19,两个吸气管19均与吸气机构相连接,印染箱1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左侧安装架内部转动装配有收卷辊20,左侧安装架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伸入左侧安装架与收卷辊20的转轴传动连接,右侧安装架内部转动装配有放卷辊201,印染箱1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
31.在需要对无纺布进行印染时,优先将印染箱1安装在指定地点,并且将染料倒入到印染箱1之中,在倒入完毕之后,在原始状态下,需要印染的无纺布缠绕在放卷辊201之上,两个梯形框13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需要对无纺布进行印染时,工作人员将无纺布一端穿过安装台101所设置的通槽12,并穿过两个梯形框13之间的距离,接着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拧动拧手18,在拧手18转动时,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16转动,此时狗工作人员可以控制双向螺纹杆16的正向与反向转动,因为连个梯形框13均与滑槽11滑动连接,并且上侧梯形框13 所安装的安装块17与双向螺纹杆16的正向螺纹段螺纹连接,而下侧梯形框13所安装的安装块17与双向螺纹杆16的反向螺纹段螺纹连接,所以当双向螺纹杆16正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梯形框13相互靠近,而双向螺纹杆16反向转动时,两个梯形框13相互远离,此时工作人员控制两个梯形框13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梯形框13所安装的刮板14分别与无纺布的上下两端相抵接,但是不会影响无纺布的正常传动,接着工作人员将无纺布的一端伸入到印染箱1 内部并侵染到染料,接着工作人员将这一端在缠绕到收卷辊20之上,在缠绕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再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收卷辊20余放卷辊201之间的预紧力,使无纺布处理紧绷状态,并且使无纺布在传送过程中保持一部分与印染箱1之中的染料相接触,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启动吸气机构与第一电机21,吸气机构产生吸力,并通过两个吸气管19传递给两个梯形框13,而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可以带动收卷辊201转动,收卷辊20带动放卷辊201转动,并将放卷辊201之上的无纺布收卷在收卷辊20之上对无纺布进行收卷,这样整个过程中无纺布的被印染状态为,先经过两个梯形框13,在进入到印染箱1之中并浸泡在染料之中,最后收卷在收卷辊20之上,而两个梯形框13所设置的刮板14可以通过在无纺布传送时,同时将无纺布上端与下端的灰尘与绒毛等等杂质刮除,并通过吸气机构的吸力吸入到吸气机构之中,进行收集,防止灰尘与绒毛乱飞污染工作环境,并且两个梯形框13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这样便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无纺布简单实用;
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刮板14对无纺布上下两端的灰尘绒毛等等杂质进行刮除,保证了无纺布在印染时表面不会附着杂质,提高了无纺布印染的质量,并且可以对挂落的灰尘绒毛等进行吸附收集,防止灰尘绒毛乱飞,污染工作环境,并可以可以对两
个刮板 14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无纺布,并且调节起来简单有效。
33.吸气机构包括有吸气箱211,吸气箱211固定安装于印染箱1前端右侧,吸气箱211左端中部开设有滑动槽22,滑动槽22内部滑动装配有安装框24,安装框24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滤板25,安装框24左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6,安装框24与吸气箱211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吸气箱211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圆台28,圆台28圆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负压叶片29,吸气箱21后端开设有开口30;当需要使用吸气机构时,在原始状态下,安装框24位于滑动槽22内部,并且使用限位组件进行限位,这样在使用时只需启动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圆台28转动,圆台28可以带动若干负压叶片29转动盘那个,若干负压叶片29在转动时会产生吸力,再由两根吸气管 19分别将吸力引导到两个梯形框13之中,再由在两个梯形框13所安装的刮板14将附着在无纺布表面的杂质刮落之后,两个吸气管19会将杂质吸入到吸气箱211内部,并且两个吸气管19为软管不会影响到梯形框13的移动,而负压叶片29产生的吸力会将这些杂质吸附到滤板25之上,而干净的空气便会通过开口30飞出,再由便完成了杂质的过滤与收集,在需要对滤板25进行清理时,可以取消限位组件的限位,接着用手握住把手26将安装框24滑动抽离滑动槽22,便可以对滤板25进行清理和更换,操作简单,清理完毕之后再将安装框24对准滑动槽22插入便可,最后再用限位组件进行限位,再用的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方便对滤板 25进行清洁。
34.限位组件包括有两个锁块31,两个锁块31阻尼转动安装于安装框24左端上下两侧,吸气箱21左端安装有分别与两个锁块31位置相匹配的两个卡块32,两个卡块32上端均开设有与锁块31相匹配的卡槽33;再用在需要取消限位组件时,工作人员用双手转动卡块32,使卡块32退出卡槽33,再用便可以正常抽离安装框24,而在需要对安装框24进行限位时,将两个卡块32转动并重新插入卡槽33便可,操作简单。
35.实施例二:
3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8-图10所示,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板34,安装板34固定安装于印染箱1上端,安装板34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5,印染箱1内部上下滑动装配有装配块36,装配块36下端转动装配有压辊37,螺纹杆35下端伸入印染箱1与装配块36上端转动连接,螺纹杆35上端伸出安装板34固定安装有转盘38;在无纺布从放卷辊 201缠绕到收卷辊20之上后,无纺布位于印染箱1内部的部分上端会与压辊37的下端相接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盘38带动螺纹杆35转动,继而可以带动装配块36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压辊37上下移动,对无纺布进行按压,并且可以对预紧力进行调节,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在无纺布被压辊37按压后,位于印染箱1内部的无纺布起大部分会浸泡在染料之中,并且随着收卷辊20的收卷这个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简单实用。
37.左侧安装架包括两个l形安装板39,两个l形安装板39对称安装于印染箱1左端前后两侧,第一电机21固定安装于前侧l形安装板39前端,收卷辊20转动安装于两个l形安装板39之间,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l形安装板39与收卷辊20的转轴传动连接,右侧安装架包括两个装配板40,两个装配板40前后对称安装于印染箱1右端,放卷辊201转动安装于两个装配板40之间;这样便可以方便通过两个l形安装板39对收卷辊20以及第一电机 21进行安装,而两个装配板40方便对放卷辊201进行安装,结构简单。
38.印染箱1下端安装有排料管41,排料管41安装有阀门42;在需要对印染箱1内部的
染料进行排出时,可以直接打开阀门42进行排出,排出完毕后关闭阀门42便可,操作简单。
39.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