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2768发布日期:2022-11-05 08:0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


背景技术:

2.有些厂家在其电脑手套机的机壳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收纳筐,机壳上开设有卡槽,收纳筐上连接有挂钩,挂钩远离收纳筐的一端卡接在卡槽内,由于编织完的手套在进入收纳筐时是杂乱无章的,在收集手套时仍需要人工一只一只地整理成叠,整理手套的效率不高,极为繁琐和不便;有志于改善编织手套的接收及存放机构的厂家,正在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及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3.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用以配套至手套机中,以提高手套存放的自动化程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包括滑板和滑条,所述滑板上设有竖直分布的一对内侧深滑道以及一对外侧深滑道,该对内侧深滑道以及外侧深滑道的两端均经镜像圆弧状延伸以封闭成环,所述内侧深滑道与外侧深滑道延伸段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并相交形成上深滑道和下深滑道,所述滑条成对设置在内侧深滑道和外侧深滑道之间,该对滑条的相对应面之间构成浅直滑道。
6.作为优选,所述滑板包括固定在框架中且位于同一平面的左滑板、右滑板、中滑板以及底滑板,左滑板、右滑板和中滑板位于底滑板内,中滑板设置于左滑板、右滑板之间,所述左滑板、右滑板、中滑板以及底滑板配合形成所述封闭成环的内侧深滑道以及外侧深滑道。
7.作为优选,所述内侧深滑道包括左内侧深滑道及右内侧深滑道,所述外侧深滑道包括左外侧深滑道及右外侧深滑道,左滑板的内侧、外侧分别与中滑板的左侧、底滑板的左侧构成左内侧深滑道及左外侧深滑道,右滑板的内侧、外侧分别与中滑板的右侧、底滑板的右侧构成右内侧深滑道及右外侧深滑道,底滑板的上侧与中滑板的上侧构成上深滑道,底滑板的下侧与中滑板的下侧构成下深滑道。
8.作为优选,所述滑条包括左侧滑条一、左侧滑条二、右侧滑条一及右侧滑条二,左侧滑条一、左侧滑条二相对设置于左滑板,其对应面构成左侧浅直滑道,右侧滑条一、右侧滑条二相对设置于右滑板,其对应面构成右侧浅直滑道。
9.作为优选,所述左内侧深滑道、左外侧深滑道、左侧浅直滑道与右内侧深滑道、右外侧深滑道、右侧浅直滑道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上深滑道与下深滑道呈上、下对称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底滑板的上、下侧设有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左滑板、右滑板和中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采用在滑道中设计浅直滑道及主要由内侧深滑道和外侧深滑道组成的深滑道,当其应用至手套机后,配套手套存放装置,使其分别沿浅直滑道、深滑道运动,从而带动手套存放装置始终以水平状态进行分层运动,实现手套的分层存放。
13.2)能提高手套存放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手套机的市场竟争力。
1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本实用新型接放手套的滑道的爆炸图;
16.图2本实用新型接放手套的滑道的装配示意图;
17.图3本实用新型中滑道的分布示意图;
18.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9.图中:1、框架;1a、底滑板;2、中滑板;3、左滑板;4、右滑板;5、左侧滑条一;6、左侧滑条二;7、右侧滑条一;8、右侧滑条二;9、下连接板;10、上连接板;
20.25、手套叠;
21.31、第一手套存放装置;32、第二手套存放装置;33、第三手套存放装置;34、第四手套存放装置;35、第五手套存放装置;36、第六手套存放装置;
22.e1、右内侧深滑道;f1、右外侧深滑道;g1、右侧浅直滑道;h1、上深滑道;e2、左内侧深滑道;f2、左外侧深滑道;g2、左侧浅直滑道;h2、下深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阅图1、图2及图3,实施例接放手套的滑道装置,包括具有深滑道的滑板及长条状的滑条,滑板上设置竖直分布且平行的一对内侧深滑道以及一对外侧深滑道,该对内侧深滑道以及外侧深滑道的两端均经镜像圆弧状延伸以封闭成环,所述内侧深滑道与外侧深滑道延伸段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并相交形成所述上深滑道h1和下深滑道h2,其中内侧深滑道与外侧深滑道延伸段的半径相同,内侧深滑道、外侧深滑道、上深滑道h1及下深滑道h2构成所述深滑道,所述深滑道可为分体加工,也可为整体加工。而内侧深滑道、其延伸段、上深滑道h1及下深滑道h2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外侧深滑道、其延伸段、上深滑道h1及下深滑道h2也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滑条成对设置在内侧深滑道和外侧深滑道之间,该对滑条的相对应面之间构成浅直滑道;
24.具体的,还包括框架1,滑板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左滑板3、右滑板4、中滑板2以及底滑板1a,上连接板10、下连接板9分别固设于框架1的底滑板1a的上、下侧,左滑板3、右滑板4对称设置于上连接板10及下连接板9,左滑板3、右滑板4和中滑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于上连接板10及下连接板9。中滑板2设置于左滑板3、右滑板4之间,所述左滑板3、右滑板4、中滑板2以及底滑板1a配合形成所述封闭成环的内侧深滑道以及外侧深滑道。其中封闭成环的内侧深滑道是指内侧深滑道、其延伸段、上深滑道h1及下深滑道h2形成环形结构;封闭成环外侧深滑道是指外侧深滑道、其延伸段、上深滑道h1及下深滑道h2形成环形结构。
25.具体的,所述内侧深滑道包括左内侧深滑道e2及右内侧深滑道e1,所述外侧深滑道包括左外侧深滑道f2及右外侧深滑道f1,左滑板3的内侧与中滑板2的左侧构成左内侧深滑道e2,左滑板3的外侧与底滑板1a的左侧构成左外侧深滑道f2,右滑板4的内侧与中滑板2
的右侧构成右内侧深滑道e1,右滑板4的外侧与底滑板1a的右侧构成右外侧深滑道f1,底滑板1a的上侧与中滑板2的上侧构成上深滑道h1,底滑板1a的下侧与中滑板2的下侧构成下深滑道h2。
26.具体的,所述滑条包括左侧滑条一5、左侧滑条二6、右侧滑条一7及右侧滑条二8,左侧滑条一5、左侧滑条二6相对设置于左滑板3,其对应面构成左侧浅直滑道g2,右侧滑条一7、右侧滑条二8相对设置于右滑板4,其对应面构成右侧浅直滑道g1。
27.具体的,左内侧深滑道e2、左外侧深滑道f2、左侧浅直滑道g2与右内侧深滑道e1、右外侧深滑道f1、右侧浅直滑道g1分别呈左、右对称设置,上深滑道h1与下深滑道h2呈上、下对称设置。
28.参阅图4,实施例应用至至手套机后,配套六个手套存放装置,分别包括第一手套存放装置31、第二手套存放装置32、第三手套存放装置33、第四手套存放装置34、第五手套存放装置35及第六手套存放装置36。
29.六套手套存放装置与深滑道以及浅直滑道滑动配合,已堆叠完成的手套叠25被手套推送机构送入第一手套存放装置31,随后在转动装置的驱动下,使得第一手套存放装置31、第二手套存放装置32及第六手套存放装置36沿图示的右侧上升,同时第三手套存放装置33、第四手套存放装置34及第五手套存放装置35沿图示的左侧下降,直至第六手套存放装置36处于接收另一手套叠的位置,当另一手套叠被手套推送机构送入第六手套存放装置36后,转动装置沿相同方向转动,使得第五手套存放装置35进入接放位置,最后直至六套手套存放装置接满手套叠,接着重复上述循环。
30.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