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0994发布日期:2022-11-22 23:1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梭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


背景技术:

2.目前纺织服装领域里各种环保再生纤维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包括粘胶、莫代尔、天丝、铜氨、麻赛尔、汉麻、亚麻等。汉麻纤维取于自然,绿色生态、凉感抑菌、透气舒适,功能齐全;粘胶纤维的长丝形态俗称“人造丝”,拥有粘胶柔软透气舒适性能,又有丝般外观光泽。人造丝和汉麻这两种纤维材料通常一起交织运用,面料能获得极佳的光泽质感、吸湿透气和抗菌性能。但单根纯麻纱与人造丝交织的面料,其布面存在麻粒粗节,另外由于汉麻纤维刚性大,面料弹性也很难表现出来,且实际生产中无论纯汉麻纱还是粘胶长丝用作经向,生产都比较困难,尤其是粘胶长丝作为经向时,倒筒、整经、浆纱、织造和后整理各环节存在各种困难和质量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倒筒整经:人造丝纱线光滑,倒筒退卷时易滑脱而发生缠绕打结,且整经卷绕张力难以控制,整经时人造丝和机器部件易发生静电吸附,纤维容易磨损磨断导致坏丝。
4.(2)浆纱:人造丝吸湿性强,吸湿后强降大、湿强较低、伸长过大,纤维比较脆弱,另外浆纱车速较难控制,纱线容易过度伸长挂纱,影响效率。
5.(3)织造:织造车间温湿度必须控制精准,否则经纱吸湿回潮后强力大降,容易发生织造断头,严重影响织造效率。
6.(4)后整:人造丝湿强低,后整过程面料易出现擦伤刮痕等疵点,汉麻粗硬,人造丝光滑,面料纰裂滑移指标容易不合格,同时面料成品经向缩水率大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该面料悬垂滑爽、透气舒适,肌理丰富,兼具弹力保型性、缩水纰裂稳定性和品质手感外观。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包括由经纱和纬纱梭织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所述的面料本体采用3上1下加1上1下的变化的斜纹交织结构,即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纱按以下沉浮规律穿越经纱排列:第一根纬纱覆盖第一根经纱后从第二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三根经纱,然后依次连续从第四、第五和第六根经纱下面穿过;第二根纬纱从第一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二根经纱,然后从第三根经纱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四根经纱,再依次连续从第五和第六根经纱下面穿过;第三根纬纱依次从第一和第二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三根经纱,然后从第四根经纱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五根经纱,再从第六根经纱下面穿过;第四根纬纱依次从第一、第二和第三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四根经纱,然后从第五根经纱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六根经纱;第五根纬纱覆盖第一根经纱后依次从第二、第三和第四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五根经纱,然后从第六根经纱下面穿过;第六根纬纱从第一根经纱下面穿过,接着覆盖
第二根经纱,然后从第三、第四和第五根经纱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六根经纱;
9.所述的经纱为棉汉麻混纺纱,所述的纬纱为弹力包覆纱,所述的弹力包覆纱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在氨纶芯丝外围的人造丝。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棉汉麻混纺纱为紧密赛络纺纱,其纱支规格为80s/2-100s/2,棉/汉麻混纺比例为65/35-45/55。80s/2-100s/2的棉汉麻混纺纱相较普通的20s/1和30s/1单根纯麻纱更加精细、毛羽粗节更少、手感也更柔软,拥有更好的韧性和断裂伸长,用作经纱时更容易织造上机。
11.作为优选,所述的人造丝的规格为100-150d,细丝f数为36-72f,所述的氨纶芯丝的规格为30-50d。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斜纹交织结构的经向纱线密度为130~150根/英寸,纬向纱线密度为90~100根/英寸。
13.作为优选,所述的面料本体的克重为110~130g/m2。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是一种悬垂滑爽、透气舒适,肌理丰富的梭织弹力面料。
16.2)本实用新型面料以人造丝和氨纶芯丝复合的弹力包覆纱作为纬纱,以棉汉麻混纺纱为经纱,避免经向使用人造丝或全汉麻纱线,有利于提高面料加工过程中整经、浆纱、织造等各环节生产效率,从而提高面料生产效率。
17.3)若面料经纱采用纯麻纱或人造丝,则面料经向缩水率大,生产较难控制,而本实用新型面料以人造丝和氨纶芯丝复合的弹力包覆纱为纬纱,可提升面料的弹力保型性和缩水纰裂稳定性。
18.4)本实用新型面料以棉汉麻混纺纱为经纱,手感柔软细腻,可避免采用纯汉麻纱造成的布面麻结粗节,从而改善面料的手感外观,保证面料的光泽感。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中面料正面的一个组织循环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面料的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纱和纬纱交织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实施例的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由经纱和纬纱梭织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本体采用3上1下加1上1下的变化的斜纹交织结构(即骑兵斜纹结构),即在一个组织循环内,如图2所示,纬纱按以下沉浮规律穿越经纱排列:第一根纬纱1覆盖第一根经纱1’后从第二根经纱2’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三根经纱3’,然后依次连续从第四、第五和第六根经纱4’、5’和6’下面穿过;第二根纬纱2从第一根经纱1’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二根经纱2’,然后从第三根经纱3’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四根经纱4’,再依次连续从第五和第六根经纱5’和6’下面穿过;第三根纬纱3依次从第一和第二根经纱1’和2’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三根经纱3’,然后从第四根经纱4’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五根经纱5’,再从第六根经纱6’下面穿过;第四根纬纱4依次从第一、第二和第三根经纱1’、2’和3’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
四根经纱4’,然后从第五根经纱5’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六根经纱6’;第五根纬纱5覆盖第一根经纱1’后依次从第二、第三和第四根经纱2’、3’和4’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五根经纱5’,然后从第六根经纱6’下面穿过;第六根纬纱6从第一根经纱1’下面穿过,接着覆盖第二根经纱2’,然后从第三、第四和第五根经纱3’、4’和5’下面穿过,之后覆盖第六根经纱6’。
23.本实施例中,经纱为棉汉麻混纺纱,纬纱为弹力包覆纱,弹力包覆纱包括氨纶芯丝和包覆在氨纶芯丝外围的人造丝。具体地,棉汉麻混纺纱为紧密赛络纺纱,其纱支规格为80s/2-100s/2,棉/汉麻混纺比例为65/35-45/55;人造丝的规格为100-150d,细丝f数为36-72f,氨纶芯丝的规格为30-50d;斜纹交织结构的经向纱线密度为130~150根/英寸,纬向纱线密度为90~100根/英寸;面料本体的克重为110~130g/m2。
24.上述面料是一种悬垂滑爽、透气舒适,肌理丰富的藏青色梭织弹力面料,其弹力保型性和缩水纰裂稳定性好,手感柔软细腻,外观有光泽感,可用来做衬衫,也可以用于女式裙子及其他时装等。上述面料的性能检测结构见表1。
25.表1实施例的人造丝汉麻梭织弹力面料的性能检测结果(gb/t 2660衬衫)
2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