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7427发布日期:2022-10-29 02:5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面料后处理中,为了让面料表面的毛相对蓬松,一般只能通过拉毛辊对面料表面进行整体拉毛,后通过剪毛,保留绒毛的一定长度。所以其只能整体拉毛,拉毛后的面料立体感差,无立体图案。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2327586.0,一种防尘式面料拉毛装置,涉及面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拉毛辊和两个导辊,所述导辊位于拉毛辊的两侧斜下方。其具有除尘除杂的效果,保持拉毛效果稳定性。
4.上述方案,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仅为对面料表面整体拉毛,无法实现局部拉毛。
5.所以现亟需一种能对面料表面进行局部拉毛的拉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能根据需求对面料表面进行局部拉毛,以使局部绒毛蓬松拉长的状态,形成立体图案效果。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两个张紧辊,在其中两个张紧辊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拉毛辊,在拉毛辊外部套设有筒状结构的罩辊,在罩辊上阵列有镂空区域,拉毛辊表面均匀阵列有刷毛,与镂空区域对应处的刷毛延伸至罩辊外部,所述罩辊两端通过轴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拉毛辊的两端通过轴座设置在机架上,在其中一端的拉毛辊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轮,在其中一端的罩辊上设置有第二动力轮,所述第一动力轮与第一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轮与第二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8.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工作中,面料由张紧辊张紧后向前输送,输送过程中面料会经过罩辊,面料与罩辊贴合;同时第二动力机构通过第二动力轮带动罩辊转动,且罩辊转动方向与面料输送方向一致,速度一致;而第一动力机构通过第一动力轮带动拉毛辊转动,且拉毛辊的速度大于罩辊的速度;拉毛辊在转动过程中,拉毛辊表面的刷毛会持续经过镂空区域,对镂空区域处的面料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而罩辊的镂空区域以外区域相对应的面料则不会被拉毛处理,实现了对面料的局部拉毛,拉毛完成后的面料表面具有局部绒毛蓬松等效果,立体感强。方案可以根据面料表面的绒毛蓬松区域所需要的形状、图案,在罩辊上设定镂空区域,从而对更加方便对拉毛区域的调整。
9.在拉毛辊处的机架上设置有热辊,所述热辊与罩辊接近,张紧辊之间的面料从罩辊与热辊之间穿过,且面料与热辊、罩辊接触。采用热辊对拉毛辊处的面料进行支撑,从而确保拉毛过程的稳定可靠,而且热辊的加热,可以对拉毛后的面料进行加热定型,确保绒毛蓬松稳定。
10.在罩辊的镂空区域的周向两侧边缘均设置倾斜的倒角结构。由于拉毛辊上的刷毛的长度大于拉毛辊表面至罩辊外表面之间的间距,所以刷毛位于与镂空区域对应处时,刷
毛会伸至罩辊外部,而当其转动至未镂空的区域时,刷毛的端部需要从罩辊外部拉回罩辊内部,此过程中刷毛会与罩辊镂空区域的端面处产生作用力。所以在罩辊镂空区域的周向两侧边缘均设置倒角结构,可以确保刷毛在进入镂空区域和离开镂空区域时,减少其与罩辊的作用力,避免刷毛弯曲或折断等,从而可以提升刷毛的使用时间,确保拉毛效果稳定可靠。当然,镂空区域的所有边缘处设置倒角结构,其效果更佳。
11.所述罩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拉毛辊的两端转动连接。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罩辊与拉毛辊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拉毛辊与罩辊之间的间隙可以保持均匀稳定,运行过程中不易改变,所以刷毛效果更加可靠。
12.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其通过在刷毛辊外部设置罩辊,通过罩辊上的局部镂空区域,从而实现对面料表面的局部拉毛效果,面料的立体感更强,提升了面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毛辊与罩辊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15.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毛辊与罩辊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8.实施例1:
19.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料的拉毛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两个张紧辊1,在其中两个张紧辊1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拉毛辊2,在拉毛辊2外部套设有筒状结构的罩辊3,在罩辊3上阵列有镂空区域6,拉毛辊2表面均匀阵列有刷毛5,与镂空区域6对应处的刷毛5延伸至罩辊3外部,所述罩辊3两端通过轴座8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拉毛辊2的两端通过轴座8设置在机架上,在其中一端的拉毛辊2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轮10,在其中一端的罩辊3上设置有第二动力轮11,所述第一动力轮10与第一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轮11与第二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20.在拉毛辊2处的机架上设置有热辊4,所述热辊4与罩辊3接近,张紧辊1之间的面料从罩辊3与热辊4之间穿过,且面料与热辊4、罩辊3接触。
21.在罩辊3的镂空区域6的周向两侧边缘均设置倾斜的倒角结构7。
22.所述罩辊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9与拉毛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
23.在实际工作中,面料由张紧辊1张紧后向前输送,输送过程中面料会经过罩辊3,面料与罩辊3贴合,同时热辊4对面料进行支撑并加热;同时第二动力机构通过第二动力轮11带动罩辊3转动,且罩辊3转动方向与面料输送方向一致,速度一致;而第一动力机构通过第一动力轮10带动拉毛辊2转动,且拉毛辊2的速度大于罩辊3的速度;拉毛辊2在转动过程中,拉毛辊2表面的刷毛5会持续经过镂空区域6,对镂空区域6处的面料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而
罩辊3的镂空区域6以外区域相对应的面料则不会被拉毛处理,实现了对面料的局部拉毛,拉毛完成后的面料表面具有局部绒毛蓬松等效果,立体感强。
24.另外方案可以根据面料表面的绒毛蓬松区域所需要的形状、图案,在罩辊3上设定镂空区域6,从而对更加方便对拉毛区域的调整。
25.附图中,刷毛5的罩辊3内部的挤压状态未展示。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