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5800发布日期:2022-11-26 00:0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纤维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


背景技术:

2.套口机,又称缝盘机,是能够高效、快速完成毛衣的衣片缝合工作的、使用缝线缝合毛衣套口的机器。
3.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盘机,参照图1,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固定圆盘11、针盘12、传动控制机构13和摆动缝合机构14,针盘12与固定圆盘11之间转动连接,针盘12的圆周侧壁上匀布有挂衣针121,传动控制机构13和摆动缝合机构14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工作人员手动将两层针织品挂在挂衣针121上并推到挂衣针121底部之后,通过传动控制机构13控制机体1运转;随着针盘12转动,两层的针织品移动到摆动缝合机构14中,摆动缝合机构14高速来回摆动以进行缝合。
4.然而,现有的套口机需要工作人员将针织衣片套在挂衣针上后,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挂衣针底部,降低了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挂衣针底部导致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包括机体,还包括上料推进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推进机构包括夹持件和推进件,所述夹持件和所述推进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针织衣片,所述推进件用于将针织衣片导入挂衣针底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针织衣片从挂衣针上导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两片针织衣片其中一端初步挂在夹持件和推进件之间的机体的挂衣针上,针织衣片的其余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用夹持件夹紧,传动控制机构带动针盘转动和摆动缝合机构摆动,针织衣片随着针盘做圆周运动;夹持件的夹持作用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当针织衣片转动到推进件处时,推进件能够将针织衣片导入到挂衣针底部,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到挂衣针底部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摆动缝合机构对两片针织衣片进行缝合,当缝好的针织衣片随针盘转动到下料机构处时,下料机构将其从挂衣针上导出,针织衣片便落入至成品收集处。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安装架一、定位板、两根连接杆、转接轴和夹固板,所述安装架一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一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两根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定位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转接轴设置在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夹固板转动套设在所述转接轴上,所述转接轴上且位于所述夹固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套设有弹性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一将定位板的位置固定,有利于保证定位板和夹固板的位置稳定性;两片针织布片被夹持在定位板和夹固板之间,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固板和所述定位板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滚珠槽,每条所述滚珠槽内嵌设有多个导向滚珠。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体的针盘转动,带动针织布片转动时,导向滚珠提高了针织衣片的位移效率,减少在针盘带动针织衣片转动时,针织衣片因夹固板和定位板的夹持功能而被撕扯破坏的可能性。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件包括装配架、固定杆、两根定位杆、调节杆和多根压平辊轴,所述装配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装配架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两根定位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调节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杆相连,多根所述压平辊轴对称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定位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织衣片被夹持在固定杆和调节杆上的压平辊轴之间, 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针织衣片被针盘带动转动时,压平辊轴随之转动,能够将针织布片压平以减少褶皱,同时提高了针织衣片的位移效率。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根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供所述调节杆移动的连接通道,所述调节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将所述调节杆抵紧在两根所述定位杆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针织布片厚度的变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螺母来调节固定杆和调节杆上的压平辊轴之间的距离,使两片针织布片被夹持在压平辊轴之间同时不会被挤压变形。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推进件包括安装架二和两块推进板,所述安装架二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两块推进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二上,且两块所述推进板位于所述机体的挂衣针的相对的两侧,每块所述推进板朝向所述夹固板的一端为弧形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二将两块推进板的位置相固定,保证了推进板的位置稳定性和应用稳定性;针织布片随针盘转动时,能够沿着推进板的弧形面逐渐被推入至挂衣针底部。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推进件还包括推进辊轴,所述推进辊轴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推进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辊轴能够保证挂衣针穿过针织衣片,减少了针织衣片在两块推进板中间处隆起并脱离挂衣针的可能性,使针织衣片被充分悬挂在挂衣针上。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三和推出块,所述安装架三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三和推出块,所述安装架三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推出块与所述安装架三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推出块靠近所述机体的控制机构的一侧为弧形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三将推出块的位置相固定,保证了推出块的位置稳定性和应用稳定性;当针盘带动针织衣片转动至推出块处时,针织衣片能够顺着推出块
的斜面方向离开挂衣针。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工作人员将两片针织衣片其中一端初步挂在夹持件和推进件之间的机体的挂衣针上,针织衣片其余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用夹持件夹紧,传动控制机构带动针盘转动和摆动缝合机构摆动,针织衣片随着针盘做圆周运动;夹持件的夹持作用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当针织衣片转动到推进件处时,推进件能够将针织衣片导入到挂衣针底部,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到挂衣针底部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摆动缝合机构对两片针织衣片进行缝合,当缝好的针织衣片随针盘转动到下料机构处时,下料机构将其从挂衣针上导出,针织衣片便落入至成品收集处;
25.2.当机体的针盘转动,带动针织布片转动时,导向滚珠提高了针织衣片的位移效率,减少在针盘带动针织衣片转动时,针织衣片因夹固板和定位板的夹持功能而被撕扯破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相关文件中一种缝盘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爆炸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用于展示推进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机体;11、固定圆盘;12、针盘;121、挂衣针;13、传动控制机构;14、摆动缝合机构;2、上料推进机构;3、下料机构;31、安装架三;32、推出块;4、夹持件;41、安装架一;42、定位板;43、连接杆;44、转接轴;441、弹性件;45、夹固板;46、固定杆;47、定位杆;471、连接通道;48、调节杆;481、限位螺母;49、压平辊轴;410、装配架;5、推进件;51、安装架二;52、推进板;53、推进辊轴;6、滚珠槽;7、导向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
35.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实施例一:
37.参照图2,一种新型纺织套口机包括机体1、上料推进机构2和下料机构3。机体1包括固定圆盘11、针盘12、挂衣针121、传动控制机构13和摆动缝合机构14。上料推进机构2和下料机构3都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上料推进机构2包括夹持件4和推进件5,夹持件4位于机体1的上料输入端,推进件5位于夹持件4和摆动缝合机构14之间,下料机构3位于机体1的下料输出端。
38.参照图2,工作人员将两片针织衣片其中一端初步挂在夹持件4和推进件5之间的挂衣针121上,用夹持件4沿水平方向上夹紧针织衣片,传动控制机构13带动针盘12转动和
摆动缝合机构14摆动。针织衣片随着针盘12做圆周运动,夹持件4的夹持作用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当针织衣片转动到推进件5处时,推进件5能够将针织衣片导入到挂衣针121底部,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到挂衣针121底部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摆动缝合机构14对两片针织衣片进行缝合;当缝好的针织衣片随针盘12转动到下料机构3处时,下料机构3将其从挂衣针121上导出,针织衣片便落入至成品收集处。
39.参照图3,夹持件4包括安装架一41、定位板42、两根连接杆43、转接轴44和夹固板45,安装架一41可以通过钢块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方,定位板42与安装架一41远离固定圆盘11的一端焊接相连,两根连接杆43相对焊接于定位板42远离安装架一41的侧壁。
40.参照图3,夹固板45转动套设在转接轴44上,转接轴4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弹性件44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41可以为扭簧。每个弹性件441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夹固板45,每个弹性件441远离夹固板45的一端连接对应的连接杆43。
41.参照图3,夹固板45和定位板4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滚珠槽6,每条滚珠槽6的侧壁内嵌设多个导向滚珠7。在本实施例中,滚珠槽6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且任一滚珠槽6靠近另一滚珠槽6的边长尺寸小于远离另一滚珠槽6的边长尺寸。
42.参照图3,针织衣片其中一端套设在挂衣针121上,针织衣片的其余部分在水平方向上被安装在夹固板45与定位板42之间,弹性件441被压缩产生的弹性力使夹固板45将针织衣片充分抵在定位板42上,降低了针织布片从夹持件4上掉落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针盘12带动针织衣片做圆周运动时,同时带动了导向滚珠7的转动,导向滚珠7能够有利于提高针织衣片的位移效率,同时减少了针织衣片因夹固板45和定位板42的夹持作用而被撕扯破坏的可能性。
43.参照图2,推进件5包括安装架二51、两块推进板52和推进辊轴53。安装架二51可以通过钢块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方,两块推进板52对应焊接在安装架二51朝向针盘12的侧壁上,且两块推进板52位于挂衣针121高度方向的两端,两块推进板52靠近夹持件4的一端为弧形面。带有弧形面的推进板52使针织衣片能够顺着针盘12转动方向逐渐被导入挂衣针121底部。
44.参照图4,推进辊轴53转动设置在两块推进板5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推进辊轴53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宽度尺寸大于中心处的宽度尺寸且中心处与挂衣针121相对应。推进辊轴53减少了针织衣片在两块推进板52中间处隆起并脱离挂衣针121的可能性,使针织衣片被充分悬挂在挂衣针121上。
45.参照图2,下料机构3包括安装架三31和推出块32,安装架三31可以通过钢块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方,推出块32与安装架三31远离固定圆盘11的一端相连,且推出块32位于挂衣针121上方。推出块32靠近传动控制机构13的一端为弧形面。推出块32的弧形面使被缝合完成的针织衣片能够在针盘12的带动下,顺着弧形面的弧度离开挂衣针121。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两片针织衣片其中一端初步定位在安装架一41和安装架二51之间的挂衣针121上,并用定位板42和夹固板45夹持住两片针织衣片的其余部分,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直手持针织衣片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传动控制机构13带动机体1的针盘12转动和摆动缝合机构14摆动,针织衣片便随着针盘12开始做转动,并带动导向滚珠7的转动,导向滚珠7减少了因定位板42和夹固板45的夹
持作用而导致针织衣片被撕扯破坏的可能性,同时增加了针织衣片的位移效率。
47.针织衣片随着针盘12转动时,能够顺着推进板52的弧形方向被导入到挂衣针121底部,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针织衣片推入挂衣针121底部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推进辊轴53能够将针织衣片进一步导入到挂衣针121上,降低针织衣片从挂衣针121上脱落的可能性。摆动缝合机构14对两片针织衣片进行缝合。当缝好的针织衣片转动到下料处时,针织衣片能够顺着推出块32的弧形方向离开挂衣针121,并落入成品收集处。
48.实施例二:
49.参照图5,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夹持件4包括装配架410、固定杆46、两根定位杆47、调节杆48和多个压平辊轴49。装配架410可以通过钢块设置在固定圆盘11上方。
50.参照图6,固定杆46焊接在装配架410远离固定圆盘11的一端,两根定位杆47相对焊接于固定杆46远离装配架410的侧壁,每根定位杆47上贯穿设置有连接通道471。调节杆48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通道471并连接有限位螺母481,且限位螺母481与定位杆47相互抵紧。本实施例中,限位螺母481为蝶形螺母。
51.参照图6,多个压平辊轴49转动连接在固定杆46和调节杆48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46和调节杆48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压平辊轴49,且固定杆46和调节杆48上的压平辊轴49一一对应。
52.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针织衣片被夹持在固定杆46和调节杆48上的压平辊轴49之间,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直手持针织布片而造成了工作效率降低的可能性;针织衣片被针盘12带动转动时,压平辊轴49随之转动,能够将针织布片压平以减少褶皱,并增加了针织布片的位移效率。
53.根据针织布片厚度的变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限位螺母481来调节固定杆46和调节杆48上的压平辊轴49之间的距离,使两片针织布片被夹持在压平辊轴49之间的同时不会被挤压变形。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