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1329发布日期:2022-12-21 03:2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烫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整烫机。


背景技术:

2.整烫机指的是压烫针织t恤衫的电加热式整熨夹机,其主要特点是上模腔由铝合金大平板制成,采用电加热方式,压烫面积大,主要用于t恤衫压烫,亦可热压印花、平板粘合等。上模表面采用耐高温四氟漆布包覆,下模表面采用耐热高强度透气熨布包覆,既防止压烫织物变色,又确保其平整挺括。
3.现有的整烫机通常具有多个整烫工位,一个工位上的服装压烫完成后,下一个工位就进入、等待压烫,可以充分利用设备、时间和场地,提高整烫效率;为了使服装制作能连续高效化进行,当服装压烫完成后,需要及时取走进行下一步工序,然而传统的整烫机压烫服装之后,衣服和下模都存在余热,不能立即收起来,并且在取走衣服的时候还有被烫伤的风险,因此需要等衣物上的余热散去才可以对其进行包装,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服装制作的总体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烫机,通过设置多工位可以提高压烫效率,并且在压烫之后可以通过冷却压模将衣物及时冷却处理,加速衣物的余热挥发,减少晾晒的时间,缩短服装制作的总体时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整烫机,包括:底座,转动设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设有多个下模,以用于放置衣物,所述下模沿所述旋转台的转动路径均匀分布;上模,升降安装于所述旋转台上方,所述下模能随所述旋转台转动至所述上模下方,所述上模下降并与所述下模配合,对所述衣物进行压烫;冷却压模,升降安装于所述旋转台上方,在所述旋转台的转动方向上,所述冷却压模位于所述上模前方,经所述上模压烫后的所述衣物随所述下模转动至所述冷却压模下方;所述冷却压模底部设有冷风口,所述冷却压模下降并与所述下模配合,将所述衣物压紧定位后通过所述冷风口向所述衣物送风以进行冷却。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整烫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模下方对应的下模为第一工位,冷却压模下方对应的下模为第二工位,剩余的下模为第三工位。旋转台转动带动旋转台上的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依次转动至上模下方(压烫区域),操作人员位于操作区(压烫区域和冷却区域以外的位置),将待压烫衣物平铺在第一工位的下模上表面后,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降进行压烫定型;随后旋转台带动第一工位旋转至冷却区域,第二工位旋转至压烫区域,重复上述动作对第一工位上的衣物进行冷却,对第二工位上的衣物进行压烫定型;然后旋转台带动第一工位旋转至操作区,第二工位进入冷却区域,第三工位进入压烫区域,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工位上的服装取走,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依据前述步骤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连续高效的衣物压烫生产。本实用新型通
过设置多工位可以提高压烫效率,减少开关机的等待时间,实现服装的连续自动化压烫;在压烫之后,可以通过冷却压模将衣物及时冷却处理,加速衣物的余热挥发,减少晾晒的时间,缩短服装制作的总体时间,同时,冷却压模进行冷却工作时,也能对经过压烫之后的下模降温,避免工人误触时被烫伤。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上模架,所述上模架设于所述旋转台一侧,所述上模升降安装于所述上模架下方;所述上模架上设有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上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升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驱动件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上模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模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上方连接有过渡板,所述上模通过第一导柱与所述过渡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柱伸出所述过渡板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过渡板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柱固定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均设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过渡板上对称分布。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冷却模架,所述冷却模架设于所述旋转台一侧,所述冷却压模升降安装于所述冷却模架下方;所述冷却模架上设有冷却驱动件,所述冷却驱动件与所述冷却压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冷却压模升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压模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与所述下模配合压住所述衣物,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冷风口;所述冷却压模下降压住所述衣物时,所述冷风口内的空气能在所述衣物上方流动以进行降温冷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压模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所述送风孔与所述冷风口连通,所述送风孔用于连接风机,所述风机将外部空气抽送至所述送风孔,再进入所述冷风口形成冷却用风。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风口沿所述冷却压模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送风孔沿所述冷风口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冷却压模上,所述风机连接有多根风管,所述风管插入所述送风孔,以向所述冷风口送风。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上模进行压烫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上模压烫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冷却压模进行冷却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冷却压模冷却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冷却压模、冷却模架和下模的爆炸视图。
24.附图标号:
25.底座100,旋转台110,下模120,盛放篮121;
26.上模200,压烫面210,上模架220,升降驱动件230,导向杆231,第一过渡板240,第一导柱241,第一弹性件242,连接片243;
27.冷却压模300,冷却模架310,冷却驱动件311,第二过渡板312,定位部320,定位面321,冷风口330,送风孔340,风机350,风管351。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整烫机,包括底座100,上模200,冷却压模300。
33.整烫机是压烫设备的一种,熨烫是指通过加热熨斗烫平衣料以使衣物平整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追求服装干净,也注重对服装的整洁和平整度。常用的服装材质是纯棉材质,纯棉材质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穿着舒适,但是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容易起皱,而免烫面料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洗后不用熨烫,外观平整,容易打理,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34.这种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压力的压烫设备对服装进行压烫定型,整烫机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服装压烫、服装定型、服装散热、取走服装进行包装,每压烫一件衣服就要先开启关闭整烫机一轮,生产过程断断续续,制作效率低,单工位整烫机的生产效率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5.为克服以上缺点,现有的整烫机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各工位上放置不同的衣物,依次转移至压烫区域,可以对多件服装进行连续自动化压烫,当第一工位上的衣服压烫完成后,第二工位进入压烫区域,第一工位离开;然而,从压烫区域离开的第一工位上的衣服还存在大量预热,不能立即收起来,需要等衣物上的余热散去才可以对其进行包装,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时间,不利于工厂的高效生产。
3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冷却区域以用于对压烫后的衣物散热,冷却区域设于
压烫区域前方,至少设有三个工位,当第一工位压烫完成后,第一工位从压烫区域离开,进入冷却结构,此时第二工位进入压烫区域,当第二工位压烫完成后,第二工位进入冷却区域,第一工位冷却完成,可以将衣服取走,此时第三工位进入压烫区域,通过多工位和冷却结构的设置,可以节约很多等待时间,实现服装的连续自动化压烫。
37.参照图1,底座100上转动设有旋转台110,旋转台110上设有多个下模120,以用于放置衣物,下模120沿旋转台110的转动路径均匀分布;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压烫工位,因此在旋转台110上也设置三个下模120,三个下模120在旋转台110上呈环形分布;下模120朝向旋转台110外的一侧设有盛放篮121,用于支撑衣物,防止衣服从下模120上滑落,盛放篮121表面开设有镂空网孔,以减轻盛放篮121的重量。
38.上模200升降安装于旋转台110上方,下模120固定在旋转台110上,且能随旋转台110转动至上模200下方,将待压烫的衣物搭设在下模120表面,上模200下降并与下模120配合,对衣物进行压烫定型。
39.具体地,上模200与下模120相对的面为压烫面210,参照图2,两个压烫面210的形状尺寸匹配,上模200也可以大于下模120,以保证压烫效果。
40.冷却压模300升降安装于旋转台110上方,在旋转台110的转动方向上,冷却压模300位于上模200前方,具体地,若旋转台110顺时针旋转,则在图1所示的状态中,上模200所在区域为压烫区域,上模200下方对应的下模120为第一工位,冷却压模300设置在上模200右侧,冷却压模300下方对应的下模120为第二工位,剩余的下模120为第三工位。
41.经上模200压烫后的衣物随下模120转动至冷却压模300下方,即第一工位压烫完成后,第一工位从压烫区域离开,进入冷却区域,此时第二工位进入压烫区域,当第一工位在冷却区域进行冷却时,第二工位进行压烫。冷却压模300底部设有冷风口330,冷却压模300下降并与下模120配合,将衣物压紧定位后通过冷风口330向衣物送风以进行冷却。
42.旋转台110下方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启动,带动旋转台110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台110上的设置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依次转动至上模200下方(压烫区域),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区(压烫区域和冷却区域以外的位置),将待压烫衣物平铺在第一工位的下模120上表面后,升降气缸驱动上模200下降进行压烫定型;随后旋转台110带动第一工位旋转至冷却区域,第二工位旋转至压烫区域,重复上述动作,对第一工位上的衣物进行冷却,对第二工位上的衣物进行压烫定型;然后旋转台110带动第一工位旋转至操作区,第二工位进入冷却区域,第三工位进入压烫区域,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工位上的服装取走,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依据前述步骤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即可实现连续高效的衣物压烫生产。
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工位可以提高压烫效率,减少开关机的等待时间,实现服装的连续自动化压烫;在压烫之后,可以通过冷却压模300将衣物及时冷却处理,加速衣物的余热挥发,减少晾晒的时间,缩短服装制作的总体时间,同时,冷却压模300进行冷却工作时,也能对经过压烫之后的下模120降温,避免工人误触时被烫伤。
44.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模架220,上模架220设于旋转台110一侧,上模200升降安装于上模架220下方;上模架220上设有升降驱动件230,具体地,升降驱动件230可以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本体安装于上模架220上,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上模架220与上模200连接,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伸缩,从而驱动上模200升降。
45.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230一侧设有导向杆231,导向杆231一端与上模200连接,另一端贯穿上模架220,用于向上模200的升降提供导向作用。导向杆231设有两个,并在上模200上以升降驱动件230为轴对称分布。
46.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模200上方连接有第一过渡板240,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过滤板连接;上模200通过第一导柱241与第一过渡板240滑动连接,第一导柱241伸出第一过渡板240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42,第一弹性件242一端与第一过渡板240相接,另一端与第一导柱241固定连接。
47.具体地,第一导柱241上端设有连接片243,连接片243通过螺钉与第一导柱241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242为弹簧,弹簧套设于第一导柱241外侧,弹簧上端与连接片243焊接固定,下端与第一过滤板相接;上模200通过第一导柱241和第一弹性件242与第一过滤板弹性连接,当升降气缸带动上模200对下模120上的衣物进行压制定型时,上模200先压住衣物,然后通过第一弹性件242和第一导柱241将升降气缸的推力传递至上模200,其中,第一导柱起到导向连接的作用,第一弹性件242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避免出现过压现象,提高衣物的压烫品质。
48.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导柱241和第一弹性件242均设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导柱241和第一弹性件242在第一过渡板240上以升降驱动件230为轴对称分布,以使上模200进行压烫时各处受力和传递的力都均匀。
49.参照图4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模架310,冷却模架310设于旋转台110一侧,位于上模架220顺时针方向的前方,冷却压模300升降安装于冷却模架310下方;冷却模架310上设有冷却驱动件311,具体地,冷却驱动件311为冷却气缸,冷却气缸本体安装于冷却模架310上,冷却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冷却模架310与冷却压模300连接,冷却气缸启动,冷却气缸的伸缩端伸缩,从而驱动冷却压模升降。
50.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冷却压模300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部320,当冷却压模300下降时,定位部320能下压至下模120上,与下模120上表面接触,定位部320用于与下模120配合压住衣物,防止吹风冷却时衣物被吹开或将原本的版型吹乱;定位部320与下模120相对的面为定位面321,两个定位面321的形状尺寸匹配,冷却压模300也可以大于下模120,以保证冷却效果,并且在冷却的同时也不会破坏衣物定型效果。
51.进一步地,冷却压模300上方也可以连接第二过渡板312,冷却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二过渡板312连接;冷却压模300通过第二导柱与第二过渡板312滑动连接,第二导柱伸出第二过渡板312的一端套设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二过渡板312相接,另一端与第二导柱固定连接。第二导柱起到导向连接的作用,第二弹性件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避免出现过压现象,防止破坏衣物的定型效果。
52.两个定位部320之间的空隙形成冷风口330;冷却压模300下降压住衣物时,冷风口330内的空气能在衣物上方流动以进行降温冷却。
53.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冷却压模300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340,送风孔340与冷风口330连通,送风孔340用于连接风机350,风机350将外部空气抽送至送风孔340,再进入冷风口330形成冷却用风。
54.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冷风口330沿冷却压模30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送风孔340沿冷风口33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增加冷却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55.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风机350安装于冷却压模300上,风机350连接有多根风管351,风管351插入送风孔340,以向冷风口330送风。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气缸两侧各设置一个风机350,每个风机350下方可以连接多根风管351,风管351数量与送风孔340数量相同,将每根风管351插入对应的送风孔340,可以向冷风口330输送频率、强度一致的冷风。
5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区(压烫区域和冷却区域以外的位置),面对的下模120即为第一工位,将第一件衣物置于第一工位上。
57.旋转电机启动,旋转台110转动,第一工位转动至上模200下方(压烫区域),此时操作人员面前转来另一个下模120,即为第二工位。升降气缸驱动上模200下降,对第一工位上的第一件衣物进行压烫定型;操作人员将第二件衣物置于第二工位上。
58.旋转台110继续转动,第一工位转动至冷却压模300下方(冷却区域),第二工位转动至上模200下方(压烫区域),此时操作人员面前转来第三个下模120,即为第三工位。冷却气缸驱动冷却压模300下降,对第一工位上的第一件衣物定位并冷却;升降气缸驱动上模200下降,对第二工位上的第二件衣物进行压烫定型;操作人员将第三件衣物置于第三工位上。
59.旋转台110再次转动,第一工位转动至操作区,操作人员可以将衣物取走;第二工位转动至冷却压模300下方(冷却区域);第三工位转动至上模200下方(压烫区域),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依据前述步骤继续循环工作,实现连续高效的衣物压烫生产。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