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烘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5965发布日期:2023-04-19 21:1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洗烘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滚筒和烘干模组的洗烘一体机。


背景技术:

1、对于洗衣机行业而言,洗烘一体全自动洗衣机可在洗涤结束后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这一功能尤其适用于潮湿天气,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洗烘一体机通常分为排气式、冷凝式和热泵式。

2、排气式洗烘一体机仅利用加热的空气将滚筒中的衣物中的水分带走,因而能耗高、效率低、噪音大而且由于热风温度较高而导致衣物损伤较大。

3、冷凝式洗烘一体机利用加热的空气将滚筒中的衣物中的水分带走并且将得到的湿热空气经由冷凝器和加热器分别进行除湿和加热并再次输送到滚筒中,如此循环以达到烘干目的。其能耗与烘干效率非常依赖于环境温度并且因此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剧烈波动,尤其对于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会呈现能耗高、效率低、甚至达不到理想的烘干效果的缺陷。

4、热泵式洗烘一体机则基于热泵循环组件来工作,调温介质在热泵的驱动下在热泵循环回路中循环以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并且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这使得穿流滚筒的循环气流在冷凝器处被加热并且在蒸发器处被冷凝除湿,如此循环以达到烘干目的。首先,这种带有热泵的热泵循环组件非常昂贵,这也导致热泵式洗烘一体机的价格难以降低。再者,与冷凝式烘干相同的是,热泵式烘干的能耗与烘干效率也非常依赖于环境温度并且因此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剧烈波动,尤其对于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区,仍会呈现能耗高、效率低、甚至达不到理想的烘干效果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洗烘一体机,其包括滚筒和烘干模组,所述烘干模组包括吸湿排湿部件、吸湿通道和排湿通道,所述吸湿通道与所述滚筒流体连通,在所述吸湿通道中设有吸湿通道风机,以在所述滚筒和所述吸湿通道内形成循环的吸湿气流,在所述排湿通道中设有排湿通道风机,以在所述排湿通道内形成排湿气流,所述吸湿排湿部件设置在所述吸湿通道和所述排湿通道的路径中,以使得所述吸湿气流和排湿气流均流经所述吸湿排湿部件并且由此使得所述吸湿排湿部件在旋转的过程中吸收所述吸湿气流中的水分并且将所吸收的水分通过所述排湿气流排出,其中所述吸湿排湿部件包括吸湿转轮组件、转轮壳体和用于驱动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旋转的转轮驱动机构,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沿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转轮壳体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包括由可再生的吸湿材料构成的轮盘、与所述轮盘的周缘区域以不可相对旋转的方式相互连接的外周壳体件和与所述轮盘的中心区域以不可相对旋转的方式相互连接的中心壳体件。

2、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周壳体件包括外周上夹壳体和外周下夹壳体,所述外周上夹壳体和外周下夹壳体被构造成在包围所述轮盘的外周面的情况下彼此固定并且对所述轮盘的周缘区域中的端面进行夹持。在一种附加的或者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壳体件包括中心上夹件和中心下夹件,所述中心上夹件和中心下夹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轮盘的中心孔彼此固定并且对所述轮盘的中心区域中的端面进行夹持。

3、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周上夹壳体与外周下夹壳体的固定并且/或者所述中心上夹件与所述中心下夹件的固定通过卡接、螺纹紧固件、焊接和/或胶粘来实现。

4、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周壳体件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区段,利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端部区段对所述轮盘的周缘区域中的端面进行夹持。尤其是,所述外周上夹壳体和外周下夹壳体能够分别具有类似l形的纵截面并且分别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区段。

5、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周壳体件的面向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底面的端部区段构造成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至少部分地覆盖设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底面上的底部滚轮机构,从而使得所述外周下夹壳体的端部区段能够与所述底部滚轮机构滚动接触。

6、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壳体件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区段,利用所述中心壳体件的端部区段对所述轮盘的中心区域中的端面进行夹持。尤其是,所述中心上夹件和中心下夹件能够分别具有类似l形的纵截面并且分别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端部区段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区段。

7、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还包括可变形的中心端面减振件,所述中心端面减振件布置在所述轮盘的中心区域中的端面与所述中心壳体件的端部区段的端面之间以形成缓冲。

8、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还包括用于从所述转轮驱动机构引入使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旋转的动力的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入件一体成形在或者连接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表面上或者所述中心壳体件的表面上。所述动力输入件例如包括凸齿、型槽或平滑面。

9、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还包括辅助转动圈,所述辅助转动圈一体成形在或者连接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外周面上并且与布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缘处的周侧滚轮机构位置相匹配,以便与所述周侧滚轮机构滚动接触。

10、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还包括可变形的外周减振件,所述外周减振件布置在所述轮盘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内周面之间以形成缓冲。所述外周减振件优选被胶粘在所述轮盘的外周面上。

11、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湿转轮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布置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外周缘的外表面上的转轮密封件,其中的至少一个转轮密封件被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表面上的转轮壳体密封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接触密封。“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接触”是指转轮密封件与转轮壳体密封件的接触不会显著增大带有转轮密封件的吸湿转轮组件的旋转阻力。这里的“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缘的外表面”不仅可以包括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面,还可以包括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缘处的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端面,也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外周缘处的倾斜于旋转轴线设置的外表面。这里的“转轮壳体的内表面”不仅可以包括转轮壳体的内周面,还可以包括转轮壳体的内顶面或者内底面。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转轮密封件与转轮壳体密封件的接触面必然位于吸湿转轮组件的进气路径与出气路径之间,以起到密封作用。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轮密封件由所述吸湿转轮组件的外周缘的外表面本身或在其上一体构造的表面结构形成,并且/或者所述转轮壳体密封件由所述转轮壳体的内表面本身或在其上一体构造的表面结构形成。附加地或者替代地,所述转轮密封件和/或所述转轮壳体密封件由单独制造的密封件、例如密封毛条、密封软胶等形成。优选的是,其中的至少一个转轮密封件布置在所述外周上夹壳体与所述外周下夹壳体的彼此固定的位置的外周面上。在一种有利的技术方案中,被构造成与设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面上的转轮壳体密封件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接触密封的转轮密封件和被布置在所述外周上夹壳体与所述外周下夹壳体的彼此固定的位置的外周面上的转轮密封件是同一个转轮密封件。

12、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周壳体件的外周面上构造有用于从所述转轮驱动机构引入使所述吸湿转轮组件旋转的动力的动力输入件、用于与布置在所述转轮壳体的周缘处的周侧滚轮机构滚动配合的辅助转动圈和用于与所述转轮壳体的内周面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接触密封的转轮密封件,其中所述动力输入件、辅助转动圈和转轮密封件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彼此完全错开地布置。

13、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烘一体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省去了热泵这类价格高昂的组件,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再者,所提出的吸湿排湿部件利用其材料和/或结构的吸湿排湿特性来工作而非基于温差来工作,因此大大降低了烘干模组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并且由此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洗烘一体机在各种温度环境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能耗和烘干效率;此外,进一步降低了烘干温度,从而能够在保护衣物不受损伤的情况下适用于更多材质的衣物的烘干。

14、烘干模组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其能够包含上文中所描述的与其相关的单个特征或者多个特征的组合,并且因此具备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烘一体机相同或者相似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