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7681发布日期:2023-02-28 21:5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


背景技术:

2.染色机采用全不锈钢制造,机械调速具有无噪音、调速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麻、棉、人造丝、混纺的无缝内衣、丝袜、丝绸等。浆叶正反方向搅拌染液,使染物成浮染状态,染色均匀、渗透力强,不易损伤染物,常用于羊毛衫、晴纶和棉毛衫等成衣的染色、漂白、煮炼和水洗等工艺,也可以用于手套、袜子、毛巾等成品的漂染处理,是一种适应范围广泛的成品之理想的漂染设备。
3.在中国专利网站上公开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公开号为:cn216891582u),虽然解决了传统的排出的染色液中含有大量的杂物,不能很好的对染色液进行循环利用,再次使用染色液时,需要重新调制染料,因此耗水量较大的技术问题,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4.染色液中的杂质大都为布料和线团,而布料和线团湿润后容易在过滤网的表面粘附,同时容易吸水膨胀,进而使得过滤网的表面被堵塞,染色液通过过滤网流量减少,使得过滤网的使用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染色机内的水循环,从而不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的染色机循环水内布片不便于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包括染色机体,染色机体的下端安装有排液管,排液管的末端安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均由两扇过滤网的下端铰接组成,第一过滤框的侧壁和第二过滤框的侧壁均呈v型,第一过滤框的侧壁和第二过滤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布。
8.可选的,排液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与染色机体的内部通过排液管连通,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均在过滤箱内位于排液管的下方。
9.可选的,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表面分别与第一过滤框的上端表面和第二过滤框的上端表面铰接,第一过滤框与第二过滤框的相邻端表面均铰接有同一铰接轴。
10.可选的,安装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铰接轴的表面滑动连接,铰接轴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动力杆,动力杆的表面与过滤箱的表面滑动插接。
11.可选的,动力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过滤箱的外表面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末端表面与连接杆的中部表面固定连接。
12.可选的,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漏斗,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筛网,筛网位于漏斗的正下方。
13.可选的,过滤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液管,下液管的末端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
端与染色机体的内部通过运液管连通。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通过设置在过滤箱内安装过滤装置,利用过滤装置中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的组合对染色液进行过滤,通过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均下凹,进而在增加过滤网露出面积的同时,通过对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进行挤压变形,使得过滤框下端堆积的布片杂质进行挤压,降低了杂质占用的空间,同时将杂质内吸收的染色液排出,降低了染色液流失,并在当前过滤框压缩时,另一过滤框被拉伸,进而避免了染色液的过滤面积减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过滤箱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第一过滤框结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漏斗结构剖视图;
20.图5为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现有技术图。
21.图1-图4中:1、染色机体;2、排液管;3、第一过滤框;4、第二过滤框;5、弹力布;6、过滤箱;7、安装杆;8、转轴;9、铰接轴;10、动力杆;11、连接杆;12、电动推杆;13、漏斗;14、筛网;15、水泵;16、运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参照图1-5,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包括染色机体1,染色机体1的下端安装有排液管2,排液管2的末端安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均由两扇过滤网的下端铰接组成,第一过滤框3的侧壁和第二过滤框4的侧壁均呈v型,第一过滤框3的侧壁和第二过滤框4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布5;过滤箱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液管,下液管的末端安装有水泵15,水泵15的出水端与染色机体1的内部通过运液管16连通。
24.在排液管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6,过滤箱6的内部与染色机体1的内部通过排液管2连通,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均在过滤箱6内位于排液管2的下方,利用在排液管2的下方并排安装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从而便于对排液管2内的染色液进行过滤。
25.过滤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7,安装杆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8,两个转轴8的表面分别与第一过滤框3的上端表面和第二过滤框4的上端表面铰接,第一过滤框3与第二过滤框4的相邻端表面均铰接有同一铰接轴9,利用铰接轴9连接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从而便于通过移动铰接轴9同时改变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形状。
26.在安装杆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铰接轴9的表面滑动连接,铰接轴9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动力杆10,动力杆10的表面与过滤箱6的表面滑动插接,利用动力杆10对铰接轴9进行推动,进而带动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进行变形。
27.动力杆1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过滤箱6的外表面安装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末端表面与连接杆11的中部表面固定连接,利用电动推杆12为动力杆10的移动提供动力,从而动力杆10自动运行,还可以在电动推杆12和动力杆10露出的表面安装防护外
壳,从而避免外界影响。
28.过滤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漏斗13,过滤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筛网14,筛网14位于漏斗13的正下方,利用筛网14对过滤液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便于避免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将部分杂质挤落。
29.通过设置在过滤箱6内安装过滤装置,利用过滤装置中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的组合对染色液进行过滤,通过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均下凹,进而在增加过滤网露出面积的同时,通过对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进行挤压变形,使得过滤框下端堆积的布片杂质进行挤压,降低了杂质占用的空间,同时将杂质内吸收的染色液排出,降低了染色液流失,并在当前过滤框压缩时,另一过滤框被拉伸,进而避免了染色液的过滤面积减少。
3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节水型循环染色机的实施原理为:
31.使用时,启动电动推杆12,并控制电动推杆12往复运行,电动推杆12通过连接杆11带动动力杆10在过滤箱6的进行伸缩,启动染色机体1和水泵15,染色机体1内的染色液通过排液管2进入过滤箱6内,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对染色液进行过滤,染色液内的布片残留在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的下端;
32.动力杆10运行时,动力杆10带动铰接轴9在滑槽内来回滑动,并使得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轮流被铰接轴9的带动进行折叠挤压,挤压使得布片被挤压收缩,并将布片内的染色液挤出,同时另一过滤框被拉动伸展,经第一过滤框3和第二过滤框4过滤后的染色液通过漏斗13向筛网14的表面滑落,并进行二次过滤;
33.二次过滤后的染色液经水泵15作用后通过运液管16向染色机体1内注入。
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