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型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1691发布日期:2023-03-24 20:3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凹凸型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凹凸型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2.经编织物是由一组或几组经纱在经编针织机上同时编织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针织物。在这种针织物中,一组经纱的每根纱线在一个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在下一横列中再形成线圈。由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针织物的经向配置。
3.现有经编织物为了提高经编织物的透气性,一般会经编形成网眼组织,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但是经编网孔的形成,导致经编面料的编织密度降低,从而导致面料的抗撕裂能力降低,进而使得面料容易被撕裂。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型经编织物。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凹凸型经编织物,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采用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和梳栉gb4编织形成经编网眼组织,所述经编网眼组织上编织形成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基布层上经向穿过有加强纱一,所述加强纱一在基布层远离皮肤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位于透气孔上方的凸条一,所述基布层上纬向穿过有若干加强纱二,所述加强纱二在基布层靠近皮肤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位于透气孔上方的凸条二。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的抗撕裂能力较强,且强力纱一和强力纱二分别经向和纬向穿过基布层,使得基布层经向和纬向的抗撕裂能力加强,且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均设置在透气孔所在的平面上,当面料被撕裂时,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的设置使得透气孔的形变程度减少,从而保证了透气孔的完整性,凸条一和凸条二的设置使得面料两侧凹凸不平,增加了面料的质感,凸条二使得透气孔与皮肤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保证了透气孔的透气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编网眼组织的结构为:
9.所述梳栉gb1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1/23/21/45/43/45/43/45||1穿1空;
10.所述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32/34/10/21/10/21/10||1穿1空;
11.所述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2/10||1穿1空;
12.所述梳栉gb4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43/45||1穿1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梳栉gb3和梳栉gb4的设置增加了透气孔径向的强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纱一采用纱线一和纱线二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一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其纤维具有强度高的特点,从而保证加强纱一的抗撕裂性和强度,锦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使得凸条一较为耐磨,保证了面料远离皮肤一侧的耐磨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纱二包括纱芯和包覆在纱芯外的外包纱加捻而成,所述纱芯采用多股涤纶纤维螺旋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抗菌纱和纱线三螺旋加捻而成,所述抗菌纱采用甲壳素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三采用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抗菌纱和纱线三上设置有若干竹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芯采用多股涤纶纤维加捻而成,保证了加强纱一的抗撕裂性,甲壳素纤维具有抗菌抑菌和贴身舒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凸条二的舒适性,莫代尔纤维具有亲肤和吸湿的特点,从而使得加强纱二具有一定的导湿作用,能够将皮肤上的汗水向面料的另一侧传导,竹节的设置使得加大了加强纱二与其他纱线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加强纱二在面料中的稳定性,且凸条二上设有竹节,提高的抗菌纱的抑菌面积。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和梳栉gb4均采用第一纱线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采用纱线四和纱线五螺旋加捻而成,所述纱线四采用异形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五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强度高,保证了面料的强度,异形莫代尔具有亲肤和吸湿的特点,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莫代尔纤维的截面呈多角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莫代尔纤维截面呈多边形,使得面料表面较为蓬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使得面料干燥得更加快。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的抗撕裂能力较强,且强力纱一和强力纱二分别经向和纬向穿过基布层,使得基布层经向和纬向的抗撕裂能力加强,且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均设置在透气孔所在的平面上,当面料被撕裂时,加强纱一和加强纱二的设置使得透气孔的形变程度减少,从而保证了透气孔的完整性,凸条一和凸条二的设置使得面料两侧凹凸不平,增加了面料的质感,凸条二使得透气孔与皮肤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保证了透气孔的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纱二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包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纱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1的垫纱运动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2的垫纱运动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3的垫纱运动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4的垫纱运动图。
32.图中:1、基布层;2、透气孔;3、加强纱一;4、凸条一;5、加强纱二;6、凸条二;7、纱线一;8、纱线二;9、纱芯;10、外包纱;11、抗菌纱;12、纱线三;13、竹节;14、第一纱线;15、纱线
四;16、纱线五。
具体实施方式
33.凹凸型经编织物,如图1、6、7、8和9所示,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采用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和梳栉gb4编织形成经编网眼组织,经编网眼组织上编织形成有若干透气孔2,基布层1上经向穿过有加强纱一3,加强纱一3在基布层1远离皮肤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位于透气孔2上方的凸条一4,基布层1上纬向穿过有若干加强纱二5,加强纱二5在基布层1靠近皮肤的一侧形成有若干位于透气孔2上方的凸条二6,经编网眼组织的结构为:
34.梳栉gb1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1/23/21/45/43/45/43/45||1穿1空;
35.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32/34/10/21/10/21/10||1穿1空;
36.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2/10||1穿1空;
37.梳栉gb4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43/45||1穿1空。
38.如图4所示,加强纱一3采用纱线一7和纱线二8螺旋加捻而成,纱线一7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二8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一7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涤纶纤维呈s形螺旋加捻而成,纱线二8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锦纶纤维呈s形螺旋加捻而成。
39.如图2-3所示,加强纱二5包括纱芯9和包覆在纱芯9外的外包纱10加捻而成,纱芯9采用多股涤纶纤维螺旋加捻而成,外包纱10采用抗菌纱11和纱线三12螺旋加捻而成,抗菌纱11采用甲壳素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三12采用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抗菌纱11和纱线三12上设置有若干竹节13,抗菌纱11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甲壳素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纱线三12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外包纱10采用走锭纺工艺将外包纱10包覆在纱芯9外。
40.如图5所示,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和梳栉gb4均采用第一纱线14加捻而成,第一纱线14采用纱线四15和纱线五16螺旋加捻而成,纱线四15采用异形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五16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异形莫代尔纤维的截面呈十角形,异形莫代尔纤维是将异形莫代尔纤维纺丝液从十角形的喷丝板挤出制作而成的。
41.工作过程:加强纱一3和加强纱二5的抗撕裂能力较强,且强力纱一和强力纱二分别经向和纬向穿过基布层1,使得基布层1经向和纬向的抗撕裂能力加强,且加强纱一3和加强纱二5均设置在透气孔2所在的平面上,当面料被撕裂时,加强纱一3和加强纱二5的设置使得透气孔2的形变程度减少,从而保证了透气孔2的完整性,凸条一4和凸条二6的设置使得面料两侧凹凸不平,增加了面料的质感,凸条二6使得透气孔2与皮肤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保证了透气孔2的透气效果,梳栉gb3和梳栉gb4的设置增加了透气孔2径向的强度。
42.加强纱一3采用纱线一7和纱线二8螺旋加捻而成,纱线一7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二8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其纤维具有强度高的特点,从而保证加强纱一3的抗撕裂性和强度,锦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使得凸条一4较为耐磨,保证了面料远离皮肤一侧的耐磨性。
43.加强纱二5包括纱芯9和包覆在纱芯9外的外包纱10加捻而成,纱芯9采用多股涤纶纤维螺旋加捻而成,外包纱10采用抗菌纱11和纱线三12螺旋加捻而成,抗菌纱11采用甲壳素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三12采用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抗菌纱11和纱线三12上设置有若干竹节13,纱芯9采用多股涤纶纤维加捻而成,保证了加强纱一3的抗撕裂性,甲壳素纤维具有
抗菌抑菌和贴身舒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凸条二6的舒适性,莫代尔纤维具有亲肤和吸湿的特点,从而使得加强纱二5具有一定的导湿作用,能够将皮肤上的汗水向面料的另一侧传导,竹节13的设置使得加大了加强纱二5与其他纱线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加强纱二5在面料中的稳定性,且凸条二6上设有竹节13,提高的抗菌纱11的抑菌面积。
44.梳栉gb1、梳栉gb2、梳栉gb3和梳栉gb4均采用第一纱线14加捻而成,第一纱线14采用纱线四15和纱线五16螺旋加捻而成,纱线四15采用异形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纱线五16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强度高,保证了面料的强度,异形莫代尔具有亲肤和吸湿的特点,保证了面料的舒适性,异形莫代尔纤维的截面呈多角形,异形莫代尔纤维截面呈多边形,使得面料表面较为蓬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使得面料干燥得更加快。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