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装置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2150发布日期:2023-05-25 04: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收集装置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衣物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集装置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近年来,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关注度提升,而衣物处理设备中合成纤维的洗涤过程存在大量微塑料排放,目前已被评估为海洋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衣物处理设备中需要增加特殊的滤网,并在洗涤的过程中不断过滤洗涤水,从而将脱落的微纤维进行收集。

2、相关技术中,在衣物处理设备洗涤衣物时,衣物处理设备对从衣物上脱落的微塑料纤维的捕捉效率低,对微塑料纤维的收集效果不佳,衣物处理设备的微塑料纤维排放量大,此外,在设置有收集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中,由于微塑料纤维的不断堆积,衣物处理设备的水流流道会出现堵塞情况,从而引起衣物处理设备的故障,为此,在收集微塑料纤维的同时,如何在兼顾收集微塑料纤维、减少由于收集微塑料所导致的衣物处理设备故障,成为了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收集器壳体、过滤件及分流件,使得收集装置内形成对介质压力不同的两条流道,在腔体内微塑料纤维量较少的情况下,介质流经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收集器入口形成的第一条流道,当腔体内微塑料纤维不断堆积堵塞第一条流道时,介质流经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收集腔的第二条流道,保持了循环水路仍然可以流通,从而降低了衣物处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且提升了微塑料纤维的收集效率及效果。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收集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壳体,所述收集器壳体内形成有腔体以及与所述腔体连通的收集器入口;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过滤件设置有与所述收集器入口连通的收集口;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收集器入口与所述收集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收集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横截面的面积不同。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器壳体、过滤件及分流件,且将分流件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横截面的面积构造为不同,使得收集装置具有更好的分流作用,收集装置中具有两条流道以供介质流动,当其中第一条流道堵塞时,介质可从第二条流道继续流入腔体,保证了衣物处理设备中的循环水路流通,降低了衣物处理设备因流道阻塞而发生故障的风险。同时,腔体仍能继续收集介质中的微塑料纤维,从而提升了收集装置的收集效率和收集效果,进而降低了微塑料纤维于外界的排放量,且避免了微塑料纤维附着在衣物表面而对衣物造成污染。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收集装置还包括: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收集器入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收集腔之间。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内形成有检测腔,所述检测壳体上设置有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所述检测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检测出口与所述收集器入口连通或所述检测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且所述检测出口与所述收集腔连通;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收容于所述检测腔内且适于检测由所述检测入口流入的介质流量。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壳体内形成有朝向所述检测腔内部延伸的阻流件,所述阻流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入口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流件构造为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检测入口重叠。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件内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彼此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口。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为d2,所述第三接口的直径为d3且满足:d1≤d2≤d3。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形成于所述分流件的顶部且朝向顶部敞开。

14、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集装置,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集装置,因此,该衣物处理设备中的收集装置能够通过对介质分流,以降低衣物处理设备阻塞而发生故障的风险,且使得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高。同时,由于设置有流量检测装置,用户可以在流量检测装置的报警提示下及时清理更换收集装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衣物处理设备故障风险,并进一步提升了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壳体、过滤件分流件。收集器壳体内形成有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收集器入口。分流件将介质分流,介质从第二接口流出并经过收集器入口进入腔体后,介质中的微塑料纤维被过滤件拦截收集。当腔体内的微塑料纤维收集量增多,导致腔体堵塞时,介质能从第三接口继续进入腔体中,以保证衣物处理设备中循环水路的流通。此外,当腔体内堵塞时,少部分的介质还是能从第二接口流出,此时,第二接口与收集器入口之间的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困难,但随着进入第二通道的介质增多,第三接口与腔体之间的流量检测装置能够对介质进行流量检测,从而提升了流量检测装置的准确性,用户能及时清理及更换收集装置,以减少发生堵塞故障并重新恢复腔体的高效收集工作。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收集器入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收集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体内形成有朝向所述检测腔内部延伸的阻流件,所述阻流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入口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构造为阻流板,所述阻流板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检测入口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内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彼此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三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接口的直径为d2,所述第三接口的直径为d3且满足:d1≤d2≤d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口形成于所述分流件的顶部且朝向顶部敞开。

1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集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收集装置和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器壳体;过滤件;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横截面的面积不同。根据本技术的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收集器壳体、过滤件及分流件,使得收集装置内形成对介质压力不同的两条流道,在腔体内微塑料纤维量较少的情况下,介质流经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收集器入口形成的第一条流道,当腔体内微塑料纤维不断堆积堵塞第一条流道时,介质流经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收集腔的第二条流道,保持了循环水路仍然可以流通,从而降低了衣物处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且提升了微塑料纤维的收集效率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朱磊,周椿浩,高弘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