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0814发布日期:2023-04-21 01:3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1、现代社会,纺织工业和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面料的编织方法逐渐丰富,纬编针织物面料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2、但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不同的运动项目也配对了相应功能的服饰。在瑜伽项目中,运动者会大量出汗,传统的面料吸湿排汗的功能较差,便导致运动者在进行瑜伽运动时的衣物穿戴舒适感受到影响,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以用于瑜伽运动的面料的吸湿排汗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若干循环编织单元,所述循环编织单元包括若干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

4、所述第一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下针成圈编织;

5、所述第二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一枚针集圈编织、下针第二枚针、第三枚针和第四枚针浮针编织的顺序循环编织;

6、所述第三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三枚针集圈编织、下针第一枚针、第二枚针和第四枚针浮针编织的顺序循环编织;

7、所述第四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上针成圈编织;

8、所述第五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四个成圈编织的顺序循环编织;

9、所述第六编织部的每路纬纱均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一枚、第二枚和第三枚针成圈编织、下针第四枚针集圈编织的顺序循环编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循环编织,使得织物表面具有美观的网眼,由此使得织物整体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当运动者进行瑜伽等运动大量出汗时,通过成圈线圈可以使得运动者快速散热,并使得汗液能够通过成圈线圈及时散出,从而达到快速吸湿排汗的功效,提高了织物穿戴的舒适度;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均设置有集圈编织,从而能够提高织物的整体强度,使得由本申请所制成的织物具备高强度、高透气性、高吸湿排汗等功能。

11、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以30路为一个循环编织单元;

12、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3、5、7、9、11、13、15、17、19、21、23、26、27、28路,每一路均构成一个第一编织部;

13、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4、6、8路,每一路均构成一个第二编织部;

14、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0、12、14、16路,每一路均构成一个第三编织部;

15、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8、20、22、24、29路,每一路均构成一个第四编织部;

16、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5路构成一个第五编织部;

17、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30路构成一个第六编织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循环编织,能够使得织物整体具备高强度、高透气性和高吸湿排汗的功能,提高运动者的穿戴舒适度;且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有着一定的规律,能够有效提高织物整体的立体感和美观度。

19、优选的,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3、5、7、9、11、13、15、17、19、21、23、26、27、28路进行单面编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3、5、7、9、11、13、15、17、19、21、23、26、27、28路编织线圈作为瑜伽服装的表面,使得织物表面具有美观的网眼,提高织物的透气性和美观度。

21、优选的,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4、6、8、10、12、14、16路进行双面编织。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4、6、8、10、12、14、16路作为瑜伽服装的反面,用以连接织物的正反两面层,通过集圈编织能够有效提高织物的强度,同时设置成圈编织,使得织物的内部层也能够进行吸湿排汗功能。

23、优选的,每一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4、6、8路的第一枚针集圈编织的前一个成圈编织被拉长;每一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0、12、14、16路的第三枚针集圈编织的前一个成圈编织被拉长。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圈编织的前一个成圈编织被拉长后,能够形成明显的网眼效果,集圈网眼位置不同,便能够在织物表面形成不同的网眼花纹外观。

25、优选的,所述循环编织单元均采用包覆竹节纱,所述包覆竹节纱包括包覆纱和芯丝;

26、所述包覆纱为包芯竹节纱,所述包芯竹节纱包括阳离子涤纶、莫代尔纤维和锦纶,所述阳离子涤纶、莫代尔纤维和锦纶的长丝比例为10-40%;

27、所述芯丝包括氨纶丝,所述氨纶丝的长丝比例为15-40%。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离子涤纶、莫代尔纤维和锦纶均为粗纱,锦纶纤维耐磨性好,导热性腔,且能够增加包覆竹节纱的牢固度,涤纶与莫代尔纤维混合,使得包覆竹节纱既具备涤纶的耐磨性,又具备莫代尔纤维的良好湿强度与导湿功能,经过加工后能够有效提高包覆竹节纱及面料本体的整体强度,降低面料本体被拉伸时易损坏的概率,且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回潮率为2-4%,改善了回潮率过大,导致出汗湿衣粘贴身体,造成穿戴者难受的问题;氨纶丝为细纱,能够有效提高面料本体的柔韧性及运动者的穿戴舒适感和亲肤性。

29、优选的,所述阳离子涤纶采用抗菌吸湿排汗涤纶纤维,所述阳离子涤纶内添加有纳米级银。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阳离子涤纶内添加纳米级银,使得面料本体在进行吸湿排汗的同时,具备抗菌作用,从而降低穿戴者运动时易被细菌入侵感染的概率,提高织物的安全性。

31、优选的,所述包覆纱包覆于芯丝外壁。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包覆纱包覆于芯丝外壁能够对芯丝进行良好保护,改善了芯丝易被外部因素磨损的问题,延长了包覆竹节纱的使用寿命。

3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本申请的面料本体在织物表面形成了大量的网眼状结构,在起到提高美观度和立体感的同时,方便运动者运动出汗时进行透气吸湿与排汗,且设置了集圈编织的结构,能够有效维持织物的整体强度,使得本申请的面料本体适合应用于瑜伽等运动的服饰制作;

35、2.在包覆竹节纱内设置阳离子涤纶、莫代尔纤维、锦纶、氨纶丝,能够使得织物具备耐磨、柔软、亲肤、舒适、吸湿、排汗、透气等功能,提高织物的质量,同时在阳离子涤纶中添加纳米级银,使得织物能够具备抗菌作用,对穿戴者的健康进行了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若干循环编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编织单元包括若干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以30路为一个循环编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3、5、7、9、11、13、15、17、19、21、23、26、27、28路进行单面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4、6、8、10、12、14、16路进行双面编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2、4、6、8路的第一枚针集圈编织的前一个成圈编织被拉长;每一所述循环编织单元的第10、12、14、16路的第三枚针集圈编织的前一个成圈编织被拉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瑜伽双层针织面料,涉及织物技术领域,其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循环编织单元,循环编织单元包括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第三编织部、第四编织部、第五编织部和第六编织部;第一编织部为下针成圈编织;第二编织部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一枚针集圈编织、下针第二、三、四枚针浮针编织;第三编织部均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三枚针集圈编织、下针第一、二、四枚针浮针编织;第四编织部为上针成圈编织;第五编织部为上针、下针均四个成圈编织;第六编织部为上针四个成圈编织、下针第一、二、三枚针成圈编织、下针第四枚针集圈编织。本申请具有提高衣物吸湿排汗功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波,周媛,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吸引力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