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9967发布日期:2023-05-14 14: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编织机,具体为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高速编织机又称为五月柱式编织机,在五月柱式编织机实用新型以后,编织机中的锭子一般都是左旋正弦轨迹与右旋正弦轨迹循环运行,锭子有内弦至外弦或外弦至内弦,编织线则由短到长或由长到端,编织线在极高频率的变化进行编织;

2、传统的五月柱式编织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编织线在锭子张力不成机构中来回搓动,引起编织线张力的不均衡并极易产生产品的分丝和背丝的现象,增加了锭子的设计难度并限制了编织机速度的提升;

3、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与对结构的验证,形成上述主要技术问题在于:

4、1:传统的五月柱式编织机虽然也可以称为同心放线式,但是锭子在同心输送的过程中,锭子是与输送圆盘为同心旋转行走的,锭子行走之间的轨迹空间较大,导轨运行轨迹大则使得编织线在编织转换的过程中,调整的灵活度范围进行缩小,容易造成松紧度不均,出现分丝或背丝的现象;

5、2:锭子与锭子座之间不能保证同心旋转,锭子在随着轨迹运行时则稳定性不强,编织线波动力度较大,整体运转则不能保证有灵活可靠的运动,导致编织机速度降低。

6、为此,我们提出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包括:

3、锭子传送机构;

4、锭子凸轮座,锭子凸轮座活动设置在相邻两组锭子传送机构的夹层中;

5、定位轴杆,定位轴杆固定安装在锭子凸轮座的顶部;

6、锭子放线旋转座,锭子放线旋转座固定安装在定位轴杆的顶部;

7、线筒,线筒活动设置在锭子放线旋转座的顶部;

8、轴承座,轴承座设置在锭子放线旋转座与线筒的夹层中;

9、固定连接架,固定连接架安装在轴承座活动外环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架外壁固定连接在线筒的外壁上;

10、张紧束线组件,张紧束线组件安装在线筒的顶部。

11、锭子传送机构包括传动轴杆,传动轴杆的外壁下端设置有拨盘传动齿轮,传动轴杆的外壁设置有轴承,传动轴杆的外壁设置有锭子走弦轨道,锭子走弦轨道的内壁设置有内固定环,传动轴杆外壁上端设置有拨盘,且拨盘限位配合连接定位轴杆。

12、张紧束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线筒顶部的定位垫片,定位垫片的顶部设置线导轮,线筒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张力调整杆,张力调整杆的顶部设置有张力调整弹簧,张力调整杆的活动端外壁设置束线板。

13、锭子走弦轨道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轴杆外壁的圆形板架,圆形板架上设置有锭子外弦导轨与锭子内弦导轨,且锭子外弦导轨与锭子内弦导轨均为半圆形导轨。

14、拨盘的外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壁与定位轴杆外壁重合。

15、锭子外弦导轨与锭子内弦导轨为相同结构,锭子凸轮座的外壁设置配合锭子外弦导轨的外弦凸轮与配合下锭子内弦导轨的内弦凸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线圈的锭子同心出线运动导轨,以锭子传送机构配合锭子凸轮座与定位轴杆进行配合,设置新型的左旋轨迹与右旋轨迹相交处的决口为正弦轨迹运动,与原有的运行轨迹相比,放线长度变化与原有编织机放线长度变化小于50%,放线长度变小,则编制在在编织过程中稳定性更高,减小了分丝与背丝的现象;

18、2.本实用新型在锭子顶部设置有新式的张紧束线组件,配合全新轨迹的锭子,编织线在编织的过程中,通过弹簧实现张紧度调控,使得编织线张力波动变小,结构更加的稳定耐用。



技术特征:

1.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传送机构(1)包括传动轴杆(1-1),所述传动轴杆(1-1)的外壁下端设置有拨盘传动齿轮(1-5),所述传动轴杆(1-1)的外壁设置有轴承(1-4),所述传动轴杆(1-1)的外壁设置有锭子走弦轨道(1-3),所述锭子走弦轨道(1-3)的内壁设置有内固定环(1-2),所述传动轴杆(1-1)外壁上端设置有拨盘(1-6),且拨盘(1-6)限位配合连接定位轴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束线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线筒(5)顶部的定位垫片(6-1),所述定位垫片(6-1)的顶部设置线导轮(6-2),所述线筒(5)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张力调整杆(6-3),所述张力调整杆(6-3)的顶部设置有张力调整弹簧(6-4),所述张力调整杆(6-3)的活动端外壁设置束线板(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走弦轨道(1-3)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轴杆(1-1)外壁的圆形板架,圆形板架上设置有锭子外弦导轨(1-3-1)与锭子内弦导轨(1-3-2),且锭子外弦导轨(1-3-1)与锭子内弦导轨(1-3-2)均为半圆形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盘(1-6)的外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壁与定位轴杆(3)外壁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外弦导轨(1-3-1)与锭子内弦导轨(1-3-2)为相同结构,所述锭子凸轮座(2)的外壁设置配合锭子外弦导轨(1-3-1)的外弦凸轮与配合下锭子内弦导轨(1-3-2)的内弦凸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编织机技术领域的同心放线式高速编织机,包括:锭子传送机构,锭子凸轮座活动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锭子传送机构的夹层中,定位轴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锭子凸轮座的顶部,锭子放线旋转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轴杆的顶部,线筒活动设置在所述锭子放线旋转座的顶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锭子放线旋转座与线筒的夹层中,固定连接架安装在所述轴承座活动外环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架外壁固定连接在线筒的外壁上,张紧束线组件安装在所述线筒的顶部,放线长度变化与原有编织机放线长度变化小于50%,放线长度变小,则编制在在编织过程中稳定性更高,减小了分丝与背丝的现象,使得编织线张力波动变小,结构更加的稳定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万春明,吕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汉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