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纺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紫外线是阳光中频率为750thz-30p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400nm-10nm的光线。按照波长的不同,分为低频长波紫外线uva、中频中波紫外线uvb、高频短波紫外线uvc,超高频紫外线euv。
2、人体每日适当的照射紫外线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加速伤口的愈合,提高免疫力。但是,由于低频长波紫外线uva和中频中波紫外线uvb可以透过臭氧层照射于人体。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线后,大部分低频长波紫外线uva和中频中波紫外线uvb会被人体皮肤吸收,导致皮肤出现皱纹、老化、松弛以及黑斑等问题。因此,人们日通常会采用涂抹防晒霜和穿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衣物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
3、然而,因为夏天的衣物面料比较轻薄,所以衣物面料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仅为23,平均紫外线透过率(uv-a)却高达7.6%。因此,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伤害,目前亟需提高夏天衣物面料的抗紫外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面料抗紫外线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紫外线面料,由半光再生涤纶dty和弹性涤纶bey编织而成;
4、半光再生涤纶dty的规格为75d/72f-100d/96f;
5、弹性涤纶bey的规格为50d/36f-75d/48f。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述规格半光再生涤纶dty和弹性涤纶bey编织得到的面料,面料的紧密度较高,并且得到轻薄面料的克重在111-125g/㎡范围内,参照aatcc 183-2004进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平均紫外线透过率uva检测,得到紫外线防护系数upf高达43.5-45和平均紫外线透过率uva低至3.2-3.5%的抗紫外线面料。
7、优选的,所述半光再生涤纶dty和弹性涤纶bey的用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算:
8、半光再生涤纶dty 85-92%;
9、弹性涤纶bey 8-15%。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上述用量制备得到的抗紫外线面料,富有弹性,布面风格好。同时,参照aatcc 183-2004进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平均紫外线透过率uva检测,得到紫外线防护系数upf高达42.4-47和平均紫外线透过率uva低至2.8-4.1%的抗紫外线面料。
1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一种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织造工艺:将半光再生涤纶dty和弹性涤纶bey编织而成坯布;
14、s2染色工艺:将s1所得坯布进行除油、染色、还原清洗和脱水处理后,开幅,得到染色后的坯布,其中,染色时还加入抗紫外助剂;
15、s3后整工艺:将s2所得染色后的坯布浸轧抗紫外助剂水溶液后,再进行定型处理,得到抗紫外线面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染色过程中加入抗紫外助剂,抗紫外助剂随染料分子嵌入到纤维内部,有利于提高分散染料染色后的耐光牢度。同时,结合后整工艺中,采用抗紫外助剂浸轧坯布,然后再经过热定型后,抗紫外助剂可较好的附着在坯布表面,提高最终所得面料的抗紫外性能。
17、优选的,所述s1织造工艺中,针筒织针的排序为abcdbc,6枚织针,9路一个循环,穿纱方式为:第1-8路穿入半光再生涤纶dty,第1和第2路为全成圈,第3、5、6、8路为一针浮线,5针成圈,第4、7路为2针浮线,4针成圈,第9路穿入弹性涤纶bey,全部成圈,得到坯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编织方式,可得到结构为单面网眼的单面小提花布。同时,所得单面小提花布,布面轻薄,并且布料布面风格以及透气性均较好,适合夏天穿着。
19、优选的,所述s2染色工艺中,染色后的坯布的幅宽小于145cm以下;s3后整工艺中,定型处理时超喂10-20%。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幅宽小于145cm的坯布进行浸轧和定型处理,并将定型处理时的超喂提高至10-20%,可提高面料的紧密度减少紫外线的透射,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本发明人在试验时发现,单面网眼结构的面料,超喂多了容易勾丝。但是,由于本申请超喂的坯布是采用半光再生涤纶dty的细度为75d-100d和弹性涤纶bey的细度为75d-100d编织得到,提高了坯布的紧密度。因此还可减少最终所得面料勾丝的情况发生。
21、优选的,所述s2染色工艺中,抗紫外助剂包括为抗紫外助剂uv-l、抗紫外助剂ecs、抗紫外助剂p-epf、抗紫外助剂uvs和抗紫外助剂uvp中的一种或多种。
22、优选的,所述s3后整工艺中,抗紫外助剂水溶液中的抗紫外助剂包括为抗紫外助剂uv-l、抗紫外助剂ecs、抗紫外助剂p-epf、抗紫外助剂uvs和抗紫外助剂uvp中的一种或多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离子型的抗紫外助剂对面料的吸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抗紫外助剂嵌入到面料纤维内部并附着在面料表面,提高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24、优选的,所述s3后整工艺中,抗紫外助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30g/l。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质量浓度为10-30g/l的抗紫外助剂水溶液对坯布进行浸轧,有利于提高抗紫外助剂均匀的浸透到坯布纤维中,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26、优选的,所述s3后整工艺中,定型温度为130-160℃。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型温度提高至130-160℃,可改善面料纬斜,减少面料次品出现的情况发生。同时,本发明人在试验时发现,提高定型温度,所得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降低。因此,本发明人在浸轧时加入抗紫外助剂,再结合130-160℃的定型温度,达到了提高面料抗紫外线性能和改善面料纬斜的效果。
2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由于半光再生涤纶dty和弹性涤纶bey的细度提高了面料的紧密度,提高了抗紫外线透射的能力,提高了抗紫外面料的抗紫外线效果;
30、2、本申请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染色和浸轧时加入抗紫外助剂,然后再结合热定型处理后,可提高抗紫外助剂在轻薄面料中附着能力,进一步提高抗紫外线面料的抗紫外线效果;
31、3、本申请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幅宽小于145cm以下的坯布进行浸轧和定型处理,并将定型处理时的超喂提高至10-20%,提高了面料的紧密度,并减少紫外线的透射,有利于提高面料的抗紫外线效果。
1.一种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半光再生涤纶dty 和弹性涤纶bey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光再生涤纶dty 和弹性涤纶bey的用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算:
3.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织造工艺中,针筒织针的排序为abcdbc,6枚织针,9路一个循环,穿纱方式为:第1-8路穿入半光再生涤纶dty,第1和第2路为全成圈,第3、5、6、8路为一针浮线,5针成圈,第4、7路为2针浮线,4针成圈,第9路穿入弹性涤纶bey,全部成圈,得到坯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染色工艺中,染色后的坯布的幅宽小于145cm以下;s3后整工艺中,定型处理时超喂10-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染色工艺中,抗紫外助剂包括抗紫外助剂uv-l、抗紫外助剂ecs、抗紫外助剂p-epf、抗紫外助剂uvs和抗紫外助剂uvp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后整工艺中,抗紫外助剂水溶液中的抗紫外助剂包括抗紫外助剂uv-l、抗紫外助剂ecs、抗紫外助剂p-epf、抗紫外助剂uvs和抗紫外助剂uvp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后整工艺中,抗紫外助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30 g/l。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紫外线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后整工艺中,定型温度为13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