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773490发布日期:2023-04-18 22:1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止血纱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疗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医用止血敷料是一种重要的常用医用耗材,具有使用量大、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创面的止血、抗菌的处理中。

2、目前,医用止血敷料,按材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型医用止血敷料、合成型医用止血敷料、天然型医用止血敷料。其中,传统型医用止血敷料主要包括普通棉纱布、绷带等,这类敷料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产量大、生产成本低,廉价易得。但是传统型医用止血敷料的止血性能一般,抗菌效果差,施用后可能与创面黏连,影响对创面的换药及创面愈合。

3、合成型医用止血敷料,主要包括水凝胶类医用止血敷料。其中,水凝胶类医用止血敷料是采用具有强吸水性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钠paas、丙烯酰胺am等)制备而成,这类高分子结构具有亲水性基团,能够吸收创面渗出的血液和渗液,从而在创面上形成一层水凝胶膜,达到保护创面的目的。但是,水凝胶类医用止血敷料生物降解性差,且容易过量吸血,而导致人体失血增多,影响创面愈合。

4、天然型医用止血敷料,主要包括海藻酸盐类医用止血敷料、胶原类医用止血敷料、壳聚糖类医用止血敷料。其中,海藻酸盐类医用止血敷料主要是由海藻酸钠、海藻酸锌或海藻酸钙制成,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有研究表明,利用海藻酸钠和胶原共混制得的纤维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负载一定量的药物成分,能够实现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胶原类医用止血敷料是采用从动物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为原料制得,具有可生物降解、可重吸收、无毒性等特点,并且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一定的营养基础。但是,海藻酸盐类医用止血敷料、胶原类医用止血敷料均存在有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价格高、原料提纯困难、长期储存稳定性不理想等问题。

5、壳聚糖类医用止血敷料主要为壳聚糖类医用止血纱布,其中的壳聚糖具有激活机体系统、介导机体系统的系列生物学效应,能够提高人体吞噬细胞的系统功能,并且还具有抑菌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已有对壳聚糖抗菌活性的检测试验,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壳聚糖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等的抗菌活性,发现壳聚糖对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壳聚糖类医用止血敷料能够有效用于因战争受伤病人的止血治疗中,其治疗部位包括胸部、腹部、颈部、四肢等。

6、但是,现有的壳聚糖类医用止血纱布中,为实现快速止血效果,需要配合具有止血功能的药物成分,其对于人体具有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细胞毒性较大,并且还会导致止血纱布生物相容性下降的问题,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同时,止血纱布中含有的壳聚糖、止血药物等有效成分,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存在流失、失效的问题,影响后期施用效果,其长期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快速止血及抗菌效果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高,利于创面的快速止血、愈合;同时,止血纱布中含有的止血、抗菌成分长期稳定性好,有效避免长期贮存过程中存在的流失、失效问题;进一步的,能够在快速止血的同时,降低吸血量,有效避免人体过量失血的问题。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第一成分、制备浸渍液、浸渍、制备喷涂液、喷涂。

4、所述制备第一成分,将新鲜的刺儿菜叶片置于真空度为0.03-0.05mpa环境下,50-60℃保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3wt%后,自然冷却至常温,粉碎至120-150nm,制得刺儿菜粉末,待用;将新鲜的车前子叶片置于真空度为0.03-0.05mpa环境下,50-60℃保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3wt%后,自然冷却至常温,粉碎至120-150nm,制得车前子粉末,待用;按2-3:1的重量份比值,将刺儿菜粉末和车前子粉末投入至3-4倍体积的提取液中,分散均匀后,微波处理5-10min,然后超声提取20-30min,过滤,获得超声提取液。超声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1-0.02mpa环境下,60-70℃浓缩至原体积的20-25%,喷雾干燥,制得第一成分。

5、所述制备第一成分中,提取液为浓度65-75%(体积百分数)的乙醇水溶液;

6、微波处理过程中,微波频率为2.4-2.5ghz,微波功率为700-800w。

7、超声提取过程中,超声频率为25-30khz,超声提取功率为500-600w。

8、所述制备浸渍液,将第二成分、环氧氯丙烷投入至去离子水中,在25-35℃温度条件下,搅拌5-8h后,继续投入第一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均匀,制得浸渍液。

9、所述制备浸渍液中,第二成分为脱乙酰度90-95%,平均分子量3000-4000的壳聚糖;

10、第一成分、第二成分、环氧氯丙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比值为5-7:1-2:0.06-0.09:0.3-0.5:250-300。

11、所述浸渍,将脱脂棉纱布完全浸渍至3-5倍体积的浸渍液中,在25-35℃温度条件下,浸渍1-2h后,采用双辊筒对浸渍后的脱脂棉纱布进行挤轧,控制轧余率为70-80%;挤轧完成后,将挤轧后的脱脂棉纱布置于真空度为0.03-0.06mpa,65-75℃干燥7-8h后;在常压环境下,90-95℃保温干燥3-5min,制得浸渍物。

12、所述制备喷涂液,将第二成分投入至生理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继续投入凝血酶,200-300rpm搅拌10-15min;然后继续投入戊二醛水溶液,50-100rpm搅拌20-30min,制得喷涂液。

13、所述制备喷涂液中,戊二醛水溶液中,戊二醛的浓度为0.08-0.1wt%;

14、第二成分、戊二醛水溶液、生理盐水的重量份比值为1-1.5:0.8-1:50-60;

15、所述喷涂液中,凝血酶浓度为400-500iu/ml。

16、所述喷涂,将喷涂液均匀喷涂于浸渍物表面,喷涂完成后,立即置于零下22℃至零下18℃环境下,静置冷冻10-12h;然后转入至冷冻干燥机内,控制冷冻干燥真空度为20-30pa,冷冻干燥温度为零下45℃至零下40℃,冷冻干燥时间为40-50h,制得止血纱布。

17、所述喷涂中,喷涂液与浸渍物的重量份比值为0.4-0.5:1。

18、一种止血纱布,采用前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发明的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刺儿菜、车前子提取制得第一成分,并将第一成分与壳聚糖配合用于脱脂棉纱布的浸渍中;同时,通过壳聚糖、戊二醛改性制备凝血酶喷涂液,并将喷涂液喷涂至浸渍后的脱脂棉纱布表面,制得的止血纱布的快速止血及抗菌效果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高,利于创面的快速止血、愈合;同时,止血纱布中含有的止血、抗菌成分长期稳定性好,有效避免长期贮存过程中存在的流失、失效问题;进一步的,能够在快速止血的同时,降低吸血量,有效避免人体过量失血的问题。

21、(2)经检测,本发明的止血纱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9.6-99.7%,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99.3-99.5%,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为97.8-98.1%;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细胞相对存活率为98.9-99.2%,细胞毒性等级为0级,抗菌效果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高,利于创面的抑菌、愈合。

22、(3)经试验,本发明的止血纱布在股动脉模型的吸血量为0.049-0.055g,止血时间为32-38s;相比于普通脱脂棉纱布的吸血量0.349g,止血时间101s,吸血量大幅降低,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有效避免人体失血增多,利用创面愈合。

23、(4)经试验,本发明的止血纱布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环境下,静置贮存60天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9.2-99.4%,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99.1-99.2%,对白色念珠菌抑菌率为97.3-97.8%,止血纱布中的抗菌成分的长期稳定性好,有效避免长期贮存过程中的抗菌成分的流失。

24、(5)经试验,本发明的止血纱布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环境下,静置贮存60天后,在股动脉模型的吸血量为0.054-0.061g,止血时间为36-41s,止血纱布中的止血成分的长期稳定性好,有效避免长期贮存过程中的止血成分的流失、失活。

25、(6)本发明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洁、高效,安全性高,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