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8429发布日期:2024-02-09 12:5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干,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市场滚筒洗烘设备烘干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以后风道作为冷凝腔的后风道冷凝,另外有以后筒筒壁作为冷凝腔的后筒冷凝;所述后风道冷凝与后筒冷凝均有优势及缺点。后风道冷凝形式因受限于后风道截面积较小缺陷,导致整个风道部件风阻较大,循环风量小,烘干效率低。而后筒冷凝以后筒筒壁作为循环风道的冷凝器部件,通过后筒筒壁设置冷凝水引导筋条与湿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虽然解决了风道部件风阻大的问题缺陷,但会产生因进水阀流量不稳定产生喷溅,从而导致冷凝水从内筒后壁渗入内筒打湿衣物,从而导致无效烘干或烘干时间加长。

2、cn113355837a提出一种干衣设备,其主要发明为后筒上设置有冷凝水路,管路主体、盖板和外筒体共同围成用于去除热风中的水分的冷凝腔室。所示冷凝腔室可等同理解为后风道冷凝形式。而这种冷凝腔室因受限于截面积过小导致风道部件风阻大,从而使得烘干效率低下。

3、cn207452524u提出一种滚筒洗干一体机,其主要发明为后筒筒壁上设置有冷凝水进水口、冷凝水导流筋条。冷凝水通过所述进水口后直接流入导流筋条,在导流筋条引导下沿着筒壁下流形成后筒冷凝腔。所述进水口位置虽设置有分流装置,但在进水水压不稳定情况下无法避免冷凝水喷溅进入内筒后壁打湿衣物。

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滚筒洗烘设备由于后风道冷凝形式因受限于后风道截面积较小缺陷,导致存在整个风道部件风阻较大,循环风量小,烘干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滚筒洗烘设备由于后风道冷凝形式因受限于后风道截面积较小缺陷,导致存在整个风道部件风阻较大,循环风量小,烘干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设备,其包括:

3、后筒、进水装置、阻挡装置和出气口,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后筒上并能对所述后筒的内部供水,所述阻挡装置设置于所述后筒的内部以能对所述进水装置进入的至少部分水进行阻挡,所述后筒的内底壁形成为第一冷凝部,所述后筒内的湿空气能流经所述第一冷凝部处与冷凝水换热,形成对湿空气的一级冷却干燥,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后筒上且位于所述阻挡装置的上方并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所述阻挡装置的下游侧,湿空气能流经所阻挡装置处与冷凝水换热,以使得所述阻挡装置形成为第二冷凝部,形成对湿空气的二级冷却干燥;所述阻挡装置上与所述进水装置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压型部,所述压型部为在与所述进水装置相对的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凹陷部。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5、所述进水装置从所述后筒的外底壁贯穿至内底壁以对所述后筒的内部进行喷水,所述进水装置为进水管的结构,包括伸入至所述后筒内部的出水端、和伸出至所述后筒的外部的进水端,所述阻挡装置设置于所述后筒的内部且与所述后筒的内底壁间隔大于0的预设距离,所述阻挡装置与所述出水端相对设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7、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后筒的环形周壁的上端位置,所述环形周壁的上端位置为位于所述环形周壁上且高于经过所述后筒的中心轴线的水平面上方的位置,所述出气口从所述环形周壁的内壁贯穿至外壁,以能将通过所述第一冷凝部和所述第二冷凝部冷凝烘干后的空气排出;所述阻挡装置与所述出气口沿竖直方向相对。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9、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后筒的环形周壁的最上端的下方,所述后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烘干风道,所述烘干风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1、所述阻挡装置包括挡板的结构形式,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后筒的环形周壁的上端内壁,另一端朝向下方延伸伸出,所述挡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出气口相对,所述挡板沿水平方向与所述进水装置相对。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3、所述阻挡装置由金属材质制成。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5、至少一个凹陷部包括第一压型部和第二压型部,所述第一压型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弧形槽或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槽或第一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与其径向外侧相对的所述后筒的筒壁的弧形段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压型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弧形槽或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槽或第二弧形凸起的弧形延伸方向与其径向外侧相对的所述后筒的筒壁的弧形段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7、所述第二压型部还包括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连通,所述第一压型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上端;

18、所述第二弧形槽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槽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槽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槽间隔且平行设置。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0、所述第一弧形槽为通过在所述安装凹槽的内部设置环形凸起而在所述环形凸起围绕的内部形成的凹槽结构。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2、所述后筒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筋条,所述后筒的内底壁上流下的冷凝水能够经由所述导流筋条导流,所述后筒内部的湿热空气能够在所述导流筋条处和/或所述后筒的内底壁上与冷凝水接触换热。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4、还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后筒的内部,所述内筒的筒底上设置有内筒出气口,所述内筒出气口贯穿所述内筒的内部至所述内筒的外部,并能将所述内筒中的湿热空气导通至所述后筒的内底壁上、所述导流筋条上和所述阻挡装置上中的至少之一以与冷凝水进行换热。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6、所述烘干设备为滚筒洗干机。

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前述的烘干设备。

2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烘干设备和衣物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通过在烘干设备的后筒内部设置阻挡装置,进水装置能够对后筒内部供水,阻挡装置能对进水装置进入的水进行阻挡,以及出气口位于阻挡装置的上方并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所述阻挡装置的下游侧,能够使得后筒内部的湿热气体先经过后筒内壁与从上流下的冷凝水进行换热,对湿热空气进行冷却干燥,形成一级冷凝,气体再往上流动至阻挡装置的位置时在该处与冷凝水进行换热,对湿热空气进行冷却干燥,而形成二级冷凝,从而对后筒内部的湿热空气产生二级冷凝的干燥效果,两次冷凝部保证了湿热空气的充分换热,避免设置后风道腔体使得气体在该腔体中进行冷凝而因受限于后风道截面积较小导致风阻较大,循环风量小,烘干效率低的情况发生,解决因后风道腔体产生的较大风阻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实现更为通畅的换热,且离心风机产生的风量能被最大限度的循环。

30、2.本发明挡板上设置有压型部来能够保证冷凝水以最大面积的形式布满挡板,实现最大面积的冷凝,从而更好的实现出气口位置的热风与挡板之间的热交换,所述挡板不仅作为与湿热空气发生热交换的第二冷凝部,且作为冷凝水进水口位置的挡板来保证冷凝水进水位置的稳定性,经过挡板的冷凝水稳定的流入到导流筋条组成的第二冷凝部(挡板末端平滑过渡),在水压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因为进水不稳定而产生飞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导流筋条因水压不稳定产生的飞溅问题。

31、3.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换热系数较大的金属板来作为烘干风道部件的第二冷凝部,当经过第一冷凝部的湿热空气换热不充分时再次经过换热效果较好的第二冷凝部,从而保证了湿热空气与风道冷凝腔的充分换热。风道部件的组成零件也更加精简,在实现烘干效率更高的同时保证了整机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