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毛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547528发布日期:2024-04-08 13:5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双面毛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纺织,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毛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纺织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双面长毛绒织物一般是指两面起绒的面料,有毛或者有绒的面料,它是指将两片绒类面料缝合在一起,面料厚而密、触感柔软,贴近皮肤穿戴起来舒适暖和。

2、然而,现有技术制备的双面绒面料因为存在复合的步骤导致面料不环保,同时伴有起球现象,并且价格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毛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双面绒面料价格昂贵、面料不环保、以及容易起球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毛绒面料,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所述双面毛绒面料包括:

4、第一表面,其包括由毛绒纱线经过割圈工艺形成的第一绒毛层;

5、第二表面,其包括由毛绒纱线经过割圈工艺形成的第二绒毛层;以及

6、连接层,其位于所述第一绒毛层与所述第二绒毛层之间,其由连接层纱线与所述第一绒毛层和所述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通过编织结构的连接方式形成;

7、其中,所述连接层纱线紧紧压制着所述第一绒毛层和所述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使所述毛绒纱线可以紧紧的附着在一起。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层由连接层纱线与所述第一绒毛层和所述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通过编织结构的连接方式形成,包括:

9、所述毛绒纱线采用集圈的编织方式后,在舌针上不进行脱圈;

10、所述连接层纱线采用正常成圈编织,所述连接层纱线成圈后与所述毛绒纱线在舌针中进行集圈,得到所述连接层。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面毛绒面料中每十个横列形成一个最小组织循环数,在部分路数上的集圈和成圈以两种方式交错排列。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层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毛绒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如上任一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所述方法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所述方法包括:

15、s1、毛绒纱线在编织时不进行成圈编织,只在舌针上进行集圈编织;

16、s2、响应于所述毛绒纱线只在舌针上进行集圈编织,连接层纱线在舌针上紧接上述步骤s1的编织动作进行成圈编织,编织后的线圈压在所述毛绒纱线的集圈上,防止毛绒纱线脱落,形成连接层;

17、s3、响应于所述连接层形成后,露出的毛绒纱线被刀针割断,在所述连接层两面形成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得到双面毛绒面料;

18、其中,所述连接层纱线紧锁所述毛绒纱线,将所述第一绒毛层和所述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紧紧锁在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光滑平整。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面割圈长毛绒机的针盘使用舌针,针筒使用刀针;

20、所述针筒上的刀针没有针舌只有刀刃,使其不能使纱线成圈,只用于将垫入针钩的毛条纤维割断,并根据针踵的高低分为高低踵针。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面毛绒面料的编织过程中,先喂入毛绒纱线进行垫纱编织,毛绒纱线同时垫在舌针和刀针上,随后喂入连接层纱线进行垫纱编织,连接层纱线仅垫在舌针上并形成一个个成圈单元。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毛绒纱线垫在舌针上成圈并且与所述连接层相锁;所述毛绒纱线垫在刀针上不成圈但将毛绒纱线割断,形成所述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层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毛绒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5、本申请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双面毛绒面料的第一绒毛层、连接层和第二绒毛层,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由毛绒纱线经过割圈工艺形成,连接层由连接层纱线与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通过编织结构的连接方式形成;连接层纱线紧紧压制着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使毛绒纱线可以紧紧的附着在一起。在此情况下,该双面毛绒面料不仅保证了长毛绒组织的手感柔软、保暖性和耐磨性好等优点,还实现了双面不同绒类的功能性需求,并且双面纬编长毛绒组织织物改善了普通长毛绒织物掉毛现象,织物整体更加柔软亲肤。另外,本申请提供了生产双面毛绒面料的新织针排列方式和织针三角排列,以便于高效快捷流程化生产双面毛绒面料,提高了双面毛绒面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毛绒面料,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毛绒面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由连接层纱线与所述第一绒毛层和所述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通过编织结构的连接方式形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毛绒面料中每十个横列形成一个最小组织循环数,在部分路数上的集圈和成圈以两种方式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割圈长毛绒机的针盘使用舌针,针筒使用刀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毛绒面料的编织过程中,先喂入毛绒纱线进行垫纱编织,毛绒纱线同时垫在舌针和刀针上,随后喂入连接层纱线进行垫纱编织,连接层纱线仅垫在舌针上并形成一个个成圈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纱线垫在舌针上成圈并且与所述连接层相锁;所述毛绒纱线垫在刀针上不成圈但将毛绒纱线割断,形成所述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毛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毛绒纱线采用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复合丝、或功能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关于一种双面毛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领域。本申请采用双面割圈长毛绒机进行编织双面毛绒面料的第一绒毛层、连接层和第二绒毛层,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由毛绒纱线经过割圈工艺形成,连接层由连接层纱线与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通过编织结构的连接方式形成;连接层纱线紧紧压制着第一绒毛层和第二绒毛层的毛绒纱线,使毛绒纱线可以紧紧的附着在一起。在此情况下,该双面毛绒面料不仅保证了长毛绒组织的手感柔软、保暖性和耐磨性好等优点,还实现了双面不同绒类的功能性需求,并且双面纬编长毛绒组织织物改善了普通长毛绒织物掉毛现象,织物整体更加柔软亲肤。

技术研发人员:丛洪莲,孙江龙,顾洪阳,万爱兰,蒋高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