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组件及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4721发布日期:2023-10-28 17:1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晾衣组件及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晾衣机,尤其涉及一种晾衣组件及晾衣机。


背景技术:

1、晾衣机包括主机、升降架和晾杆,主机安装于天花板上,升降架连接主机和晾杆,主机通过控制升降架升降,以实现晾杆的高度调节。

2、现有技术中,专利cn213866937u公开了一种带置物框的晾衣组件及晾衣系统,包括固定晾杆、伸缩组件和置物框,置物框的外侧端连接在伸缩组件上,固定晾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置物框的内侧端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动件,置物框可跟随伸缩组件内外移动,当用户内外拉动伸缩组件以进行展开或收纳时,能够带动置物框内外移动,置物框内可晾晒袜子、内衣等小件衣物。上述置物框连接在伸缩组件上,且置物框始终位于两个固定晾杆之间,置物框无法收纳,影响晾衣机的整洁美观度。

3、因此,亟需一种晾衣组件及晾衣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组件及晾衣机,能够实现对小件衣物的晾晒,扩大晾晒范围,同时能保证晾衣机外部整齐美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晾衣组件,包括:

4、衣杆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所述第一衣杆内具有容置腔;

5、置物组件,包括柔性置物片,所述柔性置物片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柔性置物片能在卷绕收纳至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位置和伸展延伸至所述第二衣杆并与所述第二衣杆连接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衣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柔性置物片经由所述开口伸出或收回,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二衣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卡接,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卡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置物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上具有卡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均能够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接部件卡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衣杆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衣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能够卡入所述卡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二衣杆连接,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二衣杆朝向所述第一衣杆的一侧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板能够卡入所述卡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物组件还包括卷轴,所述卷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柔性置物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卷绕于所述卷轴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卷轴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卷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置物片连接,所述柔性置物片能够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卷绕于所述卷轴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物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置物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物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置物组件沿所述第一衣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4、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晾衣机,包括主机、升降架以及如上所述的晾衣组件,所述升降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机,另一端连接所述晾衣组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晾衣组件及晾衣机,不使用晾衣机时,柔性置物片处于第一位置,即卷绕收纳于容置腔内,不占用晾衣机的外部空间,整洁美观。当需要晾晒小件衣物时,将柔性置物片拉伸展开至第二位置,并将柔性置物片与第二衣杆连接,使柔性置物片横跨在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之间,形成承载平台,此时即可在柔性置物片上放置需要晾晒的小件衣物等,满足用户的不同晾晒需求,使用方便。在晾晒完成后,柔性置物片又可卷绕收纳至第一衣杆的容置腔内(第一位置),节省占地空间,保持衣杆组件外部整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两个衣杆之间设置固定置物框的方式,该晾衣组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选择性展开或收纳柔性置物片,既能满足小件衣物的晾晒需求,又能保证晾衣机的整体美观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特征:

1.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杆(11)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11)相连通的开口(112),所述柔性置物片(21)经由所述开口(112)伸出或收回,所述开口(112)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件(113),所述第二衣杆(1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件(121),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21)位于所述容置腔(111)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13)卡接,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21)位于所述容置腔(111)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2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置物片(21)位于所述容置腔(111)外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件(211),所述卡接部件(211)上具有卡槽(2111),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13)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21)均能够通过所述卡槽(2111)与所述卡接部件(21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13)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1131)和第二板(1132),所述第一板(1131)与所述第一衣杆(11)连接,所述第二板(1132)与所述第一衣杆(11)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1132)能够卡入所述卡槽(21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2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板(1211)和第四板(1212),所述第三板(1211)与所述第二衣杆(12)连接,所述第四板(1212)与所述第二衣杆(12)朝向所述第一衣杆(11)的一侧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板(1212)能够卡入所述卡槽(2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2)还包括卷轴(22),所述卷轴(22)位于所述容置腔(111)内,所述柔性置物片(21)位于所述容置腔(111)内的一端与所述卷轴(22)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柔性置物片(21)卷绕于所述卷轴(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22)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卷轴(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置物片(21)连接,所述柔性置物片(21)能够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卷绕于所述卷轴(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11)内的第一固定块(23)和第二固定块(24),所述卷轴(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4)转动连接,所述柔性置物片(2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3)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置物组件(2)沿所述第一衣杆(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晾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0)、升降架(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晾衣组件,所述升降架(200)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机(100),另一端连接所述晾衣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晾衣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晾衣组件及晾衣机,晾衣组件包括衣杆组件和置物组件。衣杆组件包括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第一衣杆内具有容置腔。置物组件包括柔性置物片,柔性置物片能在卷绕收纳至容置腔的第一位置和伸展延伸至第二衣杆并与第二衣杆连接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位置时,柔性置物片横跨在第一衣杆和第二衣杆之间,形成承载平台,可在柔性置物片上放置需要晾晒的小件衣物等,满足用户的不同晾晒需求。第一位置时,柔性置物片卷绕收纳至容置腔内,节省占地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晾衣组件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性展开或收纳柔性置物片,既能满足小件衣物的晾晒需求,又能保证晾衣机的整体美观度,用户使用体验感好。

技术研发人员:荆伟鑫,王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