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5815发布日期:2023-08-09 19: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纤维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纤维布又叫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布又分为中碱、无碱、高碱,其中无碱玻璃纤维布在进行清洗时,都是先将无碱布浸入到淀粉酶溶液中进行酶解处理,期间加热保持淀粉酶溶液的温度为35-45℃,不断搅拌处理40—45min后取出,方可进行下一步清洗步骤,酶解无碱布后,需要重新添加淀粉酶,保证溶液内的淀粉酶的浓度为2%—4%,这样才能使无碱布酶解得更加彻底,但是无碱布在酶解的过程中就会与淀粉酶产生酶解反应,淀粉酶的浓度就会降低,从而会增加了无碱布的酶解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浓度检测器一侧的进料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二转动柱,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柱,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加热柱一侧的下搅拌柱,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下搅拌柱正上方的上搅拌柱;

3、进一步的,所述下搅拌柱、上搅拌柱的数量三个,三个所述下搅拌柱、上搅拌柱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软毛刷。

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刮板斜下方的第二刮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刮板下方的斜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刮板的顶部均为三角形,所述斜板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观测窗,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玻纤布,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斜上方的第一转动柱,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三转动柱斜上方的第四转动柱,所述玻纤布依次穿过第一转动柱的上方、隔板的下方、下搅拌柱与上搅拌柱中间、第三转动柱的下方、第四转动柱的上方、第一刮板的下方、第二刮板的上方、第五转动柱的上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浓度检测器、下搅拌柱、上搅拌柱,启动三个下搅拌柱、上搅拌柱,对外壳的混合溶液进行搅拌,两个加热柱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混合溶液的温度、浓度均符合酶解要求,此时三个下搅拌柱、上搅拌柱的外侧软毛刷,在搅拌溶液的同时对无碱布的上下两侧刷理,从而将无碱布上下两侧酶解产生的其他物质从其表面清理下来,进而便于酶解后的无碱布进行下一个清洗流程,同时浓度检测器实时监测外壳内酶解溶液的浓度,使其一直保持酶解的合适浓度,从而使得无碱布一直保持酶解反应的最大效率,从而减少了无碱布酶解反应的时间,进而增加了清洗无碱布的工作效率。

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刮板、第二刮板、斜板,酶解后的无碱布会经过第四转动柱、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五转动柱,此时的无碱布还含有一定量的酶解溶液,在经过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之间时,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的三角形顶端会将无碱布酶解后的水分剐蹭下来,剐蹭下来的水滴落在斜板上,并逐渐累积从排水管处排出收集,从而可以回收利用,同时去除水分的无碱布便于下一步清洗流程,增加了无碱布清洗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器(4),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浓度检测器(4)一侧的进料管(5),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9),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9)一侧的第二转动柱(10),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柱(11),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加热柱(11)一侧的下搅拌柱(12),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下搅拌柱(12)正上方的上搅拌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柱(12)、上搅拌柱(13)的数量三个,三个所述下搅拌柱(12)、上搅拌柱(13)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软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14),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16),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刮板(16)斜下方的第二刮板(17),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刮板(17)下方的斜板(18),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1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刮板(17)的顶部均为三角形,所述斜板(18)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观测窗(3),所述外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玻纤布(7),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9)斜上方的第一转动柱(8),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三转动柱(14)斜上方的第四转动柱(15),所述玻纤布(7)依次穿过第一转动柱(8)的上方、隔板(9)的下方、下搅拌柱(12)与上搅拌柱(13)中间、第三转动柱(14)的下方、第四转动柱(15)的上方、第一刮板(16)的下方、第二刮板(17)的上方、第五转动柱(19)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玻纤维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玻纤维布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浓度检测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浓度检测器一侧的进料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二转动柱,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柱,本技术通过设有浓度检测器、下搅拌柱、上搅拌柱,启动三个下搅拌柱、上搅拌柱,对外壳的混合溶液进行搅拌,两个加热柱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混合溶液的温度、浓度均符合酶解要求,此时三个下搅拌柱、上搅拌柱的外侧软毛刷,在搅拌溶液的同时对无碱布的上下两侧刷理。

技术研发人员:沈林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湖宸麒玻纤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