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8401发布日期:2023-09-27 20: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针织布,具体为一种抗拉针织布。


背景技术:

1、针织布,即由纱线编织成圈形成的片状织物。

2、现有技术中,具有将针织布制成服装的使用场景,对于使用棉线为主要纱线材料制成的针织布,因其保暖性能的优异,而广泛应用于各种保暖上衣上。

3、但在对这些衣服进行清洗后的晾晒时,由于棉线面料普遍具有的吸水性,导致其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并随着水分的蒸发,服装会逐渐定型,导致衣服在不断的晾晒中变得松垮,穿着体验下降。

4、现有技术中已提出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方案对该问题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拉针织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单向缠绕织入所述针织布本体有若干根弹力纱,所述针织布本体受到朝向弹力纱缠绕中心线的作用力,所述弹力纱穿出针织布本体外的位置成型有用于容纳弹力纱的凹形槽。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织布本体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表层以及里层,所述弹力纱的缠绕中心线位于表层以及里层之间。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纱处于表层以及里层内的部分倾斜拉直穿插,所述弹力纱处于表层以及里层外的部分倾斜弯曲穿插。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以及里层由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经编而成,并且编织组织为经斜编链组织。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组织采用gb1以及gb2两把梳栉经编而成,所述gb1的穿线方式为:/1-0/0-1//,满穿,所述gb2的穿线方式为:/1-0/3-4//,满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束包括芯纱,所述芯纱上缠绕有羽纱,所述芯纱为纯棉纤维,所述羽纱为蚕丝纤维。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纱束通过第一捻纱以及第二捻纱并捻而成,所述第一捻纱为涤纶纤维,所述第二捻纱由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并捻而成。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纱由多股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棉线面料上单向缠绕上能够给予棉线材料足够回弹力的弹力纱,使得棉线面料在晾晒时具有良好的抗拉回弹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拉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其特征在于:单向缠绕织入所述针织布本体有若干根弹力纱,所述针织布本体受到朝向弹力纱缠绕中心线的作用力,所述弹力纱穿出针织布本体外的位置成型有用于容纳弹力纱的凹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本体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表层以及里层,所述弹力纱的缠绕中心线位于表层以及里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处于表层以及里层内的部分倾斜拉直穿插,所述弹力纱处于表层以及里层外的部分倾斜弯曲穿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以及里层由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经编而成,并且编织组织为经斜编链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组织采用gb1以及gb2两把梳栉经编而成,所述gb1的穿线方式为:/1-0/0-1//,满穿,所述gb2的穿线方式为:/1-0/3-4//,满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束包括芯纱,所述芯纱上缠绕有羽纱,所述芯纱为纯棉纤维,所述羽纱为蚕丝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束通过第一捻纱以及第二捻纱并捻而成,所述第一捻纱为涤纶纤维,所述第二捻纱由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并捻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由多股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抗拉针织布,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包括针织布本体,单向缠绕织入针织布本体有若干根弹力纱,针织布本体受到朝向弹力纱缠绕中心线的作用力,弹力纱穿出针织布本体外的位置成型有用于容纳弹力纱的凹形槽。本技术的一种抗拉针织布,通过在棉线面料上单向缠绕上能够给予棉线材料足够回弹力的弹力纱,使得棉线面料在晾晒时具有良好的抗拉回弹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茹茹,李伟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德恒科兴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