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6092发布日期:2023-11-30 01:1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钩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为编织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针结构。


背景技术:

1、钩针主要是用来编织的,钩针编织是以螺纹棉花线钩成的白色蕾丝钩针编织,是创造织物的一种方式,透过一支钩针可将一条线编织成一片织物,进而将织物组合成衣着或家饰品等,因此钩针具有相当多种尺寸与规格,大至3.5公厘、小至0.75公厘者都有,最常用的钩针大小是2.5mm到19mm,因此获得一种适配多种场合且便于组装的钩针结构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针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还包括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连接在主体上的钩针头,所述钩针头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上且钩针头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外以作钩针使用,或所述钩针头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上且钩针头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以收纳钩针头,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分设在主体内壁和钩针头外壁相互配合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柱。

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插入槽、第一限位槽以及连接第一插入槽、第一限位槽的第一连接槽,第一限位柱配合在第一插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一限位槽形成的轨道中移动或限位。

3、还包括割刀组件,所述割刀组件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在主体上,所述割刀组件和钩针头分设于主体两侧。第二可拆卸结构还可以为通过螺栓等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主体的另一端。

4、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分设在主体内壁和割刀组件外壁相互配合的第二安装槽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插入槽、第二限位槽以及连接第二插入槽、第二限位槽的第二连接槽,第二限位柱配合在第二插入槽、第二连接槽和第二位槽形成的轨道中移动或限位。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割刀组件能够实现帮助在编织过程中实现纱线、棉线等割断操作,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性。

6、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将所述第一限位柱抵触于第一安装槽上以限位。所述主体内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将第二限位柱抵触于第二安装槽上以限位。

7、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主容纳腔,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一体成型形成总弹簧。

8、割刀组件包括割刀外壳和固定安装在割刀外壳内的割刀,所述割刀外壳上开设有割刀槽,所述割刀部分位于割刀槽内。

9、所述割刀外壳包括第一割刀外壳、第二割刀外壳,所述割刀固定在第一割刀外壳和第二割刀外壳之间,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割刀的固定安装,便于批量生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钩针头可以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进行拆卸安装,即可以安装不同规格的钩针,以适配多种编织场合,且在不使用的时候,可将钩针头的工作部收纳至第一容纳腔内,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收纳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在钩针头出现磨损的时候可以实现更换而无需替换整个钩针。



技术特征:

1.一种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还包括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连接在主体(1)上的钩针头(2);所述钩针头(2)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1)上且钩针头(2)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外以作钩针使用,或所述钩针头(2)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1)上且钩针头(2)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以收纳钩针头(2);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分设在主体(1)内壁和钩针头(2)外壁相互配合的第一安装槽(3)和第一限位柱(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包括第一插入槽(301)、第一限位槽(302)以及连接第一插入槽(301)、第一限位槽(302)的第一连接槽(303),第一限位柱(304)配合在第一插入槽(301)、第一连接槽(303)和第一限位槽(302)形成的轨道中移动或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割刀组件(4),所述割刀组件(4)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在主体(1)上,所述割刀组件(4)和钩针头(2)分设于主体(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分设在主体(1)内壁和割刀组件(4)外壁相互配合的第二安装槽(5)和第二限位柱(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5)包括第二插入槽(502)、第二限位槽(504)以及连接第二插入槽(502)、第二限位槽(504)的第二连接槽(503),第二限位柱(501)配合在第二插入槽(502)、第二连接槽(503)和第二位槽形成的轨道中移动或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将所述第一限位柱(304)抵触于第一安装槽(3)上以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将第二限位柱(501)抵触于第二安装槽(5)上以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主容纳腔(6),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一体成型形成总弹簧(7)。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组件(4)包括割刀外壳和固定安装在割刀外壳内的割刀(403),所述割刀外壳上开设有割刀(403)槽,所述割刀(403)部分位于割刀(403)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钩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外壳包括第一割刀外壳(401)、第二割刀外壳(402),所述割刀(403)固定在第一割刀外壳(401)和第二割刀外壳(40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钩针结构,包括主体、第一容纳腔、钩针头,所述钩针头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上且钩针头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外以作钩针使用,或所述钩针头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安装在主体上且钩针头的工作部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以收纳钩针头,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分设在主体内壁和钩针头外壁相互配合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柱。本技术的钩针头可以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进行拆卸安装,即可以安装不同规格的钩针,以适配多种编织场合,且在不使用的时候,可将钩针头的工作部收纳至第一容纳腔内,能够增加本技术收纳安全性;且本技术在钩针头出现磨损的时候可以实现更换而无需替换整个钩针。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新腾针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