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7207发布日期:2023-12-06 21: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粘非织造布生产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


背景技术:

1、纺粘法非织造是一种采用了气流牵伸和成网的生产技术。生产线中重要设备之一为成网机。成网机上部有一沿设备幅宽方向开放的狭长吸风口,被称作成网区;纤维在气流的夹持下落到该区域,气流通过成网帘的空隙由抽吸设备抽走,纤维沉积在成网帘上形成纤维网。成网机的基本要求是纤维能均匀、平稳的落在成网区,形成均匀的纤维网,而形成均匀纤维网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保证吸风口沿幅宽方向具有均匀的风量和负压。一般成网机网下采用静压箱吸风,成网机抽吸风口放在侧面,成网区两端到抽吸口的距离势必有较大的差异;在成网机内部设计阻尼风道可消除部分对成网区风量和负压均匀性的影响,但能量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通过吸风管路形状结构的设计,保证风量风压的均匀。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包括适配成网机幅宽的吸风漏斗和吸风圆管,吸风漏斗上大下小,吸风漏斗的下端对接吸风圆管,吸风圆管沿其幅宽形成吸风端、中段和尾端,尾端封闭而吸风端开放用于对接外部抽吸设备,吸风圆管由尾端沿着中段、吸风端逐渐下沉,进而令下部相距吸风漏斗逐渐增大。

3、作为一种改进,吸风漏斗的窄口处尺寸为d,由吸风端到中段的d相同,由中段到尾端的d逐渐增大;吸风漏斗和吸风圆管的对接处尺寸为j,由吸风端到中段的j逐渐减小,由中段到尾端的j相同。

4、作为一种改进,吸风漏斗和吸风圆管的对接处为圆滑过渡。

5、作为一种改进,吸风漏斗和吸风圆管的内壁各面的相交处均为圆角。

6、作为一种改进,吸风漏斗的两端外壁设置法兰,法兰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成网机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吸风圆管的结构由尾端沿着中段、吸风端设计为逐渐下沉的状态,令下部相距吸风漏斗逐渐增大,随着吸风圆管的管道截面变化,平衡吸风圆管幅宽方向各位置的风量风压,在抽吸设备工作时保持幅宽方向风量风压的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成网机幅宽的吸风漏斗(1)和吸风圆管(2),所述吸风漏斗(1)上大下小,吸风漏斗(1)的下端对接吸风圆管(2),所述吸风圆管(2)沿其幅宽形成吸风端(21)、中段(22)和尾端(23),所述尾端(23)封闭而吸风端(21)开放用于对接外部抽吸设备,所述吸风圆管(2)由尾端(23)沿着中段(22)、吸风端(21)逐渐下沉,进而令下部相距吸风漏斗(1)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漏斗(1)的窄口处尺寸为d,由吸风端(21)到中段(22)的d相同,由中段(22)到尾端(23)的d逐渐增大;所述吸风漏斗(1)和吸风圆管(2)的对接处尺寸为j,由吸风端(21)到中段(22)的j逐渐减小,由中段(22)到尾端(23)的j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漏斗(1)和吸风圆管(2)的对接处为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漏斗(1)和吸风圆管(2)的内壁各面的相交处均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漏斗(1)的两端外壁设置法兰(11),所述法兰(11)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成网机(0)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网机的网下吸风管道,包括适配成网机幅宽的吸风漏斗和吸风圆管,吸风漏斗上大下小,吸风漏斗的下端对接吸风圆管,吸风圆管沿其幅宽形成吸风端、中段和尾端,尾端封闭而吸风端开放用于对接外部抽吸设备,吸风圆管由尾端沿着中段、吸风端逐渐下沉,进而令下部相距吸风漏斗逐渐增大。本技术通过将吸风圆管的结构由尾端沿着中段、吸风端设计为逐渐下沉的状态,令下部相距吸风漏斗逐渐增大,随着吸风圆管的管道截面变化,平衡吸风圆管幅宽方向各位置的风量风压,在抽吸设备工作时保持幅宽方向风量风压的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宇,陈颖娴,黄海波,朱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